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阅读文章: 第 16669/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Melon888 (melon) 标题: Re: [请教] 止观的粗浅概念 时间: 2010年 8月 7日 16:00:10 星期六 ※ 引述《golzen (果任)》之铭言: > 如师兄所引某些经典,确有用无「想」三昧而不是无「相」三昧。 > 但某词典对无「想」三昧有这样解释:无想三昧是定於没有思考、没有念头的状态不动。另译 > 作「无想定、无有欲定」,即「於一切都无所想念所成就的定」。 > 因此个人对某些经典有关使用无「想」三昧为三三昧之一三昧,抱些谨慎的态度。要是我谈三 > 三昧会用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而尽量不用无「想」三昧。以免把『无想定』与 > 『无相三昧』搞混了。至於古德为何在翻译某些经典用无「想」三昧而不是无「相」三昧,或 > 许是因流传误植我不得知。这要看其他师兄有何看法。 的确,毕竟佛经都是口诵、传抄、翻译,在很长的时空中层层辗 转而来的,难免会有同字异译,或异字同义的现象。即便是经典 有记载的,我们尚且不敢马上确认,何况是经典没有记载的。 我们无法、也无意统一改写经文,但幸好可以「以经解经」(但 要避免以经文作为竞诤工具):) 以经解经其中有一个方法,就是以上下文来判断一个词。然而由 於不确定您这一段关於「无想定」的定义是出自於哪段经文,所 以小的只好先以个人的读法来推测,还请多多包涵。 您这里所提的「无想定」,似乎是四空定当中的一个禅定?若您 所说的接近於「有想无想处定」,则还是在四禅八定中,不离轮 回;但若您指的是「灭尽定」,那就是三、四果圣者才有的境界 了,和三三昧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也相去不远?:p 灭尽定在不同经文中,也另译为: ●「想知灭定」(《长阿含经》〈布吒婆楼经〉) ●「灭尽定,八解脱」(《长阿含经》〈大缘方便经)) 另外例如《杂阿含经》卷 21 第 559 经中的「无想心三昧」, 字面上看起来根本就是「三三昧」,但若对照上文,却更可能接 近於灭尽定。 顺便一提的是,在《长阿含经》〈布吒婆楼经〉中,提到「次第 灭想因缘」,就是四禅 + 四空定 + 想知灭定。 这些另译,字面上看起来都很接近「三三昧」,但其实都不是。 所以若能以同一经文的上下文义来对读、判断,或和其他经典的 对照,依义不依语,应该就能避免很多名相上的争议了。 当然,还是以经典和实证为主罗,也和各位师兄共勉之 :)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叶。 昨天扫,今天扫,明天扫,香烤地瓜。 =================================================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From: !111.185.70.47 |
阅读文章: 第 16669/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