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Magazine ◎ 期刊文章随缘张贴区 板主: grace |
阅读文章: 第 254/39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miyuki (美雪) 看板: BudaMagazine 标题: 明伦月刊324期 时间: Wed Aug 17 00:26:30 2005 信 禽 节 雁 ●鞭鼓生 春去秋来的知时鸟—雁,您对它知多少呢? 古人说:「莫烹池上雁,雁行如弟兄。」正是在奉劝世间的饕客,不要烹煮池塘边休 息的雁鸭,因为雁群飞翔时,在空中都做「人」形,斜列而飞,让彼此就像兄弟般的互相 照应。尤其雁中珍品「青头公」,它具有王者统御的特质,及长者的风□。当雁群中,有 青头公,那麽它不是领队,就是居中指挥大局者。万一有雁鸟不幸被猎人击中,青头公一 定会奋不顾身地飞回头,不断找寻。这种兄弟有难,置个人生死於度外的义行,即便是人 类,也是少有啊!所以我们常用「雁序之情」,来形容兄弟之间应有的伦序。可见雁鸟不 只飞行时排列整齐,它们更有手足情深的悌道实质。 自古以来,中国的骚人墨客,对雁更是喜爱有加,因为雁鸟十分合群,又守次序,雁 足还可以用来传书。尤其雁鸟的群居生活,非常有人道,因此常常入诗入画,为文人雅士 所称颂。雁鸟除了兄弟有义外,它们也是非常守节的贞禽。公雁与母雁一旦结合成配偶, 便永生不离。如果其中一只死亡或失散了,另一只失侣的孤雁,便终身不再与他雁配对成 偶。并且成为雁奴,担负起雁群夜宿沙洲的守夜工作,以防人类或其他动物的捕捉。所以 在中国古代的婚礼中,作女婿的必须执雁为贽,是文定时必备的仪物。这就是取义於雁, 虽是水禽,夫妻伦份既坚贞又高尚,足以代表女婿的誓约。 在佛家还有雁鸟行菩萨道的典故。话说从前在印度王舍城内,有一些出家人,依著小 乘修行,并吃三净肉。有一天,一位比丘见一群雁从空中飞翔而过,故意对空中开玩笑说 :「今日众僧食物不足,大菩萨应知,正是以身布施的时候了。」这时,忽然有只雁从空 中□地而死。此事,令比丘们非常讶异,因而觉悟到:「我们真是愚昧啊!竟遵行小乘, 这雁鸟行菩萨道,正在给我们教训。我们应表扬它的美行。」於是比丘们,十分恭敬的将 菩萨雁埋了起来,并建塔纪念。中国大陆唐代建有大雁塔、小雁塔,正是以雁的懿德而立 名的啊! 想那雁鸟,小小一只水禽,竟有信、有义,又坚贞仁厚。万物之灵的人类,能不深深 省思? 读易散记:泰卦六爻 ●自 明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翩翩。不富以其邻。」 虞仲翔注:「二五变时,四体离飞,故翩翩。坤虚 阳,故不富。兑西震东,故称其 邻。三阴乘阳,不得之应。象曰,皆失实也。」 据李氏疏说,二五变时,泰变为既济,四则为互体离。离有翩翩之象。翩翩,是鸟飞 之状。说卦传:「离为雉。」又南方朱雀,象鸟飞。故曰翩翩。系辞上传说,坤为富有, 为大业,为广生,因为坤能凝聚乾元,所以为广生,为富有。此泰四至上,皆是阴爻,未 凝乾元,是为坤虚 阳,故说此四爻为不富。泰互兑震,依说卦传说,兑秋,位在西方, 震东,时在春天。兑西震东,故曰「其邻。」互体震兑皆在三,即以三为邻。若依张编修 说,震兑皆谓二也。四以不富,故以二升五,而承之,乃得翩翩。注云:「三阴乘阳,不 得之应」者,如果外卦三阴皆下,乘阳之应,则成天地否,故须不得之应。不之应,则是 坤虚 阳。 阳即是象传所说的「皆失实也。」 王辅嗣注:「乾乐上复,坤乐下复。四处坤首,不固所居,见命则退。故曰翩翩也。 坤爻皆乐下,己退皆从。故不待富,而用其邻也。莫不与己同其志愿,故不待戒而自孚也 。」 孔氏正义:「四主坤首,而欲下复,见命则退,故翩翩而下也。不富以其邻者。以, 用也。邻,谓五与上也。今己下复,众阴悉皆从之,故不待财富而用其邻。不戒以孚者, 邻皆从己,共同志愿,不待戒告,而自孚信,以从己也。」 「不戒以孚。」 虞仲翔注:「谓坤邑人不戒,故使二升五。信来孚邑,故不戒以孚。二上体坎,中正 。 象曰,中心愿也。与比邑人不戒同义也。」 依张编修以及李氏纂疏解释。虞注谓坤邑人不戒者,虞氏逸象:「坤为邑。」但此泰 卦上体坤中没有邑人象,因而以比卦来解说。比由师来。即是师卦以九二升五而为比。师 二互体为震。震为人。二又在师下体坤中,故称邑人。今使泰二升五,居上体坤中,亦如 师二升五,因而便有邑人象。泰九二升五,即是乾二以信实来孚坤邑。戒,作告字讲。九 四互体为震,震为言。二来居五,则震灭,上体坤为坎。故为:「不戒以孚。」二居五, 上体坎,坎为心,中而且正,故有中心愿之象。因为比五是由师升来,其在师二为邑人。 所以虞注再以解释:「与比邑人不戒同义也。」李疏又有一释:「案,三承四曰其孚,四 乘三故曰不戒以孚。」 象传说:「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翩翩不富,皆失实也。」 宋衷注:「四互体震,翩翩之象也。阴虚阳实,坤今居上,故言失实也。」 李氏纂疏:「四在震,震惊,故为翩翩之象。阳实阴虚,坤之爻皆阴,故皆失实也。 」 「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九家易注:「乾升坤降,各得其正。阴得承阳,皆阴心之所愿也。」 李氏纂疏:「乾二升居五,坤五降居二,故云乾升坤降,各得其正。乾凿度曰:阴性 欲承。故云阴得承阳。承五也。五坎为心,四阴承之,故云皆阴心之所愿也。」 孔氏正义:「不戒以孚,中心愿者,解不戒以孚之义所以。不待六四之戒告,而六五 上六皆以孚信者,由中心皆愿下复,故不待戒而自孚也。」 王辅嗣以为,乾乐上复,坤乐下复,四处坤首,因此乐下,而六五与上六皆从之下复 。 程子易传从王氏之说,并谓:「四已过中矣,理必变也。故专言始终反复之道。」虞仲翔 以二五易位,成为既济,荀九家易注亦以「乾升坤降,各得其正。」为说,与王氏程子之 说不同。说虽不同,一取上复下复之道,一取各正其位之义,可视泰四时期实际所需而采 择。 无党无偏 明 慧 问:二、三十年前,论语、孟子等儒家道德教育在台湾中、小学的课程中,占的分量比较 重,现在比重逐渐减轻,老师对这个现象有什麽感想? 答:世间法变化无常,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未来同样也会有变化,或许也有增加的可能 ,不过中国未来的前途,一定跟文化有关。中华文化,如儒家经典,记载古圣人有道之言 ,无党无偏,任人采用,你采用它,对你有好处;不采用它,就没有好处。现在我们不采 用它,所以师道荡然,不过我相信无论是台湾还是大陆,中华文化的根基还是挺深厚的, 对於此一时的现象不必悲观,但要靠一切有心人来努力改善。 (摘自慕西学刊专访明伦月 刊发行人徐醒民先生) 修此舍彼 印光法师 贪□痴三,为生死根本。 信愿行三,为了生死妙法。 欲舍彼三,须修此三。 此三得力,彼三自灭矣。 唯识三十颂研究(八十四) 智 果 ◎分别由何难(续一) □《牒前生後》 上回已广解第十八首颂文之初二句: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讫,略谓:本识中之染净种子,望染净八识现行,皆容 作三缘(因缘、所缘缘、增上缘)故,一一染净种子,皆能渐渐转变,由生转熟,而後现 起染净分别,如此何必假藉外缘,方能生起分别耶?此即唯识论主回答外人「外境既成无 ,分别应不起」之问难也。 今当继续广解颂文第三句「由展转力故」,即在叙说染净八识现行,及彼相应心所、 见相分等,展转相望为缘故,亦能现起染净分别,不假外缘也。 简言之:上回研究以「种子」望「现行」为缘,能生分别;今则研究以「现行」相望 为缘,能生分别也。兹先分科如下: □(三)染现展转生染分别 (Ⅰ)总 标 成唯识论卷七云:「现起分别,展转相望,容作三缘,无因缘故。」谓不论自识或他 识,互相展转相望,或自识前後展转相望,皆容许作为「三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 上缘)故,一一自他识等,借此等互助力故,即能现起分别,不假外缘也。 或问:四缘之中,何以独缺「因缘」耶? 答曰:若是种引种、种生现、现熏种,则皆有「因缘」义;今者乃是辩明「现望现」 故,不立「因缘」义。 (Ⅱ)别 释 (1)约有情自他身展转相望为缘 论云:「谓有情类自他展转,容作二缘,除等无间。」谓诸有情,自他身彼此相望, 容许作为二缘: 一者所缘缘—即自身前六识见分,托他身为本质,随即变为自识相分而为所缘之境, 则「他身」(他第八识所变)是「自身」前六识见分之「所缘缘」,而「自识相分」,则 是「自身」前六识见分之「亲所缘缘」。 二者增上缘—即「他身」於「自身」前六识见分之生起,有能助力,或不障碍之功能,此 即「增上缘」义。 或问:何以不立「等无间缘」义? 答曰:「等无间缘」者,以唯自一识前後相望,方有「等无间缘」义,今乃辩明自他 身相望故,不立为缘也。 总之:有情类自他身(自他第八识所变相分)之前六识展转相望,以具如是二缘之助 力故,即能现起分别,不假外缘也。 (2)约自身八识聚展转相望为缘 论云:「自八识聚展转相望,定有增上缘,必无等无间;所缘缘义,或无或有。」文中「 自八识聚」者,指自身八识中,一一心、心所及见相分等,和合似一,总名为「自八识聚 」。一一识聚,彼此展转相望,具缘多少?分三点说明: 一者「定有增上缘」—何以故?以「增上缘」通於一切法故,即一切法彼此之间,皆有「 与力」或「不障碍」之功能故。 二者「必无等无间」—何以故?以「等无间缘」,唯自识一聚前後念相望,方立此缘故。 三者「所缘缘义或无或有」—何以故?兹分三点研究之: 1、论云:「八於七有,七於八无,馀七非八所仗质故」。 △「八於七有」—第八识对於馀七识,有「所缘缘」义,何以故? a、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并以之为所仗托之本质故,即第八识见分是第七识之所缘缘 也。 b、前五识缘第八识相分,并以之为所仗托之本质故,即第八识相分是前五识之所缘缘 也。 c、第六识通缘第八识见相二分,并以之为所仗托之本质故,即第八识见相二分是第六 识之所缘缘也。 △「七於八无」—馀七识对於第八识,无「所缘缘」义,何以故?第八识不缘馀七识 故,不以之为所仗托之本质故。即馀七识不是第八识之所缘缘也(论云:「馀七非八所仗 质故」) 然而论又云:「前七於八,所缘容有,能熏成彼相见种故」。即若论及第八识不以馀 七识为所仗托之本质,则第七识确非第八识之所缘缘!然而,若论及前七识现行能熏成第 八识中之相见种子,则亦容许前七识是第八识之所缘缘,何以故? a、前五识能熏成第八识中之相分种子,为第八识见分之所缘缘。 b、第七识能熏成第八识中之见分种子,为第八识自证分之所缘缘。 c、第六识能双熏成第八识中之见相种子,为第八识自证分、见分之所缘缘。上来论及 「第八识」与馀七识之间,展转相望,「所缘缘」义或无或有。 2、论云:「第七於六,五无一有;馀六於彼,一切皆无。」 △「第七於六,五无一有」—第七识对於馀前六识: 五无—前五识,无所缘缘义。何以故?五识不缘第七故。 一有—一意识,有所缘缘义。何以故?一意识缘一切法故。 △「馀六於彼,一切皆无」—馀前六识,对於第七识,皆无「所缘缘」义,何以故? 第七识不缘前六识故(前已云:第七唯缘第八见分故。) 上来论及「第七识」与馀前六识之间,展转相望,「所缘缘」义或无或有。 3、论云:「第六於五无,馀五於彼有,五识唯托第八相故」 △「第六於五无」—第六识对於前五识,无「所缘缘」义,何以故?前五识不缘第六 识故,前五识唯托第八识所变之相分为本质故,不待第六识所变色等,为自境故。 △「馀五於彼有」—馀五识对於第六识,有「所缘缘」义,何以故?第六缘一切法故 。 上来论及第六识与馀五识之间,展转相望,「所缘缘」义或无或有。 或问:何以不论及前五识,彼此展转相望之「所缘缘」义耶? 答云:有力生识者,如六七八三识,各於馀识,展转相望,方立所缘缘义。若前五识 则无生识之义,又各缘自识境故,彼此相望,定无「所缘缘」义也。 (3)约自身八识自类前後展转相望为缘 论云:「自类前後,第六容三,馀除所缘,取现境故。」谓第六识聚之前念生後念, 容许作为三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何以故? 1、第六识能缘三世境故,前念意识得缘後念,後念意识亦得缘前念,前後念互相为缘 故,有「所缘缘」义。 2、第六识聚,前念灭、後念生,自类无间,等而开导,令彼定生故,有「等无间缘」 义。 3、第六识聚,前念对於後念,或与力或不障碍,此即「增上缘」义。 至於其馀七个识(即第八、第七和前五)自类前後念相望,具缘多少,有二师见解不 同: 第一师解—「馀除所缘,取现境故」谓馀七识自类前後,仅具「增上」与「等无间」 二缘,除去「所缘缘」,何以故?馀七识唯缘现在境,不缘过去、未来故,前後念相望, 不立「所缘缘」义。 第二师解—第二师依陈那菩萨之观所缘缘论,彼论云:「或前为後缘,引彼功能故」 意即:前念五识现行相分,能熏成相分种子於第八识中,此相分种子,能生後念五识相分 ,作为後念五识见分之所缘故,若推功归本,则是前念五识相分为後念五识见分之「所缘 缘」也! 同理可知:前念第七识现行相分亦是能熏故,前念第七识相分,亦得为後念第七识见 分之「所缘缘」也。此即陈那菩萨「或前为後缘,引彼功能故」之义也。 故依第二师解:前五及第七自类前後相望,亦有三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 唯独第八识,以非能熏故,不能引生种子故,其前念相分非自後念见分之「所缘缘」也, 故第八识自类前後相望,仅具「增上」、「等无间」二缘也。 (全文未完待续) 常随佛学 三 省 若远离诸佛,便坏诸善根,没在烦恼。自不能度,安能度人。(摘自大智度论) 中国大陆的藏人,在选择居处时有一个习惯,就是要住在靠近寺庙的地方。有寺庙, 就有佛法、僧侣住持,自己便能时常亲近,信仰的生活便能充实。这样的一个风俗习惯, 对於身为佛弟子的吾人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大智度论上说,佛弟子在修行路上若想 有所成就,就必须常不离佛。唯有常随佛学,未生的善根才能得生,已生的善根才得以增 长。相反地,如果背离诸佛,只身步入红尘,在浊世的薰染下,烦恼种子必定常起现行, 纯良的心地也很快就会被泯灭了。到时候,自己在苦海中载浮载沉,尚且性命难保,若说 要驾驭慈舟、普济群伦,不就像天方夜谭吗?「常随佛学」是普贤十大行愿之一,普贤菩 萨虽然已阶等觉之位,但仍发愿不离於佛,我辈惑业具足、无修无证,怎能过分自信呢? 纵然佛已入灭良久,但意欲亲炙的存心绝不能没有啊!世间明灯已灭,然其言教、典□犹 存,吾人莫再苟且偷安,快快随其步履,迈向觉悟解脱的境界吧!自不能度,安能度人。 (摘自大智度论) 净法解脱要义(上)民国六十一年慎齐堂元旦讲话 雪庐老人 此表原在桃园讲过,那一回讲的较浅。今年元旦三天假期,预计讲三天,讲到昨日发生了 变化,故今天拿出此表来讲,有特别因缘。二十年来,余在台湾讲经,凡有特别事,必有 感应,近年来则多无感应。昨天有一位素不相识的台北陈居士,忽然持苏州灵□山寺所供 的西方三圣像来结缘。而昨天余亦有特别感应,忽得二字—一「成」一「果」,「成果」 二字正好。此皆是好感应,足见诸位一定有所成就。 今日讲表题目:「净法解脱要义」。学佛就在求解脱,佛有法身、般若、解脱三德,其中 以解脱德为第一,不解脱,则不得法身,亦不得般若。佛说八万四千种解脱法门,而今天 所讲的「净土宗解脱之要义」,是净土宗的解脱法门。净土宗念佛能往生,往生即得解脱 ,净宗为八万四千法门外一特别法门,其特别处何在?今即讲其特别处。请看讲表: ◎净法解脱要义 一、知病。二、知方断。三、知始伏。 1、觅之不得为断 2、勉强控制为伏 知 病 先不讲特别处,恐人不信。先讲普通法门,所谓普通者,只此一种解脱方法,佛权巧变化 为八万四千法门来说。普通法门,第一步须信「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何以仍是凡 夫?因为心起无明而造业,故佛性显不出来,在六道中轮回受苦,不断起惑造业受苦,凡 夫不明此理,反以苦为乐,糊涂至此。 了解此理後,就须学佛起修,最後成佛。祖师云:「不修是佛,修也是佛。」不修行,则 佛性藏之不显;依著佛法修,不过是将佛性显出来而已。如何显出?本性无法修,包住本 性者皆是凡情,故祖师云:「但去凡情,别无圣解」,然凡夫绝不放弃凡情,不仅不肯放 下,而且日日往上增加。只要去了凡情,当时便成功,无有佛法,无有秘密,实际道理就 在此。 何谓凡情?情者,三字经有说:「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喜、怒、哀、乐 、爱、恶、欲七条,即是凡情。世间的圣人主张,发乎情,止乎礼,如此还能保住人身; 洋人则纵欲,不得解脱。无情则业尽情空,就成功了,如道家讲的「太上无情」,情没有 了,即是佛。 凡情的情,如小说中常见的迷情、痴情,都是没有圣人的智慧。佛家说「情」为惑,佛法 教你断惑,就是在教你断情。惑、迷、痴、情四字,指的同一回事,各家说法不同而已, 像变一变戏法,大家就不知道了。「但去凡情,别无圣解」,凡夫能知「凡情」者甚少, 知者即不投胎了。痴情即惑,吾人认识「痴情迷惑」否?不认识。何以不认识?因为「情 」千变万化,认识这一条了,它又变为另一桩,故佛家想一办法,将惑归纳为十条,无论 惑如何变化,总不出此十原则。十惑如十条树根,只要找到这十根,砍掉即可解脱。如何 砍掉十惑?有自力、自他二力两种方法。 知方断 (甲)表「自力成就之难」,第一条断见惑,见惑有「身、边、戒取、见取、邪见」五种, 第二条断思惑,思惑也有「贪、□、痴、慢、疑」五种,见思二惑合计十条。老同修们能 把这十条讲明白者有几人?讲不明白即不认识,不认识即认贼做子。 先简介见思十条惑。这十条惑皆能驱使众生去造罪恶,不能为善去恶,这就是为情所蔽。 凡夫有了迷情,人皆不知,现在说断迷情的方法,只要不为情所蔽、不作恶事,深信因果 ,就能成功。 何谓断惑?断惑须先认识惑,如治病必先诊病。病为惑,大夫即念头,药是佛法。 前五条「身、边、见取、戒取、邪」为见惑,即思想上的错误,一旦改正错误思想,就断 了见惑,为「见所断」,故称见惑。後五条「贪、□、痴、慢、疑」为思惑,思惑为旧名 词,新译为修惑。修惑很难断,只听明白教义,也不能断,修惑是与生俱来,必须十分用 功,渐渐修养调理久了,为「修所断」,故称修惑。断见思二惑,首先必须明理,必须修 养,否则不成功,无修养功夫而能成功断惑,无此道理。 有惑即生死轮回不断,欲断惑甚难,以多生多劫薰染习气太深,改不了。如蝴蝶见花闻香 ,粪坑的蛆喜欢接近臭气,要改变生物的习气都不太可能,习气使然的缘故。吾人难断惑 ,也是习气使然。 断否试验法 不但吾人不明白迷惑,断不了,二十八天的上帝也断不了,还在六道轮回。由此可见,见 思惑之断,必须加功修行,自欲界第一层到三界顶,见思惑共一百九十三品(注),一品一 品断,何其难断?又如何知道断了?说一比喻:如汽油桶中,有汽油时一点火就爆炸,若 点火不爆炸,则无汽油,欲知油之有无,以火试之便知。但是引火多麽危险啊!油多火大 ,油少火小,若不危险就表示无油了。 见所断的惑,第一种错误见解为「身见」。