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阅读文章: 第 17846/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标题: 请问各位法友 时间: Mon Jun 04 12:38:36 2018 请问各位法友,学佛後有改变你对生死的态度及看法吗? 例如,街上看到丧家?不?忌讳,然後刻意回避? 知道亲人或自己因病将不久於世,?伤心到无法自己吗? 或是听闻到任何死亡新闻(如傅达仁即将安乐死),内心不禁惆怅了起来?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Mon Jun 04 16:13:23 2018 十几年前,我因重病,独自一人就医住院,医生苦笑著对我说: 【病情实在是太严重了,死亡的机率很高!.... 依你目前的病况,无药可医,只能请你自己多加保重吧!.... 你这病情,可不是住院两星期、半个月就可以出院的,你将会住院很久、很久、 ....你别想出院的事了!.... 你想吃什麽,只要你可以吃得下,你就尽管买来吃吧!你已经不须要有任何的顾忌了 !.... 拜托、拜托,请你务必通知家属来医院一趟好吗?你的家属不知道你的病情严重,如 果你死在医院□,你的家属可能会对医院不谅解,而引起医疗纠纷....】 当时,我被医生如此诚实的告知时,我顿时感觉到全身发凉,感觉从头凉到脚,犹如 "醍醐灌顶"! ^_^ ~~不是因为恐惧害怕而"全身发凉",而是因为绝望而感到"全身清凉"! ^_^ 既然已无生路,那麽我就放下一切,一切都无须挂碍了,於是我就感觉到:无忧无虑 、全身清凉,喜乐遍满全身。 我就是因为绝望了、放下了,就彻底的放松,在住院时的每一天,我都当成是生命的 最後一天,我好好的享受著最後一天的生命,我吃好、睡好、心情大好,我躺在病床 上思维著佛法,喜乐遍满全身! □佛之间,似乎感觉到未来世的善友们,正等著我前去聚会,令我喜不自胜,想赶往 来世赴会! ^_^ 当时,我住在重症病房,隔壁病床的患者对我说: 「我是持有重症卡的重病患者,这些年来,我住在医院□的时间,比我住在家□的时 间还多,我看过各种悲哭忧郁的病人,就是没看过像你这种欢天喜地的病人,你也是 重症病人啊,怎麽会这麽的欢喜开心啊?我发现你在晚上睡著之後,居然会在睡梦中 笑了起来,你真的是太奇怪了!」 或许就是因为我能彻底的放下、放松,吃好、睡好、思维佛法心情大好,所以我的病 情好转得很快,出乎医生的意料之外。 我住院半个月之後,居然能够勉强的出院了,出院前,医生摇著头对我说:「没想到 你能够出院,你真是一个罕见的特例啊!」 *** *** *** 我的父亲死於意外车祸,在医院急救期间,我尽量修行慈心观,对父亲散播慈心,同 时也保护自己的心,尽量使自己不陷入忧悲的情绪之中。 我经常"被迫"受邀参加亲友的"临终助念",我不是念阿弥陀佛,而是修慈心观、死随 念。 修慈心观会感到喜乐,修行死随念也会感到喜乐:放下了一切俗世欲望,放下了一切 俗世忧恼,因而生起了禅悦法喜。 死随念观想: 生命从生下来那一天起,不曾停留过片刻,像太阳升起後,急急的走向日落。 生命是不确定的,而我的死亡是必然的,生命的结局就是死亡。 我肯定会死,死亡是必然的,我无法逃脱死亡。 凡是生下来的,都会死去。 没人能躲避死亡。 死亡是必然的。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Mon Jun 04 23:25:59 2018 和我读了杜正民老师的「法的疗愈」一样感动啊 ~ Jiss Ye 有空像杜老师一样, 把那段时间的练习分享出来啊。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Mon Jun 04 16:36:40 2018 不妨读ㄧ读杜正民老师的《法的疗愈》 http://www.ddc.com.tw/ec/event/2018/02/healing/index.html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Mon Jun 04 20:12:25 2018 学佛後对生死的态度的确会改变,变得比较笃定,渐渐敢於谈论、思考及观察自他死 亡的本质。经过丧家祝愿亡者生善处,家属心安定。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Mon Jun 04 21:36:15 2018 学佛之後知道做人不能太坏,凡事不要太执著,绝对不能有害人之心。