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阅读文章: 第 16587/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magelinus (巫师) 看板: BudaHelp 标题: 双运转道/慧解脱与梦光明[Re: 三道 [Re: 禅修一问]] 时间: Wed Jun 16 14:42:51 2010 ※ 引述《grace (善护念)》之铭言: > ※ 引述《magelinus (巫师)》之铭言: > >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 > 我补充我所学习到的观点: > > > 行者先依定(至少近行定)後修观, 依定力故, > > > 定中所观的形象已不是一般的概念法, 而是将之分解至最细微的真实法, > > > 也就是五蕴 : 色受想行识. > > > 在定力协助下, 才能真正亲见五蕴, 依此观察五蕴的真实相 : 无常, 苦, 无我. > > > 当观智成熟时, 就能证入圣道. > > 世尊也强调定是一定要有的,因为定道止诸漏,观道就是加分(能俱 > 您说"观道就是加分"的"观道"是指观禅吗? 就是世尊所说得『□婆舍那』或是『观道』,但观白骨或是观不净是 止道。 > 释尊尚未成佛之前已经修得非想非非想定(修止禅来的), > 发现这不是解脱法,於是舍弃, > 後来释尊就是由"观(□婆舍那)"而证悟的。 世尊证道前学得是外道禅定,外道的禅定不是世尊所说得『止道』。外道 禅定所走得就是『这个世界』的边际而已,所以最高到非想非非想处天就 以为是涅盘,外道禅定和世尊所说得『止道』看似很像但其实差很远。 世尊所说得『止道』是思维『心』的实相,心无相所以是止道无影像(精 确说来是思维产生□婆舍那的那个"东西")。而心是『诸有』的根本。三界 内就算是到了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天一样是『有』,所以三有内容是『 欲有/色有/无色有)。 也因此世尊所说得八解脱(也就是俱解脱)最後一个是『灭尽定』,灭尽定 又称灭心定,无有心的地方才是涅盘。能入灭尽定者就确定能谈入涅盘的 资格。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像是舍利弗/ 目见连/ 大迦叶这些天才型的修 行者的成就。 > 因为止禅是"心一境性",心是不动的,无法观生灭法, > 必须靠"观(□婆舍那)"才能真实见到五蕴的无常、苦、无我,从而证悟。 不是的,『心一境性』是双运转道,非『一向止道』。 --------------------------------------- 《解深密经》卷3〈6 分别瑜伽品〉:「 世尊。齐何当言菩萨奢摩他□暋酢趼﨧合俱转。 : ^^^^^^^^^^^^^^^^^^^^^^ 善男子。若正思惟心一境性。世尊。 ...[中略]...世尊。云何心一境性。善男子。 谓通达三摩地所云影像[*]唯是其识。或通达此已复思惟如性。」 (CBETA, T16, no. 676, p. 698, b17-24) ---------------------------------------- 所以『双运转道』是全能修行者,也就是俗称的『止观双运』,所以称为 『"通达"三摩地所云影像唯是其识(此"识"为何呢?)』 同时『止道』并非"停止",这也是狮吼站一直强调『抛开论,抛开大师的意见, 深入经律藏直接看世尊怎麽说』的原因,否则很容易望文生义以为『止道』的 『止』是停止。grace 所说得止道是『心不动』是正确的,但『心不动』是 六识让行者控制的好好的,所以才说根本没有"心"这件事情。世尊的说法如同 『绑住六只动物』,所以才能"稳定"的入定,这得真的有入定或是入梦光明 (至少是"无念重无分别")的经验才会知道那是甚意思。 一向行止道者不行观道是因为用的是"消去法",也就是"消掉所有的错误"就 是正确的路,行观道者是『直证涅盘』,双运转道如前所述。 无法观生灭法的是『无想定』,『梵网六十二见经』就有说明这些相关邪见 和邪定。入无想定後无法作任何事情,所以於解脱无益。 > 由此可见"观(□婆舍那)"的重要性。 > 所谓慧解脱阿罗汉,就是跳过止禅的禅定,直接从"观(□婆舍那)"证悟。 > 这些观念,Heaven在前面也讲得很详细。 没有止道要行观道是不可能的,原因如前所述。其实您所说得『跳过止禅』 的方式是有的,但不是跳过。而是『在生无法行禅定,但有强烈的信解脱 (信佛法僧信心坚固)』,那个其实就是自杀比丘入涅盘的方式。 ------------------------ 《增壹阿含经》卷19〈26 四意断品〉:「 尔时。尊者婆迦梨身得重患。卧在大小便上。 意欲[20]自刀杀。无此势可自坐起。是时。尊者婆迦梨告侍者。[21]汝今可持刀来 。吾欲自杀。所以然者。如今[22]日释迦文佛弟子之中。信解脱者无出我上。然我 今日有漏心不解脱。所以然者。[23]然如来弟子遇苦恼时。亦复求刀自杀。我今用 此命。为不能从此岸至彼岸。 是时。婆迦梨弟子出家未久。未知今世.後世。不知从此岸至彼岸。亦复不知死此 生彼。便授刀与之。时。婆迦梨手执刀已。以信坚固。持刀自刺。 --------------------------- 这位婆迦梨就是这种连止观道都不通的慧解脱的例子,这位弟子只有『信解脱』, 其馀的无法成就。