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Magazine ◎ 期刊文章随缘张贴区    板主: grace
阅读文章: 第 257/39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作者: miyuki (美雪) 看板: BudaMagazine
标题: 明伦月刊327期
时间: Tue Aug 23 02:23:41 2005

大   梦 鞭鼓生

国内外大街小巷中,有许许多多的精品店,橱窗内华丽亮眼的摆设,加上辉煌的灯光,路
人总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留连欣赏。是啊!美丽的人,美好的东西,美妙的故事,总是
令世人的感官满足而舒畅。更往深处说:「有梦最美,希望相随。」世间不正有许许多多
的人,穷其一生,在追逐天边的彩虹吗?

唉!想想自己何尝不是也身陷精品与彩虹的魅影中!笔者曾有个精美的荷花骨瓷挂饰,挂
饰下摆著一面不小的双面湘绣,湘绣上两朵栩栩如生的莲花,十分亮眼。旁边还有一个仿
古瓷花瓶,放在仿明古董高角茶几上。每天进出家门,看到小屋一角,自己学雅士的摆设
,心中难免沾沾自喜。

那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物也有成住坏空。这些心爱的雅物,在九二一大地震
的那一夜,荷花骨瓷挂饰从墙上摔了下来,摔下时撞坏了双面湘绣,湘绣压倒仿古花瓶,
花瓶也破成碎片,古董茶几被挂饰、双面绣、仿古花瓶撞得遍体麟伤,尤其桌角,原木被
撞掉了一大片。

雅物随著震毁的瓶瓶罐罐,早已掩埋在垃圾山的一角。惟独古董茶几,弃之可惜,留之伤
感。每天看到它,总有股隐隐的痛,裸露损伤的原木桌面,就像白衣服沾到黑墨水一样,
衣服还可穿,穿起来却有瑕疵。桌子还可用,但已不再光鲜亮丽。唉!如果不是无常的威
力,追逐彩虹的梦想,怎会失落而伤感呢?

想想人的一生,无不在追逐梦想中奔驰,追著、追著,或许美梦会成真,可是,美梦就像
鼓得满满的汽球,很快的,球会破,梦会醒,好不令人愕然神伤!雪公说:「世事茫茫大
梦中,几个人清醒?你呆笑,他狂哭,竞竞争争总是神经病。又似痴蝇,飞西又飞东,说
什麽富贵穷通?保持永恒?那了解大地山河也要成住坏空。问众生,何来何去?宇宙人生
真情形,有几人能究竟?这些事快向大觉世尊讨个分明!」现在令人惊梦的九月二十一日
又将到来,驻足在橱窗前的你我,还要继续梦游吗?

读易散记:否卦六爻 自 明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荀慈明注:「拔茅茹,取其相连。汇者类也。合体同包。谓坤三爻同类相连,欲在下也。
贞者正也。谓正居其所,则吉也。」

泰初九爻辞:「拔茅茹,以其汇。征吉。」虞氏依杂卦传「否泰反其类」之例,即以否卦
中的互体巽解释。今说否卦初六。荀注:「拔茅茹,取其相连。」者。否三互体为巽。虞
氏逸象:「巽为草木。」彼注:「巽刚爻为木,柔爻为草。」否三柔爻,为茅。初二三皆
是阴爻,相连象茅。茹,虞注为根。植物,根在地下。惠氏说,茹,即指初爻。所以,荀
注:

「拔茅茹,取其相连。」荀注又说:「汇者类也。合体同包。谓坤三爻同类相连,欲在下
也。」此就爻辞「以其汇」解释茅茹同类之意。合体,是说合内卦坤体。同包,是说二三
同包。坤三爻皆阴,故云同类相连。泰卦三阳同志向外,故说征吉。否卦三阴没有征外之
意,故云:「欲在下也。」爻辞贞吉,注依师卦彖传将贞字作正字讲。初六,位不正,变
其爻,则正其位,即是正居其所而不征。故吉。

以上皆依李疏之意解释。李氏又说:「愚案。泰否初爻,皆取象于茅。其初难知,圣人不
肯遽疑其异。但,九为阳刚,君子之象也。故称其共进则吉。六为阴柔,小人之象也。故
戒以守正则吉。且否初言亨者,初动成刚,反泰之始。泰者通也,故独言亨。与泰卦吉亨
同辞。」

王辅嗣注:「居否之初,处顺之始,为类之首者也。顺,非健也。何可以征。居否之时,
动则入邪。三阴同道,皆不可进。故茅茹以类,贞而不谄,则吉亨。」

孔氏正义:「动则入邪,不敢前进,三阴皆然。犹若拔茅,牵连其根,相如也。己若不进
,馀皆从之。故云拔茅茹也。以其汇者,以其同类,共皆如此。贞吉亨者,守正而居,志
在於居,乃得吉而亨通。」

程子易传:「初六能与其类贞固其节,则处否之吉,而其道之亨也。当否而能进者小人也
。君子则伸道免祸而已。君子进退未尝不与其类同也。」

象传说:「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九家易注:「阴志在下,欲承君也。」

李氏纂疏:「初应四,四变应初,体坎,故为志。乾为君卦,五为君位。坤性承乾。初应
四,是承乾君也。二承五,初与三以其阴类在下,同承五君。故曰志在君也。」初与四相
应。否初阴爻居阳位,四阳爻居阴位,皆失位,须变之正。初变应四,四亦变而应初。四
变,即是变为阴爻。四变阴後,则四五两爻即成为半坎之象,叫做「坎象半见。」故云:
「四变应初,体坎。」虞氏逸象:「坎为志。」故此半象坎即是象传「志在君」的志字注
解。

李氏鼎祚:「案。初六巽爻。巽为草木。阳爻为木,阴爻为草。初六阴爻,草茅之象也。
」

据惠徵君引郑氏易例,坤初为巽爻。所以此注:「初六巽爻。」李氏疏说,消息卦以阴消
阳,自巽开始、如消乾初之阳为阴,即为□卦。□卦内体就是巽,故以初六为巽爻。

程子易传:「君子固守其节以处下者,非乐於不进独善也。以其道方否,不可进,故安之
耳。心固未尝不在天下也。「其志常在得君而进,以康济天下。故曰志在君也。」

「拔茅贞吉。」其意是拔茅以贞为吉。贞所以为吉,乃因其「志在君。」贞,据师卦彖传
作正字讲。初六位不正,变为阳爻,则正其位。虞氏逸象:「乾为圣人,为积善。坤为小
人,为积恶。」初六变正,即是由坤初变为乾初,也就是由积恶变为积善。其与二三爻共
同守正,则不但独善其身,而且兼善同类。象传「志在君」即指初六变正以後,与四相应
,而承乾五之君。乾五是德位具备的圣人。既有圣人之德,又有天子之位,固能转否世为
泰世。虽然有德而无位,亦能以道济天下。所以中国传统的读书人,也就是士人,必以学
为圣人为志愿。志学圣人,必从积善开始。否卦时代,天地闭隔,贤人隐藏。初六在否世
之初,即以学为圣人为自处之道,所以获吉。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荀慈明注:「二与四同功,为四所包,故曰包承也。小人,二也。谓一爻独居,□象相承
,得系于阳,故吉也。大人,谓五。乾坤分体,天地否隔,故曰大人否也。二五相应,否
义得通,故曰否亨矣。」

「二与四同功。」是系辞下传文。二与四皆是阴位,故说同功。二与四同功,故四承五,
而二为四所包,故曰包承。阴本小人,二居否时,位虽得正,亦象小人。否二这一爻独居
正位,□隔三爻,与四爻相承于九五。此即荀注云:「□象相承。」相承于九五,即是二
得系于阳,与五为阴阳正应,故吉。九是阳爻,五是天子之位,所以注云:「大人谓五。
」上体乾,为阳,下体坤,为阴,分阴分阳,故云:「乾坤分体。」天地不交,故云否隔
。五为卦主,故云:「大人否也。」二居内卦之中,五居外卦之中,二五皆居中,又为阴
阳正应,故否义得通,通则虽否亦亨。

以上依李氏纂疏,解释荀注大意。李疏又有案语:「愚案。二正承五,为五所包,故包承
。小人道长,故小人则吉。君子道消,故大人则否。然得正应五,为五所包,故虽否亦亨
也。」

李氏二为五所包之说,同惠徵君之注,异荀氏二为四所包之注。惠徵君说:「二正承五,
为五所苞,故曰包承。二得位,故二承五。五苞桑,故为五所苞也。苞二承五,故曰苞承
。」

爻辞包承。包,是包容。承,是承受。二五阴阳正应,六二承受九五包容。此说可从。

象传说:「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虞仲翔注:「否,不也。物三称群。谓坤三阴乱弑君。大人不从。故不乱群也。」

李氏纂疏:「否,不也。说文文。诗小雅:或群或友。毛传:兽三称群。故云物三称群。
坤三爻,故称群。坤阴为乱,有弑君之象。时虽否隔,大人居五,以中正感之,不为群阴
所乱。故曰不乱群也。」

「或群或友」诗句,在毛诗小雅吉日篇中。内卦坤三爻皆阴,是小人成群之象。否时小人
道长,赖九五大人居中得正,见其为乱之几,及早辨之,以中正之道否之,是为不乱群。


唯识三十颂研究(八十七) 智  果

◎生死相续难

 (甲)外人问难

「虽有内识,而无外缘,由何有情生死相续?」即外人责问:汝唯识家虽然主张唯有内识
之心,却以为离开心识之外,决无实我实法可得!既无实我实法可得,那麽一切有情之生
死,依何建立?生死由何而来?生死又如何相续不断耶?此一外人之责难,谓之「若无心
外缘,生死不续难。」

(乙)论主回答

(子)举本颂答

颂曰:「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复生馀异熟。」

上二句「答生死相续所由」,下二句「正答生死相续」。

古德解释此颂,凡有四家:

第一家约业取相续释。

第二家约习气相续释。

第三家约障支相续释。

第四家约染净相续释。

□祖心要卷八云:「四释俱有义理,而第四家尤长,然亦不得废前三释也。」今且约第四
家所说,句解如下:

故龙舒净土文卷三云:「人初未尝死,而死之名,乃自身体上得之。何则?以神(即第八
异熟识)之来而托於此,其形由是而长,故谓之『生』;以神之去而离於此,其形由是而
坏,故谓之『死』。是神者,我也;形者,我所舍也。我有去来,故舍有成坏。然则生者
非生也,以『神』之来而『形』成耳;死者非死也,以『神』之去而『形』坏耳!世之人
,不识其神,徒见其形,乃悦生而恶死,可不为悲乎!」

又云:「且神之来也,何自而来哉?盖随业缘而来;神之去也,何自而去哉?盖随业缘而
去。业缘者何哉?其所作者人间之业,神则随之而生於人间;所作者天上之业,神则随之
而生於天上;若作阿修罗之业,神则随之生於阿修罗;若作三恶道之业,神则随之生於三
恶道。是轮回六趣,无有出期。然则神者,自无始以来,投胎易壳,不得久留於一所,所
以然者何哉?以吾所造之业,非久而不尽者(案:「业习气」受果有尽故),故神之舍於
业也,业尽则形坏,形坏则神无所舍,又随吾今所造之业而往矣!

