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阅读文章: 第 17418/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Rick Cheng 标题: 在现今世俗里 时间: Fri Nov 01 20:03:56 2013 在现今世俗里,念经的意义是什麽?念经是否能够超渡? > -------------------------------------------------------------------------- < From: 乔瑟夫 Time: Fri Nov 01 23:49:05 2013 依法华经的解释上看,佛陀在经上教我们如何让自己度过(超离)三界火宅 > -------------------------------------------------------------------------- < From: 邱大刚 Time: Fri Nov 01 23:58:41 2013 念经是为了闻、思、修,然後可能「到彼岸」,那就把自己给超渡了 :D 另外也有法门以诵念经典的力量,感化往生者或是回向给往生者,希望他往生善处, 这是超渡他人。 其实不只北传有这些法门,南传比丘在出家、接受布施、诵戒日、结夏安居日等场合 有念诵护卫经的传统,许多寺院则将护卫经列入每日的课诵,在家众们则有在各婚丧 喜庆场合邀请僧众念诵护卫经祈福回向的习俗。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at Nov 02 00:22:52 2013 佛经中「超度」绝大多数都是指修行人自己「超越生死、烦恼、执著」而到彼岸,也 就是超度自己啦 :D 《杂阿含经》卷36:「精勤方便力,断除诸爱集,坏裂生死网,心常乐正法,离诸□ 望想,超度於彼岸,清净无尘秽,是故稽首礼。」(CBETA, T02, no. 99, p. 259, b6-10) 《杂阿含经》卷50:「一切戒具足,智慧善正受,正念内思惟,能度难度流。不乐於 五欲,亦超度色爱,无攀无住处,是能不没溺。」(CBETA, T02, no. 99, p. 365, a4-7)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44〈34 入法界品〉:「不思议方便,超度生死海,若灭吾我 心,是则能究竟。」(CBETA, T09, no. 278, p. 682, a23-24) 至於後世将回向给亡者也称作「超度」,一方面是将让往生者感悟而往生善处形容为 一种「超度」,另一方面应该也是尊称,就像现在很多出家众很客气,称在家人为「 菩萨」,这是尊称而不是在家人都是几地菩萨 :) > -------------------------------------------------------------------------- < From: Rick Cheng Time: Sat Nov 02 02:34:01 2013 邱兄,在世俗里,您的看法念经是否能够(超度)阴灵? > -------------------------------------------------------------------------- < From: Chiung-Yi Huang Time: Sat Nov 02 09:35:59 2013 请问若家人罹癌,除了医疗之外,念经回向是否能减轻病人身心痛苦,甚至延缓病程 发展? (不敢奢求痊愈) 目前一天一部"地藏经",连续49天。还是若再加念"药师经"会更好?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at Nov 02 11:56:09 2013 回 Rick Cheng 大德,据我所知,念经回向能帮助往生者往生善处,虽然实际上是否 有用要看很多因素而定,其中最重要的是接受回向者自己的心意。例如若往生者自己 一念「皈依佛」,契合於十念,业力又不重,则有机会解脱恶道。在佛教而言,往生 去处是随念、随习、随业,三个因素都有影响。 北传应该不须要我多说,很多经典中都有相关说明。南传佛教徒在婚丧喜庆(包含亲 友去世)时也有请僧众到其家中念诵护卫经咒回向的习俗。c.f. http://en.wikipedia.org/wiki/Paritta 不过这也看「超度」的定义为何,如果是指带给往生者好处,那是没有争议的,只是 多少、形式的问题,例如若是要亡者直接「吃到」,则只有在饿鬼道的一些众生能直 接「吃到」. c.f. http://buddhaspace.org/agama/37.html#一○四一。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at Nov 02 12:04:29 2013 回 Chiung-Yi Huang,佛教相信念经回向的功效,这是「祝福」而不是「保证」。但 必须要被回向者知道而且自己愿意接受,例如被回向者是基督教徒而不愿接受佛教的 回向,那就不会有用;被回向者只要愿意,则多少有用。 北传在这方面最常见的是持诵《药师经》,以期依赖佛光加持;南传通常是为病人持 诵《觉支经》或《吉利马难达经》,这些经典记载了通过听闻、思惟七觉支而治愈重 病的例子。 可参考「正信的佛教」: 佛教相信功德可以回向给他人吗? http://www.buddhist-canon.com/PUBLIC/PUBNOR/SHENGYAN/right.htm#a23 佛教相信超度亡灵的功用吗? http://www.buddhist-canon.com/PUBLIC/PUBNOR/SHENGYAN/right.htm#a22 > -------------------------------------------------------------------------- < From: Ng Shiau Pheng Time: Sat Nov 02 15:02:11 2013 法师说,念经回向给往生者,是有一点的帮助,但是一次是不够的。 > -------------------------------------------------------------------------- < From: Chiung-Yi Huang Time: Sat Nov 02 15:11:40 2013 感谢大刚兄的回覆! 诵《地藏经》是家母的决定,因她有听说过诵《地藏经》回向而 治愈血癌的例子。待诵完49天的地藏经,我们会开始持续诵《药师经》的。 但没听过《觉支经》或《吉利马难达经》,请问哪里可以取得纸本的经书呢?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un Nov 03 18:03:55 2013 原则上佛经中一经一偈皆可回向,不必在意一定要诵哪些经,或是一定要把所有相关 的经都念完,总之可放轻松来念 :) 因此的确不限於《药师经》等,像习惯上对於父母的病况是诵《地藏经》没错,不会 说哪部比另一部好,若令堂已决定诵《地藏经》,当然就顺令堂的意,当事人的意念 是最重要的。如果想要深究《药师经》的原理,可参见 http://cbs.ntu.edu.tw/new/medicinebuddha.php 。 「南传」是指东南亚国家的佛教徒的习惯,跟华人是不太一样的。他们习惯持诵回向 的《觉支经》相当於《杂阿含经》第711经: http://buddhaspace.org/agama/26.html#七一一 南传《觉支经》的经文的白话翻译可见: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366.htm 而《吉利马难达经》的中文翻译可见: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1592.htm 这二部南传经典都是实修经典,因此义理比较难些,能理解意义的话是最好,不很懂 也不要苦恼。 总之,诵经也是一种实修的过程,诵经过程要清爽、明白、安定,这样有助於稳定心 灵,连带对身体也有帮助,自然身心安泰。要避免太在意读多少经,像拼业绩般,那 反而会生起烦恼,效果就不好。 祝福令堂及阖家业障消除、身心安泰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17418/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