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阅读文章: 第 16642/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作者: Heavenchow (Heaven) 看板: BudaHelp
标题: Re: 无我下的轮回
时间: Sun Jul 25 18:59:17 2010

※ 引述《chakwos (五五)》之铭言:
> >   这个有趣。骑牛找牛会延伸出许多不必要的问题,可以找二个类似且
> >   大家都有经历过的例子来想想:
> 骑牛找牛有意思,希望这个提问不会延伸出更多额外的问题。 ^^
> 来聊聊这个问题的缘起好了,
> 这是有一次跟家人 X 聊到类似灵魂的问题,不知聊到什麽时候,
> 我只记得我回答了:「佛教中不谈灵魂的。」
> X:「那没有灵魂的话谁在轮回?」
> 我:「...」
> X 的提问反而让话题终止,因为我答不出来了。 ((□))
> 主要是 X 对佛法并不深入,引经据典只会令他陷入五里雾中,
> 为了思索要怎麽浅白的解释,一瞬间反而让我卡住了。
> 最後,想来想去,只好跟他讲:
> 「有我才会有轮回,无我就不会有轮回,佛法就是教导如何证得无我法的。」
> 只是自己也很心虚,这样的答案会不会让他误解,实在不放心,
> 所以才来请教大家的。 

我想到有二个点可以讨论一下。

第一个是 「有我才会有轮回,无我就不会有轮回」至少有二种解读,
若不说明很容易会有新的误会。

「我」是指永恒不变的本体,也可以置换成「灵魂」一词,所以该句也会变成

 「有灵魂才会有轮回,无灵魂就不会有轮回」

别人可能就会问,是不是把灵魂消灭就不会轮回了? 那麽灵魂又要如何消灭?
这就是会造成误解的地方。因为原本就无我,原本就没有灵魂,但轮回现象
还是存在。

因此要说明清楚一点才不会误解,或许可以改成:

 「有『不变主体我』这种错误概念就是轮回的主因,不认为存在一个不变的主体我,
 就是终止轮回的开始。」

不过这种解释依然让人产生另一个问题,也就是杂阿含(五八)的问题:

不论凡夫或圣者,都是无我的,差别在於圣者真实体认这点,而凡夫误以为有我,
但是如果「无我」是真相,那麽究竟是什麽在轮回?

这个问题的产生,就是众生习惯认为有自我,所以造业与受报之间,他们还是直觉
认为有一个自我在其中,如今若这个我是不存在的,那麽这一切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与运作?

我猜想佛陀就是根据这一点,来指引大家由无我的角度来思考,无我的角度一样是
可以解释造业受报之间的关系。

因此佛陀就是提出杂阿含(五八)的问题,让大家知道色受想行识五蕴皆为
无常变易法,在其中找不到一个不变的「我」。

在周遍观察,都确认找不到一个不变的我,将思考的角度扭转成无我的角度後,
自然就可以用新的角度来观察理解。

造业与受报其实不用谈到来世,当下就可以试著观察分析。

这一刻的当下,观察自我,可以观察到五蕴,但在变化无常的五蕴之外,
并找不到一个不变的自我。

此时若将手伸到火的上方,下一刹那会立刻感到痛与热。

此时再观察,一样只有变化无常的五蕴之外,并找不到一个不变的自我。

即然上一刻无我,下一刻无我,那麽是谁被火烫到呢?

比较正确的观察大概是这样的,每一刻都没有我,只有五蕴,而色蕴被火烫,
产生新的识,接著受、想、行....如此一连中的变化就出现了,有了痛感,
有了热感,手会立刻抽手,这之间就是五蕴在变化,没有一个我在其中。

同理可以类推,这一世造业,在一连串的因缘变化後,某一世此业的结果会成熟,
这都只是现象,中间并不需要一个自我。

我突然想到更简单的比喻,将一堆面粉、水、蛋,处理後放入烤箱,
十分钟後变成一个蛋糕,这就是因缘变化,面粉或蛋糕中间并不需要
一个「我」的存在才能有这些运作,而这些运作也没有一个「主体」,
面粉、水、蛋、蛋糕,都不是主体。

只是「人」是比蛋糕还复杂的五蕴聚合物,除了物质,还有各种心的作用在运作。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佛法求助哇啦啦 - 解决您学佛的疑惑                                BudaHelp
阅读文章: 第 16642/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