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Magazine ◎ 期刊文章随缘张贴区 板主: grace |
阅读文章: 第 335/39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miyuki (美雪) 站内: BudaMagazine 标题: 在家律学 时间: Wed Oct 26 15:51:04 2005 前话 「南山律在家备览」原本共分宗体、持犯、忏悔、别行四篇。为适应一般初机居士们的需 要,我□选译了其中主要的宗体、忏悔两篇。因此题名为「在家律学」,不能算做在家备 览全部语体文译本。在「宗体总说」中的「翻邪三归」,是以去秋所写的「论三归的授与 受」一文代用的。又「忏悔要义」的一篇是我以备览「忏悔篇」为根据,所作的讲演稿。 与原文略有出入,但其义理无违。 这样的译述,在我还是初次尝试,因此缺点是难免的。例如就全部结构来说,我没有掌握 住一个适当的体例。有的部份把疏、钞、记文的义理揉在一起用语文连贯地写出;但有的 地方却保留原文,而采用注疏式的解释;也有些地方由於受原文的拘束,译得比较生硬。 所有上述的这些缺点,我恳切地请求各方的缁素大德不吝赐教指示,以便在再版时得到订 正。 我们学习律学的主要目的是要把佛教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日常生活中深入贯彻,随 时随地作自我检查、努力以佛法改造自己,创造自己的身心净化,并助成他人的离苦得乐 ,达到究竟圆满的无上正觉。在家备览中「持犯篇」细致地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清净身、口 、意三业,戒律的持犯因缘;「别行篇」中更详尽地指出在家佛教徒们必须知道的出入进 退一些重要常识。这两篇实在与「宗体」、「忏悔」有连贯性而分不开的。但由於时间和 体力的限制,我想将这二篇的译述工作留待将来有机会再为续成。假使读者们读了本书, 对律学生起深信,愿意进一步作深入研究的话,我希望最好能够直接阅读「南山律在家备 览」。 己亥仲冬著者谨识 在家律学 宗体总说 学佛法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发菩提心(觉心),行菩萨道(利益众生的行动)。我们学习律 学,也应当先从研究学习戒法、戒体、戒行和戒相的基本知识下手,然後据以作为我们发 菩提心和行菩萨道的依托。因为把戒体搞清楚,可以依律进修戒行,建立起菩萨因行,也 自然感得菩提果报。所以明确戒法、戒体、戒行、戒相的理论和据以指导菩提心和菩萨行 是有著很重要的联系。 应当指出,戒相的□围很广,而学戒的人却有限分,於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位上因 领会而取用不同,每一位又可各分三品(详细的道理留待下文五戒中「依境发心」一段中 再解释)。至於依建立戒相的外境上(如杀盗等行都须有外界境物)立名,那末有情境、 无情境多得无量,戒相当然也多得无量。说起来由粗而细,由简而繁,一层进一层,越深 入就越繁广。这□,为了便於初学者的研究,我想仅举其枢要,就以戒法、戒体、戒行、 戒相四科略作介绍。 戒法是佛通过民主方式给僧团制定的教法,它的目的是使个人出离苦恼,使僧团清净安乐 。依佛的教法授、受,受法的人领纳戒法成为一种业用(力用)称为戒体。依戒体建立起 护持戒体的身、口、意三业(思想、言语、行动)就是戒行。严持戒行而获得的仪表,使 人看到自然而然地会生起敬仰心的叫戒相。不过,这戒体、戒行、戒相都是从「戒法」而 起,所以统称说戒;换句话说,这体、行、相都可以法字贯之,即:戒法之体,戒法之行 ,戒法之相。 戒相有二种意义,这□所说的是「约行明相」,还有一种意义是「以法为相」,例如五戒 、八戒等戒条不同就是戒相,这一层在「南山律在家备览」的「持犯篇」中有详细说明。 有人也许要问,戒法与戒体究竟相同还是不同?羯磨疏说,体是戒法所依的根本,说明法 是能依,体(为法)是所依,法与体也就不同。羯磨疏又说,戒体是受法的人领纳佛制的 圣法於心胸,融为一体。照这样说,法就是所纳的戒体,当然不能说不同。我们可以建立 这样的一个概念:如果说法,未必是体,如果说体,必定是法。这其间原是不即不离,非 同非异的。 济缘记中记载著与上面同样的问题:既然法即是体,那末法与体还有什麽分别呢?回答是: 如果没有受戒,只能称为法,因为体是无情的。假使加上受者的发愿(愿受戒、得戒), 依授法的因缘而领纳了戒法,依心力感成一种业用(识田上前此未有的作用),戒法就能 发挥功用(止恶生善),这样才得称戒体。譬喻药丸是各种药味配制而成的,各味草药就 如戒法,配制的药丸就如戒体。这药丸不同於原药,但又不离原药,所以说虽异而同,虽 同而别。 资持记也有这样的问题:戒行与戒相有什麽不同?回答是:这是三业上的区别。戒行属意 业,约能观察的说,在下文解释戒体中圆教宗能忆、能持、能防等文及谈戒行的第一段中 有说明。戒相属身、口业,在「南山律在家备览」的「持犯篇」□,对业明四行中有较详 细的说明。 戒法 一、通叙戒法 1、示相彰名 正宗戒法 戒法,依法来说;它不局限於凡圣。不过,虽然凡圣通有这戒法,而我们所受的戒法,此 只能以轨成出离道(圣所证得)的圣法而说。圣所证的出离道,指初果以上所修的戒定慧 三学;我们虽在凡夫位,也说圣法的,是在因中彰显果号,如果依圣法修学就必得圣果, 律中也有「初受戒人,位同大觉」的话。 这□所说的仅是法的功力,没有说明究竟什麽是戒法,意思是要使我们习学的人,先思想 一下。□□能想到了更好。 羯磨疏有这样的问题:人人都知道受戒,究竟所受的是什麽呢?回答是:受的名圣法。假 使能奉敬、守护这个圣法,并使它净如明珠,就能为圣道作基址。由此可见,有些□知道 受戒,却不自知所受的戒,是圣道之基,应该特别加以尊重。羯磨疏的这一问答给我们敲 起警钟,提醒所有的受戒的人们善自护戒,不应轻慢。 简别化教、行教 说到这□,我想说明一下关於化教、行教的辨别,以明确在家律学的所属。 古代大德们把佛的说教概分为「化教」和「行教」两种。所谓「化教」,就是指通化於在 家出家的弟子的教法,例如十善、五停心、四弘、六度等各种观行都属於化教,它是专为 启发信心与知解的,也就是说它是著重阐扬教理,化导众生,使他们能辨明邪正,大开慧 解。至於实践上的取舍,任凭习学人的心愿、少修持也可以,多修持就更好。 「行教」也称制教,是佛专为出家弟子们所说的教法,因此著重於修持方面。当时佛针於 弟子们在学修佛法上所犯的错误,根据过失的因缘制定为戒条,并指示了具体的「修持」 与「毁犯」的道理与因果,使弟子们能够依戒奉行,消极的「止」恶,积极的「作」善; 所以就戒的性质来说,又可分作止持(如别解脱戒),作持(如饶益有情戒、摄善法戒) 。因此一切律学多是诠明开、遮、轻、重的理事,都是行教的□围。违反了这行教所规定 的准则就是过失,所以叫做「行教」。 问题就来了,既然戒律是属於行教□围的,那末在家弟子也要受持五戒、八戒、是不是也 属於「行教」所摄呢?回答是否定的。南山律中以十戒、具足戒属於制教,五戒、八戒属 於化教。弘一律祖说:「五、八戒与常途之化教不同。