看板: BudaFood ◎ 健康饮食与养生之道 板主: forjjlu |
阅读文章: 第 15/281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kftseng@Lion (青莲童子), 信区: BudaFood 标 题: 四、高压力低压力食物 发信站: 狮子吼站 (Wed May 15 21:15:18 1996) 转信站: Lion □d之道(四) 均衡饮食-认识食物种类 第三类食物:高压力、低压力食物 进餐摄食乃英文字「 Meal 」,此字在古老英国社会原始涵义为谷物(grains),即是 以全谷物与蔬菜所组成的食物-这种足以代表全世界各国各民族传统的饮食结构。譬如中 国人南方以米饭,北方以小麦、粟为主,北欧以燕麦、大麦、小麦为主,苏联以荞麦为主 ,中东以小麦、大麦为主,非洲以玉米、粟为主,中南美洲以玉米、马铃薯为主,印度以 米、小麦为主,日本以米为主。按现代营养学之观点,分析传统饮食乃以五谷类为基础, 依循著各民族的地域性,风俗性而建立其各具特色的主食文化,但均不出均衡、健康之原 则,因此传统饮食能够选择全谷类及蔬菜为主,乃是充满智慧且深具预防疾病的抉择。因 为按人体生理之结构及功能,显示这种组合乃合乎天然,应乎生理的设计。吾人可从五个 方面来进一步剖 析: 1.牙齿结构:人类有32颗牙齿,其中20颗(60%)用以磨碎多数含有高纤维食物如 全谷类、种子、常绿带叶及根茎的蔬菜。 2.内在器官:人体内在器官对谷类、豆类、蔬菜所组成之饮食,能很平稳的工作,如 碳水化合物可提供稳定的热量,不会增加胰脏过度劳动。相反地假设饮食中含有太 过量的饱和脂肪、蛋白质、糖分及盐分,器官中如肝、肾、胆囊、心脏均会过度工 作而变成疲乏衰弱及障碍,久而久之,反而消耗有机体本身的生命力,造成能量下 降而衍生疾病。 3.肠道结构:传统饮食富含高纤维,高纤维食物可以达到人体自我调节及清除废物之 功用。相反地,现代的摩登饮食(如美式低纤维、低渣、高油脂、高糖、高蛋白) 会导致消化机能迟缓、消化不良、产气多、腹胀、便秘、埋藏大肠癌罹患率偏高的 直接因素。 4.肠道内有益的菌落:倘使以全谷类为基础的饮食,会促使肠道内有益菌落的生存; 如果饮食被过多脂肪、糖类、肉类或人工化学添加剂(如食物中残存的抗生素,农 药,防腐剂,荷尔蒙等)取代时,有益菌落会死亡,取而代之者乃有害的微生物。 此时常可藉著摄取发酵食物(如味噌、糯米醋)或生食芽菜(含丰富酵素)活化肠 内有益菌落,以改善健康状况。 5.健康的血液成分:在低油脂、低糖份饮食中,血液循环较为通畅;相对地,高脂肪 饮食会使血液浓稠且阻滞。过度糖份摄取会造成体质的衰弱,血糖耐受不良,胰岛 素分泌增加,胰脏对血糖调节失去自动性,终致糖尿病形成。 食物的组成,从传统到现代的更变,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传统饮食是属於以低压力 食物为主,现代摩登饮食多属於高压力性食物。所谓高压力食物即是摄食後,足以产生 各式各样生理上及心理上的变动,小则轻微不适,大则癌症或终生无法恢复之痼疾。相 对地,低压力食物则是均衡,调和,相当中庸平和之食物,亦是心身健康赖以维系之选 择。 高压力食物 分成□高脂肪□高糖份□高蛋白质□高盐份四大类,依序介绍如下: 高脂肪类: 包括乳制品、煎炸食物、脂肪含量高的肉类、坚果、火腿、香肠、奶油等。 □临床上可生成不良压力性效应-动脉血管硬化,生成过多粘液分泌,眼、耳、鼻、 气管、胃液、泌尿生殖道等经常充血且分泌物增加,终致心、肝、胆、肺、肠及生 殖系统功能障碍。精神上思想及情绪会阻滞及不安感。 假设减少或阻断摄取高脂食物,必能避免以下疾病,如高血压,各种过敏病(如皮 肤、鼻炎、气喘等),肥胖,心脏病,糖尿病,胆、肾结石,肠胃不适,大肠等癌 症。 高糖份类: 包括各种甜食,精糖,蜂蜜,玉米或果糖糖浆,人工代糖(俗话糖霜),巧克力等 。 临床上可造成血糖不平衡,胰脏过度疲乏,久则亦可波乃肝、脾、肠道,对感染抗 御力减弱,情绪波变很大,经常自觉疲倦衰弱。 减少高糖饮食,自然可减少低血糖的发作,糖尿病发生,歇斯底里般情绪反应,肠 胃症状及癌症发生。 高蛋白质类: 包括动物性肉类,尤其红肉如猪、牛、羊,及蛋类等。 高蛋白质饮食,生成高压力效应的枢纽-酸碱不平衡。因为倘若所摄取的食物,以 动物性肉类及蛋当做蛋白质的来源,其所含的磷质通常相当高,他们归属在酸性食 物,其所造成酸碱不平衡之事实及毒害(请参考健康之道(三)),相当广泛。蛋白质 摄取过度造成肝脏、肾脏过度负担,故近十年来,医学界大觉醒,发现为了保护及 延续肝肾功能,必须大幅度减少蛋白质的摄取。减少的标准为目前摄取量四分之一 即足矣。另一大震撼,高蛋白质摄取多寡与骨质疏松症成正比关系。换言之,乳类 制品如牛奶,起士摄取太多或动物性肉类食用过度,不但不会增加钙质含量,强化 骨质,反而溶解骨质,消耗钙质。因为肉类及乳制品含磷量相对地高(属酸性食物) ,血液酸度增加,自然会由骨质中抽取钙质,以维持血液中酸碱平衡。由此可见身 体吸收及利用钙质之能力,取决於饮食中「磷」质含量而定。通常每日饮食提供一 五00毫克钙质,八00毫克磷质,身体即可保持钙质的正性平衡。倘使钙质摄取 不变,但磷质增到一五00毫克,钙质平衡就变成负性平衡,生理自然会从骨质中 溶解钙(骨骼为储存钙之银行,生化反应不平衡信号出现,就如同一张支票,马上 从银行提「钙」出来,供应血液需要,以维系平衡),因此食物中钙与磷比例越高 ,骨质损失就愈少,骨架就愈强健,骨银行就很充裕。市场上,充斥著各种广告, 甚至有些医护人员,营养保健从业者,依旧迷信-『多喝牛奶,多吃动物性肉类, 可以避免或减少骨质疏松症』,或『高蛋白质奶粉可预防骨质疏松症』,诚为愚弄 大众,不实广告,错误报导及伤害健康的资讯。 蛋白质摄取愈多,骨质中流失的钙质也越多,因此若想保持骨质的硬朗,应当减少 蛋白质量的摄取,并不是增加钙的摄取。选择适当蛋白质时,应参考钙与磷之比例 ,钙磷比例愈低者,愈无法提供钙质,造成负性平衡,亦是高压力性之成因。例如 钙磷比例,在绿色蔬菜中莴苣约为肝脏的七十倍,约为牛肉及猪肉的廿三倍。虽然 莴苣本身所含钙并不是特别高,但蔬菜的钙质却可被人体随时利用,且其钙磷比值 高,故有一比喻,依钙磷比值高低来检视食物,蔬菜如摩天大楼,鸡肉牛肉如同小 狗的窝一样,天壤之别也。 阻断高蛋白质肉类食物摄取,可避免肾结石,肾脏病,肝脏病,关节炎,骨质疏松 症,乳癌,摄护腺癌,胰脏癌,亦可长寿健康。 高盐份类: 盐份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之食物,从海中生物进化成两栖类,再到陆地生物,吾人 身体体液的保存,乃靠盐份之维系,亦赖盐份调节人体电解质之平衡性。