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Magazine ◎ 期刊文章随缘张贴区    板主: grace
阅读文章: 第 313/39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作者: miyuki (美雪) 看板: BudaMagazine
标题: 明伦月刊356期
时间: Fri Oct 14 04:41:35 2005

三业行  鞭鼓生

□祖云:「克除习气,莫若三业行慈,三业行慈,则无十过。十过既除,十善斯在,而五
乘之本立矣。然後以实相印之,法法皆归佛道。古有行之,常不轻菩萨是也。初随喜品便
净六根,何俟诵说方名深观?果能以慈修业,自能善入佛慧。不然,学问愈多,我慢愈炽
,习气愈长,去道愈远。惟益多闻,增长我见可惧也。」

三业者,身口意是也。凡夫之心,终日在六道中流荡,身口意也随著五欲六尘起惑造业。
学了佛,就是要将凡心,脱胎换骨成圣心,在翻整过程中,用功得不得力呢?有将学道当
作学技艺吗?在习气的拉锯中,连修行也在敷衍门面自欺欺人吗?学道的重心,值得我们
一再省思。

想想自己有哪些习气?雪公说:「不修行便罢!修行了,就不动贪□痴。」这麽豪气的言
语,有多少人做到了呢?雪公言:「心,不动曰心,一动叫意。先有意思一动,想干什麽
?『意』思说话,心里没有就不会说话。口之言语,身之动作,一切一切都是意业在发动
。你想当强盗,作圣贤,也都是身口意三业所造。」

三业行慈,是修行人要克除习气,重要的方法。也就是身口意三业都要秉著慈愍来待人接
物,举心动念,先为别人设想。处处存心,不但不要恼害对方,更进一步要让他得乐。既
然以他为念,那个坚固执著的「我」自然消弭,没有「我」的染污,何等清净!所以祖师
说,果能以慈修业,自能善入佛慧,生如来家。否则学问愈多,我慢愈炽,习气愈长,去
道愈远。何时才是解脱自在的时候啊!思之不禁悚然。

画三百壁净土相
写十万卷弥陀经
贵贱不论皆激劝
况登高柳定祈生
——元代 李济

唐朝善导大师,是净土宗第二代祖师。曾造《西方净土变相》壁画三百多堵,前後书写《
阿弥陀经》十万馀卷。在家出家四众不分贵贱,受他激励劝化而精勤修持的,不计其数。
更何况大师临命终时,登上寺前柳树,面向西方,祝告「愿佛接引、不失正念、得生西方
」的决心。大师毕生精勤自修、恳切化人的行谊,在在都是修净行人的好榜样。

唯识三十颂研究(一一六) 智  果

◎通达位

※前 言

唯识宗将大乘菩萨修行阶位,从因至果,分为五等,所谓「唯识五位」(即此五位皆不离
识故),何等为五?一者资粮位,二者加行位,三者通达位,四者修习位,五者究竟位。
如是五位之中,前二位已略释讫,今当续说第三「通达位」。

 甲、论主设问

「次通达位,其相云何?」复次,第三通达位,其义相为何?

乙、举本颂答:

《颂》曰:「若时於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今试句解

丙、总释颂意


(一)释颂上二句

《论》九云:「若时菩萨,於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若菩
萨於□等四善根位修行圆满,从此「二空观」无有间断,生起无漏之根本无分别智,断尽
分别二障种子,正证二空所显之真如理时,此能缘之根本无分别智,对於所缘之真如理体
,如实照了,完全无所分别,即完全无有能取相、所取相等毫无意义又不切实际之戏论故
(所谓「二种四句」;有、无、一、异,俱不俱等)。

(二)释颂下二句

《论》九云:「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如,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俱离能取
,所取相故。能所取相,俱是分别,有所得心,戏论现故。」此时菩萨,心境相称,智如
冥合,能所一如,无有二相,此方名为真实安住於「唯识真胜义性」。亦即:无有「智」
外之「如」,为「智」所证;亦无有「如」外之「智」,能证於「如」。「智」与「如」
平等平等。

故《宗镜录》五十九云:「能缘即无分别智,以智无分别故称『平等』;所缘即真如境,
境亦无分别故称『平等』。又此境智,不住能取、所取义中,譬如虚空,故说『平等平等
』,由此义故,菩萨得入真实性。此位不可言说,以自所诠故(诠,诠证也),证时离觉
观思惟分别故。」当知:若说有能取、所取之相,这都是「於法有所得」之妄想分别心所
引生之错误、无意义、不切实际之戏论也!上来总释颂意已讫。

 丁、广释本颂

(一)广解正智

《大乘义章》卷三云:「言正智者,了法缘起无有自性,离妄分别,契如照真,名为正智
。」

《翻译名义集》卷五云:「正智」亦即: 

 1.如理智□□ 诸佛菩萨,亲证真如、契於诸法实相之真智。 

2.真智□□ 照了真谛理之智。 

3.根本智□□ 正冥符於真理,而无能缘、所缘之差别,一念之真智也。此智为生一切法乐
,出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故名「根本智」。 

4.无分别智□□ 又名「无分别心」,正体会真如之智也,真如者,离一切相而不可分别也
。

故《摄论释》十二云:「与境无差别,智名无分别。」谓若智与所取不异,平等平等起,
是名「无分别智」。

《述记》九末云:「此智(见相)二分,合有三解。」兹分述如下:

(1)初师见相俱无

立说□□ 此智见相二分俱无。

引证□□ 《论》说此智无能取、所取相故。如无性菩萨之《摄释论》六,引《庄严论颂》
云:「智者了达二皆无,等住二无真法界。」谓与胜慧相应之智者,能决定了知能缘、所
缘本来无性故,能平等安住於能取、所取悉皆远离、真实不虚之「法界」中(法界者,真
如平等之理体也)。

结论□□ 故应许此无分别智,见相二分俱无。

(2)次师见相俱有

立说□□ 此智见相二分俱有。

转释□□ 此智带彼「真如相」起,方名为缘彼故。

斥前: 

1.斥前无「相」,成己有「相」

反牒□□ 若无彼真如相,而可名为缘彼真如者。

例斥□□ 汝缘色之智,应可缘声等,许无声等相故。彼既不尔,此云何然?

结论□□ 故应许此无分别智定有相分。 

2.斥前无「见」,成己有「见」

反牒□□ 此智若无见分,应不能缘,岂可称彼为缘真如之智?

例斥□□ 汝不可说真如性,亦名能缘。

结论□□ 故应许此无分别智定有见分。

总之:此智见相二分俱有也。
   □(3)三师唯见无相

立说□□ 此智「见分」是有,「相分」是无。

引证□□ 《瑜伽》七十三说:「真如无相可取,正智不取於相故。」

通妨□□ 问:若有「见分」,即有分别,斯则本颂应言「唯离所取」,不应言「离二取」
?