譬如人造屋宇,必居其中;人造饮食,必享其味。

故造如是业,必受如是之报,盖自然之理也。然则吾今世所为,岂可以不慎哉!欲直脱轮
回,永离苦恼者,无如西方净土,故不可以不修也。」

以「业缘」招感有情之生死较为显著,故上文中只说「诸业」,未说「二取」,此点不可
不知也。
□(丑)以论释成

(一)释染法(有漏法)相续

◎总解颂文

成唯识论卷八云:「生死相续,由内因缘,不待外缘,故唯有识。」谓有情生死之所以相
续不断,乃由心内之因缘而生,不必依赖心外之法,故说生死相续唯识所现也。

◎正解二死

△先出生死之因

论卷八云:「因谓有漏、无漏二业,正感生死,故说为因」谓正感生死之因,即是有漏业
、无漏业。

何谓有漏业?即指不离烦恼过非之诸善、不善业。若详言之,则是俱舍论卷十六所言「黑
白等四业」中之 1、黑黑业 2、白白业 3、黑白黑白业三种,即皆属有漏业。今略释之:

1、黑黑业—上「黑」是因,下「黑」是果。指欲界诸不善业,以其性染污(黑),能招苦
果(黑),因果俱黑,故重说为「黑黑业。」 

2、白白业—上「白」是因,下「白」是果。指色界所有善业,以其性鲜净,离无惭及□恚
故(白),能招乐果(白),因果俱白,故重说为「白白业」。 

3、黑白黑白业—上「黑白」是因,下「黑白」是果。指欲界所有善业,其性虽白而非黑,
但有时为恶业之所羼杂(黑白),以其善恶交参故,能招苦乐间杂之果(黑白),因果俱
黑白,故重说为「黑白黑白业」。

总之:有漏业,即指欲界不善业(黑黑业)、色界善业(白白业)及欲界善业(黑白黑白
业),彼等能招三界六道生死流转之果报故。

复次,何谓无漏业?即俱舍论卷十六所言之「非黑非白业」,「非黑」是因,「非白」是
果。即指佛法中所言之无漏清净之戒定慧等,其性不染污故(非黑),不能招感界内乐果
故(非白),故名为「非黑非白业」。大智度论卷九十四云:「有漏业,黑白相待;无漏
业,离待,故名非黑非白。」此亦相当於四圣谛中之道谛,与空、无相、无作相应,而能
证得涅盘寂静之果报故。

上来出「生死之因」已竟。

△次出生死之缘

论卷八云:「缘谓烦恼、所知二障,助感生死,故说为缘。」谓帮助前二业,招感生死之
缘,即是烦恼障、所知障。

何谓烦恼障?烦恼障,由我执(即「人我见」—执著五蕴、四大积聚而成之生命个体为实
我,所谓「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为本而生之根、随烦恼也,以
贪□痴等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发业润生,扰乱恼害有情之身心,使在三界六道之
中生死流转,能障寂静之涅盘,故称为「烦恼障」。(烦恼即障,持业释也)

何谓所知障?所知障,由法执(法我见—执著众缘积聚而成之万有为实法,所谓「妄执色
、不相应行、无为法,离心、心所,别有自性」)为本而生之根、随烦恼也,以贪□痴等
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能障四智菩提,使不达有为、无为诸法之事相与实理,故称
为「所知障」。(此从所障,以立障名,所之知障,依主释也)

又胜□经说「五住地惑」,谓有五种惑,能为一切烦恼之所依(住),能生一切烦恼(地
)。今依大乘义章卷五,略释其名义,然後再辨别其与「二障」相摄之情形。
    □(1)见一处住地—推求名「见」,即指身见等三界之见惑,入见道时,并断於一处,故名
「见一处」。又此惑为根本,为枝末所依(住),能生於枝末(地),故名「见一处住地
『惑』」。

(2)欲爱住地—即指欲界烦恼中。除无明、见,而染著於外之五欲(色、声、香、味、触
)之烦恼,名为「欲爱」。「住地」之义同前。

(3)色爱住地—即指色界烦恼中,除无明、见,虽已舍离外之五欲,却染著於一己之色身
,此等烦恼名为「色爱」。「住地」之义同前。

(4)有爱住地—即指无色界烦恼中,除无明、见,虽已舍离色身之染著,却犹染著己心,
此等烦恼名为「有爱」。「住地」之义同前。

或问:此惑若从彼所爱立名,应名「心爱」;若就简别前二立名,应名「无色爱」;今何
以名为「有爱」?

答曰:今就破患故,名为「有爱」。何以故?因外道多取「四无色定」,以为寂静涅盘,
妄生染著之念,妄求生於无色界故,今佛法为灭离「心爱」,亦为对破彼外道「邪见」,
故说名为「有爱」,谓染著此「无色定」,仍有生死,仍属有漏,仍有烦恼,仍未解脱也
。
    □(5)无明住地—即指根本无明惑也,乃一切烦恼之根本也。无明者,为痴□之心,无有慧
明,声闻、缘觉,未了此惑而沉滞真空;大乘菩萨,方能除断之。

上来略释「五住地惑」名义已竟。

五住地惑,唯识家主张:前四种住地惑为「烦恼障」,後一种为「所知障」。天台则以「
见一处住地」为「见惑」,二、三、四住地为「思惑」,总称为「界内见思惑」,二乘人
断之而出三界。第五之「无明住地」,则是界外之惑,就此立四十二品之别,历四十二阶
位(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觉、妙觉)断尽之,离二种生死,得证大涅盘果。

五住地惑,与三惑(见、思、无明)、二障(烦恼、所知)相摄情形,兹列简表於下:

上来出「生死之缘」已竟。(未完待续)

念佛三缘

观无量寿经
 
念佛有三种因缘力量:

一、亲缘:众生口常称佛名,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众生三业与佛的三业不相舍离。

二、近缘: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而现至目前。

三、增上缘:众生称念佛,则念念除多劫的罪障。故命终时,佛与圣众皆来迎,不为种种
邪业系缚。

念佛一心必知-民国六十一年慎斋堂元旦讲话 雪庐老人

人生在世,总有种种痛苦、不自由,而这些苦厄,世人又往往无法解脱。比如今日世界战
事纷迭,洋人都有毁灭力甚强的原子弹,只要一被引爆,後果不堪设想。此种苦难,世人
皆束手无策,只有佛有办法。什麽办法呢?佛家讲因果,教人从内心自我省察,只要深信
,就能转变心理、离苦得乐。

其次,吾人有现在,也有将来,将来死後往何处去?知道的人恐怕万人之中找不出一个。
大多数人都说「随他便」,可是这样可不得了,因为百分之九十九会堕入三恶道,极少能
再得人身。如此一来,该怎麽办呢?有两句话—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众生由於无始
以来造业太多,所以在六道中轮回不停。其实,从前的惑业就像一粒种子,虽然已经种下
地,但是只要遇不到机缘(如日光、空气、水等),就不会生芽、不会结果。因此,要消旧
业,就必须从断缘下手。意即日用平常间,不论顺境逆境,我们得时时警觉,不让贪□痴
作祟;若能控制住,即是断缘。只要没了缘,自然就不受苦果了。

吾人当知,业力虽大,但众生的心力亦不可思议。学佛就是在扩展吾人的心力,让善性发
展;虽然心力愈强,魔力愈高,但若不著力,魔就作主了。有人会问:「若精进修持,仍
然不敌魔力,该怎麽办呢?」可请救兵。即以本身心力,联合佛力,二力结合,即可灭魔
。

不过,请佛帮忙,要先扪心自问:是真心要与佛合作?还是一时兴起?若是真合作,就不
能三心二意,必得一心一意,净业方能克成。

净土念佛法门是二力法门,吾人念佛就必得求一心。兹就修行持名念佛之要点,分述如
下:

(甲)念法正谬

念佛的方法有正有谬,平素必须留意、警觉。一者「外念」,如平日数珠念佛即是。此种
念法,声音或高或低均可,只是切忌「有口无心」。如果口诵佛号,心中却落入二种烦恼
(即散乱、昏沈)当中,这样就没用处了,只是种种善根,增添福报而已。二者「内念」,
即念佛时,内心要明记佛名、佛相、佛之功德而不忘。世人总是不忘饮食,念佛若能像这
般念兹在兹,成就决定可期。再者,念佛除了当下明记不忘之外,如果能再加上忆念的工
夫,则效果更佳。因为若能忆念不断,就能时时照顾念头,如此一来,即无昏沈、散乱,
这是念佛的妙诀。不过,话虽如此,照顾当前一念毕竟不易,故劝诸位内外合行,口出声
加心内念,互相调剂,如此轮替,自得净念相继。

念佛的目的,是要求生极乐、了生脱死,但是必得伏惑,往生才有把握。虽然无量寿经上
说,听闻弥陀名号,即使称念十声亦得往生,不过弥陀经也说,必须念到一心不乱才行。
由此可知,两经要对照著看才能明白□中真义,否则断章取义就成了魔说。至於「一心不
乱」,有两层涵义:工夫若深,即能断惑;工夫若浅,则是伏惑。