吾人都不认识自己,以身为自己,造一切损人 利己的罪业,皆是为了此身,老子也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 何患?」去了小我,才有大我。此为见惑第一。次为「边见」,或以万法皆常,或以万法 皆断,常、断二见,皆造罪业。「戒取见」,未接触佛法前,相信的俗情俗理。「见取见 」,我看如何如何,自以为是。「邪见」,不与佛法相合,与佛的见解对不上。见惑易断 ,难解说。思惑易解说,却难断。 再说思惑,「贪」即贪爱,男女饮食名利等一切的爱欲。「□」,稍有不顺意则发脾气, 所谓:「一念□心起,火烧功德林」。「痴」,不明理,讲正理也不听,心里接受不进去 。「慢」,自以为谁皆不如我。「疑」,佛说的话也不肯信。 见思十条,即为十大贼寇,为吾人的大冤家,学佛断此十惑就成功了,并无格外有一佛法 。念佛者若仍行此十事,如何成功?甚至能讲三藏十二部,而所行者皆此十事,也必无成 就之理。 断见思惑者,如何叫断了惑?自己可以试验。前面举的比喻,汽油比喻十种见思惑,顺逆 境比喻为火,遇火不燃,表示十惑都断了。如何断?要修四谛观法,逐条断,一般人必须 天上人间七番生死才断得尽,证到罗汉果,至於成佛则须三大阿僧□劫。 (待续) 注:见思惑:见惑一百一十二品,思惑八十一品,合计一百九十三品。(一)见惑一百一十 二品:欲界之四谛下各有贪、□、痴、慢、疑、身、边、邪、取、戒之十惑,合为四十。 於色界无色界之各四谛下各除□(上界总无□毒)为九惑,故合为八九七十二。加上欲界 的四十,而为一百十二。唯识述记九末曰:「见所断欲界四十。上界各三十六。」(二)思 惑八十一品:思惑在九地分九品,而分断之也。三界分为九地,九地各地之思惑,由上上 品至下下品分为九品,故为八十一品。 提倡敦伦尽分的由来 印祖说:光初出家至一居士家,其家俱信佛,其婆媳二人,儿女三四个,各供一佛。供佛 之棹,系一长棹,媳烧香供水掸灰,只在己佛前,婆之佛棹灰也不掸。光见之心痛,以为 此种人,未闻善知识教训,致以身谤法。此光注重於敦伦尽分之来由也。(复屈文六居士 书二) 理事圆融观净土 智 展 古德云∶「佛法之妙,莫要於净土。净土之妙,莫要於持名。」由此可知,持名念佛法门 乃是一代时教之精粹,亦是释迦慈尊为广度群迷所下的一帖猛药。由於它三根普被、利钝 全收,内蕴二种横超,能令众生一生成佛,因此古来均名之为「不可思议法门」,亦即其 中之理,唯佛与佛乃能究尽。正因它下手易、成功高,至圆极顿的理都含容在一句佛号之 下,所以,好谈玄说妙的知识分子不易死心信受,便宜反都被信愿真切的老妪给拾去了。 历来,佛学家对净土法门提出最多质疑的地方,便在於「生」、「不生」的问题。因为他 们认为佛法所阐述的究竟之理是「无生」,净土畅言「生」西,显然与此理相违。於是, 有人便开始高举「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的旗帜,大谈「当下即是」、「心净则佛土净」 ,反讥发愿生西者为心外求法。事实真是如此吗?吾人且先莫发议论,让祖师们来评评理 吧! 智者大师 「东土小释迦」—智者大师,在净土十疑论中,将一般人常会对净土法门产生的疑 惑归纳成十条,并针对这十个问题一一作答。其中,「第二疑」便问道∶佛法常说,一切 诸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假相,实际上是当体即空,本来无生。吾人若舍离娑婆,求生西 方弥陀净土,岂不是背离这个道理了吗? 智者大师对於这个问难先提出反诘,他说∶「如果舍离娑婆、求生极乐不合乎无生之理, 那麽,执著娑婆、不生西方就合乎无生之理了吗?」接著,他又进一步答道∶「所谓无生 (不生不灭),并非意指在因缘生灭的事相外,有一个凝然、独立的无生之体,而是说在因 缘生灭的当下,知其生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故名无生。所以中论上才说∶『因缘所生 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诸佛说法的时候,一定是真俗二 谛两相圆融,不坏诸法假名而说诸法实相。因此,真正体达无生的大智慧者,更会炽然求 生净土,因为他知道极乐不出心性之外,生即是无生。而愚痴不明事理的人,听到『生』 就落在有边,听到『无生』就落在空边或堕入断灭见,不明佛旨佛意,还反过来嘲笑、诋 毁净土法门,这不但是误人误己,更造下了谤法的大罪业啊!」 幽溪大师 明代中兴天台教观的幽溪传灯大师,在他所著的净土生无生论中,以十门来阐述净土法门 的圆融。其中,第二门「身土缘起门」,大师就著真如本性具足十法界一切法(性具)的道 理,说明了求生净土和心性之间的关系。 论曰∶「真如性中所具九法界,能随染缘,造事中九法界。真如性中所具佛法界,能随净 缘,造事中佛法界。所以能者,正由性具,性若不具,何所称能?天台家言,并由理具, 方有事用,此之谓也。」由此可知,十法界一切的事相,都不离真如,都是性体随染缘或 净缘所变现。 所以,净业行人眼前所处的苦难娑婆,和当来要往生的清净极乐,其实都不在心性之外, 都是心性所变造。既然都是心具而造,就没有所谓能和所的分别。故「即心是佛,即佛是 心。即心是土,即土是心。即心是果,即果是心。能造因缘,及所造法,当处皆是心性。 」幽溪大师说,透彻明白这个宗趣而求生极乐,才真正是不落空有二边(生与无生两冥), 契合中道实相之理。 □益大师 莲宗九祖—□益大师,在他的许多文章和著作中,对於当时世人的执理废事(空谈「自性 弥陀,唯心净土」之理,而不老实念佛,发愿往生。),多有破斥。在给宋养莲居士的一 封信上,他说∶「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二语,世争传之,不知以何为心性也。夫性非道理 ,无所不统,故十劫久成之导师,不在性外;心非缘影,无所不具,故十万亿刹之极乐, 实在心中。唯弥陀即自性弥陀,所以不可不念;净土即唯心净土,所以不可不生。」祖师 举了一个譬喻∶好比当初百姓心中的圣王在北京,因此若要行道济时,必得亲自到北京觐 见圣上。如果只是一味地高谈救世济民的良方,而不采取实际的行动,纵然有伊尹、周公 的才干,也是枉然啊! □祖在另一封写给谢在之居士的信上这样开示∶「若有人说,当下即是净土,何必求生西 方?那何不说∶当下即是饱暖,何必吃饭穿衣?当下即是富贵,何必买卖生产或求取功名 ?当下即是学问,何必读书?当下即是帝京,何必北上?既然在世间法上,理事两面都不 可偏废,为何独独在出世法上偏执一端呢?」 □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中还说∶「吾人应深信极乐世界种种依正庄严,皆是阿弥陀佛的 愿行所成,一切种智所现;同时,也是我们修行净业所感,唯识所变。这就好像一个房间 中,所有灯光同时点亮,每一盏的光明都各自遍满整个房间;虽然各自遍满,可是,彼此 的光明却一点也不会互相妨碍,反而像是同一盏灯散发出来的一样。」所以,发愿求生西 方,不但和吾人的真如本性契合,同时也和佛的一切种智相应。如果离开极乐世界而论心 性,那才是真正的虚妄分别。 印光大师 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一生提倡持名念佛法门。他老人家深谙时下修行人好谈 玄理、荒废事修的毛病,因此,对人开示,不论及其他,总是劝人老实念佛。 在印光大师文钞中,老人家曾说∶「所谓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若唯仗性德,不事修德, 则尽未来际,永作徒具佛性、无所恃怙之众生矣。」虽然众生与佛体性不二,眼前的娑婆 当下即是净土,但是惑业盈满的凡夫,毕竟得不到丝毫受用,境界和佛相较,亦是天渊之 隔。因此,唯心的极乐不可不生,自性的弥陀不能不念。如果只是一味地高谈「无生」, 而不在实际修行上下一点苦功,到头来依旧是「说食数宝」,在三界中流浪、生死的乞儿 啊! 大师在文钞中又恳切叮咛∶「劝修净业,当理事并进,而尤须以事为修持之方。何也?以 明理之人,全事即理。终日事持,即终日理持。若理事未能大明,一闻理持,便觉此义深 妙。兼合自己懒惰懈怠,畏於劳烦持念之情,遂执理废事。既废於事,理亦只成空谈矣。 」修持净土念佛法门的人,应当著重在坚固求生西方的信愿,并且老实念佛。因为明白道 理的人,知道这一句佛号就具足佛的全体果德,终日称名,便是终日与佛德相应,这与彻 悟心性之後的人「全性起修、全修在性」的修法殊途同归。假如只是畅言心性的深妙,而 否定一切事相上的行持,这样不过是称合自己懒惰懈怠的习气,以凡滥圣的结果,所说的 妙理也变成空谈了。 智慧用水 洗 心 一群人提倡俭□生活,在花莲海边建立了一所名为「盐寮净土」的生活体验营。「净土」 生活营,在溪边挖一口小水池,泉水日夜流注。来此体验俭□生活的人,自己去提水,一 天的吃喝冲洗全靠它。泉水虽流之不竭,但营里建议大家要节省用水,一桶水必须多重使 用。有人质疑,这泉水取之不尽,不用也是白白流失,何必如此省呢?营里的观点是:「 水能省著用,其他用物便能节省不浪费,这正是古人所云:『惜食惜衣,非谓惜财,为惜 福也。』」 眼下的台湾,久旱不雨,水资源成了无价之宝。不得风调雨顺,本是众生共业所感 ,自古皆然。商汤时,大旱七年,河川枯竭,热到「煎沙烂石」,商汤亲自向上苍祝祷, 以六件事向老天反省:「政不节耶?使人疾耶?苞苴行耶?谗夫昌耶?宫室营耶?女谒盛 耶?」是政令没节度?是太过劳民?是贪污盛行?是谄媚小人当道?是大兴土木扩建宫室 ?还是宫中得势嫔妃进言太过?商汤祝辞还没说完,天就下大雨了。真是如响应声,如影 随形。 环境是众生共业所感,人人有分,没有人可以卸责。