答:虽有见分,而无「随念」、「计度」二种分别,非无「自性」分别也,故《颂》中说
「非能取」,非谓见分之取全无也。

问:若无相分,则无所缘缘,若无所缘缘,何得独有能缘?

答:虽无相分,而可说此「正智」挟带「真如」之体相俱起,以此「智」不离於「如」,
中间更无间隔,如钳取物,似日舒光,亲照亲持,更无相状之相,故名「缘彼」;不是「
变带」彼「相分」之影像而缘,故非相分也。

《论》九举例云:「如自证分缘见分时,不变而缘,此亦应尔」谓「自证分」缘「见分」
,敌体亲证,不是变相而缘(即彼此地位相同,亲近逼附,体不相离,中间无影像间隔也
)此「正智」之缘「真如」亦复如是,实无「变带」之义(变起影像而缘),唯有「挟带
」之义(亲附境体而缘)也。

若「变带」真如之影像而缘,便非亲证,此即是「後得有分智」所摄,而非此「根本无分
别智」矣!

结论□□ 故应许此「根本无分别智」,唯有「见分」而无「相分」。

上来「广解正智」已讫,虽有三说,《唯识心要》以第三师之说为正义也。

(二)释位及见道名

《论》九云:「加行无间,此智生时,体会真如,名通达位,初照理故,亦名见道。」谓
菩萨於「加行位」中之「世第一法」,双印能所二取皆空,此後二空观,无有间断,至此
无分别智生起时,顿断分别二障种子,体解领会真如理体。《述记》曰:「体者通也,会
者达也。」以「体会」即「通达」之义,故名此位为「通达位」。又因为此位,最初照见
「真如理体」,故亦名为「见道」,「无漏智照理」名「见」。「道」是「通运」义,能
通运行人,至於极果,故名为「道」;或「道」是「游履」义,行人游履趣於极果故。「
见」即是「道」也。

问:若「照理」名「见」,二地以上岂不照理?

答:地地虽皆照理,此最初故,偏得「见道」之名也。

问:「修道」能断惑故,名为「修道」;「见道」既能断惑,亦应名「修道」。又「见道
」能见理,见理名「见道」;「修道」既重观,亦应名「见道」?

答:从增胜义,各举一名耳,即:

「见道」,非不断惑,见理义增,初见理故,即显断惑义微,以不断俱生惑故。

「修道」,重观真理,除障义胜,以能除难断之俱生惑故,数数断故,前已见理,故此为
微。

上来「释位及见道名」已讫。
  
富翁御猴 雪庐老人

顽猴有刀枪有车马
富翁收车马刀枪制锁

(案:猴子盗取刀枪车马,四处逞凶。富翁赎回後,以铁作槛,关住顽猴。人心浮躁有如一
只顽猴,刀枪喻为口业,车马如造身业,特制的锁比喻执持弥陀名号。

约束身行,静坐或绕佛;
禁语守住口舌;
执持名号,净念相继。
如此就可以调御心猿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流通序浅释(一)  印光祖师/撰  净    常/释

前 言

印祖在民国二十五年,岁次丙子,尧历仲春望日,为一位道友发心付印一万本《普贤行愿
品》流通,写了一篇序文,阐释《华严》与净土的关系。末学以为净土行者,研读此文,
不但对念佛法门信心的提升,与求生西方净土愿力的加强,有所裨益。而且由此文亦可略
知雪庐老人晚年开讲《华严经》,在讲习上常说「《华严》是大本《弥陀经》,《弥陀》
是小本《华严经》」的涵意。因此,末学不揣鄙陋,浅释此文,就教於诸位好学深思之士
,普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正 释

(一)劝归净土

印祖云:「如来一代所说诸法、举其大宗,其名有五。曰律,曰教,曰禅,曰密,曰净。
此五宗者,悉皆显示佛之身口意三业,戒定慧三学,与夫一切三昧万德。固无可轩轾抑扬
,拣择取舍者。然在学者修习,当详审与自己根性相契之法而修。一门深入,校为省力。
而此五宗,无不以律为根本。净为归宿。此在佛世已然,况今末法时代乎。」

释迦如来,一生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馀会,所宣说的教法,虽然无量无边,若要标出
最主要的宗派,约有五种:

第一是律宗,即是佛所制定的大小乘戒律。

第二是教宗,即是佛所宣说的大小乘言教。

第三是禅宗,即是佛所采取以心印心,教外别传的法门。

第四是密宗,即是佛亲自内证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知之。

第五是净宗,即是佛所说念佛往生西方净土之法门。

以上这五大宗,都明白的指示出:

佛的身口意三业,又称为「三轮」,因为能碾碎众生的烦恼、摧毁众生的业障故;一个行
者,只要能修持戒、定、慧三无漏学,即能出世间、了生死、成佛道;以及一个行者,修
学百八三昧,或无量三昧,所获得的利益功德等。

因此,这五大宗平等平等,本来就没有高下、胜劣之分,不可以简别当赞扬、采取那一宗
,或该贬损、放弃那一宗!可是,对於一个修学佛法的人而言,却应当详细考量自己的根
性,然後选择一门与自己根性相契合的法门去修学,专注在一个法门上,深入去参究,这
样才比较少麻烦,不浪费心力。

然而,不论你选择那一宗去修学,都必须要知道:没有一宗不是以佛所制定的戒律为基础
,没有一宗不是以佛所说的净土法门为最终的落脚处!这种以戒律为根本,以净土为归宿
,所谓「持戒念佛」的修学方法,在释迦佛在世时,就已经如此,何况是今日之下的末法
时代呢!

(二)净土超胜

「以净土法门,彻上彻下,三根普被,凡圣同归,上之则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之
则五逆罪人,亦可预入其中。良由一切法门,皆仗自力。非到业尽情空,不能了生脱死。
净土法门,兼仗佛力。若具真信切愿,即可带业往生。二法相校,其难易奚啻天渊悬殊。
」

因为佛所说的净土法门,贯通上下,不论上中下三根众生,都普遍加被摄受,不论三圣六
凡九界众生,都同一接引归向西方。向上来说,即使是等觉菩萨,像文殊、普贤,也不能
超出净土法门所摄受的□畴之外;向下来说,即使是杀父、杀母的五逆恶人,也可以参预
进入莲池海会之中!为什麽呢?这实在是由於其他一切法门,都只仰仗自身修学戒定慧三
学的力量,若非修学到断了惑,消了业,则绝无出三界、了生死,脱离六道轮回的可能!
唯有净土法门,除了仰仗自己修学佛法的力量之外,同时还能仰仗阿弥陀佛本愿力的摄受
。因此,修学净土法门的人,假若具足了真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
,切愿(念念厌离娑婆,心心欣求极乐),临命终时,虽未断惑,却可以蒙佛力加被,慈
悲接引,带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出离生死流转,六道轮回之苦!

