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阅读文章: 第 17518/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Chon Kuok Fong 标题: 本人不是佛教徒,但对接触到一些佛法知识时产生疑问 时间: Thu Apr 24 18:03:07 2014 本人不是佛教徒,但对接触到一些佛法知识时产生疑问,希望各位能解答 能见闻觉之的意识心仍是缘起的世间法,故是无我、非我 那麽诸佛、罗汉、菩萨或修行者用於观照诸法空相的心,是否意识心? 是否代表著,一个具觉知能力的缘起现像观照到自身是因缘起而存在,实无自性,离法 我二执,因此这缘起现像就此止息呢? 还有就是如果能见闻觉知的意识心是刹那生灭,为何进入禅定时这意识心能发现自己 是刹那生灭呢?照道理说,如果是灭了的一瞬间,觉知的功能应该消失了?那为何能知道 自己曾在刹那间灭过呢? > -------------------------------------------------------------------------- < From: York Jiang Time: Fri Apr 25 22:28:29 2014 呵呵....方兄的问法...如果我猜的没错,您应该是看到正觉萧平实的书,才会有这样 的问法。这边有很多高手能解答您的问题。您要耐心等一下喔!.... > -------------------------------------------------------------------------- < From: Chon Kuok Fong Time: Fri Apr 25 22:57:52 2014 没看过萧平实的书,争议太大我都尽量避开不看 这是我自己想出来的疑问 > -------------------------------------------------------------------------- < From: Chon Kuok Fong Time: Fri Apr 25 23:41:19 2014 还有就是,为何如来藏一系的佛家经常用心性、如来藏心来形容法性? 如果我没弄错,佛家常说的如来法身、如来藏等,有点近似现代量子力学超弦理论中的 弦,潜藏不见却能生一切万法的一种自然定律 如来藏离见闻觉知,但却称呼他为心?不怕会产生误解吗? > -------------------------------------------------------------------------- < From: 乔瑟夫 Time: Sat Apr 26 00:51:23 2014 能见闻觉之(知)的意识心仍是缘起的世间法,故是无我、非我.....反过来问....是无 我、非我能见闻觉之(知)的意识心仍是缘起的世间法? > -------------------------------------------------------------------------- < From: Chris Tan Time: Sat Apr 26 00:52:08 2014 心有很多功能,它能感受(受)、它能记忆(想)、它能思维(行)、它能辨识(识 )。如果经过训练(禅修)它(心)还能觉察(觉知)自己的心在运作什麽功能(受 、想、行、识),而心当下只能运作一种功能,不能同时运作两种功能。 > -------------------------------------------------------------------------- < From: 乔瑟夫 Time: Sat Apr 26 18:03:10 2014 杂阿含139经..........若复见、闻、觉、识、起、求忆、随觉、随观,彼一切非我 、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 -------------------------------------------------------------------------- < From: Chon Kuok Fong Time: Sat Apr 26 19:23:46 2014 不知道这样野解对不对(先不提第七、八识之类的说法) 就是意识心执持有我、我所,无明生起导致一连串的苦生 而佛教的离苦的方法就是,意识心在禅定中观察自己,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一种刹那生灭 的缘起现象,通过这个智慧去断除意识心所产生的我执,烦恼就不再生起了 然後当达到这个境界的圣者过世时,因为我执已除,业力不再产生动力,意识心亦随之 而灭去,不受後有,自然不会有新的意识心生起 > -------------------------------------------------------------------------- < From: Chon Kuok Fong Time: Sat Apr 26 19:29:50 2014 不过我有一点感到疑惑的是 南传森林派的尊者阿迦曼传记中,记载著他能够和过去世的诸佛、阿罗汉交谈的事迹 正常来说,南传的教义并不像大乘 对他们来说,佛已入涅盘,即是从此不再出现在这世间,就算他们承认涅盘是不可思议 的境界,也不会随便去承认涅盘中有见闻觉知吧? 