除了上位者知所反省外,广大 民众也要为解除旱象尽一分心力。这惜水观念的建立,更属当务之急。一九九六年,澳洲 成立一所「水公司」的私人机构,实施「智慧用水学校」计画,实施对象为国小的孩童, 除进行有趣且成功的智慧用水教育外,并且透过孩童及教师的辅助,将正确的节水概念及 实施方法推广到各个社区家庭。有一所小学加入此计画後,该社区都市的用水量在过去两 年内降低了百分之三十一。占地宽广的花园及豪宅,在小学师生积极推动的节水活动中, 家家都装置节水设备,花园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家庭的耗水量大幅降低。 节水不是口号,更不能成为一时的热情,它是一项持续不断且必须长期坚持的任务 。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如何「智慧用水」?值得饱受乾旱威胁的我们见贤思齐! 净观法师 蕴齐法师 吕富枝 净观法师 宋朝净观法师,居住在浙江嘉兴地方的寂光庵,修持往生净土忏愿法,忏悔罪障愿求往 生西方净土,历经了十多年。 後来有一天,忽然告诉众弟子说:「我再过二十七天後就要走了。」 到了预知日期的前两天,净观法师看到红色莲花,第二天又看到了黄色莲花遍满虚空,有 化身童子坐在莲花上,第三天就进入龛柩□面端身正坐,命大众一同念阿弥陀佛圣号,不 多时便坐化往生了。 蕴齐法师 宋朝蕴齐法师字择贤,德号清辩,俗姓周,钱塘(今浙江省杭县)人,年青时通过经典考 试,而得到剃度出家的因缘,曾经跟随法明、会贤法师研学天台教观,博通深入佛法的义 趣,然而平生最喜好的是观无量寿经。 曾经染患了传染病,病情很沉重,百药都不能医治,於是专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梦见 一位女人用凿子剖开他的胸腔,换了他的心,然後用手抚摩他的伤口,梦醒後,所染的疾 病就立即痊愈了。从此以後,过去所阅览过的经典,无不通达明了,随手下笔就成文章, 文词语句非常典雅清高脱俗。 曾在苏州杭州各寺院—钱塘道林寺,常熟上方寺,以及东灵、南屏、广化、浮石等等寺院 担任住持。 晚年回到江苏常熟的上方寺。宋高宗建元四年正月,集合大众诵念阿弥陀经,称念阿弥陀 佛圣号而安详往生。火化後获得许多舍利,在上方寺建立蕴齐法师的纪念灵塔供奉 金刚钻石般的智慧 林文正 美国总统布希在中国访问期间,特别提出「宗教自由问题」。江泽民主席也在外国记者的 访问下,坦承他看过了圣经、可兰经及金刚经,觉得蛮好的。熟悉世界比较文化的人都知 道,当今世界很明显的区分出基督教文化、回教文化、佛教文化、印度锡克教文化及无宗 教社会。基督教文化以圣经为思想基础,回教文化以可兰经为思想基础。 佛教文化呢?佛教文化实在是博大精深,所谓「三藏十二部」,洋洋大观。历代王朝重视 佛教,每以印制大藏经为盛事,动用人力、物力集合编纂。耗资之大,不下於清朝康、乾 期间编纂之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日本、韩国也有此举,所谓大正藏经、高丽藏经等 等。 最富自由精神的经典 江泽民主席所看的金刚经,在佛教中,是与阿弥陀经并称,平易近人,流传最广的两部经 典。阿弥陀经暂且不论。金刚经则是富含哲学思想,批判盲目信仰的经典。自古以来,它 是禅宗必修的经书。涉猎过禅宗的人都知道,「禅」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是佛教 中最富自由精神的一派。也是中国佛教的特色。佛教中有金刚经这部奇书,恰与标榜膜拜 信仰的圣经、可兰经并立,不可不说是世界文化上的一大异数。 圣经及可兰经都说只要信仰耶和华或阿拉,就可以得到救赎,死後可以进入天堂,获得永 □不朽的生命。这不是任何一个具有思想的人最高的期望吗?永恒不朽(Immortality), 多少帝王、哲学家所垂青的,可以这麽轻易的获得,难怪基督教及回教,在世界各地拥有 这麽多的信徒。金刚经说的恰恰相反,经上明白写道,从无量劫来(无限个年代),一直 膜拜供养佛陀,但是不悟证经上的道理,佛还是不能救拔。只有当悟证了经上道理以後, 才可能获得永恒的生命。实在说来,佛教重视思想内涵,排斥「迷信」,这种选择式的救 赎方式,未免曲高和寡,难怪很多人不能接受佛教。 谁能进入宝藏 这就像是大家熟知的童话故事中的情形:山上是有一个宝藏,不过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 ,你必须说出「芝麻开门」这个暗语,才能开启山门,进入山洞,获得宝藏。那些不懂暗 语,不能进入山洞的大多数人,绝对不相信有这麽一个大宝藏。那些懂得暗语,进入山洞 并获得宝藏的少数人,一直鼓吹有这麽一个大宝藏,因为宝藏实在太多,他们享受不完, 而更真实的是,他们很慈悲,希望世人都来分享这无穷的宝藏□ 很奇怪也很讽刺的事实竟是,只有那些愿意与他人分享宝藏的少数不自私的人,才可能获 得这个秘密暗语(明白经上道理)。这也就是「大乘佛教」的特色,也就是佛教会在古代 中国开花结果的道理,因为中国人爱好自由和平,并有博爱济世的思想。 打破二分对待 我们来看看到底金刚经说些什麽? 金刚经全名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是梵语,译为「大智慧」,「波罗蜜」是梵语 ,译为「到彼岸」。经名的意思很明白,须要具有金刚钻石那般颠扑不破的大智慧,才能 够达到彼岸。这部经是姚秦时期鸠摩罗什所翻译的,译笔流畅明白,老妪能解。 金刚经一再强调,凡宇宙间一切众生,不论其生命个体型式,我都要设法帮助他们得到永 恒的生命;而当我有这种心思时,切不可以著相,划分你、我,或种种不同的生命个体型 式。这种思想,佛教叫做「无我相」(无人我、无法我)。因为我们日常思维分辨的思想 习惯,是以「二分对待法」来看待分辨这个世界,乃有你、我、他,种种不同对立的事实 。 这是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被摒弃在山洞外的原因。只要不能脱离这种自私有我、 有他之分的思维方式,就不能脱离轮回的锁□。 有人难免要问,什麽是「无我相」的思维方式,有这种境界吗?举柳宗元游记:「悠悠乎 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这种万物跟我融合,没有对立分别,平等一如,绝待圆融的精神体验,就是进入山洞的 密语。 佛教讲究「修行」,行的目的,就是要提高精神力量,从比较低的二元思维方式,进入到 高层次「无我相」的精神境界。佛教常常说的:「修行以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修行 以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吧!体会了这个境界,为什麽可 以获得永恒的生命?这个问题,对於那些未能明白的人来讲,实在是隔靴搔□。在此就来 尝试说明。 修行休说待明天 一双拖鞋的故事 白 水 拖鞋是休息时候穿的便鞋,病重的人也是靠拖鞋在室内行走活动。每次走到楼梯间,看到 那一双拖鞋,心头就惊动一下! 那一双拖鞋的主人正值盛年,早年以家俱木业起家,平时身体康康健健,脚上穿著一双精 制的皮鞋,纵横商厂,来往两岸,时常带著几位心腹深入大陆乡间,寻觅设厂地点,或是 勘察建□用地,眉宇间漾溢著逼人的英姿,天下似乎没有难得倒他的事。学佛後,因为宿 根已具,悟性甚利,偶有闻法研讨机会,在众人力邀之下,也肯列席参与,对於法门的领 略深入,更有常人所没有的承担气魄,即使是十万亿土外的极乐净土,也是信愿十足,以 为垂手可得。一年到头,同楼共住的朋友偶而见到,便邀他到佛堂念佛做早晚课,或是和 大众共修一场,可是答案都是只有一个:「现在没有时间!过一阵子再说吧!」这时候, 那双拖鞋几乎未曾出现在众人眼前,因为拖鞋主人有一副矫健的身形,几乎是席不暇□的 忙碌,一来休息少,二来又没病,所以没有空□穿上它,到佛堂来念佛。 生命无常,起伏变化得出乎人的意料之外,谁能活得长长久久?又会在那里戛然停住呢? 这岂是凡夫的我们可以预期料想得到的?刚刀易折,猛火易灭,看似旺盛的生命力,实在 是脆弱得不堪一击,因为突如其来的绝症,逼得他不得不脱去皮鞋,换上那一双拖鞋,在 室内养病。得病的初期,还能勉强拖著拖鞋到佛堂,随大众共修,可惜不到半个月的光景 ,虚弱的身子再也抬不起那一双拖鞋了!以後大众共修时,佛堂外摆著一大片拖鞋,有老 人的拖鞋,有中年人的拖鞋,也有小宝宝可爱的小拖鞋,可惜就是少了那一双拖鞋!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当身患重病,脚穿拖鞋时,已是有气无力,念一声佛号的气力都凑不 起来了,偏偏这时候才会想到要把功课做一场,为时似乎太晚了!不禁要问:「我们为什 麽不肯在穿皮鞋时,身心处在最佳的状况下,就一日复一日的做好念佛功课,把往生资粮 累积起来?为何多要赖到非交出生命中最後一分作业不可时,才来急就章呢?」是鸵鸟心 态,以为命终往生这回事,大概没这麽快吧!还是有依恃的东西,可以穿上皮鞋徘徊於六 尘世界?佛在文殊问经,指出人们有八种骄傲:仗恃「强盛壮大、强势种姓、富有财物、 称意自在、寿高未衰、聪利明达、能行少善、颜容美妙」,这八件事往往令人感到骄傲, 有恃无恐,不愿在青春年华打点生死大事,因此耽误了用功的大好时机! 雪庐老人在民国四十二年的春天,曾以「一双鞋子今宵脱,未必明朝得再穿」告诫参加佛 七的莲友,这净土法门「万劫难逢莫错缘,修行休说待明天」赶快提起信愿,把握念佛机 会。老人家这一番叮咛,现在早已成了白纸黑字的佛七语录了,有多少人肯在穿皮鞋时, 就记取雪公这「修行休说待明天」的鞭策,及时用功呢?