虽正属於化教,而又当制教;虽义 通於制教,而又终局於化教。正如四分律宗,正属於小乘,而义当大乘;义虽通大,而教 终局小。」这种义理,在宗体篇中也屡次有说明。 所谓五戒、八戒义当於制教的理由,在羯磨疏中也有说过,如来的设教摄受众生,如虚空 界的大无边际,包括无馀。在这样的大原则下,随立一法,在义理上、实践上都是圆融而 贯通的。像五戒教化在家佛徒的教法,受戒之前,也问「遮」、「难」,不合格的不能授 受;五戒之体,开、遮、持、犯,方便(造成犯戒的前缘)、趣果(结成果罪)等,完全 同於出家的戒律,所以说五戒、八戒,义当於制教。 辨明戒与善 又有人要问:既然戒有止持和作持,那末我们日常所作的善良行为是否都是戒?回答是否 定的。只有律仪所摄的「善作」名戒;其馀的十善业,但能称善,不能称戒。因为戒有两 种意义:一、有本来的要期誓愿□□受戒时的愿心。二、遍该有情无情境上的护戒的善良 思想、言论、行为,这样的作出「止恶」、「作善」的行为,才是戒善。其馀的善事,没 有这两个条件的不能算做「戒」。 行事钞中有四句把戒与善定了这样四种的简别:一、善而非戒:十业中的贪、□、痴是化 教中所禁,所以不贪、不□、不痴的□是善,不是戒,因为律中对此没有制定。又律(小 乘)不制「单心」成犯,即意地上的贪、□、痴,不构成犯戒(南山律分通於大乘,规定 意念一起就当以犯戒论断)。二、戒而非善:如印度外道的恶律仪。三、亦善亦戒;十善 中的前七支,如不要期授受,直尔修行的世善,没有「愿体」叫善;相反的有要期授受的 体,策励为善的修持就称戒。四、俱非:身口的「无记」。 说明遮戒、性戒 其次,「性恶」、「遮恶」的问题,也是很需要早予说明的。 性恶,如十不善业的本体是违背道理的,不论佛曾不曾制戒,假使造作了这十不善业,都 须循著因果的规律感得苦果,这叫「性恶」。佛因有过起而制戒防约,禁止性恶所以叫「 性戒」。如杀、盗、□、妄等在没有制戒前,作了也有过失;在制戒以後,违犯了於本业 上还增加违制的罪。 遮恶,是预防违犯性恶等不善业,如饮酒在佛没有制戒以前饮了原也没有罪;佛为防止修 行的人因饮酒乱性,不能自持,妨碍修道,招世人讥谤,结成犯戒;因而制戒禁止饮酒, 目的在於遮止预防,经制戒後,犯了就有违制罪,所以这遮恶的戒称为「遮戒」。 性罪有三种过失:一、违理的恶行,二、违佛广制,三、能妨道业。遮罪只有性罪的後二 种的过失,它在原则上不能算是违背於理的。 假使以五戒和八戒为例说,前四戒即杀盗娃妄属性戒,酒以下是遮戒。性恶前边说明了, 遮恶,用羯磨疏引俱舍论文及灵芝大师的解释略为说明如下: 禁止饮酒是保护性戒的一项重要措施,因为饮酒会忘失对是、非分别的正念;不辨是非, 就容易犯过致罪。八戒中的离庄严,谓非旧庄严,如华□璎珞等在家时常习用的叫旧庄严 ,这些旧庄严,都须远离。但存平常所服用的衣物,不生极醉乱心,所以称为「非」。长 慢的高胜卧处及动情的歌舞音乐,随行一事,都破戒不远了(当然有教育意义的音乐不在 此限)。依时而食,在中午以後不进食,使能改变原来非时饮食的习惯,不被「饱腹」、 「嗜味」的食欲所牵,恒常忆持八戒,起厌离世间无谓的事缘,增长所应该修持的善业。 2、略辨教体 业疏分三宗 说到这□,需要将「教体」扼要说明,对於明了戒相是很有帮助的。 「教」是诠表真理,与实践规律的;释尊说教,随著众生的心理与接受人的能力而定方式 与方法,一方面掌握「契理」的原则性,一方面又掌握了「契机」的灵活性。所以虽广开 门户,多设方法,不过千方百计的说,这「轨度」(总的方针)却是不差的。因为有一定 的原则,才摄受了一切的众生;因为有极度的灵活适应,一般的知见才难以测度佛的圆音 说法。 南山律祖在羯磨疏中用三宗的道理,判断了四分律学的教体。因「教」由体而成立,「体 」是教的根源;所以必须先明白了「教体」,才可分辨「教相」,这道理正和明白了事物 的本质,才不难了解事物的现象一样。以下谨将三宗的道理简要地向读者介绍: 一、实法宗:即萨婆多部。实法宗主张戒体同是「色聚」,作戒、无作戒二体都是表色。 至於行持,主张但防十业中的前七支□□杀、盗、□、妄言、两舌、恶口、绮语(五戒、 八戒相同),要在身、口色都表现了,才成远方便罪,这是正当其分的小乘教。 二、假名宗:即今所承的昙无德部(昙无德译法正、法镜、法藏、法护、法密。佛灭後百 年,优婆□多五弟子之一,於律藏立一部,名昙无德部),主张戒体是「强号二非」,指 无作戒以非色非心为体。随戒则防十业,重缘思觉(第二念追思前境)即入犯科,就是五 戒、八戒也防前七支,这叫「过分」的小乘教。 三、圆教宗:用涅盘经开权教显实教,会三乘归一乘的教义,决了权乘,同归实道;所以 它主张受体,乃是识藏熏种,指无作戒以善种子为体;随行则同三聚戒的圆修,微纵妄心 ,瞥尔初念,即成业行,又急于假名宗的重念论犯,这是终穷至极的大乘教。 实法宗的萨婆多部根据十诵律,俱舍、杂心、多论等,所以亦称「多宗」。假名宗的昙无 德部,依据四分律、成实论等,所以亦称「成宗」。 灵芝律祖说,释尊一代的圣教,不过大小两宗。两宗的见地:人、理、教、行,一一不同 ;学修的人必须略识它浅深之相,否则就很难领会,就像同是受戒,也有前面三宗的不同 。南山律则正依成实,旁用多宗,而终归于圆教,这是取涅盘经显性谈常,重扶律制的意 思,学修的人在临文时,不可混滥,假使以小乘望於大乘,那末大小悬殊;如果以大乘摄 收小乘,那末小无不大。所以行事钞中引胜□经、智度论文说:「声闻□尼,即大乘学。 」又戒本疏所引大集经中五部虽有不同,但并未与诸佛法界涅盘抵触。又引无量义经说: 「法水一也,江河井池分其异耳。」今南山宗,准此诸意,并以「圆意」,用通律乘,我 们必须预先知道这一点。 3、显知由径 圣道的本基 佛证道後,开始用自己所创见的真理来化导人群;愿度一切众生,同得佛法的利乐,所以 组织了僧团。在僧团中又制定集体生活的公约,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求得正法的久住。 这样可说为道制戒,不是为的世间福报□□名闻利养。推求佛意,下至翻邪三归,也是终 为一实佛道而作前引的。 同时佛又创立戒、定、慧三学作为清治贪□痴烦惑的利器。成实论说:「戒如捉贼,定缚 慧杀。」(贪□痴三毒像盗贼一样的劫掠了我们本具的智慧)这戒定慧三学,必须联系起 来使用。不过,初学佛法的人,务必要先学戒,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论、行动,使身、口 、意三业清净了,正定、正慧才会建立与开发。 资持记中说:「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五分功德,以戒为初;无上菩提以戒为本 ;那能弃戒而别求圣道!」大智度论中对舍弃了戒学欲求圣道,比喻为「无翅欲飞,无船 欲渡」,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将这些话引为座右铭。 戒有大功用 佛、法、僧三宝所以能够隆安不替,九道众生能够有所依归,为诸行的归凭,为贤圣之共 所依止的,就是「戒法」。由此可见戒律有住持正法、轨生物解、发趣诸行、为贤圣之本 基的各方面重要意义;由这各方面要义,可以了解戒的功用的伟大,换句话说也就是戒有 大用,能生各种殊胜功德。 略解戒的名义 行事钞中对戒的定义有这样的记载:梵语有三名:一、毗尼,翻为律;二、尸罗,翻为戒 ;三、波罗提木叉,翻处处解脱。