那南传的佛教徒是如何看待已入灭的佛能够回应尊者阿迦曼传这件事呢? > -------------------------------------------------------------------------- < From: 乔瑟夫 Time: Sat Apr 26 19:48:07 2014 我先检查前题,因为方兄设了一个前题 > -------------------------------------------------------------------------- < From: York Jiang Time: Sat Apr 26 20:33:37 2014 意识心如果能执持有我 ,那麽意识心也可以执无我...,那结论会如何?? 佛教离苦的方法是断除十结..身见 疑 戒禁取 贪 □ 色爱 无色爱 掉 慢 无明. ....。我执并不是意识心生起,是以无明为因而升起。不受後有是灭除了引生後有的 条件,也就是以上十结。 一位宿命通者能忆及过去世种种因缘,当然与佛阿罗汉的对话也可回忆起来...这合 理。...一位体证涅盘的住世阿罗汉圣者,还是有见闻觉知,只是不会引生烦恼导致 後有产生而已....。 > -------------------------------------------------------------------------- < From: Chon Kuok Fong Time: Sat Apr 26 20:50:37 2014 谢谢解答 第一个答案先让我消化一下 至於第二个答案,传记的原文并非阿迦曼用宿命通 http://dashan.cz/mahabua/ 069 诸佛和阿罗汉弟子们的赞叹 在此文中他的确是和佛陀交谈了,而非回忆起过去世 > -------------------------------------------------------------------------- < From: Chon Kuok Fong Time: Sat Apr 26 20:51:23 2014 尊者阿迦曼接著说:「我对佛陀和阿罗汉弟子们没有怀疑,但是,在您般涅盘(完全 的灭尽而没有任何馀留)之後,怎麽还能够以这样的形式而来?」 佛陀回答说:「这样一个暂时的形象,对於已经达到绝对纯净的人是必需的,虽然他 是无形的,但是为了来看一个已经达到绝对纯净的人,他仍然要虚拟一个世间的形象 。但是当两者都已经达到般涅盘时,就不需要世间的形象了。诸佛之间也是一样,先 透过世间形象的过程,藉著这个示现做为暂时的沟通工具,才能知道在他们以前的诸 佛。透过绝对的解脱,并没有任何的表现或显示。同样的方式,如来和阿罗汉弟子们 为你方便示现,让你能够知道和看到某一位特定的佛陀和他的阿罗汉弟子们的样子。 「换句话说,任何需要透过世间形象接触的地方,就需要一个虚拟的形象才能联系。 但是,任何需要透过绝对解脱的关系,就不再需要任何有情世间的形象了,因为双方 都已经平等而一致了。然而,当要知道个别的特性时,又再度需要世间形象做为对比 ,才能了解空无形迹、显示或表现的绝对解脱是自然地辉耀著,也被一种无比的喜乐 宁静所实证著。那些了解这个事实的人对於透过世间形象(相对地说)来表达或描述 绝对的解脱,是没有任何怀疑的。而自己存在的绝对解脱是不依靠任何事物的。」 佛陀接著问他:「你问那个问题是出於疑问或是为了问候?」尊者阿迦曼回答:「为 了问候我才这麽问,因为,事实上,在世间或绝对解脱之中,我没有任何疑惑,於佛 、於法、於僧,我自己已经证知了经文所说的『见法即见如来』,意即佛、法、僧就 是从有情世间净化和解脱。无论佛陀和阿罗汉弟子们来或不来,都不能改变我所证知 的信念。」 > -------------------------------------------------------------------------- < From: Chris Tan Time: Sat Apr 26 21:08:55 2014 这境界只有解脱者才能回答你的问题。 > -------------------------------------------------------------------------- < From: York Jiang Time: Sat Apr 26 22:00:07 2014 呵呵.... 这个境界当只有你自己是解脱者,才能回答你自己的问题!! > -------------------------------------------------------------------------- < From: York Jiang Time: Sat Apr 26 22:03:02 2014 「现在你已经见到如来了,并且知道这除了心意的绝对纯净之外,没有别的。如来能 够到这里,也只是透过三摩地的形式(虚设的,想像的,世俗的或相关的形式)。」 ....'' 刚看了一下...这是前一段。 > -------------------------------------------------------------------------- < From: York Jiang Time: Sat Apr 26 22:07:32 2014 我认为这是一种体证,用文学的方式表现出来....。 