还是非等到只能穿拖鞋,窘境临 头了,才彳彳亍亍的拖著鞋来念佛用功? 学佛路上(中) 谭希贤 四、以戒为师的典□ 五台山的普寿寺是上通下愿老法师的两位弟子如瑞、妙音法师主持的尼众学苑。戒律严谨 ,道风卓绝,堪称以戒为师的典□,颇为中外高僧大德所赞叹。但□面究竟是什麽模样, 对我却是个谜。 走近普寿寺,迎面有幅醒目的对联:当知心 是佛,常以戒为师 人还没进去就先上了一课。 大门虚掩著,这□不像其他寺庙对外销售门票。一位比丘尼听说我自山东来,就领到了客 堂。如瑞、妙音两位法师都不在,她们正在忙,要我少等一会儿。我趁机打量起这远近闻 名的修行道埸。客堂□供奉著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两旁有赵□老的提词:□顺众生究 竟清净普贤道,勤修梵行愿生安养寿僧祗。墙上挂著黄念祖老居士的墨宝:理明信深愿切 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持戒念佛看经论,察过去习毋自欺。对面是普寿寺修建尼众学 苑的祈祷回向文,还没来得及细看,进来一位知客师,朝我笑笑说:「如法师说先请咱们 去各处看看。」这真是再好不过了。 像其他寺庙一样,当门就是「天王殿」。当来下生佛弥勒尊佛笑哈哈地迎面而坐,这笑容 可掬的大肚和尚是表法的 学习宽容,包容一切,生平等心,成喜悦相。学佛就要从「欢 喜大度」修起,学会包容别人,体谅别人,时时笑面迎人,不生烦恼,对任何人都能平等 看待,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进入佛门。进入寺庙的人若都能理解这其中深意,就不会辜负 佛菩萨的一片苦心了。 转过殿后是普光明殿、阅览室、观堂、僧舍、录音室、电脑室。看得出来,这些全都是新 建的。东侧有一居士室,□面的被褥叠得四方四角整整齐齐,□面收拾得乾乾净净,一尘 不染。至於比丘尼们的衣食住行戒律之严谨就可想而知了。 不时有修学的尼众从身旁走过,面带微笑,目不旁视,步履轻捷,举止文雅,给人一种超 凡脱俗的感觉。知客师朝我点头示意,悄声说道:「你看,这是斋堂。」斋堂□一排排地 坐著几百人正在用早餐。竟是悄然无声,像没人似的。没有交头接耳的,也没有说话的, 我们站在窗外,也不见有人向外张望,秩序如此井然叫人打心□叹服。墙外探进院子□的 大树上有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在咕咕咕地叫,越发显出这□的清静,不知情者谁也想不到在 这儿生活著三百多名修行人。 普寿寺的报恩堂,供奉著上通下愿老法师的遗像。我郑重地走上前,虔诚地礼拜,看到老 法师慈祥的注视,我的全身仿佛有一阵电流通过,泪水顿时模糊了双眼……。没有当年的 老法师,就不会有今天的普寿寺,不会有这以戒为师的修学道场,老法师的恩德重如山啊 !说起来,愿老法师还是我们山东的祖籍呢。其父是张作霖时期奉天(现辽宁)省省长, 其母身为校长,晚年出家,就圆寂在五台山。愿老法师生於一九一三年,就读于北平大学 女子文理学院经济系。一九四零年於慈舟老法师座下剃度出家。生前曾任山西省佛协副会 长,中国佛协常务理事。一九九二年圆寂於太原崇善寺。遵其遗嘱,通愿老法师的部分骨 灰就撒在五台山安藏佛舍利的大白塔周围,撒在五台山的道路两旁,以慈悲愿力护持佛法 。 带著对愿老法师的崇敬和思念,我又随知客师回到客堂。正好如瑞法师来了。只见她四十 几岁的模样,穿一袭道袍,稳重而端庄。法师知道我想多了解些情况,就说起往事:「我 和妙音法师追随愿老法师时,二十四岁。那时,佛教正青黄不接,愿老发心带我们十年。 她说建庙不重要,重要的是培育人材,当务之急第一是僧材,第二是僧材,第三还是僧材。 她希望能在五台山建一座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尼众修行戒律的道场。法师圆寂後,我们就 遵照她的话去做。我们修学的宗旨是以『华严为宗,戒律为行,净土为归』所以学苑又名 清凉净严院,简称清凉苑。」 有人提醒如瑞法师要过午斋了,法师邀我一道去。想起早餐斋堂□的情形,正好我也去体 验体验。斋堂门口站著几百名比丘尼,和前来修学的居士。大家鸦雀无声,整整齐齐地排 好队,鱼贯而入。几百人进入斋堂,个个低眉垂目、端端正正地坐著静候。所有的食具全 都洗涮得乾乾净净,规规矩矩地摆在桌上。等全都坐好,有位法师一声引唱,大家同声念 供,完毕,维那师敲一下引磬,便开始用饭。几百人一齐动作却听不见丝毫碗筷声。有专 门送饭添菜的行堂,悄然走过身旁,为大家服务。有一粒米饭掉到了钵外边,用餐者轻轻 拾起来吃了。此情此景特别让人感动,不知不觉心灵就有所净化,仿佛平日所有的喧嚣全 都化作云烟远去。 我惊讶这□的秩序,一心关注这□的环境,忘了品尝饭菜的滋味。只见墙上这样写著:「 饮食适量足支身,不离五观正念心。口口吃出功德来,五观堂□悟无生。」对我们凡夫俗 子来说,一日三餐,吃饭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可这□将最平常的行为作出最不平常的榜 样,亲临其境者无不为如此殊胜的修道所摄受,使人感悟到佛法、戒律并不神秘,就在我 们一举一动的生活中。真是处处佛法处处佛啊!戒为菩提本,都能像普寿寺这样处处以戒 为师,佛法兴旺,人心净化,社会祥和,指日可待。 五、您感觉每天法喜充满吗 很幸运,在普寿寺恰好遇到上梦下参老和尚演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和《金刚经》。梦 参老和尚一九三一年出家,曾依止慈舟老法师和□虚老法师参学佛法,三五年就开始升座 讲经,至今已经八十四岁高龄,仍为绍隆佛种而奔波。 老和尚一口东北口音,讲起经来不急不缓清清楚楚如珠落玉盘。他说:「万法因缘和合而 生,本来是幻相,何必要执著。就像我们这上课的四百来人,合在一起成了一个团体,等 下课了各自走散,体也就消失了。佛在《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 们所见到的一切都是些幻像变化而已。要学会用心般若去观照,你就能看破,就不会有挂 碍了,没有挂碍自然就会放下,解脱自在了。」大德讲经,听起来格外有味道。听经的有 普寿寺和远道赶来参学的比丘尼、学佛的居士,大家全神贯注,用心谛听,几百人的大堂 □静悄悄的。 真正能在生活中用观照般若体察境缘,学佛就会得受益。有位同修的大姐来向我诉苦:「 你说我天天念经,可心老是不清净,这家务事说也说不清。这些天我为买房子上火。本来 我住房享受待遇,不管住多大面积,每月只交三十块钱就行了,剩下的公家全给报销。可 儿子不行,非要我把房子买下来。这得四万多,我只好借钱。昨天儿子说要做买卖,又向 我要钱。我说没钱了,买房还是借人家的,他不相信,他说:『你到底有多少钱,把存摺 都拿出来给我看看。』听他这麽说,我的心都凉了。你说当妈的哪个不是为孩子操心尽力 ,到头来他还说这话,连自己的妈都不相信了。」说到这儿,黄大姐眼□有了泪花,心思 重重的。「看开些吧!万法因缘生,儿女亲情也是缘分,我们把他们抚养成人也就尽心了 。佛在《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谓 的人我是非都是假的,不过是缘聚缘散而已,不必放在心上。时光即命光,人活百年也不 过是一瞬间。随缘度生,一心念佛吧。将来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早日圆成佛道,那 才能帮助生生世世的父母和儿女啊!」 听了梦参老和尚讲经,我也懂得应该怎样过日子了。当然,劝别人也是策进我自己为儿女 牵肠挂肚的滋味,学佛以後才知道只有念经念佛,事事用般若来观照,才能看破放下,免 去许多不必要的烦恼,每天就会法喜充满。(中) 采华失命话因果 企 西 从前,有一对家境十分富裕的婆罗门老夫妇,他们膝下有一个二十岁的儿子,才刚刚娶了 媳妇。 这对夫妻结婚後七日,由於正值三月,春光明媚,两人便携手到後花园散步。他们看到一 棵果树十分高大,上面开满了花,做丈夫的看出太太对树上漂亮的花十分心动,二话不说 ,当下便爬到树上摘花。他摘了一朵,正想再摘第二朵时,不料树枝突然折断,整个人竟 坠地而死。一家大小惊闻噩耗急忙跑来,老夫妇两人见独子突然死去,哭得呼天喊地、死 去活来,亲友得知此事,也都难过万分地前来慰问。老夫妇遭此巨变,不禁怨天尤人,责 怪上天为何不保佑他们。等到处理完丧事後,回到家里,老夫妇触景伤情,又不禁悲从中 来,伤心哭泣得不能自己。 佛陀悲悯老夫妇的哀恸之情,於是前去慰问及点化他们。老夫妇见到佛陀,便将他们内心 的悲痛告诉佛陀。佛陀说:「老人家啊!暂且停止你们的伤痛,听听我的话吧!这世间本 就万法无常,没有任何一样事物是可以永远存在的,万物有生必有死,祸福相倚,你们为 了独子的死,时时刻刻哀伤流泪,为香火断绝而万分忧愁,又有什麽用呢?况且,你们不 知道,为了你们儿子的死,有三个地方的人在为他哭泣,难过不已呢!想想看,你们又是 在为谁的儿子难过呢?谁才是你们真正的亲人呢?」佛陀接著说了一首偈颂: 「命如华果熟 常恐会零落 已生皆有苦 熟能致不死 从初乐爱欲 可淫入脆景 受形命如电 昼夜流难止 是身为死物 精神无形法 作令死复生 罪福不败止 终始非一世 从痴爱久长 自作受苦乐 身死神不丧」 老夫妇听了这首偈颂,心开意解,不再悲伤,跪在佛陀面前说:「请问佛陀,我这独子宿 世有何罪业,为何正值青春年少,却遭意外而猝死呢?恳请佛陀慈悲,为我们解惑。」 佛陀说:「从前,有一个少年拿著弓箭到树林中游玩,看到有三个人抬头注视著树上的麻 雀,他就一时兴起想把麻雀射下来。