佛的一生教化次第,不唯戒律,一切教门都是教、行果 的三个次第。制律必依据於「教」,而教不孤起、空设,必诠显实行的相状,规定行相, 「戒」才以之而建立。进一步说,持戒为因,必有结果,果得绝缚,所以终获「解脱」。 律就是法。犯、不犯、轻、重等法,都在律中说明,称为「教诠」。戒就是性义。性通善 、恶,互不相容,不过各取它的「禁」义,如恶律仪,亦名恶戒。至於解脱,以近的来说 身口七非,各各防护,随分地处处地得到解脱□□随分果,处处解脱。从远方面来说,那 末有了戒德,就能绝除五住烦恼(根本烦恼,能生枝末烦恼,本为末之依,叫做住。五住 在枝末烦恼中分见、思惑,共四住。见惑:三界□□见一切住地。思惑:欲界,欲爱住地 ;色界,色爱住地;无色界,有爱住地。在根本烦恼中共一住,即三界□□无明住地。) ,得到三乘的解脱圣果。 优劣的比较 这□再比较地谈一下「别解脱戒」、「定共戒」、「道共戒」的优劣,以明确别解脱戒的 功力最为殊胜。 行事钞引萨婆多论说:一木叉戒,佛出世时制定才有,因为稀少故胜,佛不出世,也有得 定、证道的,所以定共戒(与禅定共生的,也叫禅戒。)与道共戒(与无漏智共生的,也 称无漏戒。)在任何时候都是有的。这就是「时」(佛出世、不出世时)说的胜劣。二、 木叉戒通於情与非情境,就是性、遮罪同时禁止,持戒的境宽所以称为胜;定共戒、道共 戒但止性恶,局限於有情境上,境界狭窄,因此不如木叉戒。这是就「境」论优劣。三、 木叉戒由大慈心而发,作佛道的正因,所以较胜。禅、无漏戒不是从心与智慧得来,而是 专为自利而求的,也就是二乘心,所以较劣。这是就「心」来判定胜劣。四、木叉戒七众 都可受得,因此摄受的众生很广,住持正法亦胜。木叉戒可以绍续三乘法(所乘法)、三 宝(所住境)、三道(所成果),住持正法的功用强胜;是定共戒、道共戒所不能及的。 这摄生广、住持胜,具体说明了木叉戒「功用」的优胜。五、木叉戒只有佛弟子才有,定 共戒不是佛教徒也可以有(无漏戒不可能得),因为佛教徒以外的修持的人也能得到无色 定的。 戒是不是可以重受 灵芝律祖在资持记中指出,辨明戒是不是可以重受,它的作用是可以引导学戒的人审查自 己所受的戒的胜劣,而更求增胜! 根据萨婆多宗的说法:戒不重发,也不重受,依其本受而定。如先以微品心受得五戒了, 後以中上品心受十戒时,先得的五戒,不能更增胜;後受的五戒,才可增胜。 成实论中有这样的问题:波罗提木叉是不是有重发?回答是:一日之中领受七善律仪(五 、八、十、具足、禅、定、道共戒),随得道处更得律仪,而本得的不失、从胜的受名, 即从後彰名,前名隐没。这一说法说明前受的戒体增为後体,所以称为本得不失。 还有一个问题:重发与重受,怎样分别?答覆是:重发是根据受多戒而定,如受了五戒, 再受十戒,前五戒的後体增胜,就是重发。重受是约一种戒,如受了五戒,後来又再受一 次五戒的叫重受。 成论虽然□说明了重发,那□说到重受?答覆是:由於体能重发,就得重受;因为重受的 是一个戒体,不过因在上一次受时发心未大,下一次重受时能发大心,这样当然可得上品 戒体的。 灵芝律祖说:戒是截越苦海的舟航,发起万善的开端,三乘圣贤所共尊敬,历代祖师所同 传通的。但受戒的人,心□有明白与暗昧的分别,不能一致,所以有一受便得的,有重加 增受的。律中说明受戒时发心有三品:一、但求脱苦,专求自利,称为下品,这是二乘的 发心。二、为众生解除疑惑,自他都得利益,称为中品,这是小菩萨的发心。三、忘己而 利众生,福慧双运,了达本有的佛性,惟求佛果菩萨,名为上品,这是大菩萨的发心。灵 祖指出,如果在审查自己初受时,但发的中、下品;佛是允许重受的,律中称之为「增为 上品」,就是重受的意思。 二、归戒仪轨 羯磨疏中说:古来的结集律法,大都把在家部分删削了,说是律制内众的,不包括在家众 。如果根据律文,实在是通收在家信徒。因为戒是禁止、约束身口意三业的,是成佛道的 阶梯啊,说得明白些,也就是每一个佛弟子不论在家和出家的都应该了解和掌握佛所教导 的原则,去确定什麽是应该做的,什麽是不应做的,当时佛说教法,化导众生,就如虚空 一样的周遍,无所不能包含,随所建立一种佛事,在义理上和摄收众生上都很圆满的,就 像五戒本是教化在家佛徒的戒相,可是五戒的戒体却通於出家戒体。仅是□戒,出家戒禁 正□,在家戒但止邪□,以及在家戒不分篇聚而已。至於犯罪重、轻,方便罪、果罪等, 那末即出家戒与在家戒也没有分别,持、犯自然是相符合的。羯磨注文引善生经文说明受 五戒时问遮、难,与出家戒也没有什麽分别。 萨婆多论说:三归、五戒乃至具足戒,由佛出世才创立的。十善、四无量心,自古社会就 有这种利益人民的善法,但它并不超出世善的□围。自释尊出世後,他以断集、出苦、修 道、证灭为归趣而立的戒法,才是「戒善」。依归戒而修的定、慧等行,才是最根本的修 学。 甲、翻邪三归 三归此是归依佛、法、僧三宝。它是每个佛教徒从信仰佛法、修习佛法,直至断除烦恼, 证得涅盘的阶梯。佛教徒一离开三归,等於失去了佛教的生命;因此,三归是作为一个佛 教徒应该具备的最基本条件之一。 三归有五种:一、翻邪三归,是对弟子们仅受三归的。二、五戒三归,三、八戒三归,四 、十戒三归,以上都是在受戒时由授戒师按例先行宣授的。也就是说,凡受过翻邪三归的 弟子们在进修了相当的时间後,为逐步达到更高的要求,就必须递次地受「受戒的三归」 。五、具戒的三归,是世尊在世时,最初为弟子们授极简单的三归,而受者却就得到具足 戒了。也就是说当在授受三归时,受戒者在精神上得到了「过去精神上所没有的一个基本 东西」□□具足戒体,所以叫具足三归。具足三归的授受法式,现采取「羯磨」受具足戒 的方式,这是佛在成道後八年制订的,以此代替原始简单的具戒三归。至於其馀的四种三 归,现在仍传承著。这□因限於篇幅,□能此翻邪三归作简单介绍。 1、三归的「体」 萨婆多论说:「言三归者,以何为性?」性就是体,三归以什麽为体?我们首先必须搞清 楚。 慧风大德说,虽然翻邪三归与受戒三归内容有浅深不同,但在进行三归时是获得过去精神 上所没有的一个共同基本的东西应是一样的。这个东西就是三归的「体」,得到三归的体 ,受归者便可在今後的生命中会发生防止恶行、增长善行的作用,真正做到了受持三归的 人,他一定具备作为一个佛教徒所应有的崇高品质。也由於具备了这种品质(三归的体) ,他就能切实实践「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崇高理想。古人曾对这种品质的形成作过这 样的说明: (1)教无教为体:当我们隆重地、诚敬地合掌跪礼举行归依仪式的时候,受三归者,合 掌跪礼,口说三归,是身口「教」。教是使义,是能发的意思,受三归的作用,即不假者 既具有身口肉体上的教作,加上有极虔诚的信心,所谓非教作的「淳重心」,这是由身口 所发的「无教」。教为能发的,由教发得无教,从所发教的业用,称无教为性,也称无教 业性。这无教业性不仅在精神上而且也在根身上形成了反射的作用,即不假作为地、任运 自然(非教使之然)地在受归依的人今後生命中会发生防止恶行、增长善行的作用。然而 ,必须指出,这不应被误会为得三归体後,可以任运防恶生善,便不用修习佛法了。恰恰 相反,我们必须要有经常的修习以护持三归体,这体才可有发生强力的「用」,所以持三 归也更重要。教无教亦译为作无作、表无表。 (2)三业为体:这是说受三归的人临受三归的时候,有了身(跪礼)、口(称三自归)、 意(淳重心)清净三业的作用,才会发无作戒体;也就是说三归的体正是指身口意三业。 这是就初发业用而说体的。 (3)善五阴为体:这是说受三归者在临受三归的时候,「色」身能恭敬,「识」、「想」 、「受」缘想著佛法僧三宝,四阴都是「善」的,便生善「行」了。由善五阴的力量,才 能生出无作戒体,所以称善五阴为三归之体。 应当知道:以上所说的三种三归之体,是由於授受之间而形成,授受三归,决不是只有形 式上动作就可以得到,因之必须做好授受三归前的准备工作。正如慧风大德说:「说授三 归的教授师,在未授三归前对要求受三归的弟子们应先使进行学习,使对於什麽是三宝有 所认识,使在有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发起正信,这就像种植树木时先要充分做好翻松泥土等 准备工作一样。然後教授师观察检查,要求归依者确是没有怀著别的作用,确是纯由正信 出发,在时节因缘成熟下为之进行授三归依。」他又指出:「□有根据信徒们虔诚正信的 纯洁的思想要求来举行隆重如法的三归羯磨,才会使信徒们在精神上产生了非佛教徒所没 有的东西,获得了佛教的新的生命,那才算是真正取得了佛教徒的资格。」 2、归依的三宝 归依的对象□□三宝的种类,一般的说有三种意义,就是:一、别相三宝;二、住持三宝 ;三、一体三宝。四分律含注戒本疏中则除了以上三种之外,还多一「理体」三宝。现在 略为说明,一、别相三宝,如:释迦牟尼佛成道後,教化三千世界的众生为佛宝,所演布 的谛理教法为法宝,度□陈如等五比丘乃至佛在世时的广大僧团是僧宝。二、住持三宝, 如:佛涅盘後的形像塔庙为佛宝,三藏经典为法实,戒法仪相为僧宝。三、一体三宝,就 我们现前的心识的体大得包含无外,是体大的佛宝的意思;心识的相,能有轨□的作用, 流转升沉时,还能任持自性,遇三宝善友缘时,能生起智解,是相大的法宝的意思;心识 的用是周备的,有过尘沙般的妙用,无尽之用,一一同於觉性,是用大的僧宝的意思。还 有本觉是佛宝,始觉是法宝,本始觉不二是僧宝等解释。四、理体三宝:是指诸佛所证的 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为佛宝,所证的四谛的灭谛道理无为的是法宝,声 闻的有学、无学功德,初果以上同见真谛理的叫理合僧宝。这□应当著重指出:「归依既 然是以归投依凭而请救护为目的,所归依者必然是要真实有救护的能力。救护的能力决不 是从神权的迷信中发生出来的,而是从因果规律上合乎真理的功德中发生出来的。」 必须知道:归依的究竟对象是:「佛,一切智五分法身;法,灭谛涅盘,僧,诸贤圣学无 学功德、自身他身尽处。」这是归依所宗的理三宝,必须使受归者知道,同时还应该使他 的信心寄托在这理三宝上;而理三宝又必依持「住持三宝」,所以住持三宝也是礼敬的对 象,生起归依三宝不可缺少的助缘。 弘一律祖在「受三归大意」□说:「佛,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法,如大小乘经律 论三藏;僧,如菩萨僧、声闻僧、剃发被袈裟的凡夫僧等。」这是对一般受归者的简单明 了启发。不过,前面已经说过须做好准备工作,授受羯磨以前,授归师必须把所归的对象 □□三宝的意义种类,讲解给求受者听,使他得到正确的了解,不在三宝的理、事、圣、 凡上胡猜乱想,以防有碍「淳重心」的生起;没有一片淳重心,稍有怀疑,依法不能得「 无作体」的。 3、作法的注意 三归羯磨作法,有不同的主张,这□把它扼要地写出来,以供参考。 在善见论中三归作法有二种:一、别受,就是「归依佛、归依佛竟」,一宝一宝的别受, 法、僧二宝也是这样。二、总受,就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後说「归依佛竟, 归依法竟,归依僧竟」的先三受後三结,通常都用这种总受法。还有应当注意的,受归依 须次第,萨婆多论说:「受三归者,先称法後称佛者不成。若无所晓知,说不次第者,自 不得罪,成受三归;若有所解,故倒说者,得罪,不成。」这是倒说的作法不成。其次论 中还辨明三宝差别不可混而为一:「问:佛亦是法,法亦是佛,僧亦是法,正是一法,有 何差别?答:虽有一义,相有差别,以三宝而言、无师大智一切功德是佛宝,尽谛涅盘无 为是法宝,声闻学无学功德智慧是僧宝。」以为三宝是一体不劳多受,也是不成的。此外 萨婆多论又举出互减等作法不成说:「问:称於佛、法,不称僧者;乃至互少,得成归不 ?答:不成受也。」「问:得从三师各受一归不?答:不得。」「问:得一年半年受不? 答:得随日多少受三归也。」虽然可以随日多少受,但中国仍多尽形寿受持的,授归师教 导要求受三归的弟子时,总是希望弟子能够尽形寿受持;但是如果遇到求受的人们,愿意 受一年或半年时,照理应该随顺他的志愿,为授一年、半年三归,决不能也不应勉强。关 於受持期限问题,最好在正式传授三归前作好解释,使求受者明白这个受归的基本道理, 能根据他的情况而决定受持时间,切不要既不发尽形寿受持的心愿,也不作若干时间受持 的表示,如宗采大德所说的:「不但不会『自觉』地精进,而且也不会『自觉』地退出。 」这是很不妥当的。 4、正受三归法 律藏中没有关於三归的受法的记载,但四分律随机羯磨准据诸论文辑成了三归的受法。在 习学三归的意义及种类,做好归依准备工作以後,受三归者如果真的能够了解归依的真义 了,那末仪式不妨精简,不过必须诚敬而郑重地顶礼三宝後,一心恭敬,互跪合掌,在比 丘前(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五众得作)由授归师教言、受归者随诵: 「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三遍)。 善见论说:「并须师授,言音相顺,若言不出,或不具足,不称名不解故不成。」这是说 明了授者先口授,受者随师语,字句,音声必须相同,或不出声,或说不完全,都不能成 法,也就是不会发「无作体」的。 三说以後,由於授受者真诚、恭谨的作为,所受的归戒纳於能受者的心中,所谓「圣德纳 心」,生「无作体」,从此受者尽形寿任运自然地随时随地会提高警觉,得到归依三宝的 利益。可是授者、受者必须事先有思想上的准备,经过学习,体会三归作法的精神,在进 行时更须有殷重心。 三说後还有三结,就是:「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也说三遍 )。也是由授归师口授,受归弟子随说。受翻邪三归到三结便算作法完成了。母论中说: 「三归下有所加,得归及戒;若无加者,有归无戒。」这把翻邪三归及受戒三归的界限分 清了。我们常看到单授翻邪三归,於三归下没有所加,便称已受三归五戒;这样,受者不 但未能学习戒法,就是三归还都不能明了。这种不合轨□的作法,在今後全国□围内佛教 同仁对三归展开了习学以後,相信一定能够纠正的。 以上所说是根据四分律随机羯磨的作法。如果依四分律行事钞,那末在正受法前有「忏悔 法」,这在阿含等经中也都是如此说的。涅盘经说:「发露诸恶,从生死际,所作诸恶, 悉皆发露,至无至处。」(无至处,就是未来际;谓成佛果,证大涅盘,即名涅盘为无至 处。