其他一切法门,与净土法门,互相比较,其修行之难易,那里只是像上天与深渊之差别而
已! (一)

执 火 炬  三 省

称念南无佛者,语业不空。如是语业,名执火炬。能烧烦恼。 (摘自《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上说,能日日称念「南无佛」的人,所造的语业必定功不唐捐。造作这样的
清净语业,就好像手中拿著火把一样,能将障蔽本性的诸多烦恼悉皆焚毁,还原自性的无
垢、光明。

吾人终日不离言语,故一张嘴巴最易造业。修行人懂得慎护口业,因此就能「借力使力」
,将这造业的利器拿来说「诚实语」(相对於「妄言」)、「柔软语」(相对於「恶口」
)、「和诤语」(相对於「两舌」)和「质直语」(相对於「绮语」),顺应本性,利乐
有情。若能更进一步,「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则对於法身慧命的滋长将更有助益
。

或问,十方诸佛无量无边,身处末法时代苦难娑婆的吾人,该日日称念那一尊的名号呢?
在《高僧传》中,曾经记载文殊菩萨开示唐朝法照大师的一段话:「此(娑婆)世界西,
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之後,决定往生,永不退
转。」想来,若能以悠悠之口来称念「万德洪名」——阿弥陀佛,这造业的利器也可以是
照亮觉悟之道的「大火炬」,吾人怎可等□视之呢!

深得学佛大本的林则徐(一)—— 学佛修净香火因缘  藏 密

「光幼即闻 公(林则徐)之名,而向往之。今知其修持如此之严密,诚所谓乘愿再来,现
宰官身而说法者。」——— 印光大师〈林文忠公行舆日课发隐〉

白衣学佛,世间事业办得卓然可观,又能不忘菩提,行解相应,净业功课每日不断,从古
到今有谁能如此呢?纵观历史,清代的林则徐,堪称难得的人选。印光大师在〈林文忠公
行舆日课发隐〉赞叹他是一位「大忠大孝,建大功,立大业。道济当时,德被後世,浩气
塞天地,精忠贯日月」的人物,这一切成就「皆由学佛得力而来」。

印祖说:「林文忠公则徐,其学问、智识、志节、忠义,为前清一代所仅见。」清代众所
周知的人物,如早年的纪晓岚、刘墉,中晚期的曾、左、胡、李,名声虽响亮,但是论起
见识、志节、气度,都不如清代中叶的林则徐,关键之处就在林则徐恭敬实心学佛。林则
徐将佛法奉为日课,净业修持不断,深入佛法精髓,掌握一切学问、志节、忠义的大根本
。所以历经世间许多事务,大小事情处理得妥妥当当,无不合适。

林则徐一生修建无数水利工程,平定野番、回汉的乱事,和贩卖鸦片「谋财害命」的英国
商人拼斗,立誓拔除腐蚀国本的罂粟花。林则徐晚年刻了一个「历官十四省,统兵四十万
」的□章,一生轰轰烈烈的事功在这颗□章上表露无遗。这些事功的背後,若没有佛法「
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广大弘愿,怎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明心志的诗
句?

谨依《林则徐全集》的日记、诗词、文录,及《清代名人家书》、《林则徐传》等书籍资
料,探究林则徐的学佛因缘与净业修持,以资净土行人描摹学习。

张师诚叹为奇才

林则徐生於乾隆五十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 村老人,□「文忠」,生长在
佛教兴盛的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从小就在父亲教授的私塾熟读经典,十九岁应乡试考中
举人。二十多岁因一封「新年贺禀」,受到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担任四年的文书幕僚
。两人相识的因缘美谈,林则徐子孙代代口耳相传,据说当时张师诚为了试探这位年青人
的真工夫,要他彻夜赶写一篇给嘉庆皇帝的奏摺。早起的张师诚看了奏摺里提的办法、辞
藻、文笔,无不顺当恭整,大为惊喜。但是他隐忍一切赞美,对奏摺书法故作不满的样子
,叫林则徐再誊一遍,以试探年青人的涵养火候。林则徐不计一夜没有阖眼的疲惫,心平
气和再度振笔千言,精神贯注,毫无疏懈,张师诚叹为奇才,有意栽培这位明日的国家栋
梁。

张师诚将康、雍、乾三代的国政制度细细告知,几年下来,林则徐「尽识先朝掌故及兵刑
诸大政」,而张师诚的学佛修净经验也毫无保留地传授林则徐。林则徐在《张兰渚中丞六
十寿序》里(案:清代巡抚也称中丞),赞叹说:「我夫子(张师诚)爱才如性命,染人如丹
青,扶寒□如济舟航,引後进如培子弟。」张师诚爱才如命,善於调理栽培,扶助贫寒而
具有才能的人有如助人渡海,引荐後进青年像是栽培自家子弟。林则徐日後忠诚爱民的风
□,以及净业修持、善用佛法安邦定国的学佛本色,都在张师诚幕下奠立坚实的基础。

戒杀念佛的张师诚

张师诚是清代乾隆年间人,曾任江苏、福建巡抚。他是一位专修净业的佛门弟子,曾编集
《径中径又径》一书,有位名叫许净中的三宝弟子在书序提到张师诚的净业修行情形说:

「吾乡张兰渚先生,字心友,讳师诚,居湖州归安县。父梦日轮照窗,寤而生师。母早故
,事父以孝闻。少年登科第,历任封疆,为江苏巡抚,见苏城杀业夥,屡出示劝戒。遇放
生河等处,必严捕鱼之禁。署中不宴客,不杀生,已而长斋奉佛,栖心净土,自号一西居
士。择前贤净土论说,辑《径中径又径》一书,并自为之序,後附净土歌咏,其自作数十
首,最为警切。道光八年,年六旬馀,乞假归里,静居斗室,一意西驰,逾年卒。临终时
,诵《弥陀经》毕,□举佛号至第五声,寂然而逝。予读其辑集并诗,深叹名列显贵之班
,身任封疆之职,而念念修持净土,竟有如是之恳且切也。殆现宰官说法为後世作一标榜
者欤?」

从序里得知张师诚曾以巡抚的地位,张贴榜纸告诫苏州人减少杀业,严禁有人在专供放生
的湖河捕鱼。官署中规定不开宴席不请客,不杀生,後来便长斋学佛,专修净土,自号「
一西居士」。为了弘扬末法时期唯一得度的净土法门,精选历代修净人士的开示法语,编
辑成《径中径又径》一书。以凸显「净土法门」是一切学佛的捷径,而「念佛」又是修净
土的径路,至於四种念佛的「持名念佛」则是捷径中的捷径。