(乙)三慧成就


学佛必须求开慧,佛法讲「三慧成就」,「三慧」即「闻思修」,闻後研理,如实修行,
智慧自然开显。净土宗不言「闻思修」,而说「信愿行」,但二者不相违背。

净宗之「闻」,特重「信」字,一闻即信。信而愿,有信愿就能开慧,就不会退转。信後
研究求解即为「思」,「思」即明记不忘、忆念不断,可就事理两方面探讨,意即念佛有
「事念」、「理念」之别。若不懂佛理,但信西方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便「如母忆子
」,一心念去,此即「事念」。若知极乐、弥陀为自心所造,念弥陀即念自性,生极乐即
生自心,此即「理念」。知「事念」,便可得「事一心」,虽然见思未断,然能伏住,带
业往生。

能「理念」,便可得「理一心」,不为烦恼菩提、生死涅盘的二边之见所乱。由於心开见
本性,所以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皆是心影,无物可乱,一切皆是阿弥陀佛。

(丙)不乱薰习


能「理念」者,乃上根之人,因不为二边所乱,故能断惑。至於中根者,虽未悟理,但佛
号提起,即能伏惑。若是「口念弥陀心散乱」者,即属下根之人,虽然妄想如流沙,但若
能念至口熟,以口薰心,日久天长,亦能奏效。总之,不论上中下根,若想得结果,要诀
就在一个「诚」字。君不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世间法要成就尚得如此,出世法要
成就更须强调。

以上略述念佛得一心必知的事项,若觉所言均办不到,仍有方便法,即「深信因果,诸恶
莫作,众善奉行」,能老实奉行者,亦可免受堕落三途之苦。

世间最大功德

印祖说:

「所言教育者,儿童从初开知识时,即与彼说因果报应,及做人之道理。必使心有畏恶报
而慕善报,则不致犯上不肯依教而行。小时如是,习以成性,养成良善天姿,是名为育。
育者,养也。若不知此,则养成凶恶性质,轻则忤逆不孝,重则杀父杀母。溯其本源,皆
由其父母,小时不教所致。吾常曰,世间最大的功德,莫过於善教儿女。世间最大的罪过
,莫过於不教儿女。人人善教儿女,天下自然太平。人人不教儿女,天下决定丧乱。故曰
:天下不治,匹夫有责。」
  (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复张佩芬慕兰居士书)

莲池馀馨之二—弘一大师  智  展

农历九月二十日,是弘一大师一百一十七岁冥诞。这位民国初年的才子,出家後成了对弘
扬律学不遗馀力的高僧,一生的故事可说充满了传奇;老人家为法忘躯、严以律己的修行
风□,更不知感动了多少海内外的佛弟子们。

综观大师全集,其中绝大多数都和佛门律典相关(或讲述、或校阅、或为经注作序题跋)
,然论及实修之处,则不离「持戒念佛」四字。这位近代律学泰斗,为何在行门上普劝大
众持佛名号、求生极乐呢?兹将大师栖心净土的行谊、开示约略整理如下,读者或能於其
中窥知大师用心:

最服膺印光大师

弘一大师一生最服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他曾在一封写给王心湛居士的信上
,赞叹印祖的盛德:「折摄皆具慈悲,语默无非教化,二百年来,一人而已。」一九二四
年,大师前往普陀山朝礼印祖,并在法雨寺正式拜印祖为师。弘老发现印祖自行化他具有
四大特徵:「注重惜福」、「力行习劳」、「深信因果」、「专弘净土」,从此便引以为
榜样,治学精勤,修道不懈。(案:详参明伦月刊二五二期〈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法缘
〉一文)

弘一大师在受到印光大师开导後,便导归净土,专意修行念佛三昧。他老虽被奉为当代南
山律宗的祖师,但却仍拜印祖为师,遵从印祖的德行,以念佛求生西方为职志,这对後世
的佛弟子们有著莫大的启示。

念佛是简易修持法

一九三九年四月,弘老接受永春普济寺的启请,在寺中桃源殿为大众开示「佛教之简易修
持法」。弘老说有三点:一为「深信因果」,此为佛法入门初步,但至关紧要。二是「发
菩提心」,即发起成佛之心,随修一切善行而不著我相,并以「四弘誓愿」时时自我鞭策
、剔励。三即「专修净土」,专持弥陀洪名,依佛大慈悲之力,往生极乐世界,速成正觉
。

大师云:「佛所说的法门很多,深浅难易,种种不同。若修持的法门与根器不相契合的,
用力多而收效少。倘与根器相契合的,用力少而收效多。在这末法之时,大多数众生的根
器,和哪一种法门最相契合呢?说起来只有净土宗。因为泛泛修其他法门的,在这五浊恶
世,无佛应现之时,很是困难。若果专修净土法门,则依佛大慈大悲之力,往生极乐世界
,见佛闻法,速证菩提,比较容易得多。」

大师最後更举龙树菩萨所说的「难行道」和「易行道」,来说明「通途法门」和「净土法
门」间的优劣、利害,前者如陆路步行,後者如水道乘船,行者要做何抉择,已经昭然若
揭了。

弘一大师一生的佛学思想体系,是以《华严经》为境,以《四分律》为行,以导归净土为
果。为接引净土初机,老人家特别敷演宋朝元照律师所著的《阿弥陀经义疏》,并别辑《
义疏撷录》一卷,希望净土教义能普遍弘扬於世间。另外,又撰有〈净宗问辨〉一文,设
问自答,无非是盼望学人对於此一不可思议法门能信受、趋入。大师生前不但於此法门奉
行不渝,临终之前,更写信给友人李芳远,透露自己即将往生极乐的讯息。看看大师临终
的自在□脱,其必定往生西方而无疑,老人家以自己作示□,明明白白为後人指出一条当
生解脱的大道,吾人若仍视而不见,只能怪自己业重福薄,辜负祖师的一片苦心了。

表面功夫 三  省

汝等当取实义,於实义中,当勤方便,莫为文字庄严(摘自大威德陀罗尼经)

佛法经藏浩瀚,是今日学术界热衷研究的对象。常可见佛学研讨会一场接著一场地开,佛
学论文一篇接著一篇地发表,可见,说佛学为时下之「显学」,实不为过。

这麽多人投入佛学研究的行列,自是美事一桩,然而若只停留在文字的分别,而不知用来
对治烦恼习气,终结生死轮回,那就和佛意大相迳庭了。故佛在大威德陀罗尼经上告诫吾
人,应当求取诸经当中的真实义,并善巧方便地拿来反照日用平常的起心动念、种种作为
,这样才能受用到佛法的好处,千万不要只是在文字上作表面工夫啊!

深奥的道理人人会说,可是老实修行却不一定每个人都做得到。著作等身或许能搏得学界
的推崇和景慕,但生死关头工夫如何,就如「寒天饮冰水」,冷暖自知了。

发现云栖(下) 希  莲

又随青嶂入云栖

又三十七岁那年,莲祖回到杭州养病,还一连参加了五个法会,精进不懈。有一天,在杭
州附近的梵村□钵乞食,见古云栖旧址山水景色极为幽静,就在这里一个人结茅安居下来
,准备息影此地,作终老的打算。莲祖有诗曰:「几年魂绕浙城西,十里荷花漾锦陂;踏
遍两峰三竺路,又随青嶂入云栖。」道出结茅於此的因缘。曾绝粮七日,每日孤坐在寒□
危壁上,胸前挂著一块铁牌,上面书写著八个大字:「铁若开花,方与人说」,决志遣妄
修真。

云栖坞经常有老虎出入,山林周围四十里,受害者众多,成为当地村民的一个大患,令人
苦恼不堪。莲祖大发悲愿,为亡者诵经施食念佛回向,解冤解结;果然精诚所至,此後老
虎就不再为患伤人了。有一年大旱不雨,居民请莲祖祈雨,笑答说:「贫僧只知诵经念佛
,并没有其他的妙法。」禁不住众人一再诚恳的请求,只得请大家先沐浴斋戒,然後手持
木鱼,引领大众循著田埂,虔诚绕行一心唱念佛名,果然沿著莲祖脚步所到之处,甘霖普
降,旱象顿时解除。梵村居民为酬恩报德,发心为莲祖扩建禅堂、法堂,在禅堂前又增建
了云栖院,在法堂後又建了华藏堂和藏经堂,两边各建东西厢房,成为一个三大院、两堂室
、两厢房的四合院式格局。通往云栖寺的小径取名为天竺路,路的两旁又建有歇脚茅亭,
取名三圣亭。从此,云栖寺便庄严的屹立在瑞云盘布的云栖坞中,四方僧人也日渐涌 来亲
近归附,不久竟成了一座丛林。

云栖既无崇高的寺门,也无大殿,唯有禅堂以住僧众,法堂以奉经律而已。今日的云栖是
清代改建,没有崇高宏伟的大寺格局,简□质实,丝毫不觉华丽夺目,僧众住的东西厢房
设施都是视需要而搭建的,应验了莲祖建立丛林的初衷:「予兴复云栖,事事皆出势所自
迫而後动作,曾不强为。」

莲祖一生严以律己,慈悲济物,管理寺庙十分周密,量入为出,安排妥贴,即使是一粒米
、一根菜茎,也绝不浪费。对僧众关怀备至,养老病,供僧众,以致海内僧人担囊负笈而
来,寺内每天食斋者达数百人之多,稍有盈馀,莲祖便将资财施舍给其他寺庙和附近的居
民,自己却十分节俭,终身穿普通的布衣,一床麻布蚊帐还是母亲留下的遗物;平日除非
身体欠安,一切内务,都自己动手,连溺器都不让弟子倾倒,莲祖以为:「无病,使人出
溺器,不祥。」

禅净合一归净土

云栖的宗风以净土法门为主,冬季坐禅,平时兼讲经论,每日有规定的必修课程,每月订
定严格的奖惩考核办法,每年定期列表公布,建立了良好的僧团制度,以拯救末法修学的
弊病。

莲祖著作三十馀种,有「云栖法汇」传世。著十馀万言的阿弥陀经疏钞,融会事理,统摄
上中下三种根器的众生,内容极为渊博深奥,为宏扬净土的不朽名著。

莲祖对华严和禅学有极深的造诣,但他思想的归趣净土,始终坚守著持名念佛,求生净土
的信念,一生「解在华严,行在弥陀」,近人太虚大师云:「由贤教修净土,须至云栖□
宏,始卓然为一代大师。云栖法汇百馀卷,皆教宗贤首,行专净土,而融通禅律,集各家
教义之至文。不惟明季以来,净土宗风之畅盛得力於师,亦为净土宗上下千古最圆纯的一
人。」