这是说它已臻极点更无所至。)如用「忏悔」及受法後「回向」时,都得由授三归师 先讲明意义,不可仅是顺口诵文。 要紧的是:(一)授受三归之前要有充分的研习与准备;(二)正受作法要精简诚敬;( 三)授受後,授者要负起教导责任,受者要经常做三宝弟子应做的事,护持「圣法纳心」 结成的三归体使它时常依于心而不忘失,永能发挥防恶增善的作用。以上各点,恳切希望 全国先进的法师、居士们起领导作用,有计划的研习与实践,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个别佛教 徒的品质,而且也是恢复佛教优良传统和光大新时代佛教的新内容。 乙、五戒 1、戒德高胜 经中说:假使布施给满四天下所有众生的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四事的供养,纵然时期 长到一百年;也不如一日一夜短时间中持戒的功德。这是戒法通於有情境及非情境,特别 普遍的。初受戒时,已经对尽众生界行了三种布施,就是:尽此身形寿命不盗;已施法界 有情之财了,不侵损法界有情利益,就是对他进行布施(财施救济有情的贫困)。不杀, 已施与法界有情以无畏(无畏使有情安乐)。用此戒法「自行」与「化他」,就是以法布 施与遍众生界了。这戒功德是无尽的,所以有限量的财施的功德远不能及它。因为财施是 狭窄的,它既不具足三施,又不遍於众生境;而且,财施是物资集散的事,集聚的时候, 不免发生贪求欲望,散去的时候,又有取舍爱憎的心理。这样得喜失□,最易生起烦惑恼 害,所以不如戒施的清净。如果先能持戒,既然断绝了要求(不合理、不合法的强求), 进而财法兼施,成就清净业行,直到佛果,那末就圆满了。所以我们必须知道戒德的高胜 ,也就能深生受五戒与持五戒的坚固信愿。 2、简人是非 上面已将戒德的高胜说明了。有人要问:什麽人才可以受持五戒呢?受戒以前应该怎样进 行考察? 羯磨注:「当於受戒前,具问遮、难。」在受戒前必须详尽地问发心受戒者有没有能为受 戒作遮止、留难的事,就是有没有为受戒上作了障碍的事。什麽事算是受戒的障碍呢?羯 磨注又引善生经文具体说出:「汝不盗现前僧物否?於六亲所、比丘、比丘尼所行不净行 否?父母、师长有病弃去否?杀发菩提心众生否?」这四种是性重罪中极重的,在家时犯 过,能障碍著无作戒体不发起来。为什麽这四种性重罪中不列「大妄」呢?在家人犯不到 「未证圣果言证,未得道说得道」的大妄。 弘一律祖主张:如有遮难,继续忏悔净尽,可受五戒;但是曾污比丘尼或比丘的,以後不 许出家。从弘祖的主张□可以看出受戒前的忏悔是重要的。□□当然受後有犯,也是离不 了忏悔的。 羯磨疏依成实论的主张:犯过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羯磨转法轮 僧)、贼住(未受具足戒人窃入僧中共受利养,或盗听正作羯磨等),□污比丘尼的。这 样人为恶法所污染了,能障碍圣道,所以不许出家,因为他们的罪行不是忏悔就能还净的 ,即使出了家也是不能证得清净圣道,须先受重报。如果作白衣弟子,仍可得善律仪,不 遮碍修行布施、慈善等世福事,可受世间的五戒。可是虽可受五戒,还必须忏悔保证不犯 後再受;如果有过失而不忏悔,那末於世教於佛制都不合式。 弘一律祖又说。贼住者(未受具足戒人窃入僧中共受利养,或盗听正作羯磨)也是出家的 障难。若白衣「偷」阅僧戒律,或但闻僧中说戒,虽非障难,亦佛制所不许。如戒本疏「 下众无知,生多慢习,制令耳目不属,则重法尊人,生其钦仰。」当然,「制不许」「与 贼住」是有不同的。 应当说明:这□所谓「偷」阅是指在阅律闻律後发生慢僧慢法者,如果是诚意的校对等正 当工作的白衣检阅律文,自然不在此限。 3、预习发戒 羯磨疏说:将欲受戒时,须说明所缘境的宽狭,使受者心志远大。由於五戒中前四戒都遍 于有情境上而发,酒戒兼亦遍于无情境上发,都同受具足戒一样,必须先开发启导,使受 者立誓要期(约定、期限),识知能发戒的有情、无情境的限量的广大。 行事钞所引萨婆多论指出:凡受戒法,必先与说法、引导,使受者开启智慧地彻底了解, 在一切情、非情境上都起慈悲心,才能得增上戒。这个识境、发心,是纳受戒体的主要行 事,切不可忽略,而应该深入研究。灵芝律祖曾感叹地说:一般授戒多不明意理,仅是背 书式的诵语,授者、受者都有罪过,这样下去,「正法」真要被这样的传戒给传掉了! 所承的法体 灵芝律祖的芝苑遗编中说:发心希望受戒,必须知道受的是什麽「法」?要知道:佛出世 制立的戒法,是禁止防御身(行为)口(言论)的,调伏心行(思想)的。十方诸佛,三 世贤圣都修习这戒法,所以叫做「圣法」。 现在发心,誓愿禀受这戒法,才有作法仪式而行受戒。不过必须是内因(发心)外缘(仪 规)和合,内心、外境相冥契(缘一切有情无情境发慈悲心),才会使受者的心胸中发生 「无作」的戒体。所以在受戒时必须充分酝酿、认识戒相和戒法的具体内容。要知道受戒 是一生的大事,决不能颟顸从事的。 发戒的境量 戒是依自己正报、依报的境而制立的,戒体就从这依正报境上而发,境无限量,戒体也就 无限。因此,所缘的境,就是法界众生依报、正报等法。 然而,所缘的境虽多,却不外乎:一、情境,就是十方三世恒沙诸佛及诸菩萨、缘觉、声 闻、诸天、世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下至蚊虻蚤□微细蠢勤,六趣之外的「中阴 」众生。这些遍于十方,并通于三世,无量无边,不可称数的境象都是发得「戒体」的有 情境。二、非情境,就是一切世间微尘国土、山河大地,草木、花果,乃至一花一叶,一 物一尘,一切矿物、植物,随其数量,都是发得「戒体」的非情境。以及化相法宝的空谛 (灭谛)、有谛(苦、集、道谛,佛说四谛,摄尽世间出世间的凡圣因果);理体法宝的 「灭理涅盘」;住持的佛法二宝□□圣教经卷,形像塔庙;六大的地、水、火、风、虚空 、识等,也都是发得「戒体」的所缘境。 问:这化相法宝至住持佛法二宝都是非情,何必特地举出来?答:这是因为有些人以为圣 境非是受戒时所缘之境,所以特举出来,使大家知道缘想。问:在化相和理体的二种三宝 中的法宝上,怎能发戒?答:有损坏、毁灭的意义,如提婆达多破法之类就是。问:为什 麽化相中不言佛宝,住持中不说僧宝呢?答:都是有情所摄。理体三宝中的佛、僧,都无 别体,所以但列法宝。六大中,前五大属於非情,後一大属於有情、风、空及识,境相都 很难见,所以又说出,使知注意。 芝苑遗编说:受戒者的现前色心,从无始劫以来,以及今生之中,所造的生死业因不可数 尽,恶心也遍布充塞於法界的。所以华严经说:「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得了戒後,渐可翻转无量的恶业,化为清净的戒体,使善种子成长,奠定成佛道的基 础。南山祖师说:未受戒法以前,恶遍法界;今欲进受戒法,翻前恶境,完全发起善心, 所以无作戒体的发起,还是遍于法界情无情境的。这□须要说明的是:法界,如果就小乘 教限来说,皆局限于三千大千世界;今南山律从圆教意思,是指十方法界。无作的戒体, 称法界境而发,它的量与法界相同。 资持记说:森然的万境,都是发戒、持戒之境;如果不先使受者发心,戒行从那□生起? 意思是说:如果不说明了情、无情境都是得戒体、持戒行的对象,那末不但受戒时不能得 戒体,就在受戒後也不知道怎样持戒。