张师诚告老还乡後,在静室中一心念佛发愿求生净土,隔年就过世了。临终前,诵完《阿
弥陀经》,念了五声佛号,便安详往生。张师诚身为封疆大吏,却能念念修持净业,如此
至诚恳切,给後世现宰官身的人立下好榜样。

持名是径中径又径

净土经典、古德开示不胜细数,张师诚为何还要编辑《径中径又径》呢?张师诚在自序说
:
「佛法有助世道人心,不可辟佛。学佛多功败垂成,释迦悲悯特开净土一门。持名不辍,
未尝乏人,又皆志在求福,欲得勤勤恳恳,专心求生西方者,百无一二。且问以净土一门
,多未明晓,甚或妄生疑谤,夙障之重,一至於是。一生西方即不退转,有如此至简至易
之径路,不知猛力跳出,噬脐何及?

余根钝障深,茫无解悟,惟於净土法门,信之笃而愿之坚,一息不容稍懈。又思广度有情
,普济含识,嘉庆甲戌,曾取前贤净土论说,择其精语,辑为《径资浅切编》。嗣见荆溪
周子克复《净土晨钟》一书,先得我心,不复授梓。继思醒世之书,先贵破其沈迷,方可
引之入胜,否则阅未终卷,难免昏昏欲卧。此编以醒迷发端,开门见山,更足怵人深省。
且信愿行三者,如鼎三足,缺一不可,今以三者为大纲,层递分门,较有次第。是以重加
订定,删其繁文,增其未备。莲池大师有曰:持名一法,是为径路之中径而又径。谨取以
改编名,仍付剞劂,用作法施。」

张师诚读过许多宋儒辟佛的论点,听到许多学佛念佛人只为求世间福报,要遇到念佛专求
往生的人,百人之中找不到一两位。即使有勤奋念佛的人,又不明了净土法门的殊胜,甚
至妄加怀疑毁谤,忘了有一生西方就不退转,这麽简易直接的一条捷径。张师诚自认是一
位根机钝、障碍深的人,但他对净土法门却是「信之笃,愿之坚」,不敢一息懈怠。自修
净土法门,又想兼利众生,便选择古德修净的格言法语,最初的书名叫《径资浅切编》,
後来读到周克复先生的《净土晨钟》,认为已经先得我心了,书虽编成也不愿出版。後来
想到要提醒大众修净土,应该要先破除众人的迷惑,然後才能引人入胜。於是改以莲池大
师说的「持名一法,是为径路之中径而又径」,书名换作《径中径又径》,以信愿行为大
纲,共有四卷。 (待续)

有关〈林文忠公行舆日课发隐〉 濯 生

民国二十三年,印光大师在苏州报国寺闭关。有一天,林文忠公则徐的曾孙林璧予先生,
带来林文忠公抄录的「行舆日课」,请印祖作序,以便出版流通。使各界人士知道林文忠
公的一生修持,见贤思齐,发菩提心,同生西方。印祖在序文里说:

「详观古之大忠大孝,建大功,立大业,道济当时,德被後世,浩气塞天地,精忠贯日月
者,皆由学佛得力而来。世儒不知道本,只见已然之迹,而不知其所以然之心。致其本隐
而不显,潜而不彰。以拘儒忌佛,故多主於潜修密证,不自暴露。若详审其行迹,必有不
可掩者。其子孙若非具正知见,必惟恐为俗儒所讥,亦不肯为之阐发耳。以此因缘,致潜
德幽光,湮没无闻者多多矣。
   □《旧唐书》,凡佛法事迹,及士大夫与高僧往还之言论,俱择要以载。欧阳修作《新唐书
》,删去二千馀条。《五代史》亦然。盖惟恐天下後世,知佛法有益於身心性命,国家政
治,而学之也。其他史官,多是此种拘墟之士。故古大人之潜修而密证者,皆不得而知焉
。

林文忠公则徐,其学问、智识、志节、忠义,为前清一代所仅见。虽政事冗繁,而修持净
业,不稍间断。以学佛,乃学问、志节、忠义、之根本。此本既得,则泛应曲当,举措咸
宜,此古大人高出流辈之所由来也。一日文忠公曾孙翔,字璧予者,以公亲书之『弥陀、
金刚、心经、大悲、往生』各经咒之梵册课本见示。其卷面题曰,净土资粮。其匣面题曰
,行舆日课。足知公潜修净土法门,虽出入往还,犹不肯废。为备行舆持诵,故其经本只
四寸多长,三寸多宽。其字恭楷,一笔不苟。足见其恭敬至诚,不敢稍涉疏忽也。其经每
面六行,每行十二字。

璧予以先人手泽,恐久而湮没,作书册本而石印之。以期散布於各界人士,俾同知文忠公
一生之修持,庶可当仁不让,见贤思齐,因兹同冀超五浊而登九品焉。命光略叙原委。光
幼即闻公之名而向往之,今知其修持如此之严密,诚所谓乘愿再来,现宰官身而说法者。
愿见闻者,一致进行,同步後尘,则国家幸甚,人民幸甚。」

印祖曾以林文忠公的例子,劝同是福州老乡的卓荣泰居士学佛,印祖说:「今请一位阁下
最佩服者,来为阁下说法,阁下断不能不生景仰而效法也。此人乃阁下之老乡,即林文忠
公则徐也。此老之学问智识,志节忠义,即在当时,在後世,非丧心病狂之人,无有不景
仰向慕。」

这一篇序,印祖为什麽刻意名为「发隐」呢?印祖在信中告诉卓荣泰说:「待经来(案:指
收到寄去的《林文忠公行舆日课》),则文忠公学佛,古之大孝,大忠,建大功,立大业,
道济当时,德被後世之学佛,均可悉知其大略矣。故其序名为『发隐』。非徒发林文忠公
之隐,盖遍发古大人之隐。」

古来有很多学佛的儒者,为什麽少有人知呢?原来是被只知有世间,不知有出世的「拘墟
」之士刻意隐瞒了,印祖以林文忠公为例,将这一段史实揭开来。

大病临身

印祖云:

「接手书,知夫人身婴贵恙,已经月馀。用药颇难,诸医束手。当此时机,正好用万病总
持之阿伽陀药。阁下每以此药,普施於人,何於夫人之病,尚沾沾然以难於用药为□哉?