莲祖和紫柏、憨山、□益,并称为明末四大高僧。他们的思想及其实践,奠定了近代佛教
的具体形态,确定了他们在佛教史上的特殊地位。明代中叶,佛教衰微已极,因四大高僧
的积极推动,由此振臂一呼,四方风从,佛教大有回光返照的现象。 

念佛安然生西方

八十一岁时,莲祖自感因缘已尽,往生半个月前,进入城内向弟子们及故旧朋友辞别,只
说:「我将要去一个特别的地方!」回到云栖山後,以茶会向大众话别,大家都不明了他
真正的用意。中元佛欢喜日设盂兰盆会,莲祖又说:「今年我将不能参与盛会了。」有记
事本秘密写著几行字:「请云栖寺直院僧,代为堂上莲池和尚追荐沈氏宗亲」,可见得莲
祖早已预知时至了。

到了七月初一晚上,莲祖在法堂上嘱咐僧众说:「明日我就要走了!我的话大家不听,非
得等到跌跌撞撞後,才肯信我。而我犹如风中之烛,已经灯尽油乾了,明天我要远行了。
这『三可惜』、『十可叹』,是我给大家最後的交代话,大家传著看吧!」话一说完,第
二天晚上,进入方丈室,示现些微的疾病,闭目静坐,不再进食。等到城中弟子们都到齐
的时候,又睁开眼睛说:「你们各位都要老实念佛,不可捣乱作怪,坏了我的规矩!」一
代大师,万历四十三年七月四日午时,就在弟子们的念佛声中,面向西方安然而往生。云
栖周围数十里内,听到大师圆寂消息,无论僧俗,老少男女,如丧考妣,号哭之声,震响
山林。七七日後,奉全身塔於五云山麓,被尊为净土宗第八代祖师。

莲祖俗家夫人汤氏,後来也出家,法名□锦,住持孝义庵,戒行洁白,庵规森严,深获居
民的信仰。夫人与莲祖本闺中佛友,尘缘既尽,各事佛门,偶有相聚,谈禅念佛而已。其
後安详念佛而往生,八十高龄的莲祖亲自为其送行,并建骨塔於云栖寺外西麓,与莲祖塔
墓隔溪相望,实现了同修同证的心愿,为千古留下了一段菩提眷属同生极乐的佳话。
 
池里青莲无古今

莲祖是由宋明佛教过渡到近代佛教的重要人物。□益大师称誉说:「专修净土,教尚戒律
。不拈机缘,不称方丈。不崇殿阁,不侈衣食。平易老实,力挽浮风。凡警策大众,开示
出生死事,未尝不声泪俱下。放生结缘,施食作福,不计其数。」憨山大师在「莲池大师
塔铭」,赞叹莲祖为佛门中的周孔,是永明大师以来的第一人,推崇备至。

云栖胜景依旧,灵塔犹存,但愿不久,这竹节万竿的云栖,能如乾隆当日所见:「一心念
六字真言,衣钵何曾传子孙;监院岁除依例换,莲池家法喜犹存。」祖师德风重现於世,
还给云栖本来面目。(完)

孙   良 吕富枝

孙良,宋朝钱塘(今浙江省杭县)人,学识广博,但不愿做官,自己隐居阅读大藏经,尤
其深入通达华严经奥妙的宗旨。

曾经依止大智律师,受在家菩萨戒,修持净土念佛法门,每天自定功课念佛一万声,经历
二十年,从来不曾一天间断。

後来有一天,孙良忽然命他的家人说:「快去请僧人来念佛,助我往生西方净土。」僧人
集合一齐念佛,才经过半天的时间,孙良就望著空中合掌说:「阿弥陀佛以及菩萨众已经
降临了。」说完就退後端坐合掌,安然往生了。

莲池大师赞语说:华严合论□面说:「求生西方净土的菩萨,尚未通达唯一成佛的佛乘圆
顿妙法的道理。」孙良老居士,既然通达华严经的奥妙宗旨,为什麽还要求愿往生西方净
土呢?华严合论说,是为还有一分执著取相的凡夫,为了破除他的执著见解,针对得「事
净土」,未得「理净土」人说的。而这位孙良老居士,对事理净土已经圆通,了知华严世
界与西方莲池,是一不是二,正当求生西方净土,那有什麽可怀疑的呢?评论净土的人,
应当根据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为主,而以华严合论所说做参考。

韩愈酬赠僧侣诗平议(三) 希 仁

(三)官场失意,找寻慰藉,求诸方外,人情之常。

韩愈出身贫寒,而禀赋聪颖,好古敏求,夙负青云之志,锐意科名仕进之志业,颇有用世
之热忱;然世途屯□,命运乖舛,且由生性鲠直,嫉恶如仇,以致一生官场生涯,屡遭挫
折,并不顺利。

观其从贞元二年(七八六),韩愈十九岁,自宣城赴长安,初入京师,应进士举始;至长
庆四年(八二四),韩愈五十七岁,因病告假,而免吏部侍郎之职止;前後三十八载中,
曾经由四度应进士举,三次应博学鸿儒试,直至贞元十二年(七九六),即二十七岁时,
方初任汴州观察推官;而此後之二十七载之仕官生涯,却连续更易二十馀种职务之多;每
任官职,长或三年,短则数月,黜陟频繁,洵为宦海浮沉;尤以圣贤道统自居,忠君爱国
为志,却惨遭两度远贬广东,虽其操持坚毅一意重视仕途,终其一生,直至晚年始见退隐
之志(注);但其间感慨激愤,愁忧怅惘之馀,心情难免陷入低潮;所谓「天命难谌」,此
时寻求心灵慰藉,求助时尚之解脱佛法,而与方外僧侣往返,固自然之事,与其平素所持
之学术立场,应无冲突。

综观韩愈全集中,其与僧侣酬赠之诗文,概多见於官场失意之时。

如〈送僧澄观〉,为贞元十六年(八OO)秋,居洛所作,时愈在徐州刺史张建封下,担
任节度推官;彼秉其耿直个性,时有谏诤,却不受赏识;曾作〈忽忽〉一首,以摅其愤闷
之怀。
〈送惠师〉、〈送灵师〉,同为贞元二十年(八O四)所作,此时愈由於前一年奏请朝廷
徵京兆府税钱及田租,遂为王叔文党所陷,远谪连州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此为其入
仕以来,遭遇最大之挫折,居蛮夷之邦,瘴疠之区,可谓愁忧填胸,惶惶不可终日;有〈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十二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一长诗,写其「孤臣孽
子,操心也危」之心情为佐证。

〈别盈上人〉,为永贞元年(八O五),时愈窜逐岭南两年,方遇顺宗大赦,离阳山北过
衡山,途中参谒衡岳庙,居衡山中院所作;同时亦有〈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中
云:「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足甘长终。」可见其怊怅之情。

又,〈和归工部送僧约〉、〈送文畅师北游〉与〈嘲鼾睡二首〉,分别为元和元年(八O
六)与元和二年(八O七)所作,时愈虽已奉召自江陵返长安,入为权知国子博士,但为
避谤谗之祸,自请分司洛阳,直至元和三年(八O八)□获得真除,此时心情,相当不舒
畅;有〈东都遇春〉诗云:「少年气真狂,有意与春竞。……心肠一变化,羞见时节盛。
……深居疑避仇,默卧如当暝。」可见一斑。

〈听颖师弹琴〉,写於元和十一年(八一六),是年二月愈从中书舍人降为太子右庶子,
难免感慨生平。

〈题秀禅师房〉,写於元和十五年(八二O),更是在前一年远贬潮州後,遇大赦,量移
袁州刺史,过其地而留题也。

其中,较特别者,即〈送无本师归范阳〉与〈广宣上人频见过〉二首:一作於元和六年(
八一一),愈终於入朝,且居职方员外郎之要职;一作於元和九年(八一四),愈以考功
郎中兼史馆修撰。此皆是韩愈宦海生涯中,较为称意之时,後人或将疑其何以仍与僧侣往
来?不知斯二人,乃主动来见愈,不同於其他诸诗,是愈求见於僧侣;且无本师,即贾岛
是也,初曾为浮屠,後从愈学,已还俗应举;是年秋,公迁职方,岛或随入京,即十一月
告归范阳,愈作此诗送之,固无关乎「寻找慰藉,求诸方外」也。至於广宣者,蜀僧也,
素有诗名,时居长安,上特诏许居安国寺红楼院,以诗供奉;故知彼为诗来,频频叨扰,
是以愈自抒感怀,讥其终日不归,实不同一般酬赠僧侣诗也。

 (四)兴观群怨,或称或讥,视其交情,固多参差。

孔子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
之名。」盖诗教讲究温柔敦厚,既可引譬连类,以感发志意;亦可考见得失,观风俗之盛
衰;亦可朋友群居,互相切磋;甚至可以怨刺上政,发发牢骚。是以人伦之道,诗无不备
。可见,诗之为用,大矣哉!而总要合乎人情,是以「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也。

韩愈由於官场失意寻找精神慰藉,而与多位僧侣交游过往,其间自有浅深不同之交情;交
情浅者,或称誉之,而未必有其实而真欲与之交;交情厚者,或讥讽之,但求责备于贤者
,而其实并无排斥之意。如《论语》原壤夷俟章载:「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
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古来均依宋儒讲法,认为原壤,老氏之流,
自放於礼法之外者,孔子既责之,而因以所曳之杖击其胫,使勿蹲踞,似乎孔子真不要此
朋友了。而不知「原壤者,孔子之故人,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参《礼记.檀弓》)
可见孔子虽明知学术思想不同,而不妨彼此往来,其「以杖叩其胫」,正见其交情洵非泛
泛,所谓「亲者毋失其为亲,故者毋失其为故」也。若如此理解,则圣人半亲□半戏谑对
待故人之真情,跃然纸上,岂真斥之耶?