所以必须预先充分地学习。灵芝律祖寺以无限感慨 地说:「今时昧于教理,谁还知道这些!」在灵芝律祖寂後七八百年的今天,昧于教理的 人可说更多了。由此可见我们学习律学的因缘是怎样殊胜难得啊! 资持记中又说,揽收无量无边的戒法,都归进八识中来,成为「善种子」,作圣道的基础 ,翻无始以来的恶缘,都成为戒善。变转了有漏的苦报,即成无漏的法身。我们怎麽能不 珍重它呢!佛恩的深重,我们粉骨碎身也难酬答;佛真是苦海中的大导师,朽宅□的慈悲 父。愿我和大众从今日起,尽於未来时,竭力忘身的常赞三宝,广度有情,聊以少报佛的 慈悲厚恩。 行事钞说:这样随著受者的程度,作出广略不同的开导,使他了解发戒的境量;如果受者 不知道这些重要的道理,思想浅浮、愚昧,那末受戒也不得戒体,授者,受者大家都徙劳 无功了。 萨婆多论说;「若淳重心,则发无教(无作戒体);轻浮心则不发无作戒。」由此可见, 受戒是不能随便的混滥授受的,而一定要使授受者都得慎重。必须知道:所谓心的轻浮与 淳重,是很难显其「相状」的。淳重心,不是但有恳切的诚敬心而已,一定要了解上面所 述的一些道理,见境明白,能发上品要誓□□惟期利他的大心,才算做「增上重心」。 灵芝律祖恐有人疑问何必这样多说戒境,所以在资持记中提出了为什麽要示境的问题。资 持记答道:众生造恶,是由迷于前境;恶业既因境起,善戒还从境生,这是制立戒法所依 据的原理,这是发起戒体的正本。如果不明了戒境,就不能用心承受戒法。所以广为解说 戒境,是有其深远的用意的。 依境而发心 行事钞说:应该告诉受者:当发上品心,得上品戒。资持记说:诸律、论中多说上品,前 引萨婆多论但说增上,多论又於五、十、具足戒中各分上中下心,共为九品。然而是通论 心的浓薄,也没有说明三品的形相。这□为了使受者知道心的限量,所以特次第说明之。 当然,劝发心只说上品。中下心都不是可取的,现在就说明三品心,来引证发心的优劣区 别。 行事钞引□跋律文:「发心我今求道,当救一切众生,众生皆惜寿命。以此事受,是下品 软心,虽得佛戒,犹非上胜。」资持记解释这段文最值得研究。这下品发心中,求道,是 所期望的「果」;救众生是所修的「行」。不过,同样救众生,行有深浅的不同:一、不 害彼众生命,二、以佛法开导众生,三、令众生得究竟解脱。以上三种方法,前者不能得 後,後者必能兼前。以义推求,第一但护生命,不使得解脱,就是二乘心;前说求道,正 是小乘果。若是中品所修,以法开导使它了解,正是自他两利;至於度它不能究竟,就是 小菩萨心,虽期佛果,所行的菩萨行比前二乘为胜,较後者大菩萨还劣。若上品心引导众 生令至涅盘,同归佛道,这就是大菩萨行了。学者应当辨明这三心所期望的「行」、「果 」的界限。 行事钞又说:「云何中品?若言我今正心向道,解众生疑,我为一切作津梁,亦能自利复 利他人,受持正戒。」资持记解释说:这中品发心,正心向佛道,须是期望佛果。解众生 疑以下,说为「行」须兼两利。津梁是譬喻,众生起疑惑造恶业,才受生死苦恼,生死如 津流;能为众生开导使它得度,我身则起了桥梁的作用。 行事钞又说:「云何上品?若言我今发心受戒,为成三聚戒故,趣三解脱门,正求泥洹果 。又以此法引导众生,令至涅盘;令法久住。」资持记解释说:这上品心中,先说「自利 行」,为成三聚戒,趣三解脱门,正求泥洹果。三聚戒,出璎珞经,聚就是总摄,菩萨三 聚,摄尽了一切菩萨行。一、摄律仪戒,律仪禁止恶法;使结业烦恼究竟断除,就是止行 。二、摄善法戒,世、出世间的大小修证的善法,都究竟修,就是作行。三、摄众生戒, 一切含识,究竟济度;就是四摄行(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也叫做饶益有情戒。三 解脱门,虽是观慧,而非定不能发起,就是定慧二学。断绝系缚,证悟本真,由此三门而 入,所以称为三解脱门。三解脱门的名通于小教,今对三聚戒说须局限于大乘□围。一、 空解脱门,就是诸法自性本空;二、无相解脱门,就是悟知诸法之相亦空;三、无作解脱 门,就是唯识,也叫做无愿解脱门。泥洹是梵语翻作圆寂,体穷真性,妙绝相累,意思是 通于小教,今亦取大乘义。 说到这□,有一个问题来了:现在所受的戒,究竟是三聚戒呢还是非三聚戒呢?假使说是 三聚戒,以後还要不要受菩萨戒呢!又大小乘戒混乱,怎样分别呢?若说不是三聚戒,戒 从心发,既发此三聚大心,怎麽不是三聚戒呢?灵芝律祖看有许多人错解了这一问题,所 以特别提示,使学者自己研求。 同时,「又以此法引度众生,令至涅盘」,是「明利他行」。此法就是戒法中的一切因行 ;涅盘也就是行戒法因行所得的「果德」。还应当指出,要使正法久住;就是「明护法行 」。能自利利人传传相续,才使佛种不断,所以佛法才得久住於世间,灵芝律祖作了这样 的解释「深虑词繁,略示梗概。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真是戒学中的重点 ,首先要研究清楚後受戒,才不会白白辛苦。 行事钞说:「如此自知心之分齐,得佛净戒亦有分齐。」资持记解释说:实在是因为无作 戒,要假作戒而生;无作戒既非色、非心,无从表示。必就受戒者的能领会多少上而决定 所得戒的优劣。前边说的上品心,所期望的远大;那所领纳的戒体定是增上的,所以说得 佛的净戒也有分齐。 行事钞中问:此教所宗是大乘还是小乘,如果是小乘,为什麽发大乘心志呢?答:这四分 宗,义理相当於大乘。慧光律师亦判入大乘律限。资持记解释说:前面所明上品心,越教 限,乖宗趣了,所以设为问答来解释的。在答覆中,说义理相当的,是显明了教宗本来非 是大乘,而「义理」相当于大乘,所谓「分通」,正是这个意思。慧光律师援用古例,判 入大乘律限,太成笼通、混漫了。这□虽引他所述的文,但不全取其意。四分如果是大乘 ,还有什麽是小乘呢?那样说,就应与梵网戒的「戒体」、「戒行」全同了,菩萨、声闻 二戒也没有分别了;所以,我们可以了解这并非如此。南山祖师所立的「分通」大乘,语 意从容;义当分通,实在深深符合於教旨的。那末什麽是上品心?为全是大乘,为是分通 呢?道理很简单,按本宗,也是分通的义理。那末分通的义理,出自什麽人的主张呢?原 来如来立教,被此机缘;昙无德(法正)部主深知这个道理是符合佛意,所以别立成宗。 四分律的前後律序,都是昙无德所安立,都是申明这个意义的。如「若有为自身,欲求於 佛道,当尊重正戒。及回施众生,皆共成佛道。」等。 灵芝律祖的芝苑遗编有这样的问题:「这与菩萨戒体是同还是异呢?」回答是:体同缘异 。这□所说的缘异,是指菩萨戒,广开说,就是三归依,四弘誓,请师,开遮,三番羯磨 诸多的法式,与今小乘戒迥然不同。这□所说体同,以缘为旁助,心是正因;缘是次要条 件,因是主要条件。戒体从因而发,既发上品心,所得戒体就是大乘。那末,体若是同, 持、犯、立忏诸多的行事仪相,又该怎样分别呢?原来体虽约「圆」,戒行却必须依所受 的,既受当从教(五戒、具足戒等),所以行相宜依本受的五戒、具足戒,而没有什麽差 别。然而,持、犯,既依所受的教限(五戒、具足戒等),说出戒体,又何必约圆教呢? 这是因为「体」是多方面的,各宗不同的,所以须会成圆体;而律仪(戒法的行相□□戒 条)不能变异,必得就著本宗。又依教限而奉持戒条,那末受、随(持戒,护戒体)相应 ;约圆教的义理使受者开启信解,使知域心(用心、宅心)于大处。