当他生重病时就很难过,无法成就就算了还拖累别人。 --------------------------- 是时。婆迦梨以[24]刀自刺。而作是念。释迦文佛弟子之中。所作非法。 得恶利不得善利。於如来法中。不得受证而[25]取命终。是时。尊者婆迦 梨便思惟是五盛阴。是谓此色。是谓色[26]习。是谓色灭尽。是谓痛.想 .行.识。[27]是谓痛.想.行.识集。是谓痛.想.行.识.灭尽。彼 於此五盛阴熟思惟之。诸有生法皆是死法。知此已。便於有漏心得解脱。 尔时。尊者婆迦梨於无馀涅盘界而般涅盘。 --------------------------- 但这位比丘不愧是『信解脱成就』,他就算要了结生命还是知道这样不对。 因为世尊说得很清楚『不得证而自杀』会入恶道,原因是犯杀业。自杀也是 杀业,而且是重大的杀业且无法忏悔(因为死了)。他在自刺时开始修行观察 五阴皆是漏法,一个在生无有任何证果连禅定都无有成就的比丘,死後却一 样入涅盘。 --------------------------- 尔时。世尊以天耳听闻尊者婆迦梨求刀自杀。尔时。世尊告[28]阿难。诸比丘 在舍卫城者。尽集一处。吾欲所旸。 ...[中略] 尔时。世尊将比丘僧。前後围□。至彼精舍。尔时。世尊观魔波旬欲得知神识所在。世尊 告诸比丘。汝等颇闻此精舍之中有大声乎。又有光怪。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我等[*]已见。 世尊告曰。此弊魔波旬。欲得知婆迦梨神识所在。 是时。尊者阿难白世尊曰。唯愿世尊[1]说婆迦梨比丘神识为[2]何所在。 世尊告曰。婆迦梨比丘神识永无所著。彼族姓子[*]以般涅盘。当作如是持。 是时。尊者阿难白世尊曰。此婆迦梨比丘何日得此四谛。 世尊告曰。今日之中得此四谛。 阿难白佛。此比丘抱病经久。本是凡人。 世尊告曰。如是。阿难。如汝所言。但彼比丘谦苦甚久。诸有释迦文佛弟子之中。 信解脱者此人最胜。然有漏心未得解脱。我今可求刀自刺。是时。彼比丘临自刺时 。即思惟如来功德。舍寿之日。思惟五盛阴。是谓此色[*]习.此色灭尽。尔时。 彼比丘思惟此已。诸有[3]习之法皆悉灭尽。此比丘[*]已般涅盘。 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这位病比丘身体不好生病很久了,没啥了不起的定功更无有证果,所以阿难就问 了『此比丘抱病经久。本是凡人』,这样的比丘怎麽能忽然入涅盘?世尊的解释 就是这位比丘就是因为在"死亡程序"进行时,思维五阴皆是漏法得证,一样是入 无馀涅盘。 但现世要自称慧解脱者或是看到自称慧解脱,可能得先自思考最基本的正见具不 具足,另外就是业障清的如何?这位比丘就是很典型的此世业障轻微但无法修行 者,由於具备『解脱的观念』,在死前四大分离时随顺观察而得解脱。 事实上定道本身就是种死亡模拟,梦光明也是。 > 止、观的区别很简单,没那麽复杂, > 经文所描述的内容,有时候实修过更清楚。 > 还有,不同修行方式所经历的定境不一样, 止观本来就不复杂,在阿含经里面世尊简单说说『止成於观,观成於止』 就跳过了,可见听法的大概都是高手,且阿含本身就是解脱法纲要。 为甚馍是『止成於观』?-->止道要加上观道是圆满道,因为直证涅盘。 为甚馍是『观成於止』?-->因为观道要有止道的基础。 大正藏的阿含部和解深密经一气呵成不是吗? > 梦识法所见的不能套用在所有禅修上(包括安般)。 梦识法是世尊要求弟子修行的法门之一,也就是白天晚上不失正念。 白天就是修习禅法,晚上就是修习光明(系念光明)。梦识一样可以用 安般的方式"进入",只是差别在於梦识是身体睡著禅定是身体醒著, 同时梦识所入的定不是四禅定而已。这得要真的去实修才能谈。 在藏密梦光明是独立一个法门在修习的,它也是中阴得度的基础之 一。梦光明得力者在死亡程序开始时,在中阴身未生起时就能开始 『修行死亡的解脱程序』。 如果是学净土法门者就简单多了,有梦光明能力者在死亡程序开始, 四大分离後,第一个出现法性光明时就可以维持在这里面,直接祈请 净土法门的佛菩萨接引。梦光明也是一种定,只是这种密法已经渐渐 失传,狮吼站以前讨论过但现在看来该传承已经有失传的可能..XD 『法性光明』在一般人而言只是一瞬间,原因就是意识散动,马上进入 了死亡中阴时期。当然这时候还是有机会往生净土,只是越往後机会 会越来越少(过了头七後)。 死亡时候因业风所起的幻境,和因业风起梦境是非常像的,如果平时 杂梦连连都不会想到佛菩萨,当死亡的"梦"起时呢? > 总之,读经很重要,实修也不能少, > 大家都加油! -- 偶理想中的天堂: 1.每天晚上有小酒小酌一番 (换成红茶也可以) 2.每天晚上有两片烤鱼下巴 (换成腱子冬粉也可以) 3.每天晚上有奇怪内容的节目(换成鬼话连篇也可以 ) 偶理想中的老年生活: 在河港旁摆热呼呼的黑轮摊,客人可以喝杯清酒 偶理想中变成老头子的模样: 就是樱桃爷爷那个样子, 有点呆呆的很可爱.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佛法求助哇啦啦 - 您的问题就是大家的问题! BudaHelp |
阅读文章: 第 16587/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