然则,韩愈由於官场失意,既主动求交於僧侣,其酬赠僧侣诗,或兴观、或群怨、或称誉
、或讥毁、或忠告、或善道,当视其交情,而有参差,斯朋友之义也。固不可一味以崇儒
斥佛、自赞毁他之意解之;否则,将置自幼饱读诗书,长而□达人情之韩愈於何地也?(
待续)

注:穆宗长庆三年(八二三)六月,韩愈由吏部侍郎迁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因未依往例台
参,为御史中丞李绅弹劾,十月遂罢为兵部侍郎,又改吏部侍郎。韩愈经此事件,乃对仕
途乏味。其〈示爽〉诗云:「吾老世味薄,因循致流连。……临分不汝诳,有路即归田。
」次年(八二四)五月,即因病告假。

楞严经圆瑛法师讲义经文 勘误表及说明(中) 藏  头

三、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民国八十五年)大乘精舍版经文勘误表
「大佛顶首楞严经圆瑛法师讲义」大乘精舍版经文勘误说明:

大乘精舍,於民国八十五年,重排印行讲义,精装,一厚册,计一七○三页,一千六百一
十四部。

六十年版,改用新标点,但经文点在字旁,今本则点在中间。错字也增加,故须另编勘误
。

「仍存原文」的经文: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
,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
旨。」

「大乘」版排成与前後经文字体相同,殊非所宜。

初版,此段「仍存原文」的经文,字体同讲义。

民国六十年版,(即是改用新标点的初版)。「仍存原文」的经文,字体也和经文不同。

(一)大乘版116、117页第一行的「为与眼对?为不眼对」「为不眼对」应是「为不对眼」
。

1951年的初版,正确。六十年版开始错误。

(二)129页第二行「内无所见,外非不相知」的「非」字,是小注,与经文字体相同,误。
初版原本的「非」,字体比经文小。六十年版本的「非」,亦比经文字体小。

(三)133页第四行「此心之体」,应是「此之心体{u心」「之」颠倒,从初版开始错误,
直至今日,不见改正。初版原文作「此心之体」。

(四)257页第十行「 」字不清。六十年版作「郁还尘」。

(五)384页第十一行,「迷」下,「生死」上,脱一「悟」字。

 六十年版作「迷悟生死」。

(六)418页第十一行末,「名」下,「闻」上,脱一「」字。
   民七十年的「大乘」版,作「名闻性」。

(七)420页末行「鼻人」的人,误,是「入」。

(八)423页,漏掉「若从空出」一行20字,及注一行。
   七十年版:经文「若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注「此破不从空生
,三无所从来竟。」

(九)423页第九行「舌人」人误,应作「入」。
   七十年版作「舌入虚妄」。

(十)424页第一行「若冷势多」,势,误作劫。
   七十年版作「若冷势多」。

(十一)554页第十行,「然」下,「周」上,脱一「」字。
   七十年版作「妙觉湛然,周法界」。

(十二)652页第四行「诃」下,「三」上,多一「非」字。
   初版亦作「非三耶三菩」,因此,所有版本皆有此「非」。
   七十年版「非阿罗诃非三耶三菩」,有「非」。但大正藏无此「非」字。
   大正藏,「非阿罗诃三耶三菩」为一句,无「非」字。以此为正。
   楞严文句同作「非阿罗诃(应供)三耶三菩」

(十三)733页,意的经文「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惟圣与凡,无不包
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误作注解小字。
   大乘精舍七十年版,意的经文字体,同前後经文。

(十四)772页末行,「汝今声不」的「汝」,诸本皆作「尔今声不」。
   楞严文句、易解疏皆作「尔今声不」。

(十五)815页第五行「此结无存」的「无」,误,是「若」。
上海初版,是「此结若存」。六十年版才误作「无」。此後,所有版本皆同此误。但七十
年本却有改正。

(十六)819页第五行「偏牵其左」,应是「偏掣其左」,「牵」误。初版原本:「偏掣其左
」。

(十七)843、844页末一行「以紫金光涂佛形像」,应作「紫光金」,诸本同此误 大正藏作
「以紫光金涂佛形像」。

(十八)1039页第十行「声无即无灭」,「即」,误,是「既」。
 初版本作「声无既无灭」,六十年版作「声无即无灭」。六十年版开始错误,延续至今。

(十九)1120页第二行「阿门」,门,误,是。
   七十年版作「弥勒阿弥陀」。

(二十)1154页第二行「摄授」,应作「摄受」。
   大正藏作「能於十方摄受亲因。」

 (二十一)1184页最後一行,脱「风师」二字,看初版原文可知。
  上海初版作「日月天子。风师。雨师」。六十年版脱「风师」二字,延续至今。

(二十二)1451页第八行「再来赁倚」,「赁」,误,是「」,「再来倚」。
   七十年版作「再来倚」。

(二十三)1455页第三行「仔细分别」的「仔」,初版作「子」,六十年版开始作「仔」。
 上海初版作「子细分别」。六十年版作「仔细分别」,注中引用正脉,但正脉原文亦作,
「子」字,初版本亦是「子」,此本刻意改用「仔」,未知何意?正脉、大正藏皆作「子
细分别」。

(二十四)1460页第五行「心精通胎」,「胎」,误。应作「」。
   大正藏作「心精通」。

(二十五)1490页第九行「观见蚊□」,「□」,误,应作「」,「观见蚊」。
   六十年版作「观见蚊」。

(二十六)1496页第三行「则众忆魔」,「众」,误,是「有」,「则有忆魔」。
   上海初版作「则有忆魔」。六十年版作「则众忆魔」。六十年版开始错误,延续至今。

(二十七)1528页第五行「心爱 沼」,「沼」,误,是「」。
   七十年版作「心爱 」。

(二十八)1537页第六行「其人原不」的「原」,大正作「元」。
   大正藏、科会本、楞严文句皆作「其人元不」。

(二十九)1546页第一行「十方贤圣」,藏作十方圣贤。

(三十)1549页第三行「越牖透墙」,「墙」,误,应作「垣」。
   大正藏作「越牖透垣」。

(三十一)1562页第十一行「佛破律仪」,误,应作「破佛律仪」。

(三十二)1655页第九行「微妙开示」,「妙」,误,是「细」,「微细开示」。
   大正藏、楞严文句皆作「微细开示」。

(三十三)1657页第六行「非留生死」,应作「非留死生」。
   大正藏、楞严文句皆作「非留死生」。

(三十四)(三十五)1658页第五行有二误:

一、「妙明真精」,倒作「精真」。

二、演若多,作演若达多,多一「达」字。
   大正藏、楞严文句皆作「妙明真精」、「演若多」。

(三十六)1681页末行「佛土充满」,「满」,误,是「」,佛土充。
   大正藏作「佛土充遍」。(待续)

※有意索取「大佛顶首楞严经圆瑛法师讲义经文勘误表及说明」一书者,欢迎来函索取,
并请随函附上十元邮票。

木雕师与画师 企 西

从前,在北天竺国有一位技艺非常精巧的木雕师,有一天,他心血来潮,雕刻了一个木制
姑娘。这个姑娘栩栩如生、相貌端正,穿著打扮非常美丽,尤其特别的是,她能和真人一样行
走、活动,能招呼客人、倒酒端菜,只是没办法说话而已。

当时,在南天竺国也有一位绘画技艺十分高超的画师,木雕师久闻大名,有一天,他准备
了一桌丰盛的酒菜,邀请了画师来家里作客。

当天,木雕师让木制姑娘在一旁帮忙倒酒、端菜,一整天下来,画师都没有发觉姑娘是木
头制成,以为是一般的姑娘,看见她的姿色十分美丽,心中便淫念炽盛,眼光不断在姑娘
身上打转。木雕师在一旁看到这情形,心中有数,却也不动声色。

傍晚时,木雕师挽留画师在家中住上一晚,并让木制姑娘站在一旁服侍他,然後悄悄地对
画师说:「我故意留下这位姑娘,你晚上可以和她一起休息。」然後就离开了。

这时木制姑娘站在灯旁,画师便出声叫她过来,谁知姑娘竟不从,画师便过去牵她的手,
一碰之下,立刻恍然大悟,原来这栩栩如生的姑娘竟然是木制的,当下画师对自己满心的
淫念感到羞愧万分,便想:「木雕师骗我,害我上当,我也要还以颜色!」

於是画师便著手在墙壁画上自己的画像,连衣著也和自己一模一样,但却画成自己上吊自
尽的样子。将图完成之後,便关上房门,躲入床底下。

隔天一大早,木雕师醒来後,看见画师房门未开,便从窗户看看他醒来没有。结果往房内
一瞧,却赫然发现画师上吊自杀。木雕师十分紧张、害怕,以为画师真的死了,便立刻破
门而入,想冲进去救人。

就在此时,画师笑嬉嬉地从床底下出来,木雕师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心中想到自己也欺
骗了画师,便觉得十分不好意思。画师说:「你的本事骗得了我,我的本事也骗得了你!
你我各上当受骗一次,这下可两不相欠了!」

经由这件事,两人省悟到自己的内心充满了污秽浊恶,往往为了名闻利养,在言语或行为
上自欺欺人,很少以诚心对待别人。两人由於宿世善根成熟的缘故,便看破红尘俗事,出
家修行去了。 (出自杂譬喻经第四卷)

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上) 三学/如实

前  言

台中莲社国学启蒙班是遵照雪公「蒙以养正」的训示,以正行格言来培养童蒙。家长把孩
子送来启蒙班,就是希望能以经典的正当道理来启蒙。俗云:三岁看大。从小施予正规教
导,将来可为正人君子。

孩子从小读的经、背的诗,不可谓不多。随著孩子的长大,父母亲若是重视国学,身体力
行,而且持续有规律复习读过的经典,孩子背诵的经典诗文就能在心中发酵,成为端正的
君子。但是也有令人忧心的一面,有些孩子虽然从小背诵很多经典,却疏於复诵,慢慢淡
忘,长大後自以为这些经典老早背过了,对经典反而轻忽生厌!本来期望孩子从小「读经
植德本」,来日做个正人君子,到头却事与愿违。

提倡读经,功德无量,无庸置疑,却也有检讨之处。在读经过程中,是否掌握了读经的根
本宗趣?读经需要贪多图快吗?古今中外先贤有很多宝贵的读诵经验,值得好乐读经的人
来撷取学习。

 读诵的意义


学习经典有很多方式,中国自古强调读诵。对著经文看读,叫读。不看经文,背念经文,
叫诵。所以读诵就是口熟其文,心解其义也。启蒙班很多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先带著孩子
读诵,也有人认为:一堂四十五分钟的课,读诵花去五到十分钟的时间,教师讲解的时间
不就少了吗?其实读诵就是在进行经典教育了,解说不过是激发孩子学习经典的兴趣而已
。