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ue Jun 05 13:04:55 2018 对死亡几像呼吸一样平常自然。不期待不逃避不害怕。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Mon Jun 11 13:43:32 2018 要了脱生死你得先承认这个世界是幻、你的身体是幻,所以用这个幻的身体来出生、 死亡也是幻,别无他法。但如果因为这样而认为有一个不灭的灵魂在转悠,这又落入 常见,是执於心外有物,也不对。佛法的真实义是心外无物,因一切皆由心造。 众生对死亡害怕是因无知、颠倒,执虚幻为实有,执於心外有物,假的当真的玩 ,於是有烦恼苦 生死苦。 心生万法,但众生却因妄、分、执、而住相, 变有生灭 、 生死、有缠结、便有轮回。 但生出一切万法的心、真如(就是你的意识,现在正 在觉知的东西)却是不生不灭的。(佛与波斯匿王的对话 :楞严经)(何其自性本 不生灭:坛经) 现在重点是你如何知道这个世界是幻、身体是幻 ? 绝大部分人都倒在这个坎下 。佛陀是依禅定、证悟,而我们现代人则要靠理悟。 现代西方的主流科学量子物理 已证明物质是因意识而存在,组成物质世界的电子原子是波粒二相性的,因为意识住 相,波化为实有粒子(双缝实验)粒子因实际作用而有缠结效应,其理论都跟佛法不 谋而合。 换句话说我们居住的宇宙实际上是幻有,是由你的意识而呈现出来的。 意 识是先於物质存在,而你的意识是不生不灭的。所谓的死亡是旧的六根毁坏,但你的 真如、心、意识 还会造出新的六根(胜□经:颠倒真实章) 所以 实际上根本不存在 死亡。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Mon Jun 11 14:36:04 2018 知道所有是幻有如何, 我们不是出人和尚,我们还要去赚钱生活, 照顾父母和养母 活儿,难道我说一句幻象就不用偿还房子的贷款?不用缴交各种生活费?一句幻象, 我和我的家人可以不吃不喝生活吗?你可以去银行借一毕钱花光之後不还钱, 向银 行说借款一事只是幻象?打家劫舍之後向警察说这些都是幻象, 警察会放过你吗?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Mon Jun 11 21:31:37 2018 Chi Ho Yam 佛法所指的「幻」是说,万事万物都是因缘生,也是因缘灭。当因缘聚 合时生成为人,要生活要照顾家人要缴贷款要买手机要买PS4要带家人去吃吃喝喝 .......等等等等等。但是当形成以上事物的因缘消失(灭去)时,一切都会消失。有 生必有灭,因为有生灭变幻的「无常」,所以并不是坚实、永远存在的。 当然,像您说要去银行借款,或是套上丝袜去打家劫舍之类的事,一样是要有因有缘 才能有这件事,无因无缘比如说一直买不到丝袜,那打家劫舍什麽的就不会成功。 佛法教导我们的是,因为这些事都不会永远存在,父母不会永远活著让我们养不完, 孩子很快就会长大不再需要养,所有的事到完结的那天回头看时,都像做了一场梦 (电视电影都是这样演的,请参照之)。所以不要执著,执著才是痛苦的来源。 听说现在回文都要附上经文代表「有文有真相」,那麽.... 杂阿含卷九,第 250 经 http://buddhaspace.org/agama/9.html#%E4%BA%8C%E4%BA%94%E3%80%87 [...]尊者舍利弗答尊者摩诃拘□罗言:「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 法系意,尊者摩诃拘□罗!於其中间,若彼欲贪,是其系也。尊者摩诃拘□罗!譬如 二牛,一黑一白,共一轭鞅缚系,人问言:『为黑牛系白牛,为白牛系黑牛。』为等 问不?」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非黑牛系白牛,亦非白牛系黑牛,然於中间,若轭、若 系鞅者,是彼系缚。」 「如是,尊者摩诃拘□罗!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中间欲 贪,是其系也。[...] 其中 「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尊者摩诃拘□罗!於其中间,若 彼欲贪,是其系也。」 欲贪,才是关键,是痛苦的来源。 -------------------------------- 再来我们来解决您觉得,身而为人要负的责任,嗯......