其令郎令爱令媳等,既受生育之恩。当此大病临身,存亡莫保之时,教以各各为其母志诚
恳切念南无阿弥陀佛,以祈寿未尽则速愈,寿已尽则速得往生西方。令郎等孝心淳笃,当
必皆如救头然,而常持念也。如是则岂但有益於夫人,实则深有益於令郎等也。

凡人有病,可以药治者,亦不必决不用药。不可以药治者,虽仙丹亦无用处,况世间药乎
?无论能治不能治之病,皆宜服阿伽陀药。此药绝不误人,服则或身或心,必即见效。 
 
然人生世间,无论久暂,终有一死。其死不足惜,其死而所归之处,可不预为安顿乎?」
(复智正居士书二)

典型夙昔之十七—— 道证法师

道证法师(一九五六 —— 二00三),台南市人,毕业於台中中国医药学院,是一位仁
心仁术的医师,也是一位善以佛法良药医治众生烦恼的「医王」。

法师在医学院就读期间,由於参加校内佛学社团(医王佛学社),亲近台中莲社李雪庐老
居士,因此对於净土持名念佛法门深具信心,不但自身精进修持,日後行医之时,亦常善
巧慰导病人念佛消宿业、求往生,化解了无数人的身心热恼(案:参见其著作《学医与学
佛》、《倾听恒河的歌唱》)。然而,就在法师献身於医疗服务、济世度人的行列之际,
却意外发现罹患卵巢癌,在自知来日无多的情况下,便毅然放下尘世所有俗务,出家专志
修行。

出家後的法师虽为病苦所缠,但弘法度众的宏愿却未因此稍减。她带著被病痛啃蚀的孱弱
身躯,依然为净化社会人心、弘扬净土法门而尽心尽力(案:参见《清莲飘香》、《画佛
因缘》、《毛毛□变蝴蝶》等著作)。乃至往生前一年,更接受圆因老法师(案:其行谊
详见《明伦》三五五期之〈典型夙昔〉)的临终付托,筹掌「莲子放生团」,继续推动护
生、放生的慈益事业。

法师住世的时间虽短,却以过人的毅力和深广的悲心,感动了海内外的佛子,使大众对於
净土念佛法门更加好乐、踊跃,对於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更能铭感於心。这样一位「燃烧
自己,照亮别人」的修行者,且让我们透过几则小故事,再来回顾她不凡的身影。

以苦为师 决志生西

道证法师未出家前,是台中顺天医院的肿瘤科医师(俗名郭惠珍),在得知自己罹患癌症
之後,她没有沉溺於忧惧和惊惶,只是一心念佛,把生命交给阿弥陀佛。郭惠瑛居士(案
:法师俗家的妹妹)在〈花枝春满天心月圆——学医与学佛外一章〉中,对於法师坚定的
道心有生动、纪实的描述:

「………四月下旬的一个晚上,忙碌得几乎整年都没有互通消息的家姊突然打电话来,第
一句话便有板有眼的说:『一心皈命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我想老姊想必又要提醒远在异乡的妹妹念佛吧!

『通知□一下,末学要往生了!』

『□看到阿弥陀佛要来接□了吗?』

『还没,可是有其他的信号。』

『什麽信号?』『一个肿瘤!是卵巢癌,很大,一般来说不会超过六个月……』她讲话的
口气俨然是一位肿瘤科医师在向病人的家属说明病情,一点儿也不像一个癌症病人自己的
陈述。

 我怔了一下,说:『菩萨,还有许多众生需要您度哩!』

『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愿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
,我此愿亦无有尽。』

『可是,□有把握吗?』

『虽然尚未一心不乱,但是信愿具足。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

 我心里想:她真是信愿具足了,阿弥陀佛一定会来接她的。对一个学佛的人而言,往生是
一件最美妙不过的事了,我觉得此刻说一些留她的话都太俗气了。可是我还是问:『那□\
还上班吗?』

『唉!该去的我都去了,只是最近脚肿起来了,比较不方便……□放心!有人护持我念佛
,照顾得很好……』

我心想:『老姊啊!生这麽大的病是唯一叫□休息一下的办法吗!为了那三年肿 ?瘤科医
师的卖身契,谁叫□早点离开那日夜劳碌,与病、死纠缠搏斗的地方,□都不肯的,现在
,□终於要解脱了!』

『好了,』她继续说:『我打电话告诉□是要□也要早有心理准备,我看了太多人临死慌
慌张张的……平常就要把死字挂在额头上,用功念佛!□好好做□该做的事吧!我临终通
知□,□远在美国也赶不回来八小时之内帮我助念了!』  

『阿弥陀佛!』这是我唯一能说的话……。」

文章中又写道:「………一个癌症病人难道真的没有痛苦吗?从小到大,家姊不知患过多
少疑难杂症,考倒多少医生,或许是『天将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在长期与病苦的
挣扎中,培养了她的忍耐力。对一个能负荷万斤的力士而言,百斤的重物,又算什麽呢?
但是,更重要的是她的心念,诚如她写给家人的信中说的:『佛力加持,肿瘤是有的,但
找不到生病的人、受苦的人。我也觉得很奇怪,一般人都会很苦,可是我很自在,说真的
,人多半是吓死、烦恼死、负重死,我万缘放下,轻松自在。』

家姊并没有接受传统的放射线治疗,她只是一心求往生。但是为了安慰关心她的人,她吃
一点中药,并用小麦草灌肠。看她灌,好似一点都不痛苦,灌进去後,为了使小麦草汁彻
底清洗肠子,她还得倒立十来分钟。我也常和她一起倒立,表示『同事』(四摄法之一)
。她让我觉得灌肠是一件很轻松有趣的事。有一次,我想『同事』得彻底一点,便也试著
灌肠,才知,那真是冷汗直流,一分钟都很难忍住的。然而,她却告诉我,她每次都利用
灌肠後到厕所的路上练习念很慢很慢的佛号,学习安详、自在,到了厕所後还要『当愿众
生,弃贪□痴,蠲除罪法』。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他诸如肿瘤本身的痛、断食的
苦,便不消说了。她这样的实践佛法,难怪她看起来不像病人,也难怪那肿瘤会奇迹似地
缩小。」

不畏病苦 为法忘躯

前文曾提及,法师在罹癌、出家後,仍为弘法而恪尽心力,在《清莲飘香》这本著作出版
的背後(案:此书内容为法师透过录影,对义德寺斋戒学会学员的演讲辞。),便有一段
相关的感人故事。道祥法师在〈清莲飘香摄影见闻记〉中有如下记载:「忏公(忏云老法
师)慈谕道证师拍个录影带或录音带,与斋戒师兄勉励,道证师感念地说:『………只要
能使这世界更好一点,纵然只剩最後一卡力,也要尽力而为!』那时候,她正天天发烧兼
呕吐,犹精神奕奕的响应此事,令末学汗颜不已。

次日,一整个早上,道证师含著眼泪喃喃地念著两句话:『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
遭遇……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想到百千万劫中无量无边流浪生死的
痛苦灵魂,不禁哭了一个早上,根本无法开始录音,最後含泪说:『但愿纯真的斋戒师兄
们能早日察觉生死苦,及早舍离五欲,修心圣道,多珍惜这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斋戒时光,
用功修行,永远离苦得乐。』

是夜九点,於佛前燃臂三颗(双臂皆已燃遍了,几无可再燃之处),为避免夜里□声会造
成录音的杂音,即紧闭门窗,开始为摄影脚本录音,预计要通宵才能录成,她无尽的强大
悲愿,令末学耳中一直回□著一句话:『长夜凄风眠不得,为众那惜心肝剖』。一个健康
的人关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通宵录音都会受不了,更何况身患重病的道证师?若不是有『
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的强大无尽悲愿,如何能做?

