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阅读文章: 第 16723/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Melon888 (melon) 标题: 请问「十念」在实修上要如何由「禅定」转入「慧观」? 时间: 2010年11月17日 12:04:52 星期三 各位师兄大家好~ 虽然四部《阿含经》小的还没读完,不过已经有读到不少修行禅定的方法, 有印象的(因为有些好像忘记了 XD)例如: (一)安般 清楚知道每一个呼气、每一个吸气的有无、长短乃至无常等等。 共有 16 种可依次注意的步骤,即「16 胜行」。 (二)三十二身分观 清楚看见自己身上一切器官、血管、体液等 32 个部份。 (三)界分别观 观我自己的身体内,具有地、水、火、风、空、识这 4-6 种特性。 (四)白骨观 从新鲜□体到变成白骨,中间的腐化过程拆解成 9-10 个步骤。 (五)十念(佛、法、僧、戒、施、天、安般、休息、身、死) (六)四无量心(慈、悲、喜、舍) (七)四空定(色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八)由观「大地」而渐渐入於「空三昧」。([注1]) 到了後世的论当中,就被整理成有名的「四十业处」,也就是 40 种进入 禅定的所缘。两相对照之下,「四十业处」当中约有 31 种业处和《阿含 经》呼应;唯独颜色的「遍禅」系列,我由於读经不多所以还没读到。 《清净道论》提到,「四十业处」当中,只有两种所缘,可以直接开展为 修慧的业处,就是:安般、界分别观。 个人猜想,这可能是因为,呼吸和身体各部份本来就是生灭不停的,细细 去观察之後更是如此,相对比其它业处更容易发现其无常、无我的特性? 若小的没有理解错误的话,世尊好像也说,「界分别观」能让我们如同看 著一只牛时,只看见牛皮、牛骨、牛血、牛筋等等拆解的部分,而不会再 兴起「这是一只某人的很美丽的母牛」之类有著「我、我所」的执著想法? 不过,小的一直没办法想通的地方,是「十念」的部分。 由於在《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中,都有提到十念的任何一念都能 让我们「转趣涅盘」。那麽照理说「十念」应该超越了禅定,而包括慧观 的部分了?所以想请教各位师兄: ●「十念」在实修上要如何由「禅定」转入「慧观」呢? 谢谢大家!<(_ _)>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叶。 昨天扫,今天扫,明天扫,香烤地瓜。 =================================================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From: !Hinet61.220 |
阅读文章: 第 16723/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