这些也是因为有因有缘而生 的耶。这些责任所形成的负担,当然是会让我们觉得有些不愉快,甚至痛苦,若想真 正解除这些苦痛,在现世唯有认命认份,努力工作,务求尽快完成责任。再来我们可 以思考,如果未来不希望再有这些束缚,那麽可以考虑佛法所教我们的,如何思惟苦 ,空,无常;如何了解世间一切皆是虚幻不实; 如何放下执著,不要造作轮回的业 力;如何真正的出离三界,达到真正的解脱。祝您 得偿所愿??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Mon Jun 11 21:37:42 2018 Cathy Kao 你说这些有什麽用,懂得说这些日能让我可以增加收入吗?可以让我更有 能力去照顾我的家庭吗?人生是一场梦也好是一场空也好,我们仍然要面对现实努力 赚钱生活。没有钱的话,佛可以代我支付房子的贷款吗?可以替我家小孩交学费吗? 人要面对现实!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Mon Jun 11 21:53:41 2018 正是如此 世人以苦为乐、以梦幻为现实,轮回在颠倒梦想之中,难止难尽 ..... 有钱的人、没钱的人,健康的人、生病的人,烦恼都一样多。得不到便苦於贫乏、得 到之後开始害怕失去,沈溺於贪与痴,在得与失的海浪中不断翻覆。 能够从匮乏与富裕、苦与乐的逃避与追逐中暂停脚步,才能看见世间一切只是心法色 法的造作,只有因缘法,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 然後才有真正的解脱。 也谢谢楼上同学的示现 :)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un Jun 17 14:32:52 2018 陈沛良 (Julien Chen)您说的"意识是先於物质存在,而你的意识是不生不灭的" 这意识是否和前面Jiss Ye等说的"没有不变的主体(或者说灵魂)在轮回"是相违背的?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un Jun 17 14:43:59 2018 的确是好问题,每一刻的识都是不一样的,识与名色辗转相生,此有彼有,也只是缘 生法,是无常、苦、无我的。如来藏所说的真如,也不是在说识。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un Jun 17 14:57:59 2018 Russ Wang 请问 "每一刻的识都是不一样的" 那要如何解释一个人记得以前或小时候 的事情?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un Jun 17 15:04:11 2018 Ngu Ho 因为过去的因缘我们生为人类,有复杂的神经以及能够形成长期记忆、短期 记忆的脑部构造,我们的心(识)与心的某些功能(心所)能以这些固定住记忆的蛋 白质结构为所缘,所以我们以为能够记得小时候的事。 这个回想记忆的功能、机制以及物质构造都是名与色,都是心(识)的所缘,俱起俱 灭,名色是生灭法、识别生灭法的心(识)自然也是生灭法。 「回忆过去某一件事」的过程,也不过就是一连串识别过程而已,成就这件事的名色 法横转如瀑流,无一暂住。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un Jun 17 15:13:14 2018 Russ Wang 都可以记住相同的小时候经验,那这一辈子的每一刻的识似乎是一样的除 非失智了?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un Jun 17 15:16:52 2018 Ngu Ho 没有什麽是「相同的小时候经验」可以被记住,即便是记忆这些事情的大脑 皮质,其所构成的物质(色聚)也是恒转如瀑流,此一刻的名色法虽然是缘於上一刻 的名色法而生,但名色法的生灭却是稍无暂止的,那又何况是与此名色法辗转相生的 识了呢。 这便是无常。智者不惑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表象,是因为不昧於水分子排列不断变异的 实相。 失智者、精神病患等等的识,也依旧正常的识别著名与色,也因名与色的识别而有, 只不过他们所识别而成的世界,因为所缘之身心状况有问题,与一般健康者所识成的 世界已经不太一样了。