既然开显了大乘的知 解,就是依小乘戒条(律仪行事),也成大乘的行为。这□,需要特别指出的:不是弃舍 了小乘,才是大乘。而是要经常贯彻摄律仪等精神才符合这个原则。 行事钞说:要发戒所缘的境,与能缘的心有增上,必须在受戒以前,有智者的提示教授, 使受者心心念念相续不断的发上品心,使他能够见境(遇受戒事项)而法法不昧的明了、 清净。切不可在授受临时方说发心,那有什麽用呢!因为临时教授,对戒的法、相,都虚 浮不能实知实见,还那□能够使受者获得上品戒呢! 灵芝律祖说:今时昧于教义,但知学习对话方式的作授受仪式,致使一生空过,是应该深 深检查,并积极加以纠正的。 用心承仰 受者的上品发心,与合法的羯磨事境相应,这是纳受戒体的重要条件。在正作法时,受者 要专心地运用思想,普遍地缘想著如上说的情、非情境,由於所观的境界广大,心量也随 著扩大、这样的观想,必须念念现前,不能让它轻浮和散乱,念念观想著自己的身体遍于 虚空法界,也便能纳受尽法界中的尘沙般的「戒法」。这时候,切要注意,不能缘想其他 的事。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不当心,就失去了稀有难得的机缘,受戒不得戒 体,那是徒入佛门,一生空过,岂不可惜!所以受戒时要特别慎重。 4、叹功问相 以下要赞叹受戒的功德和问受者要受的「戒相」□□受几条戒。羯磨注说:「善生经云: 具问遮已,若无者,应语言:此戒甚难,能为声闻、菩萨戒而作根本。善男子!戒有五种 ,始从不杀乃至不饮酒。若受一戒,是名一分优婆塞,具持五戒,名为满分优婆塞。汝今 欲受何分之戒,当随意受。尔时智者应随语为受。」 善生经中所以要问受者要受的戒相,是因为学习佛法中的每一件事,必须有始有终。不可 凭一时高兴糊□糊涂地全受了五戒而日後不能自持,有所缺犯。可以随著自己的发心,能 力的所及,「分受」五戒中的一分乃至多分,不可存在只有受满分戒才光荣的想法而不加 考虑的去受,宁可从少至多,要晓得毁犯戒律的过失不是儿戏的事啊! 羯磨疏中问:前翻邪三归,不加发问,直接授与,这五戒为什麽要问去取□□能受几戒? 答:翻邪三归因为是初背邪道,初入佛门。所以就直捷地接引、归向三宝。而且三归依是 做一个佛教徒最基本的条件,同时佛、法、僧是一体的,不可能归依一宝或二宝的,因此 ,应当一齐归依三宝的。要受五戒,因先受过三归依了,心性稍能调柔,对於抉择正法, 也较有认识,所以就不能不严格地授受五戒。而且五戒的戒体,是进入圣道的阶梯和基础 ,假使五种戒体有所亏损,那末三乘圣果就失了依托,菩提大道因此而不能到达,所以授 戒之前要慎重地问受者是满分受,还是随分受。这随分受戒办法,是听任受者的心愿与持 戒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而决定的,绝不是死板的教条主义,这就充分地说明了佛教戒律 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5、忏悔清净 羯磨注说:「阿含等经云:於受前忏罪已,然後受法。」羯磨疏及济缘记解释这段文说, 它主要说明忏悔清净後,才可纳受戒法。由於众生无始以来,起妾念而不自觉,所以称做 「无明」,无明是生死的根株,因有无明而造恶业,而受苦报,无明是业、苦的所依,所 以说无明是生死的根本。动妄念是违理,作恶事是违事,必须澄静心恩顺于道理,修行善 法顺于事行。所以在受戒前必定要痛切忏悔,使心地清净,然後才可纳受戒法。 再来讨论一下「若理若事,顺违俱罪」的意思。顺理的事也有罪这是怎麽说呢?是因为凡 夫虽学修佛道,本有的惑(无明)尚存在著,即是做些心地功夫,(造修于理)而「取」 、「舍」的念头念念不忘;做些善的事业而「我」、「人」的分别知见还是难除,所以说 顺违都有罪过。这主要是凡夫私心□□狭小思想的作祟,若以佛法利益广大众生的思想出 发,则理事都顺正义,动、止都是功德,因此受戒前忏悔清净,是非常重要的一回事。 6、作法差别 临时开导 行事钞说:在作法以前,要多为开导助发持戒的道理,不可但说起上品心而已。因为受者 不知道什麽是上品心,如果不将上品心的道理加以说明,那等於白问,没有什麽益处的。 这不过是简略地指出这个要点,在临事时可不必局于这些文字。资持记解释说,以前说的 发戒,是指预先的学习;现在要正式受法了,即使受者已经有些明白了,也更要慎重、委 曲地选择紧要言语,以激动受戒者的发心增上。授戒师在这时,不可草率从事,必须策励 和帮助受戒者明了纳受戒法的根本宗旨。 行事钞说:「应语言:善男子,深戒、上善,广周法界。当发上心,可得上法。今受此戒 ,为趣泥洹果,向三解脱门,成就三聚戒,令正法久住等,此名上品心。」资持记的解释 ,「深戒上善,广周法界」,是指戒体而言,「当发上心」以下,是正面的开示发心。 行事钞说:其次,要开广你的胸怀,使尘沙般的戒法,流注於你的身中,但不是以业报所 得的身心而能容受的。受戒者要发起大心,观想自己的身体如虚空一样大,有这样大的身 量,才能受纳那无边法界中的一切善法。论中说:如果这戒法有形体有色相的话,当入你 的身体中时,那就要发出天崩地裂的声音了,由於不是色法,以致你觉察不到,你当发惊 悚意,发上品殷重心。资持记的意思,五蕴的色身,是过去世的因所感,要纳受那广大的 戒法必须要运用观想,因为虚空是无边的,戒法也是无边的,身量运想遍于虚空,心与戒 法便相称了。所以说,揽收戒法归入身心,还是离不了这个「报身」而能得到戒法的啊! 行事钞说:今为你正式作法,这是如来所制的戒法。由此作法,发生起尘沙般法界的善法 。这善法注入了你的身心,你应当知道,善自珍重。 资持记说:「初则鼓令动转,次则举集在空,後则注入身心,领纳究竟。三法次第,各有 所主,由心、业力不思议故,随所施为,无非成遂。」 弘一律祖解释三法的意思说:这初、次、後的三法,如果拿受五戒、八戒来说,就是三说 三归誓愿而纳戒体,如下文所载。第一遍说归誓时,法界的善法,由心力的关系,翻恶为 善,要使心念完全动转。第二遍说归誓时,法界善法,聚集空中,如云如盖。第三遍说归 誓时,法界善法,从空中下降,注入整个身心,充满正报(身体)。弘公这段文字解释最 为明显,请读者特别注意。 济缘记说:揽收无边的圣法,蕴藏在现前的身命□,这时,五分法身的基础已经□成,法 、报、化三身的本体已经具起,从此,修习定慧,超出鄙秽的凡夫生死之流,入於众圣的 解脱宝位。受戒的尊贵、伟大,从这□可以看出。 正纳戒体 行事钞说:「作法者。我某甲,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尽形寿,为五戒优婆塞,如来 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三说)我某甲,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尽形寿,为五 戒优婆塞,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三结)」 资持记解释说:这段作法词句分五小段:一、陈自己名□□我某甲。二、归依三宝回向的 境界。三、尽形寿,显明归依时期,文中所列举尽形寿,可以根据自己的愿力,或一日夜 、一月、一年,由自己作主改变。四、为五戒优婆塞,是正立誓愿。至於要受满分(五戒 )或一分、二分,也由受者自己来决定。