如果用''有我''修到''无我''的观念去看,就会变成有一个来来去去的佛陀。...如 果用无我来看....如来也就是法....,文章表现出来是法的体证,也就是大乘所谓的 佛陀印证.... > -------------------------------------------------------------------------- < From: 乔瑟夫 Time: Sat Apr 26 23:51:44 2014 我觉得这篇比较能表示佛教的基本立场http://www.bfnn.org/book/books/0535.htm > -------------------------------------------------------------------------- < From: 乔瑟夫 Time: Sat Apr 26 23:53:13 2014 ****依照佛教的看法,人类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人是自己的主宰,在他上面再没有 更高级的生灵或力量,可以裁决他的命运。***** > -------------------------------------------------------------------------- < From: 赵庆光 Time: Sun Apr 27 06:23:50 2014 您的问题隐含一个预设,「心在认知之先」,譬如常识上认为先有眼睛、光影,然後 有「看见」这回事。您预设了「心」是像眼睛一样的一种器官性存在,然後才疑惑这 样的一种存在,怎麽能反观自己是虚妄的。 其次,即使离我法二执,缘起法并不会停止。 第三,在四禅八定中,意识并不能发现自己是刹那生灭的,慧观是依禅定的馀势,不 是在定中。 > -------------------------------------------------------------------------- < From: Chon Kuok Fong Time: Sun Apr 27 13:13:27 2014 那到底认知功能是出自何方? 还有就是,无明是在有认知之处而出,还是从无认知之处而出? 这真是弄得我越来越糊涂了 > -------------------------------------------------------------------------- < From: 赵庆光 Time: Sun Apr 27 13:30:13 2014 还是问错了。您还是预设「有」先於认知。 恰好相反,是一切皆出於认知。 「无明」者,於法不了,这也是一种认知,一种势力强大的惯性认知。 > -------------------------------------------------------------------------- < From: Rick Cheng Time: Sun Apr 27 13:31:05 2014 ckf,您的提问是觉知与生灭的关系,是吗? 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觉知)是当下个人行任何动作都是清楚明白发生的过程,(生 灭)是关系於当下的因缘的产生,开始与结束。 > -------------------------------------------------------------------------- < From: Chon Kuok Fong Time: Sun Apr 27 13:40:17 2014 让我这样理解(还在糊涂中) 先是有一种资讯(认知)存在,因为资讯错误(无明),资讯因错误而产生行动,此行动产 生业力(行),业力又导致六种处理新资讯的系统出现(识) 系统出现并建立硬体(名色),硬体有了,就有输入装置(六入) 之後就是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了 > -------------------------------------------------------------------------- < From: Rick Cheng Time: Sun Apr 27 13:45:42 2014 也可以用你的意识当下夷入因缘,认同。 因为学习佛法都是在当下每一人生活的过程里,都在生灭因缘,都在三法印里。 > -------------------------------------------------------------------------- < From: Chris Tan Time: Sun Apr 27 13:54:00 2014 我看你是被词汇、文字愚弄了,所谓的识(认知)只是心的其中一个功能,它(识) 不代表全部的心。如果想对佛陀所指导的法有所认识,你应该初步去了解四圣谛、了 解生命(五蕴身心)、了解五欲感官(六根\六入处)、了解四食、了解缘起法等法 。由这些法慢慢去互相融会贯通,你就会生起正见。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17518/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