次日,早晨七点,末学看桌上的药和早斋都没动用,以为发生不测之事,赶紧敲门,还好
,她开门说:『还没录好,还要再录,几点了?』末学答道:『已经七点了,已经录了十
小时,屋子里空气很不好,请先用斋服药。』趁著她吃药的时候,末学进屋打开窗户,赫
然发现录音机前的棉被血迹斑斑(她有时会血崩),看得末学热泪盈眶,大概书本上所描
述的『呕心沥血』就是如此,末学劝她养一下息,她说:『我遗憾的是:我只有一条命为
佛法牺牲。』她的行为言语再度震撼著末学这颗愚钝的心,………。」

道证法师一生最为人津津乐道之处,便在於她处於重病之中,仍心心念弥陀、心心为众生
。她面对人人畏惧的死亡,总是以感性的口吻如是自励:「即使明天是世界末日,今夜,
清风明月下,我仍在园中种满莲花。」对於探问病情的莲友,也以「莫忧我花几时开,回
首快将己花植」回应,要大众莫以她的病况为虑,快快回头呵护自己念佛的清净心。正因
为如是万缘放下,所以在人生的最後,她终能如此自在、殊胜:「(道证师於)观音菩萨
成道日清晨两点四十分,舍报往生,………。临终正念分明对陪侍者说:『念佛的心态很
重要,要知是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现在我已完全明白了。』说完了,又念几声佛,
便自在往生了。入殓时,容颜祥和,全身柔软。」(案:参见〈化入弥陀的微笑—道证法
师生平介绍〉一文)

在《倾听恒河的歌唱》一书中,法师曾引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句,曰:「生时丽似夏花,
死时美如秋月。」综观法师一生,因为时刻不忘以佛号庄严身心,所以为这两句话作了最
好的注解。纵使法师俗缘已尽,神归安养,但相信她的悲心宏愿,必将永远滋润芸芸众生
的心田。

注:文中引文详见《明伦》月刊第一七八、二一九、三三七期。

善 居 室————曲园的故事  士  伦

「读论语公子荆一章,富者可以为法。
  读论语齐景公一章,贫者可以自兴。」
  ——《围炉夜话》

苏州市马医科巷中,有一座「曲园」的园林座落在那儿。曲园的主人,正是人称俞太史—
—清末著名□学大师俞樾所建。清朝同治十三年,俞樾得到友人的资助买下这块废地,构
□「春在堂」等三十多间房子。屋旁有一小块空地,如曲尺形,俞樾亲自设计,利用弯曲
的地形凿池叠石,栽花种竹,□成一座小而简□的「曲园」。

曲园的用意

园子为什麽取名「曲」?原来园名典出《老子》〈曲则全〉这一章,《老子》第二十二章
说: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
,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曲则全」是一句古语,《孙子》云:「善为道者,以曲而全」,《庄子》〈天下篇〉也
说:「人皆求福,己独曲全,曰『苟免於咎』。」

俞樾三十岁考中进士,参加殿试时,以「花落春仍在」诗句,搏得曾国藩的赏识,名列保
和殿试第一名,授给翰林院编修,後来派往河南作学政。有一次他出试卷,有官员给他一
把名条,希望让这些考生及格。俞樾没有徇私枉法,因此得罪了人家,被人弹劾他的试题
是「割裂经义」,对先贤不恭,遭到免职而归,永不复用。三十八岁的俞樾,离开了官场
,移居苏州,从此闭门著述,潜心学术,注书遍及儒释道三家,长达四十年。

俞樾一生际遇坎坷,经历许多挫折、失败,深知「直木先伐,甘井先竭」,丛林里的直木
,人们总喜欢先砍伐,长得弯弯曲曲的树,往往被人视为一无用处的弃木,反而可以保全
。饱经宦海浮沈的俞樾,悟得《老子》这一章「曲可全」的处世智慧,所以将园林命名为
曲园,并自号为曲园老人。

苟字的妙趣

苏州以园林见长,各处散落著大大小小的园林,雅淡而轻巧。而在众园林当中,曲园算是
小号的园子了。苏州园林规模最为宏大的拙政园,占地五万多平方公尺,留园有二万多平
方公尺,狮子林、沧浪亭有一万多平方公尺,网师园也有五千四百平方公尺,俞樾的曲园
占地只有二千八百平方公尺。曲园虽不是苏州最小的园林,也难称为大,但是俞樾以《论
语》「卫公子荆善居室」为观点,认为这样就心满意足了。

他在《春在堂随笔》中,有一则笔记谈到曲园,他说:

「我在北京,有位许姓友人邀请到他家的『养园』宴饮,只见花木整齐,房舍幽静高雅,
很有园林的妙趣。

席间,许姓友人说:『冉地山侍郎对我的园子用杨木建房屋,不以为然,怕不耐久。』

我说:『先生看这些房舍可撑多久?』冉侍郎说:『不过三十年而已。』我再问:『那您
看我许某还可活几年?』冉侍郎一听不觉大笑。我听後也赞叹说:『许公真有通达人的见
地。』

没有几年,许姓友人就过世了,『养园』也换了主人。我在吴地苏州构□『春在堂』,旁
边有一点空地,整治成一个小园林,名为『曲园』。用的是《论语》卫公子荆的办法,以
一个『苟』字治园林。有人担心它不够坚固,我便举许姓友人的话来解嘲。」

治家的高手

俞樾的曲园,怎麽个「苟」法呢?先看《论语》〈子路篇〉云: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

公子荆是卫国公子,国君在他成人时,封他一块采地,这是他一生开始有了自己的地方,
他说:「只要这样就很够了。」随著公子荆的德学日增,有功於卫,国君再加封给他,他
的土地稍稍增多了,公子荆说:「只要这样就很完备了。」君子如天行健,自强不息,比
起其他骄慢奢华的贵族子弟,卫公子荆的君子之风格外出众,所以国君屡次加封,使得公
子荆拥有丰富的禄位和封地,这时的卫公子荆说道:「只要这样就很美好了。」