读诵从古到今都是重要的学习方法,荀子劝学篇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
乎诵经,终乎读礼。」求学要从熟诵经典开始。礼记学记云:「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从政的人,要熟诵诗经小雅:「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诗,这三篇都是君臣宴乐互
相安抚劳苦的诗,为官者必先学习。可见,不论从事那一行业,基本的经典都得熟诵,立
身处事方有根据。英国早期的语文教育,儿童上英语课,教师选一篇经典之作,儿童大声
地跟著老师诵读,老师也不做太多的解释。这样训练下来,单字也会了,文法也会了,成
语也会了,文章的文气也会了。所以中外先贤都注重读诵,从古到今有智慧的教育家都不
会忽略了读诵。

读诵的目的是什麽?孔子在易经大畜卦的大象传说:「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
往行,以畜其德。」大畜卦,上面是山,底下是天,天藏在山中。孔子观察大畜卦,认为
这是象徵天代表的光明,日月昭昭藏在山中,越积越光辉,一个君子如能多熟记古圣先贤
的前言往行,可以涵畜光明德性。

想从读诵中获得处事待人的智慧,必须「多识」,多多熟诵,牢记不忘,涵藏在心中,才
能够转换成真知灼见的智慧。

学习的层次

从学习获得的智慧,可分三个层次:闻慧、思慧、修慧。透过听闻阅读获得闻慧,而闻慧
不如思惟後得到的智慧,思慧又不如笃行後得到的智慧,具足三慧,才是完整的学习流程
。要如何闻呢?中庸说要博学、审问。广博的听闻阅读,有疑问要审问清楚,如此就有「
闻慧」。学习不是只停留在这一阶段,还要进入「慎思,明辨」思惟分析的层次。听闻读
诵之後,要藏在心中,番番涵泳,才能发酵酝酿成思慧。

慎思者,能将所学的内容从头至尾作整体思惟,如古人研究易经,在注解时可以引前注後
,援後证前。若读书不能熟诵不忘,往往读到後面忘了前面,无法进行慎思的功夫,所以
先贤读经,从头到尾熟诵在心中,自然能慎思、明辨,明辨就是加以组织归纳,分析拣择
。慎思、明辨之後才能掌握明确的实行纲领,笃行不退。所以要将读诵的经典转化成笃行
的根据,必得经过思维,而思维非熟诵不可。

熟诵的典□

熟诵为什麽这麽重要?谨以论语为佐证,孔子是至圣先师,他的教学经验值得我们效法。

以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时习就是学得了一种教材,
要像小鸟学飞,数数练习。大多数的人只注意「学」,以为听到了、看到了、背过了就算
数,其实这只是学了一半,还要时时复习。多久复习一遍?可以每天复习一遍,也可以每
个月复习一遍,如孔子的学生子夏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阳货篇)每天学新的进度,每个月要把学过的复习不忘。熟诵以後,心里自然欢喜,孔
子的经验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开始读诵时会有挫折感,怎麽读不熟呢?但是
「时习」的功夫用得深,内心充实,喜悦就□汨流出。

有人认为已经读过了,何需复诵「炒冷饭」?这是不明学习的三阶段:要笃行必得慎思、
明辨,而读过的经典在心中不能熟记如何「一思便得」?人有记性,也有忘性,时习复诵
,经典就能发挥□照提醒的作用。

再以老师方面来说,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曾子当老师时,天天反省:今天要把所学的东西教给学生,自己有没有复习过
?如果没有复习就讲,就是不负责任。雪公平日讲经,有的经一讲再讲,但他老人家不管
讲多熟的东西,一定要事先再准备,这就是「传而能习」。「习」的最简单方式就是读诵
,把所教过的东西定期复诵。

从论语教学例子中,足见「学而时习之」的熟诵方法,是孔门成功的教学经验。所以孔子
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篇)勤於学习,好像怕赶不上;学得之後,像得了一
件宝物,唯恐遗失,必须常温习。 (上)

圣 人 作 易 吉 光

圣人作易经,说的是人事道理,不在大谈玄妙的天道。易经是为一般民众解惑,不是为成
圣的人说。圣人从心所欲不逾矩,本无疑惑,何必靠占卜决疑?凡夫因为昧於事情的初始
动机,每每两头狐疑,不能决定,所以圣人才以阴阳的消长,显示在人事上的应进应退,
让人们知道如何趋吉,如何避凶。(出自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因果—烹凡炼圣的大冶洪炉 藏 密

因果一法,乃世出世间圣人,烹凡炼圣之大冶洪炉。(印祖)

    难信能信

有明显节奏的事情,渐次发展,最後一出结局出现时,人人都认为是理所当然,没人会感
意外。人从出生而成长,从青年迈入盛年,由中年渐次进入衰老,然後老死以终,从因到
果的变化轨迹明显可数,这种结果人们都能接受。

如果一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中途却横死夭折,这样的结果就令人难以置信。作史记的
司马迁就很难相信「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作善因必有善果的事实。伯夷、叔齐两兄弟
是古代让国的圣贤,结果饿死首阳山。而孔门唯一称得上「好学」的颜渊,一生箪食瓢饮
,结果短命而死。可是,天天杀人,食人心肝的盗□,结果是安享天年寿终正寝。那些操
行不良,好犯上、好作乱之辈,却安逸享乐过一生,富贵绵延好几代。「余甚惑焉,傥所
谓天道,是邪非邪?」真有「天道」吗?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真有必然关系吗?对此
,司马迁很是疑惑。

自「因」种下开始,渐次发展到结果,中间有数不清的变数,最後结的果实,往往是意想
不到的形态。因演变到果,存在著千头万绪曲曲折折的轨迹,粗心凡夫如何能细细数来,
一丝不爽,一毫不缺?对於因果天命的所以然,在未知之前,唯有「难信能信」。毕竟「
天命」及「因果」的事实,出自圣人经典之口,凡夫能以「因果」安然接受种种出其不意
的事件,咬紧牙根,忍住怀疑,勉强接受。要摆脱凡夫的无知妄作,就得在因果大冶洪炉
中番番烹炼,难信能信,才有浴火重生的一天。

    难知能知

始因演变到结果,冥冥中有一条轨迹,过程极其复杂难知。孔子历经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齐治平的世间学问牢牢在握,过了四十岁仍无缘可仕,无处可一展长才。不是孔子求
学不努力,更不是孔子无德无能,孔子五十岁时知是「天命」使然。内而孔子自身之命,
外而鲁国之命,相互交错结成一张命运共同网。过了五十岁,孔子便进入从政的「命」,
从鲁国中都宰,调升为大司寇,不久就代季氏摄行相事。五十五岁後,又无缘为政了。

每个人一生的因果变化,虽然微细难知,却总离不开「异时而熟,异类而熟,变异而熟」
的三大原则。顺著过去的善恶行为而得的果报,佛法叫「异熟」。为什麽以「异熟」称呼
「结果」呢?因为最後成熟的结果,大大不同於初因的性质。因到果这三种变化,唯识述
记说:
    「言异熟者,或异时而熟,或变异而熟,或异类而熟。」

因演变而成熟结果,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快则这一生就能尝到果实,慢则要下一辈子才有
结果,远的甚至要数生之後,才会有结局。结果的时间有长有短,叫做「异时而熟」。许
多人以为眼前做的不会立结果实,坚持不信因果。有一个从事教职的家庭,太太信佛,先
生不信佛,先生撕了太太平日课诵的佛书,边撕边嚷著说:「你看一点也没事啊!」因要
结成果,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加料酝酿,善恶行为的当下,或许一点事也没发生,但日久
天长之後,便有出其不意的结果。这位自负的教书先生,多年後突然一病不起,果从何来
呢?若知因果的异时而熟,心里就有数了。

从「远因」结成眼前的「果报」,在成熟前已历经许多辗转变化,有时添入加速结果的缘
分,有时则加入减缓成熟的因素,从因到果有种种因素缘分,辗转成熟结果,叫作「变异
而熟」。当有人用功念佛,却发生不如意事,这因果如何看待呢?印祖常以「後报转现报
,重报转轻报」教人如何看待生命中的意外。有一位居士患了重病,听从印光祖师的教诲
,日日念佛精进,不久来信说,病是愈了,却因不善用心,念佛急进,导致中气极虚。印
祖以「汝精进念佛之故,遂转後报为现报,转重报为轻报。即此一病,不知消几何劫数三
途恶道之罪。」若懂得因果之间有「变异而熟」的情况,那眼前的一切结果,何尝不是业
障消除的好现象?

人们从行为、言语、心念三方面造下远因,以後这些业因会以什麽形态成熟结果呢?若先
前造了善恶远因,後来结出不善不恶的「无记果」,就是「异类而熟」。因有善恶,果唯
无记,因与果的类别不同。据宣验记说,三国时代,吴王孙皓残暴不信正法,作事不近人
情,和□衣舞女观看园丁整理花园,在土里掘得一尊金色佛像,佛像轮廓分明而庄严。孙
皓把佛像放在厕所旁,让佛像拿著厕所拭粪的竹片。到了四月八日佛诞节,孙皓尿溺在像
头上,开玩笑说:「今天是四月八日,我为佛灌顶沐浴。」不久,孙皓全身发肿,下体剧
痛,经过虔诚烧香忏悔,叩首自陈罪状,才得以舒解。孙皓造了恶业行为,结果是由身体
来承担,正如永嘉大师证道歌说的:「作在心,殃在身。不须冤诉,更尤人。」善恶业因
,报在无记的身体,叫做「异类而熟」。

圣人知因果之所以然,深信因与果有丝毫不爽的关系,故行事谨慎畏因,不敢昧因种下未
来苦果。印祖说:「古之圣贤,无不战战兢兢以自操持,故其心不随富贵穷通所转。穷则
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圣人深知「如是因必有如是果」的原理,在因果大冶洪炉的
烈火锻炼下,终能结出精金美玉的人品。