当时,那三个人不但没有制止他,反而还对少年说, 如果你能一箭射中麻雀,我们就尊称你为『第一健儿』。少年闻言,自信满满,跃跃欲试 ,当下就拉弓射箭,果然一箭射中,麻雀当场死亡,而那三个人也高兴得鼓掌叫好。後来 ,这四个人死後再投胎,经历了无数劫的生生死死,由於彼此共业所感,因此在生死海中 互相遭逢、受罪受报。到了这一世,那三个人当中,其中一人生为天人,在天上享福;一 人到海中生为龙王;另一个人就是老先生您啊!而射箭少年,前一世生天上,是你们三人 中天人的儿子,命终之後,又投生为你的儿子,因摘花堕树而死,之後,他会投生到海中 ,为你们三人中龙王的儿子,出生当天,就会被金翅鸟王抓去吃掉。所以,你们三人为了 儿子的死而悲伤哭泣,正是因为你们前世曾助他伤及物命,又因此欢喜雀跃之故啊!」 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吾人学佛,首重知因果 、信因果,能明了因果的道理,我们在面对自己此生所遭遇的种种苦难时,才能心平气和 地接受,而走在菩提道上,也才懂得如何在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上下功夫。佛法千经万 论,收之即是「因果」二字,吾人若能时时以此自我省察、惕励,则出尘劳之日必定可期 。 (出自法句譬喻经) 迅雷风烈必变 治 烦 当天地有异常变化时,更加戒慎,如孔子「迅雷风烈必变」,面对不寻常的迅雷、暴风, 即使是在夜里睡觉,也要起身穿戴整齐,端坐反省所作所为有无过失。 司马迁在遭受人生最大灾厄的时侯,写下了史记历史巨著。他写到伯夷叔齐列传时,对二 位古贤者的遭遇,发出了不平之鸣。孔子曾称赞伯夷叔齐为仁义之人,但是二位贤人,终 身积仁行义,却落得饿死於首阳山,相较於盗□之暴虐不轨,横行天下,却能寿终正寝。 太史公困惑了,所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难道善人就必须遭遇祸害,恶人皆能终身 逸乐,这样合理吗?司马迁一再发出感叹,行善未必福,行恶未必祸,君子所信守的天道 ,何以有此不平? 不过,太史公毕竟是位明眼人,从孔子的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体悟到内修德性,外 行仁义,主体在己,而灾异祸福的道理幽微难明。既然立志在修德行仁,则应在自身品格 上致意用心,所以「岁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必在寒冬之际,才知道松柏之强韧。司 马迁的困惑由是得到抒解,也为他所面临的灾难,注入新的力量,全力完成历史巨著。 两年前的九二一集集大震不是也令人困惑吗?埔里一带,寺院精舍处处可见,修行者甚多 的清净之地,何以会遭罹此灾变呢?昧理的人必然指上天无眼,甚至怀疑有无天理。然而 观诸历史,因果似乎不符的事实,俯拾皆是,那麽,该如何信守圣贤之道?诚如司马迁所 说,古圣贤「躬身修德,不问穷通」,其态度如中庸所云:「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 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修德君子,即使在众人不见不闻 之处,仍要戒慎恐惧自己的行为、言论。平时如此小心,当天地有异常变化时,更加戒慎 ,如孔子「迅雷风烈必变」,面对不寻常的迅雷、暴风,即使是在夜里睡觉,也要起身穿 戴整齐,端坐反省所作所为有无过失。遇疾风迅雷,便脸色凝重,态度拘谨,并非因为恐 惧之故,而是敬重天地。中国固有的天人观念,以天地万物为修德的表象,当天地有所变 异,则看作是提醒修德君子,德行操守是否有亏?所以天与人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并 非对立不相干。 早在三代以前,人们就知道天地万物有著理序和规律的事实,并无意愿性,也无主宰性。 周武王伐殷,在誓师时有两句话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上天因民以视听, 天意在那里呢?就在人心。人道敏於政事,天道自然敏时,地道自然敏树,风调雨顺,国 泰民安,人若不照道理走,天就不照甲子行。 人则有「义」与「命」,「命」是既成的客观事实,如德行科的贤哲冉伯牛得了恶疾,孔 子感叹说:「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这是冉伯牛的命。「义」则是自觉的主宰,如子路 之回答荷□丈人「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客观的命,有成败现 象,义则具价值判断,可以明辨是非,有所取舍。所以,命虽有限制,却不是善恶的依准 ,至於行义以达其道,则是肯定人对未来有自觉的主宰能力。 但是,人类不满现状的心理,促使人类想去探究天地,征服自然,往往受困於丁点所知, 否定自然规律,导致自我膨胀,使得道德法则急速崩解,乱象频生,不可收拾。天地自然 的变异,在科技发达的今日,仍然不能穷究其所以然,古今许多灾害都是肇因於人类的无 知妄为,例如擅自破坏环境,而气温年年升高;河川截弯取直,水患便年年发生等。要防 患灾害於未然,唯有体认「万物皆备於我」的道理,万物的枯荣,取决於人心,故春秋左 传说:「福祸无门,惟人自召。」美好的未来,端赖自我反省,自我节制,果真能一日克 己复礼,则天下归仁! 懂得自我反省的君子,知天命而不怨天尤人,畏天命而戒慎恐惧,所忧的是言行有无缺失 ,所虑的是德性有无长进,所忧所虑合乎道德正义便是福,否则不堪设想的命中灾祸,正 躲在不远处俟机给人致命的一击,岂可不慎! 健者自强不息 文:士 伦 当天地有异常变化时,更加戒慎,如孔子「迅雷风烈必变」,面对不寻常的迅雷、暴风, 即使是在夜里睡觉,也要起身穿戴整齐,端坐反省所作所为有无过失。 孔子某些动作有其必然性、规律性、稳定性,规律稳定的程度,令人不知到底是自然的反 射动作,还是刻意的行为?……… 周易最开头的乾卦,六爻都是阳画,孔子观察研究乾卦後,发现它的象徵是:「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上天四时运行不息,所以称「健」。君子效法天行,以仁义礼智信自 强不息,自然也是健者。若细细留意孔子的日常生活,不得不惊叹他就是一位自强不息的 健者。孔子某些动作有他的必然性、规律性、稳定性,规律稳定的程度,令人不知到底是 自然的反射动作,还是刻意的行为?谨就论语里仁、述而、子罕、乡党等篇的经文,分类 叙述於下。 饮食起居 就饮食而言,孔子「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即使吃的食物是粗糙的杂粮、以菜 作的羹汤,或是瓜果之类,三者都不贵重,若以此为祭品,孔子必定如斋戒一般的慎重, 以示恭敬,从不例外。 就衣裳而言,孔子「当暑,□□□,必表而出之。」□者,单也。在暑热的夏天,孔子居 家,穿的是细葛布做的□□单衣,或是粗葛布做的□□单衣。有事出门「必表而出之」, 单衣外头一定加一件「表衣」,不会穿单衣出门,因为出外只穿单衣「其形亵」,太过轻 慢不庄重,所以孔子「必表而出之」,从不例外。 就寝而言,孔子「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睡觉时一定有个小卧被,长度是一身又半, 小卧被可以摺起来,不会透风。夜晚睡觉,若发生「迅雷、风烈,必变」天空突然打雷, 刮起猛烈的强风,遇到这不正常的天象变化,孔子一定起来穿衣戴冠,表示「敬天之怒」 ,从不例外。 就斋戒而言,古人在祭祀前十天要「散斋」,前七天要「致斋」,散斋时仍然正常工作, 但饮食起居必须不同於平常。致斋时就要住在一间特定房子,专心思惟祭祀的对象。斋戒 时期的孔子,「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沐浴完後,身子未乾时,一定穿 上用布做的「明衣」,不以肉身见人。饮食一定不同於平常,戒食「酒肉荤菜」。就寝也 一定换地方,不睡在平时的房间,孔子从不例外。 外出洽办 就出外而言,乘车时「升车必正立执绥」,「绥」是设在车上的绳子,供人拉著上车,孔 子一定正身站立,然後拉住「绥」上车,以保持安稳。在路上「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 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看到有祖父母或父母之丧的人、穿官服的人、盲人, 孔子见到这三种人,虽然他们年少,孔子坐在车上必定直起身来,若是站著必定变换所站 的位置,从他们前面经过,一定快步走过。表示同情家中有丧事者,尊重为民服务的官员 ,怜悯残障人士。 即使这些人是很熟的亲友,孔子必定以敬相待,所谓「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 者,虽亵必以貌」。「狎」是平素亲近的人,「亵」是经常见面的人,孔子见到他们服丧 或穿著官服,或是盲者,孔子一定以礼貌相待,从不例外。 出外助人办理丧事,孔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丧家失去亲人的哀痛,孔子感 同身受,一样是恻怆隐痛,此时此地「□而废事,非礼也。饱而忘哀,亦非礼。」所以在 丧家不得不用餐,却从未舒坦地吃饱过。 