卫公子荆「苟合矣,苟完矣,苟美矣」的苟,有「苟且、粗略、诚、但、姑且」等意思。
雪公讲授《论语》,采取「但、姑且」的意思,只要这样姑且就够了、就完备了、就很美
好了。

卫公子荆乐的是君子之道,对於采地禄位「不忮不求」,保持不贪求、不嫉妒的态度,但
是世间福报却随著德辉而日加增长,不求自得,这是真正善於治家的典□。所以孔子赞叹
他「善居室」。

君子意如何

俞曲园喜欢卫公子荆这个「苟」字,有知足常乐的味道,更有「不以此累其心」(注一)的
超然。俞樾半生赁屋居住,在此之前已经移居四回了,最後因为得到友人的资助,才得以
构地建屋,「但取粗可居,焉敢穷土木」(注二),厅堂用的木材都不粗大,甚至小园中的
叠石和花木也都是友人资助,有了这个园子「卷石与勺水,聊复供流连」(注三)就够了。

他把曲园的厅堂叫做「乐知堂」,取「乐天而知命」的意思,而厅堂有一副自署的楹联:
「且住为佳何必园林穷胜事,集思广益岂惟风月助清谈。」园子只要能住就好了,何必要
像各大园林那样穷奢极妙!这里有的是不必花钱买的清风明月,不仅有助清谈,更可以邀
集贤友,来此集思广益!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物质生活不过一个「苟」字而已,那里会贪图园林、禄位、采
地如何的精巧丰富?君子所好唯有「学」而已矣,谋的是道,忧的也是道。曲园说的就是
这个故事吧!

注一:见《朱子语类》:「问:『公子荆善居室』,也无甚高处,圣人称善,何也?」曰
:「公子荆所为正合道理恰好处。常人为屋室,不是极其华丽,则墙崩壁倒,全不理会。
子荆自合而完,完而美,循循有序,而又皆曰苟而已,初不以此累其心。在圣人德盛,此
等事皆能化了,不足言.在公子荆能如此,故圣人称之。」

注二、注三:俱见俞樾〈曲园记〉。

前嫌尽弃  一   凡

宋代袁采在任职乐清县时所完成的《袁氏世□》里面说:「骨肉失欢,有本於至微,而终
至不可解者,止由失欢之後,各自负气,不肯相下尔。有一人能先下气与之趋事,与之话
言,则彼此酬复,自然不异平时。」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个故事,就会对这一番话更为认同
相信了。

佐、施佑两兄弟同在明朝为官,仕途顺遂,都曾为一州之长。就在两人辞官为民,不再过
问政事的时候,却因为两家的田产参差交错,很难划分清楚,而彼此有了嫌隙冲突。虽然
很多亲友出面调解,希望能化解纷争,但都不为两兄弟所接受。

同乡里有一位先生名叫严凤,平常就以孝顺父母、友爱兄弟闻名,他对待兄长就如同事奉
父亲一般地恭谨尊敬、体恤关爱,真可说是无微不至。

有一次,施佑恰巧与严凤同舟过河,谈到田产纠纷之事,严凤听著皱眉蹙鼻神色忧愁,语
重心长地叹著气说道:「唉!我的兄长就是懦弱了些,这正是我唯一的苦恼,如果他能有
令兄那种精神心力来跟我争夺田产,我宁愿将田产全都送给他,从此以後就不必再替他担
忧了呀!」说完,严凤竟忍不住忧伤地哭了起来。

施佑听了这番真情流露的话,不禁省悟到自己的种种不是,便乞请严凤一同到长兄施佐家
,才入门就一边跪拜,一边哭著向兄长忏悔。而施佐也深受胞弟这种改变而感动得痛哭流
涕,彼此互拥安慰。这一天的巧遇严凤可说让兄弟二人前嫌尽弃,都急著要将自己的田产
礼让给对方。

从此以後,施佐、施佑两兄弟和睦相处,更加友爱,直到终身未曾改变。

在这个故事当中,有一幕感人的经典画面,就是「严凤颦蹙而哭」,这一哭流露出一种「
但愿兄长得离苦,不愿自己求安乐」的真情。兄弟乃是手足之情,手与足都是父母身上肉
,哪个有烦恼都会令父母心难安啊!正是这样由孝心牵动所流露的悌让情怀,才感动了正
在为物质田产僵持不下的施佐、施佑两兄弟,一时之间升华了心灵。

有时候我们学佛人,会偏执以理示人,甚至以法训人,忽略了人情事故的紧要性。其实学
得再多,如果不能够身体力行,一切都只是空谈,无济於事,更遑论「能近取譬」的善巧
度众了。古德即不同於凡俗,尤其重视「正己化人」的工夫,所以孔子说:「古者,言之
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在过去还保有善良风俗的时代,人们不会轻易地脱口而说出虚妄
的话语,总以自己说了却做不到为耻辱。又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
偃。」有权力地位的人,他们的德就好像风,能够教化百姓;百姓的德就如同地上的草一
般,当风吹拂过青草地时,草就随著风向而摇曳摆动。让我们闭起双眼想像一下,真如此
的话,这将是一幅多麽清凉、悠然自在的画面啊! 

寂寞难守 瑜 扬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孟浩然〈留别王维〉

参加进士考试落第之後,因为无人来访、探问,居处的门户恒常寥落、冷清,每天都孤单
地回到这个地方来,没人可以互相陪伴。唉!京师已经不值得留恋了,我还待在这里做什
麽呢?不如归隐山林去吧!只不过,一想到要与您(王维)分别,心中就有些许不舍。人
生路上,有谁是可以依傍的呢?像您(王维)一样了解我的人,实在太少、太少了。既然
不为人赏识,我想,我还是返回故乡的田园隐居,一个人过著寂静的生活吧!

