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阅读文章: 第 16799/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作者: Heavenchow (Heaven) 站内: BudaHelp
标题: Re: 再谈外道是否也修「住四念处」及世尊与外道的四无量心有何差异?
时间: Fri Dec  3 21:04:50 2010

※ 引述《golzen (果任)》之铭言:
> ※ 引述《chakwos (五五)》之铭言:
> 另Heavenchow师兄所引的清净道论:
> 『『首先,四梵住的慈悲喜三者最多只能达到三禅,舍梵住则可达到四禅。
> 《清净道论》亦有提到此点:
> ===================================
> (四梵住与色界诸禅的关系)如是无量之境虽然为此等(四梵住)的同一特相,
> 但前面三(梵住)仅属於(四种禅中的前)三禅及(五种禅中的前)四禅。何以
> 故?彼等与喜相应故。怎麽与喜相应呢?因为出离了自忧等而起的□恚等之故,
> 而後者(舍梵住)则仅属於其馀的一禅(第四禅或第五禅)。何以故?与舍受相
> 应故;因为(舍梵住)是对诸有情以中立的行相而起,所以梵住舍若无舍受则不
> 起。
> ===================================』』
> 这也有点怪怪的。
> 如「悲」依清净道论「悲喜」二者最多只能达到三禅,舍梵住则可达到四禅。那麽就与《杂阿
> 含经》(七四三)所说的:悲心修习多修习,空入处最胜;喜心修习多修习,识入处最胜;舍
> 心修习多修习,无所有入处最胜,对应不起来。
> 清净道论毕竟是後来大德所造之论,应该依《杂阿含经》(七四三)佛说为准。

虽然为後人所造, 不过所根据的道理也是有经典依据的.

《长阿含经》卷8:
「离苦、乐行,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禅。」
(CBETA, T01, no. 1, p. 50, c22-23)

一般的了解就是三禅的禅支是去除了初禅与二禅的 "寻, 伺, 喜",
只剩下  "乐, 心一境性" 二禅支.

四禅更是连 "乐" 都舍去, 故只有 "舍, 心一境性" 二禅支.
因此四梵住的 "喜" 就不可能证入四禅了.

若说喜梵住可证入识无边处, 也是与其他经典相违了.
不过各禅支的说法比较没有争议, 所以我只能怀疑杂阿含经七四三有其他解释.

况且四梵住本身已表明是梵天之法, 且是以无量有情为禅修的所缘,
理论上就无法超越色界了.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
狮子吼站 相关资源:                             ◇ 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电子三藏结集中            http://www.cbeta.org
阅读文章: 第 16799/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