出门在外,或三五同行,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三个人同行,就一定有我可以学习之处,选择那善好的部分来随顺遵从,至於见 到有不善的地方,便反照自身是否有此不善,有则改正。所以孔子与人同行,一定能找到 修善改过的镜子。 宴会居官 就宴会而言,孔子受邀参加宴会,「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菜肴若是主人盛情亲馈的, 孔子一定起坐敬谢。宴会上,孔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有人唱歌助兴 ,孔子与他唱和,对方唱的很好,孔子一定虚心地请他再唱一遍,自己再唱一首歌来和答 他。如此从不例外。 在朝为官而言,孔子担任两君相见的摈相,「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宾客退下, 送宾客时,孔子目送宾客远去,远到不再回头,於是送宾礼成,孔子一定向国君回报说: 「大宾不再回头看了!」 每逢国家祭祀或节日典礼,国君就会颁赐犒赏,孔子「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 ,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国君赐熟食,孔子一定端坐敬尝。赐的是未煮熟的生 食,孔子一定带回家後煮熟供奉祖先。若国君赐的是活生生的动物,孔子一定把它豢养起 来,不敢杀死,孔子初为人父,昭公派人赐给孔子活鲤鱼,祝贺他喜获麟儿,孔子便把鲤 鱼养著。 孔子五十五岁辞去大司寇的职位,晚年虽不在朝为官,然一日为君父终身为君父,君 臣之道常在孔子心中,所以「吉月,必朝服而朝。」每逢正月初一,孔子一定将朝服穿戴 整齐,上朝给鲁哀公致敬,从不例外。 教学成例 在教学而言,教化是孔子这一生最有成就感的事业,在教育弟子上,孔子是「自行束□ 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一个人只要肯检束威仪,恭恭敬敬来求教,孔子「未尝」拒绝, 一定收为弟子,循循善诱,使成有用之才。 无终食之间违仁 饮食、起居、出外、赴宴等日用生活,世间人何尝不是如此过日子,可过的是什麽样的日 子?多少人是随心所欲,漫无规律,浑浑噩噩,迷迷糊糊,浪费光阴!孔子的一天还是二 十四小时,可是他的生活有道、有德、有仁、有艺,如天行运作,稳健不变,清清楚楚, 无有漏失。 孔子如是自强不息,也要学君子者能「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君 子在意的就是「仁」这桩事,处世待人务必「克己复礼」,不伤害人,进而厚待於人,这 「仁」的主张不能有一顿饭那麽短的时间背离,在造次匆忙时一定如此,遭遇颠沛危险时 也一定如此。 如何做个自强不息的健者呢?孔子说:「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天赋仁厚,生而知之的 仁者,自然就能克己复礼为仁。若是学而知之的智者,透过学习知晓仁的受用好处,也能 力行自强不息。健者或有差异,最後结果则是一回事,中庸说:「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 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观因:运势由心造 进 莲 据钱氏私志一书记载,唐朝的一行法师曾对人说: 我曾经学过古人看相的技术,看相的方法,基本上是根据尚书洪□篇所讲的五福、六极, 观察一个人的所做所为,以及动机、存心,可以得出一个人大概的命相。 如果一个人忠孝仁义,言行一致;不论碰到顺境或是逆境、不论遭遇什麽样的变动,最後 的抉择都会趋向於「善」,那麽这就是一个吉祥的人。如果他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言行不 一致、一遇到逆境、变动就做出不善的选择,那麽他就是一个不祥的人。 吉祥的人一定会得到五福—福、寿、康宁、考终命、攸好德的报酬,不祥的人一定会得到 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的报应;就算没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也会发生在他 们子孙身上。如果像一般看相的方法,只是看看一个人的风骨气色,就来预料他的前途祸 福,怎麽有办法算得很准呢? 小说里的世界 怀 德 翻开中国小说的发展史,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魏晋南北朝的时候,由於社会动□、战乱频仍,人们随时都处在灾难和死亡的威胁中,因 此宗教迷信的思想非常流行。在这种环境下,小说的内容就偏好志怪述异,写一些荒诞不 经的故事。到了唐朝,国家社会较为安定,城市也慢慢发达起来了,丰富的生活内容便造 就了传奇体小说。到了宋朝,城市经济更为繁荣,强大的市民阶级开始要求属於自己的文 艺形式,致使「说话」(讲说史传文书、争战兴废或烟粉、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成 为当时最风行的民间技艺,而说话人的底本—话本,也就理所当然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 小说形式。 从小说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窥探当时的社会景况和人心倾向。当然,由目前时兴的小说题 材和内容,也可以照映出现代人的心灵和思想。现今最风靡的小说,一种是讲述魔法故事 ,另一种是描写纠葛缠绵的情爱。前者建构了一个虚拟世界,让人得以暂时从现实生活中 遁逃;後者编织了一个充满血泪、爱恨的人生,让人平淡的生活多了些许感官的刺激。两 者所共同反映的,是现代人空洞、匮乏和「无根」的生命;堆垒在书店中满坑满谷的魔法 和言情,呈现出一种「漂流」的气息。生命真的这麽狭隘吗?生活真的这麽贫血吗?小说 应该不只是小说,我们在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或许也该好好想想,如何去丰富、充实自 己的故事。 心灵出口 六吉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为什麽诗词往往能动人心弦?是在於其背後隐藏了一个色调鲜明的理想和意志吧! 张旭的「桃花溪」所透露出的理想世界,令人为之向往。一字一句,轻轻敲著每个人心中 尘封已久的赤子情怀,一种罔顾现实,只为梦想的傻劲。如同作者知道渔人无可奉告,却 仍明知故问的一厢情愿,其所留下的怅惘心情,也是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可以感同身 受的啊! 这个作者执意要提出的问题,像是禅宗参话头的公案一般,令人在心中怀抱著这个疑情, 紧追不舍。洞在清溪的哪一边啊?桃花源到底在哪里呢?是陶渊明的虚构境界?或是真有 其地呢?若是虚构,又或许另有世外桃源而其不知呢?若有,它又在哪儿?去哪里寻觅呢 ?又或许,那是一个心识的变现,心清净了,极乐世界便昭然若揭了啊!一个又一个的疑 问,像涟漪般一圈接著一圈又一圈,永无止境,这是一个心中的逃逸路线吧! 逃逸路线,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一条路线,并非一定要有一个目的地,就只是 单单纯纯的出口—灵魂的出口。可能是漫无目标地坐著火车,看著窗外;可能是一杯热可 可加一块起司蛋糕;可能是躺在星空下喃喃自语;可能是期末考试时幻想自己是飞翔蓝天 的小鸟;可能是大雨的午后踏得水花四溅;可能是当上一天的哑巴,必要时就扔张纸条告 诉我吧!可能是……。这无穷的可能性,让自己的心自由自在。而诗人将这可能性具体化 了,规格化了,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理想境界。 张旭看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如同以心印心般,欣见其文。但想必是恨不能相见,把酒畅 怀吧!不过,张旭定能寻出一条奇险的逃逸路线,才不枉其以「狂」称世啊! 案:张旭,唐代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为著名书法家,以草书最为知名,有 「草圣」之称。其书法逸势奇状,连绵回绕,具有新风格。与李白歌诗、裴□剑舞并称三 绝。相传他往往大醉後呼喊狂走,挥□落笔,有时以发濡墨而书,故世称为「张颠」、 「书颠」。 好运连连 文 习惯,源自於想法与行为。 命运,掌控在习惯和个性。 孩子们: 你曾经算过命吗?你会相信它几分?当众人为彼此的血型星座议论纷纷,你会不会也对号 入座,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它的手里? 老天爷绝不可能毫无理由的赐福或降祸给任何人,今日的祸福,不过像农夫收成一样,播 下什麽种子就收割什麽粮食而已。不管是好运连连抑或厄运不断,总是在一开始的存心就 成了样。因此,要想改变命运:第一,先问问自己有什麽想法! 西元一九四九年的美国公路上,到处可见身穿军服的退役军人刚从战场归来,沿途等著拦 搭便车回到温暖的家。有个年轻人开著车从医院出发,准备回家召集所有的亲友,赶至医 院见他的祖母最後一面。