    难得能得

趋吉避凶,好果善报,人人梦寐以求。好果报须从好因缘来,不从因缘用心,只图好结果
,那是心存侥幸。昧於因果的人,有的「常作恶因,欲免恶果。」譬如已经站在大太阳下
,却想避开影子,不管如何奔走都是徒劳无功。有的「稍作微善,即望大福。一遇逆境,
便谓作善获殃,无有因果。」(印祖语)好果善报,难得能得,只要取之有道,就有落实的
一天。

凡夫深信因果,圣人深知因果,无不惧懔因果天命,懔於因果的圣人凡夫「势必改恶向善
,希圣希贤。虽在暗室屋漏之中,常如面对佛天。」(印祖语)心存因果观念的人,无处不
有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行事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唯恐素行有亏,种了恶因
。因果就像一座全天候的监视器,它无时不记,无处不录,置身在这座大冶洪炉中,上智
者因此证得本有佛性,下愚者因此不敢肆意纵情。

「知命、立命」是世间圣人的□为,「菩萨畏因」是出世圣人的功夫。深晓因果,则乐天
知命,不怨不尤,素位而行,生命穷谷也会有「溪壑为我回春姿」的时候。

一枝草一点露 李坤海

「一枝草,一点露」,系台湾老一辈的人勉励失意者的俚语。人勿因一时的不得志而悲观、
自暴自弃,只要能勇敢面对现实,乐观进取,有坚毅意志者,老天会如给予小草沾上露水
滋润,好让它生气盎然、欣欣向荣。易言之,就是「天无绝人之路」的意思。不过,并非
人人皆如此,若一个人心中充满贪、□、痴,无端造身、语、意三恶业者,他绝不会受老
天眷顾沾恩的。

两年来台湾经济沉沦,景气低迷,失业率攀升,找工作甚难。基隆市府为招考三十名清洁
队员,在一千多名报考中有不少硕士、学士出身的高学历者。透过萤光幕看到那些高学历
与低学历的应考者,同样上气不接下气,力扛三十公斤砂包驰骋百公尺。「一碗饭难求」
、「学历无用论」已非随便说说的牢骚话了。那些高学历者为「吃饭」不惜降格以求,真
为他们因一时偃蹇落拓、穷愁潦倒而出此下策,感到悲哀,一股同情和酸楚之情不禁填胸
塞臆。但又反过来想,对他们能放下身段的勇气,打从心底钦佩不已。

不久前新闻报导,一位台北某电子公司出身的老板,因公司倒闭一身是债,一家生活顿成
问题。□徨而一筹莫展的他,有一天灵机一动,央求老母亲教他「挽面」手艺,俟学会之
後,他不顾往昔董事长之尊,摆路边摊,做原属女人专艺的「挽面」工作。因他的技术佳
,收费公平,在「薄利多销」下收入不恶。他的改行转业另辟蹊径,使他获得「绝处逢生
」的喜悦。

从这两件事实可得一个启示:现在的社会,与其求高学历,不如求一技在身。凡怀有一技
之长者,永远不怕没饭吃,这正是「一枝草,一点露」的真意。

台湾俚语中有一句「荏马嘛有一步踢」。「荏」,台语音为「ㄌㄤ」为柔弱之意。
「嘛有」为「也有」之意,「一步」即台语「一个撇步」(一招)的略语。整句的意思是:
即使一只瘦弱的马,一遇危急,它也会有以双腿力踢敌方保护自己的招数。意即任何人纵
然能力差,一旦临急,他也会现露出某种最起码的能力。每个人都有潜能和小小特长,只要
能善用小特长,加以用心砥砺学习,就能成为自己的专艺,若能存诚务实地求其发展,定能
闯出一片天来。

日本家喻户晓的演艺界名人桂雀雀(艺名,注一),他的成名故事,足可证明。

根据桂某发表於日本PHP(注二)杂志,第六二五期中的一篇「被双亲遗弃,以『笑』越过
悲情」一文指出,他十二岁时,嗜赌的父亲欠下一大笔赌债,穷得养不起自己和妻儿,竟
然狠心地弃家「跑路」。从此孑然一身的桂雀雀,至国中毕业为止,一直住在无灯、瓦斯
、电话、自来水的简陋老旧房子。三餐有时由善心的邻居提供,或自己跑到街上餐厅洗菜
、洗碗打工,换取餐食及零用钱。夜晚回家,在黑漆漆的屋内,空寂又伤感,为排除害怕
和寂寞,就藉著佛坛的蜡烛灯光看书或念佛。

乐观,一见人就笑,饶舌,爱说笑话逗人发噱,这是雀雀的特长。他国中毕业参加一个私
营电视台举办的搅笑比赛,获得第一名,得到三万元日币(约台币柒仟元)。受此鼓舞下
,他用心揣摩演艺人员的搅笑动作,并融合独创一格的演技,累次参加别家电视台举办的
表演赛,经常拿到冠军。尤其在一九八七年的NHK(注三)新人演艺竞赛,获得搅笑相声剧
最优秀奖。他的表现获得NHK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的肯定和青睐,遂被该电视台录用。为了充
实自己,他投入当时日本最负盛名的相声泰斗桂枝雀门下习艺。「青出於蓝而胜於蓝」的
他,不久就随著师父的退休取而代之,独挑大梁。

他虽然只有国中学历,但平素博览群书,腹笥便便且匠心独运,编造与众不同的「搅笑相
声剧」(注四),甚受欢迎。尤其他的口才犀利,说辞隽永,听来逸趣横生,饶有趣味,
听众爆笑声连连,拍案叫绝,成为搏得最佳人缘的演艺人员。试想:被父母遗弃的「歹
命子」,又本无一技之长的他,後来成了成功的演艺者,正是为「一枝草,一点露」、「
荏马嘛有一步踢」做了最好的注解。

雀雀在这一篇文章,有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人都有某种特长应趁机发挥它,进而学会某
种技艺,且知如何地努力为善,有一天贵人会出现相挺,而後能开花结果。莫封闭自我的
特长,更不可妄自菲薄,脚踏实地加油努力,成功之路为之大开!」

寄语天下□傺者,莫愤激嗟怨自己命运舛蹇,请向雀雀看齐!

注一:一九七七年生,原名不详,专演搅笑相声剧,盛名於日本演艺界。
注二:日本的知名杂志之一,於一九四七年创刊,迄今经五五年历久不衰。所谓 PHP为Pea
ce and Happiness Through Prosperity的简称。
注三:日本中央电视台,属於官方。
注四:日语称为「落语」。

挑   夫  濯  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见过黄山的挑夫,「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老词,改成「黄山归来不
怨尤」,更感贴切。

黄山自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後,黄山上的一棵松、一块石,
被保护得比人命还珍贵。黄山上建宾馆,各种建材如厚厚的夹板、一大捆长长的铝管、各
式砖块,都得由「宾馆运输队」挑夫用扁担自山下一肩肩挑上山。山上宾馆,用过的脏被
单不准在山上洗涤,一律挑下山,洗好再挑上去用。每天太阳未起来,挑夫们便肩上压著
百多斤的重量,脚下踩过数千级石阶,至少挑五六个小时以上,把山上吃的瓜果、蔬菜、
米油等生活用品挑到云端里的宾馆,为山上数千游客饮食起居,竭力贡献。

挑夫们宽宽的肩膀後部,脊背正中,都有一个被压出来的肉包。由於常年负重攀登,挑夫
们的小腿胀得像变形的葫芦,像极了黄山饱经风霜的盘结松根。在狭窄的山路,不方便自
由换肩,挑夫有一种「痛苦的发明」,把一根木棍撬在扁担下,搁在肩上成人字形,藉以
减轻肩膀的重压。中途歇脚时,用木棍撑著一扁担的东西,不敢全部搁下,怕歇过後无力
挑起百来斤的重担。

游人看了挑夫如牛马般的挣钱方式,很不忍心地请问挑夫:「一天能赚多少钱?」挑夫回
答:「照重量算,一趟能挑一百二十斤货,大概是三十六元上下的工钱。」三十六元换成
新台币,不到一百五十元,全家老小就靠这一百五十元过活。一百五十元,在台湾有多少
人花得不痛不□,挑夫却是靠著非人的耐力攒来的。当每一位挑夫从身边吆喝走过时,很
少有人不起恻隐之心,尤其是看在台湾人的眼里,自然生起幽幽的惭愧,庆幸自己能生长
在宝岛,何其幸福可贵!

游黄山,除了奇松、怪石、云海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外,还有那些挑夫,他们让人珍惜现
有,不敢怨尤。

难  得 瑜 扬

在苦乐忧喜交错,悲欢离合交织的生命网络中,怎样的遭遇算是「难得」?是「他乡遇故
知」?还是「金榜题名时」?一般我们在诠释这两个字的时候,冠在後头的境遇往往是顺
意的、悦心的,然而,逆境就不「难得」了吗?冷静思之,「顺」或「逆」似乎不是难不
难得的关键,重点在於自己是从什麽角度、用什麽心态去对待。

对一个商场上的强人来说,保持不败的竞争优势,让生意的远景欣欣向荣,是很「难得」
的。不过,偶尔出现的危机或颓势,却有适时提醒的作用,他若能在这个时刻做出明智的
抉择,转危为安,今後的根基必能更加稳固。谁能说这样的事业低潮不是「难得」呢?而
对一个艺术创作者而言,能持续呈现赏心悦目、令人赞叹的作品,也是很「难得」的。不
过,偶尔遭遇的瓶颈,却能让他留白一段时间,好好深思,好好沉潜。只要他能找出自己
的盲点,勇於突破,创作的领域就能得到开展,提升到一个新境界。谁能说这样的创作停
滞不是「难得」呢?

所以,人生的际遇没有绝对的「优」或「劣」,端看自己的心境如何应对。我们可以随著
变动不拘的圆周而摇摆不定、不知所从,也可以选择安住於圆心,用深远的眼光来看待世
界。当我们立定脚跟,不随生命的顺流或逆流而惊慌失措的时候,就能从容地从各种情境
中撷取养料,不论顺心或拂逆,都将是为了成就生命的圆满而来。而「难得」二字,就是
那个可以让我们立定脚跟的圆心,凡事若能作「难得」想,「得」与「失」之间,就不是
楚河、汉界那样的壁垒分明了。

「难得」,佛家谓之「难遭遇」。生命中就是因为有「酸甜苦辣咸」各种风味,所以文学
家才能依之而创造出一篇篇动人的故事。因此,不要只觉得「甜味」难得,偶尔品尝一些
「苦汁」,也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回甘美味哦!