盐份虽然 如此重要,但人类却仅需要一点点盐份即足矣。 盐份需求量,随著人体的成长及生理状况而有所差异,约有下列4种状况: 婴儿期:此时期婴儿身体扩张成长比例极快速,相对地,对於具有收缩性的盐份 需求量极低也,不要随意给婴儿添加含盐之食物,会造成高压力性毒害 。 青壮年期:每日需要一点盐份以维系心智及精神的集中。 女性月经期:女性在月经前期症候群(Pre-menstral Syndrome),其症状包括 膨胀感,沉重感,水份堆积增加,情绪不安,对於甜食特别渴望, 以上这些症状出现时,可藉著减少盐份摄取(尤其月经来潮前2周 左右),以减缓症状,月经来潮则进入收缩期,排泄多馀水份,分 泌物,一切又 恢复。 年长期:年纪大後对於各种事物会失去兴趣,精神涣散,不振,可藉著低盐饮食, 稳定情绪。 购买盐时,应注意不要采购精制食盐,因为缺乏稀有金属,亦不可购买味精(含有 Monosodium glutamate'MSG)百害无一益,应购买粗盐,海盐,手工制作的,因为其中 含有丰富的稀有金属(如镁、锌、铜、碘等)。 其实我们日用三餐中,并没有额外再添加食盐之必要,因为日常食物中,各类食物均含 有或多或少的盐份,如果再添加盐份,极易发生过量之事实。 较为优质的盐份来源,如味噌,海盐,海中紫菜,海带,但只要酌量添加一点即足 够。因为任何含盐的调味品,如酱油、蕃茄酱、辣椒、黑醋等均为具有高压力性食物。 临床上出现以下状况,表示盐份摄取太多,应当切断—— 1.感觉紧张。 2.夜间磨牙。 3.口渴厉害。 4.突然渴望吃甜食(平日吃太咸故)。 5.牙关或口腔感觉很紧,无法张开。 6.颈背僵硬疼痛,四肢沉重,或肿胀。 7.血压偏高,尿量减少。 相反地,如果出现以下状况,反可酌量添加一点盐份食物,此时最好取自天然食物 如味噌,豆鼓,海带,紫菜。 1.无法集中精神。 2.感到极端疲倦、衰弱。 3.极易感冒、伤风或感染。 4.平日经常摄取过多甜食。 ┌高脂肪 \ │ 极偏阴性 ┐ ┌—高 压 力 食 物 ├高糖份 / │ │ ( 现代饮食 ) │ │趋向各种疾病 │ ├高蛋白 \ │ │ │ 极偏阳性 ┘ │ └高盐份 / │ └— ( 传统饮食 ) ┌ 全 谷 类 - 微阳性 ┐ │ │回归自然健康 低 压 力 食 物└ 蔬果种子 - 微阴性 ┘ 低压力食物 蔬 全 豆 菜 谷 水 、 类 鱼 果 种 家禽 高 茄料 子 乳制品 高 压 油 牛羊猪肉 压 力 蜜、调味料 味噌 力 食 白糖、咖啡 蛋 食 物 酒、化学人工物品 平衡点 盐、味精 物 ——————————————————————————————— (一) (二) -- □□◎□□□□□□□□□□□□□□□□□□□□□□□□□□□□□□□□□□□ □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 □□□□□□□□□□□□□□□□□□□□□ kftseng@enve.nchu.edu.tw □◎□□□ □□□□□□□□□□□□□□□□□□□□□ 彻底的否定自己 Right Now □◎□□ Ξ Origin: 狮子吼站 <ccbs.ntu.edu.tw> [FROM: 140.120.29.252] |
阅读文章: 第 15/281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