医生说祖母得了严重的肾脏病,必须马上输血,否则根本过不了 今晚,问题是祖母的血型是AB型阴性,这种血型即使在今日也是很稀有的,更遑论没有血 库设备与空运送血的那个年代。经过验血後,所有亲友中没有一个吻合的,短短的时间内 实在找不到适合的捐血人,医生只好宣告祖母的病没希望了。 回家的路上,年轻人遇见一个高举著手想搭便车的军人,哀痛逾恒的他原本没什麽心情去 理会这种善事,但是他想起了祖母平日的殷殷教导,於是停下车子让那个陌生人上了车, 沮丧的他连那人的名字都无心过问,那位军人上车後也立刻发现他满脸的泪水并询问原因 ,他含著泪将整个经过说了一遍,车内顿时陷入一片死寂。 突然,这位身份不明的军人告诉他马上掉头开回医院,因为挂在军人脖子上的兵籍牌正清 楚地写著 血型:AB型阴性。 年轻人的祖母因此多活了四十七年,直到一九九六年才去世,至今仍没有人知道那个军人 的名字,但是大家都相信因为年轻人的一念之善、光明的想法改变了全家人的一生,甚至 拯救了祖母垂危的性命,想想看,命运到底掌握在谁的手里? 有了美好的想法,还得付诸行动才能发挥它的效用,就像种子因为泥土、阳光、水分的滋 润才会生根发芽,因此「怎麽做」是改变命运的第二步。 从前在四川省有一座寺庙,庙里住著一位老和尚,他有两个徒弟:一个比较穷住在乡下, 另一个比较有钱住在城里。有一天,老和尚突然生了一场怪病,一下子发冷,一下子发热 ;有时候哭哭啼啼,有时候又笑个不停,两个徒弟闻讯连忙赶来照顾他,看到师父被病苦 折磨得日见消瘦,心理十分著急,虽然请了很多大夫来医治他,却一点也没有起色。 这天有人专程带来一个消息,听说南海有个神医,医术十分高明,从未遇过解决不了的问 题,两徒弟一听都欢喜的说:老师父的病可有救了。只是要到南海的路途遥远,而且危机 重重,一不小心也许就会丧了命,怎麽办呢?富和尚说:「我得赶快回去准备准备,等一 切就绪,我马上去找他。」穷和尚说:「师父的病不能等,不管有多困难,我现在就要出 发。」穷和尚不管众人的劝阻,为了回报师父的恩惠,纵然身无分文前途茫茫,他依然勇 敢地向目标迈进。不久之後,穷和尚果然带著南海神医回来,治好了老和尚的病,而富和 尚却还没筹到足够的旅费呢。试问,是谁改变了老和尚的命运?谁值得我们崇敬? 当想法变成了做法,一再强化的行为最後会形成一种习惯,它就像雷达一样,慢慢发出讯 号,牵引著吉凶祸福悄悄而来,所以想要掌握命运,拥有哪些好习惯是关键的第三步。有 个房屋销售员,非常努力地促销手上待售的中古屋,後来皇天不负苦心人,终於有对夫妇 看中其中一户的住宅大楼,不论是地点、采光、楼层、装潢隔间都十分满意,谈妥价钱後 双方约定某天在该屋里签订购屋合约。签约前一天晚上,销售员兴奋得睡不著觉,因为只 要签了这张合约,把房子卖了,他的业绩就是第一名,不仅可以升任店长,还有一大笔奖 金等著他,到时候可以出国旅行,拿来买好多想要的东西呢!结果一早差点睡过了头,赶 紧匆匆忙忙到达现场,看到两夫妇依约前来,销售员心中难掩雀跃的神情。正当他满心欢 喜拿出合约准备计算正确的权状坪数时,发现竟然忘了带计算机,他一脸尴尬不好意思的 说:「麻烦您们等我一下,我回公司拿,不用五分钟就回来。」销售员立刻骑上摩托车, 火速地赶回店里找到计算机,顺便打个电话给太太:老婆呀!你晚上不用煮饭啦,晚餐我 们到餐厅庆祝一下,房子卖掉了。 当销售员拼了命冲回屋里,客户却对他说:「对不起,我们决定不买了。」 「为什麽?发生了什麽事?」销售员满脸紧张的问。 「没什麽啦,刚才我太太上厕所时,发现天花板有漏水的痕迹,虽然你们重新粉刷过,但 以後要处理还是会很麻烦,所以我们不想买了。」 「天啊!我怎麽这麽倒楣,前後只差不到五分钟呀!」销售员□胸顿足,一再责怪自己为 什麽忘了带计算机。其实这样东西是房屋仲介一项必备的用具,每天临睡前应该要好好整 理才对,想必他小时候一定没有听从老师的教导,养成睡觉前整理书包的好习惯,如今坏 了一桩美事,到底该怪谁呢? 论语简说(三十二) 子 圆 为 政 第 二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啊!教你如何才是『真知』的道理。如果遇到知道的事,就说知道,遇到不 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样能清清楚楚分辨『知道』或『不知道』,而能诚实面对自己, 不加掩饰,正是『真知』的真正涵义。」 「由,诲女知之乎!」「诲」是教导、「女」是「汝」的古字,就是「你」的意思。 「知」是真知,这个字不简单,孟子讲「良知良能」,王阳明提倡「致良知」,都说到本 来就有的「真知」,所以不可轻忽「知」这个字。 「知之为知之」,如果听闻道理之後,不能进一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尤其缺 乏「笃行」的工夫,没有确实去做,只停留在「说食数宝」,就不算是真正知道。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刚才说的五层工夫,尚未完全做到,就不算是「知道」,唯 有诚实而不虚伪,承认自己不知道的部分,正是内心「真知」的作用呀!一般人为了面子 ,总喜欢掩饰自己的缺失或不明白的地方,所以趾高气昂,表现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这 样内心的「真知」就被泯灭了。 孔子晚年所整理的典籍中,春秋一书是依据鲁国历史改编创作的。孔子以审慎的态度,记 载了鲁隐公一直到鲁哀公,共有十二公的历史。为什麽孔子只记载这十二公呢?原来孔子 透过「亲见」「听闻」「传闻」的方式,来印证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的史实,一字一句都 是谨慎不虚言。所谓「亲见」是指孔子本身亲自见到的事实;「听闻」是指别人亲见而说 给孔子听的事迹;「传闻」是指别人听到而转述给孔子的故事,孔子秉持「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严谨的笔法,作成春秋。当春秋一书完成之日,乱臣贼子惧,因为春秋明白 写出各国乱臣贼子的罪行,使得小人的行径无所遁形,让人感到畏惧,犯上作乱的恶行自 然收敛起来。 目前,社会上虚伪掩饰的风气盛行,著书写作犹如小偷一般,东抄西抄就成了自己的作品 。本身没有真实的工夫、深切的体验,强不知以为知,正是我们应该深自警惕! 深仁厚泽 吉 光 二兄移居东墅,予与四兄从之学。家僮名阿多者,送吾二人至馆。及归,见路旁蚕豆初熟 ,采之盈□。母见曰:农家待此以食,汝何得私取之?命付米一升,偿其直。四兄闻而问 母曰:娘虽付米,阿多必不偿人。母曰:必如此,然後吾心始安。(庭帏杂录) 二哥住到东边的房舍,我和四哥跟随二哥读书。叫阿多的僮仆,送我们到学馆,阿多在回 家的路上,见到路旁有刚成熟的蚕豆,顺手采了一围兜。回到家里,母亲看到说:「作农 人家等这东西成熟要当食物,你怎麽能私自摘采呢?」吩咐阿多拿一升米去赔偿人家。四 哥听说了这件事,请问母亲说:「娘给阿多一升的米,他一定不会拿去偿还的,何必给他 呢?」母亲说道:「一定要这样做,我才安得下心!」 佛法人情 古人云:「宁肯己身堕地狱,不以佛法作人情。」如何是将佛法作人情呢?假如有人障碍 我,不愿意我修行,我听从他,就是以佛法做人情。这个人情一送,我就要堕苦,是不可 送的。(慈舟大师开示录) 怀石点心 日本传统美食之一的怀石料理,原本为供应禅宗的点心。话说有一日天寒风雪,禅师□肠 辘辘,苦无存粮,仍唤弟子,生火煮石,将温暖的石头抱在怀中取暖,以消除空腹之感, 於是「怀石」与「点心」同属於为了消除空腹感所享用的轻食。 以僧为师 宋代程颢每见僧人读佛书,端庄严肃,就跟学生说:「凡看经书,必当如此。今人读书, 举止先怠慢了,心怎做得了主?」有一天,经过定林寺,恰好见僧众过堂用餐,一举一动 ,具足威仪,一起一坐,合乎清规,惊叹地说:「夏、商、周三代的礼乐全在这里了!」( 见居士分灯录) 次序不乱 雪公:「不论居家处事,无次序即不行。饮食起居,一人之家亦须画出功课表,使有次 序。昔打猎不按时不行。再者出必告,反必面,吾九十馀岁,出必交待,人方知吾之去处。 念佛求一心,身乱而心不乱,未之有也。」 想法决定行为,行为养成习惯,无数的习惯便塑造了一个人的个性。乐观随和的人,往 往是因为他认为人生不过是旅客,何苦那麽执著痛苦,因此总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可喜的 那一面,久而久之即养成了面对问题的宽度,如同海纳百川,哪来无法容受的事、物呢?这 样的个性自然善缘日增、益友无数,好运也就跟著来。可见个性不是天生造就,它是从环境 中点点滴滴累积而来,□是我们不自觉而已。因此,别认定自己就是这样的个性,让专家的 铁口决定你的一生,学学了凡先生吧:相信积福修德而後身体力行,必可创造奇迹,掌握自 己的人生。 孩子们:与其求神问卜、消灾祈福,不如从根本做起,想想自己有哪些是每天都会做的 好习惯?是念佛、读经或者整理书包、感恩善行?当这些好习惯累积得够深够厚,整个人自 然会脱胎换骨、信心十足,至於你是什麽星座,何种血型已经不那麽重要,因为命运的主人 就是你呀!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佛法求助哇啦啦 - 别害羞, 尽管问喔! BudaHelp ◆ 修改: 05/08/19 20:01:24 <61.229.119.66> ◆ 修改: 05/08/20 16:14:44 <218.162.61.199> |
阅读文章: 第 254/39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