君子爱莲 坚 忍

每到初夏时节,座落在台湾北部的一处农园—观音乡莲花园,总是陆续挤满了熙来攘往的
人潮,争相一睹出淤泥而不染—莲花—的「君子」风貌。

这片荷花园,占地面积仅次於台南白河莲园。目前该地巳有十座莲园,栽植荷花的种类,
有大王莲、香水莲、睡莲、母子莲等,颜色也由一般常见的粉红色,更培育出白、红、青
蓝、黄、紫、橙色……,一眼望去,让人有股清新脱俗、豁然开朗之感。

每一株荷花的长成,其实并不容易。从取下种子去壳入土,保持水分的滋润,一定时间的
植入肥料,加上天气适宜,农人们的细心呵护照顾,如同带大一个孩子一般。每当带著沾
满世俗尘劳的疲惫身心,来到这个世外「桃花源」,让人顿时卸下心灵枷锁,摆脱是非人
我之争,远离纷扰的勾心斗角戏场。

母亲说:「照这样一直栽莲下去,以後从空中看台湾,彷佛就是『莲花国』了。」

欣羡极乐,切愿回到本有家乡的您,或许可以先来一窥家乡景况!

心灵版图

脚能走得多远,毕竟有限;
心能放得多大,无限空间。

孩子们:

开学了,你和同学们好久不见,碰了面都寒暄些什麽?除了问问作业写完了没,是不是常
会谈谈去哪里玩,有什麽好玩,尤其是出国观光游览?

有些同学客观条件允许,因此有许多出国的机会。到过很多国家,见识各个地区不同族群
的生活方式,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某些人却拿它作为
炫耀的筹码,极力吹捧出国的享乐,膨胀了自己,无意间一再压缩了同学的自信,这实在
是曲解游历世界的本意,我们有必要来认识它、澄清它。

许多人都有环游世界的「壮志」,只是这分豪情到底构□在什麽基础之上,未来它将决定
你会完成什麽样的「梦想」。如果是以享受为出发点,纯粹到各地吃喝玩乐、疯狂购物,
实在不必耗费金钱、旅途劳顿,奔波在异乡之间。如果是为了证明自己也有本事出国而盲
目成行,一定感受不到旅游的乐趣,事後必定懊悔不已。这样的观光价值实在是微乎其微
,我们大可不必这麽浪费。

存心就像一颗种子,将来它会开出不同的花,结成不一样的果实。因此,谨慎於事情的发
端才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假如有机会出国,该学习做好行前的规划:想到哪里、看什麽
、能获得哪些东西?准备的功夫一点也马虎不得,这样才能让这一趟旅行知性与感性兼具
,充分达到寓教於乐的效果。要是没办法出去走一走也不用感到沮丧,内心的世界可说无
限宽广,我们何不努力扩张心灵的版图,它所能带来的快乐,比起出国旅游可一点也不逊
色!

有一天下课,小明神气的对小华炫耀自己刚买的新手表:「瞧!我这表的表壳是金的。」
小华默默无语,因为她的表壳是钢的。小明接著又说:「我这条表带也是金的!」小华依
旧闷不吭声,她的表带是合成皮的。小明忍不住满腔得意,扬著头说:「喂!我这表的表
面同样是金的。」这下小华的头更低了,她的表面是塑胶的。突然,上课的钟声响起,大
家围过来一看,小明的手表根本不准。只见小华瞧了自己的手表一眼,微笑的说:「我这
手表只有一点比你的强,那就是它走得相当准确!」这时候,小明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
不出来。

表的功能在於提供正确的时间,那才是它真正的价值所在。人生是否充实美好并不是出国
就可全部涵盖,征服多少心灵的版图才是最重要的。以下提供几点给你做参考:

第一、战胜自己的缺点:如果我们不能根治自己的弱点,那麽它就会随时藉机坐大,进而
威胁到我们的未来,因此每一个缺点都不能轻易放过,必欲除之而後快,能打败心中的敌
人就是降服了一个心灵的祸患,让光亮的版图更加壮大。

第二、开启阅读的视窗:每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充满惊奇趣味的国度,文学的、艺术的、自
然科学、社会历史,铺陈出来的就是一扇扇绮丽的窗户,轻轻打开它,就如同看见这丰富
而多变的世界,当你仔细品尝一本本动人的好书,就是在拓展一块心灵的版图啊!

第三、关怀身边的事物:每一个出现在眼前的境界都是一项考验,结局是光荣获胜还是束
手就擒,完全看你用什麽态度来面对。曾经有一个老婆婆信仰十分虔诚,每天早晚烧香拜
佛不曾中断。一天夜里,梦见佛菩萨指示第二天会来拜访她,老婆婆从梦中醒来非常高兴,
於是用心计划如何来迎接佛菩萨。隔天一大早,她就费心地准备许多精致的佳肴及贵重的
珍宝,等待佛菩萨的到来,可是直到天黑了,老婆婆却一直都没有遇到。等著等著她累得睡著
了,在梦中看见佛菩萨慈蔼的笑容,并且谢谢她的招待,老婆婆纳闷的说:「我等了一整天
,您都没有降临,怎麽还要谢谢我?」佛菩萨亲切的说:「今天我已经到你家三次罗!我
就是喝你开水的邮差,吃你美食和收你礼物的孤儿呀!」可见不求回报的付出、真诚自然
的关怀就是最大的美德。每一次体贴的心意,每一个善缘的促成都是开拓心灵版图的最有
效方法,因为美好的感觉正越来越广、越来越大……

孩子们:一个只看到自己「没有」的人,肯定是个可怜的贫者。若能时时感恩所「拥有」
的一切,那他必定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富翁。贫与富之间的差距,无关财富的多少,而是在
於抱持怎样的态度。如果你能懂得经营心灵的版图,即使不能出国,一样能领略翱游四海的
乐趣,你说是吗?

论语简说(三十五) 子  圆

为 政 第 二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
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
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向孔子请问:「如何使人民做到恭敬、尽孝以及互相劝勉行善?」孔子回答说:
「面对人民时,言行能够庄重,人民自然产生恭敬;教导人民对父母尽孝,自己也能够慈爱
人民,人民便肯尽忠职守;选出善人担任公职,来教导不善的人,人民就能相互劝勉向善
!」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季康子是鲁国大夫,「康」是他的□号,
古代依据□法论断一生的功过得失。「子」是他的官爵。季康子掌握鲁国大权,希望人民
能够对他恭敬、尽忠,并且自动劝勉行善,这样政治就容易推动。

「临之以庄,则敬。」临,是指居上位面对人民的意思。庄是庄重不随便,一切依礼而行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上位者本身率先做起。

「孝慈则忠」这句话却从两方面做起,一方面教导人民在家庭中孝顺父母;另一方面上位
的领导者,能真心关怀部属,视民如子。切勿骄纵自己,「视民如犬马」,甚至「视民如
草芥」,造成人民形同陌路,反目成仇。

春秋战国时,秦缪公有一次走丢了一匹好马,後来发现好马,竟被岐下的乡民三百多人,
杀煮吃掉了。缪公手下官吏非常气愤,想治罪这三百人。缪公却说:「君子绝不因畜生而
伤了人命。」更宽宏大量表示:「吃了好马肉,不饮酒是会伤身的。」随後赐酒给这三百
乡民。之後,秦国攻打晋国,缪公军队非常窘迫,难与晋国匹敌,这三百人自愿请缨加入
战阵,冒死争先冲锋杀敌,不只打了胜战,而且俘虏了晋国国君。所以上位者慈心视百姓
,百姓便会心悦臣服。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这句话不是从国君或人民说起,特别强调第三者,孔子劝季康
子要举用善人推动教化。孔子不直说不善者的缺失,也不强调用刑罚来制止,而是建议季
康子提拔善人教导不善者,让百姓观摩好的模□,心里生起羞耻心,彼此劝勉为善。孔子
五十岁时,季氏推举担任中都宰,经过孔子三个月的治理,中都百姓受到教化,了解礼节
的重要性,男女走在路上,分道而行,不慎掉了东西,也能路不拾遗,善好政风远播国外
,各国都派人来观摩学习。

孔子曾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者以道德引导百姓,善用礼节整饬
行为,百姓心中自然产生羞耻心,进而改过迁善。本章中庄重自己、慈爱人民,倡导孝亲
及选举善人,正是仁德的政治。为人主管想打造优质环境,这章经文是必修的课程。

依法不依人

    道源法师讲经时,一再请慈舟大师不必随众拜座。慈舟大师说:「为尊重佛法,应当拜
坐。比方到了印度菩提树下,见了『金刚座』不是要礼拜吗?为什麽要拜那块大石头呢?因
为世尊坐在上面讲过佛法,乃是『法座』,所以要拜。讲过佛法的座位,我们还应当拜,何
况座位上现有一位法师在那里讲法,焉敢不拜?」(见慈舟大师纪念集)

    大学士君子

英国大学重绅士教育,重在教学生「做人」,培养目标与我国古代「君子」相似。而德国
大学则培养学者与技师,重在教学生「做事」,培养目标与我国古代的「士」相近。今之
大学学生不可不勉为「绩学之士」,不可不勉有「君子之风」。英国前剑桥大学最高行政
长官Eric Ashby也认为,就英国传统而言,大学教育更注重造就有教养的人,而不是有学
问的人。(见徐辉大学教育要义简论)

    万金买邻

南北朝的宋季雅罢官後,买了一座宅子,紧邻吕僧珍的家。吕僧珍问他买宅的价钱,宋季
雅说:「一千一百万。」吕僧珍奇怪为何如此贵?季雅说:「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南史吕僧珍传)

    根本教育

雪公说:「那一个国家就须受那一国的根本教育,各地有各地的风俗,血统、文化也不同
。民族是血统关系,但文化比血统更重要。中国定五伦,夫妻为首,不能乱来。有些兄弟
为财产而争,这须文化教育。『孝弟忠信礼义廉耻』是我国主要文化,从前大家以孔子为
中心,学习五伦,若全学外国东西,则国灭亡,不是外国东西不能学,须自己先守住本国
文化。」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佛典电子化讨论板 - 三藏十二部经, 部部电子见真迹                  BudaTech
阅读文章: 第 257/39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