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un Jun 17 16:30:37 2018 Ngu Ho 凡所有说 皆是在法相上说,所有辩皆是梦中之见,真正的佛法不可说, 皆 令自悟自得。 如来本心不能称作灵魂, 灵魂之说是执於心外有物。 其实「灵魂 」 、妄想心、物质世界都是本心生出的幻象。(请参考佛陀和婆磋衢多的对话)你的本 心是不生不灭的,法华经寿量品就是在讲这事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un Jun 17 16:37:08 2018 Russ Wang ,陈沛良 (Julien Chen)感谢您们的解说! 还是有疑惑,1. 陈沛良 (Julien Chen)说的:生出一切万法的心、真如(就是你的意识,现在正在觉知的 东西)却是不生不灭的(这说法在我参加过的道场听过)。2. Russ Wang说的:如来 藏所说的真如,也不是在说识,那是在说什麽呢? 3. 觉得应该有一个超脱一切恒常 的东西,否则今日佛陀安在?(不知这样想法对不对?)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un Jun 17 16:44:24 2018 1.陈兄尚没有明白五蕴,故误把真如当识蕴。「能」觉知的必须依靠「所」觉知的才 能现起,能与所互为所缘,所以识是缘生法,不是真如,可以读一读杂阿含卷一。 2.从佛法最根本的阿含藏开始,一路发展中观、唯识,到後期的如来藏,各自都有要 解释的问题。如来藏是解决问题的方便施设,所以要知道如来藏中的真如指的是什麽 ,必须从如来藏想要解答的问题是什麽开始了解。 3. 这个问题佛陀在阿含经中直接明白的回答了,何不自己去找?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un Jun 17 16:58:27 2018 Russ Wang 好的,感恩前辈特别拨冗解说!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un Jun 17 17:27:41 2018 Ngu Ho 说前辈太客气,大家都是讨论法义的同学。 刚刚顺手翻到这一经,跟第三 个问题有关,贴给您参考:http://buddhaspace.org/agama/sub/335.html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un Jun 17 20:18:50 2018 Russ Wang 非常感谢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Mon Jun 11 21:48:39 2018 安乐死,算自杀。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ue Jun 12 11:39:14 2018 要看自杀时是否有执著之心!! 大多数自杀之人, 心中满是怨恨及爱怜, 所以通常都 是无法得善终的!! -------------- 尊者跋迦?疾病困苦,由富邻尼瞻视供养。跋迦?因身苦痛难 忍,而在佛陀探视时,表达?自?的想法,佛陀?置可否,只是和跋迦?进?一段问答, 以检视跋迦?的知?是?是正确无误,最後作?结?: 「?於彼身无可贪可欲者,是则善终。」 结果跋迦?在思惟解脱中执刀自?。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ue Jun 12 11:50:41 2018 发现以前有讨论过 http://buddhaspace.org/gem_browse.php/fpath=gem/brd/BudaHelp/9/F0010089&nu m=20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ue Jun 12 11:54:59 2018 魏孝丞 上例有个关键句, 『结果跋迦?在思惟解脱中执刀自?。』 在思维解脱中....这就表示业者跋迦梨已到清净无为的地步, 所以他可以这麽做!! 但目前的人谁能达到这个境界?? 有的还会故意著红衣等来表示他带著满腔不甘及怨 恨, 如此自杀当然不算善终!!!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17846/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