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阅读文章: 第 16884/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作者: chessjim (nike)
标题: Re: 止与观的差别与关系
时间: 2011年 5月 3日 19:20:37 星期二

※ 引述《evan (菩提子)》之铭言:
> 师兄们好,
> 最近有师兄提出了「内观」是否就是「止观」的问题,
> 这同时也是我的疑问,所以在此提出来。
> 0. 目前有许多教「内观」的修法,是否就是「止观」呢?
>    如果不是,其差别何在?
> 1. 「止」与「观」是分开的两项,还是一体两面(有
>     止就有观,有观就有止?)
> 2. 在经文的修行方法中,我们如何分别一个方法究竟是在
>    修「观」或是修「止」,例如《观无量寿佛经》的初观
>    经文: 「正坐西向,谛观於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
>    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
>    皆令明了。」这一段修行的方法是止或是观?如何分别之?
>    有如数息或随息,是止或是观?如何分别之?
> 3. 同一种修行方法可能有时修止有时修观吗?或是止观双运?
> 4. 有可能只修止不修观吗?或是只修观不修止吗?止观与解脱
>    的关系是如何?定力不足只凭观慧能够解脱吗?
> 不好意思,因为弄不清楚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所以一下问了
> 这麽多问题,这些问题也有可能是同一个问题。师兄们不必一
> 一细答。谢谢!
就我的理解
止的意思就是止住念头
观的意思就是观察无我的现象
禅定中会先出现念头变慢->趋向於无念(但这种无念还有出入定的问题)
念头变慢了之後,就要观察它的本质,也就是止观双运(不会有出入定的问题)
至於观察无我的前行方便为观察"缩小自我",观察到自我缩小後,发现可以无我就成为智慧
缩小自我的方法就是为他人著想,以他人的乐,离苦为自己的乐(慈悲喜舍)

至於戒->定->慧,是端正自己->放慢念头->真实正观
也就是七车经讲的次第

希望没有讲错XD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From: !122.123.134.71
阅读文章: 第 16884/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