根据《旧唐书·文苑传》的记载,孟浩然在四十岁时,来到当时的首都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结果不幸落榜。带著沮丧的心情,他决定回故乡(襄阳)隐居,不再汲汲营营於功名。
这首诗就是他离开长安前,向挚友王维辞别所作。略略比较王孟这两位盛唐时期著名田园
山水(或称「山水隐逸」)诗人在仕途上的际遇,真有天渊相隔之别。王维一路顺遂,二
十一岁就考中进士,肃宗时还被拔擢为「尚书右丞」,可谓飞黄腾达;而孟浩然不但科举
失利,一身的才干亦不为当政者所识,一生穷愁潦倒,「不达而卒」(《旧唐书》语)。
仕途际遇的不同,对於他们的诗作自然有所影响。虽然历来都以「清远」、「恬淡」等形
容词,来描述二人田园山水诗作的雷同性,然而,若从身世、遭遇去看待,却能深掘出两
种截然不同的心情。

王维的「归隐」,乃缘於对朝政腐败的失望(注一),对清净生活的渴求。孟浩然的「归
隐」,四十岁之前似有「终南捷径」(注二)之嫌,四十岁之後虽因科举、干谒失利而决
志隐遁,但由〈留别王维〉诗中「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二句看来,依旧有不得志的
怨怼之情,并非真正的□脱。因此,同样描绘山水,王维何以能营造出「物我合一」的境
界(注三),而孟浩然为何在恬静的自然环境中,情感仍显得「蠢蠢欲动」(注四),至
此应该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了。

离开繁华喧闹的京城,孟浩然决定回老家,一个人关起门来,孤单地和寂寞相守去了。然
而,面对未酬的壮志,从掩门的那一刻起,恐怕才是另一段艰辛的心路历程的开始。

注一: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宰相张九龄失势,奸佞李林甫上台,王维自此无心仕宦,於
京师开始过著半官半隐的生活。之後,爆发安史之乱,王维就更无心於仕途,一心要回归
田园了。

注二:唐代卢藏用举进士,然不受重用,遂隐居终南山以求高名,後来果然被召任为官。
见《新唐书》卷一二三〈卢藏用传〉。後用於比喻求官或求名利的便捷途径。

注三:如〈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
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

注四:如〈晓入南山〉:「瘴气晓芬氲,南山没水云。鲲飞今始见,鸟堕旧来闻。地接长
沙近,江从泊渚分。贾生曾吊屈,余亦痛斯文。」

论语简说(六十三)  子 圆

八佾第三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
何患於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卫国仪地负责守疆界的封人,向孔子的随从弟子请求见孔子一面。

封人说:「凡是德学兼备的君子,来到我们仪地,我从来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弟
子就为他引见。封人出来後,对著孔子的弟子们说:「你们何必忧虑大道将要丧亡呢?现
在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木铎,广宣教化於天下,利益全天下的黎民百
姓啊!」

「仪封人请见」,仪是卫国的边地,封人是守边地的官吏,可能是位隐者,所以没有记载
真实姓名。「见」是介绍自己和对方见面。

「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仪封人会说这句话,可能怕求见孔子时
被阻拦,才表明凡到仪地的君子,他一定见得到。

「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二三子」指的是孔子的学生,「丧」是丧亡的意思,指的是大道将要丧亡,无法推行於
天下。「木铎」是金口木舌,四周用金属做成的大摇铃,中间是木料的舌。古时宣传政教
时,命令遒人摇动木铎,巡行於街道,告知老百姓遵从。此时仪封人见过孔子後,反而劝
弟子们不必忧愁,他确信无道的天下已经很久了,老百姓生活痛苦,正需要孔夫子把上天
的仁德大道传下来,使老百姓可以安居乐业。而孔夫子犹如周游列国的木铎一般啊!

反观孔子一生,无人肯接受仁德之道,他老人家五十五岁离开故乡,周游列国十四年,□
□徨徨,倍尝旅途辛苦,希望找到实施仁德大道的地方,可是无人肯用。晚年,孔子回到
鲁国,仍不放弃推展大道的决心,进行六经的整理,保存了中华文化的根本。孔子去世後
,天下更乱,民不聊生。最後讲究严刑峻法、崇尚武力的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却大肆焚书
坑儒。眼看著,文化的根就要断绝了,大道岂能再现!但是偏离仁德大道的政权岂可久远
!十多年就覆亡了。到了汉朝,汉武帝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於是孔子所整理的经典
,所蕴含的大道就随著宣扬开来。两千多年绵延不绝,照顾多少黎民百姓。

时下,许多人扬弃儒家典籍,丧失伦常之道,人民莫知所从,痛苦指数有增无减,正是无
道久矣!所谓物极必反,大家必将重新思考、反省,吾人将何去何从?至圣先师孔子所传
下的五经,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讲究五伦的人际互动,重视礼乐的教化,使人人各守本
分,各尽其职。只要人类生存的一天,必然需要。想想,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何人肯担?何人能传?

 亲戚不可失欢  吉 光

 「骨肉之失欢,有本于至微而终至于不可解者,止由失欢之後,各自负气,不肯先下尔。
朝夕群居,不能无相失,相失之後,有一人能先下气,与之话言,则彼此酬复,遂如平时
矣。宜深思之。」 (南宋 袁采《袁氏世□》)

亲属骨肉之间的失和,本来是因为很微小的事,但最终闹得不可开交,主要只是由于失和
之後,彼此都赌气,都不肯先降低姿态的缘故。亲属朝夕相处一家,不可能没有过失,如
果有了过失,其中有一人能先消气,主动去与另一方说话,这样彼此之间相互致意,又会
和好如初了。这种情况值得深思。
    □俗话说:「当家不闹事」,一个识大体的人,断不会因个人的私心而负气,造成骨肉亲戚
失和。古人说:「下人不深,不得其真」,只要自己肯先踏出第一步,平下气来跟对方好
言好语,相信破镜也有重圆的时候。

母虎衔子

佛说正法,不说「有我」,也不说「我无」,好比母虎口里衔著幼虎。《俱舍论》说:「
故佛说正法,如牝虎衔子。执真我为有,则为见牙伤。拨俗我为无,便坏善业子。」老虎
用牙齿叼 著幼虎,咬得太急会伤到虎子,像固执有个真我的人。咬得太松,幼虎又会掉落
,如执著「我无」的人,会损坏各种善业。

千字文台阶   

韩国全罗南道的灵□郡,是韩国儒家文化中心之一。那里有一座「千字文台阶」,共二百
五十级,每一级石阶用正楷刻写四个汉字,供人挑战。挑战者在两名监考官陪同下,用韩
语朗读《千字文》,念对一句可攀登一级,累计读错三个字就被淘汰。难度虽然大,但「
千字文台阶」前,从早到晚人潮不断。(见2004/05/21《环球时报》)

甘国老    

辛弃疾〈千年调〉词:「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甘国老,即甘草药材,有镇咳、祛
痰、解毒等作用,能调和众药,医治多种疾病。又可做烟草、酱油等的香料,所以被称作
「国老」。 (见《全宋词□赏》)

谈  茶

雪公云,古来都有「清议」,民国前五年还有,今日就没有了。大江以南多茶馆,有不平
的事,讲究「谈茶」,输者则尽付茶资,这叫清议,说公道话。清议时,对有理的一方称
君子,无理的称小人,这「君子、小人」名目,人们重视得不得了。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禅与静坐板 - 真心交谈的坐坐板                                 BudaSitting
阅读文章: 第 313/39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