五、如来等,结出归依的正本。因三宝的名字是 通于当时印度的九十六种外道,必须显出真正的面目,免得混滥,这个胜号,外道是没有 资格承当的。如来,是乘如实的道理来成佛果;至真,是体会悟解的真理没有偏邪与误错 ;等正觉,是佛所证的道果同於三世诸佛的正觉;这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所归依、所 敬仰的,故说是我世尊。前面的三归是誓愿,是正发戒的助缘,三法说完的刹那就纳受了 戒体。後三归是总结性的说话,是嘱告的意思,不是戒体。 羯磨注说:「三授已,告云:向受三归,正是戒体;今又三结,示戒所归。」羯磨疏解释 说:这是告知受得戒体的时节,不比从来的主张,认为说後面的戒相时才是受戒,才得戒 体的。依济缘记的解释疏文引证多论说:有的主张说三归依以後,说一不杀戒时才得戒, 以为五戒条文分明有剔,而受者的本意也是为的要受五戒。有的主张说五戒完毕才得戒。 恐怕有人固执这两种主张,所以特别提出。多论又说,几种主张之中,以说过三戒以後即 得戒为定义,也就是现在所采取的主张。 示相教诫 行事钞说:「智论:戒师应语言,汝优婆塞听,是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为优婆 塞说五戒法相,汝当听受。尽形寿不杀生是优婆塞戒,能持否?答能。尽形寿不盗是优婆 塞戒,能持否?答能。尽形寿不邪□、不妄语、不饮酒,并准上说。」资持记解释说:多 陀,翻为「如」。阿伽度,翻为「来」。阿罗诃,翻为「应」,即应供。三藐三佛陀,翻 为「正等正觉」。这是举出佛的三种名号,使受戒者更加信奉。 行事钞又说:「是为在家人五戒,汝尽形受持。当供养三宝,劝化作诸功德。年三、月六 ,常须持斋。用此功德,回施众生,果成佛道。」这是嘱咐的话,资持记把它分成四段: 一、嘱告谨慎护持五戒,二、劝多作功德,三、令受持斋法,四、指示将持斋作福等功德 回向佛道。年三月,是指农历正、五、九月。月六日,根据智论所说为初八、十四、十五 ,二十三、二十九、三十(小尽准布萨应用初一)。持斋,是指或受八关斋戒或只持不非 时食斋,就是只能在日中以前吃食物,中午以後就不能随便吃东西。 羯磨疏指出,萨婆多论的问题,不受三归,能得五戒吗?答:不能得。必须由戒师先授三 归,方能得戒。所以要说出戒名,是为了使受者知道「戒名」而正确护持「戒行」。济缘 记解释这段文说,一、前面一段指获得戒体,必在三归;二、所以以下阐说戒相是为的更 好护持戒行。 7、料简杂相 羯磨疏说:如果照多论来说,五戒不全分受,就不能得戒。虽可引经(善生经)证明五戒 可随分受,那只是说持戒可分二戒三戒等,不是说的受体。成论说:有人说,五戒木叉只 有顿受(全受)没有渐受(分受),此事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论中回答:随受一、二、 三戒,皆能得到律仪。善生经所列一分、二分、少分、多分、满分就是一个很确切的明证 。根据这些道理,戒是可以渐受,而且可以得戒,这是毫无疑问的。如薄俱罗(此云善容 ,容仪好。)过去世持过一条不杀生戒,他在毗婆尸佛时,曾是贫人,他拿一只诃梨勒果 布施给了一个生病的比丘,那比丘吃了这果子,病就好了。就是这个因缘,他九十一劫以 来常在天上、人间受福快乐。今世生在婆罗门家□,他的母亲早已去世,後母厌恶他,屡 次想害死他没有成功。後来他感悟人生痛苦,便去求佛出家,结果证得阿罗汉果,一直活 到一百六十岁,未曾生过毛病。从这个事例来看,一个曾经只持过一条不杀生戒的人,终 於得了这样果报。那末五戒可以分受的道理,就用不著怀疑了。 羯磨疏说:如多、杂二论的解释,五戒,佛所制定一受必须尽形寿为期,八戒必须一日夜 受持,这是不可违背的。而成实论则主张五、八戒都得随日受乃至尽形寿为期。 行事钞引智论问:「口有四种过失,为什麽只有妄语戒?」答:「举出妄语,其馀三种就 包摄在内;又佛法贵在真实言语,所以先举出不妄语来收摄其馀三种。」资持记解释:如 果根据有部律,只发四支,成宗具足七支(有绮语,恶口,两舌。),与智论相同,所以 引来说明。灵芝律祖在芝苑遗编中也说过:有部律,五、八、十戒都只发四支,比丘戒才 发七支。成宗,则七众都是七支一齐禁戒。 羯磨疏说:多论、俱舍主张五戒、八戒都要依师承受;四分律、智论则主张除从师外可开 许自誓而受。灵芝律祖说:虽然说从师受或自誓受都可以,而根据受八戒规则,只有无师 时可以开许这个方法,倘若有师可从,就不允许这自誓而受。 羯磨疏说:依据多论,受过戒不得重受。依成实、四分说可以重受的。所以舍卫国波斯匿 王的夫人□□末利夫人曾经第二次第三次重受五戒,就是个很具体的证明。济缘记解释说 ,多宗,五戒一受就必须尽形寿受持,所以只要受一次,不主张有再受的道理,成宗却不 是那样,它主张受持时间的长短,可以随受随增的,末利夫人的二次三次重受的事,载在 四分律中。 这□选择了多宗和成宗所主张的五项不同的事, 丙、八戒 1、释名 戒,斋,关,有时单称,有时连称八关斋戒。在各种经律上称呼不同,而意在止息恶缘, 离于过失,使善法内增,摄收净法归入自己的心内。八,是所防止的境界有八件事;戒, 是能制止恶法的业用(力量、作用),此是止恶的行为;斋义有二:一是齐的意思,齐其 杂乱思虑,专注一境,心无差别。二是清的意思,静摄心念,远离过失,断绝杂想,如世 间的斋馆,就是取的清□寂静意思。关是从譬喻立名的,受戒者静定自己身心,禁闭非法 的事,像世间设门关以妨奸止寇的用意一样。八关斋,依羯磨疏和济缘记的要义是这样的 解释。 2、功益 经中有说:作阎浮王(印度古时称为转轮王)於人间的宝物一切自在了,但不如受持八戒 所得的清净自在功德的十六分之一。善生经说:受持八戒,除去五逆重罪,其馀的罪障都 能够灭除。 羯磨疏又引智论的文说:譬如软弱的将领领兵去作战,终久不能建立功勋;健将的击破敌 人,一日当中就可以功盖天下。五戒和八戒的不同也是这样。因为五戒但能离於邪□,未 能清绝欲本□□生死的本株。八戒连正□也断绝了,事相同於无漏。虽然时间只是一日夜 ,而所取的戒行多□□加了三条戒,且□戒断去正□,所以功德超过於五戒的多多了。 业疏又引成实论说:帝释说偈,认为如果有人受持八戒所得的福报就可与他相等。佛就呵 斥制止帝释说:受持八戒与三乘圣人的无漏福相等,帝释的天福和无漏福相比是望尘莫及 的。 拾□尼义钞说:优婆塞受三归五戒的,闻佛说法,可以证得初果、二果,不能证三果四果 ;受八戒的,闻佛说法,就能证得殊胜的三、四果的果位。 这些,都是说明受持八戒的功德和利益的殊胜! 3、简人 拾□尼义钞说:八戒关於受戒者的人物检查等种种问题,可依照五戒□面讨论的解释。 4、忏悔 行事钞引智论文说:「我某甲,若身业、口业、意业不善,贪□痴故,若今世、先世有如 是罪。今日诚心忏悔,三业清净,受行八斋;是则布萨。」「布萨」,是净住和清净的意 思。 行事钞又引增一阿含经文说:「若受八斋,先忏悔罪,後便受戒。」这些都是说明正式受 八戒前必须忏悔的重要性。 5、作法 正纳戒体 弘一律祖说:受八戒前应当预习发戒和临时开导等事,与五戒相同。 羯磨注引俱舍论说:「前受戒者下坐合掌,随施戒人语,勿前勿俱;若违不成。」疏文解 释说:随施戒人语,是「师」、「资」的契合和成就,授与受要有合法的仪式,才不致轻 慢戒法。 弘一律祖说:受三归五戒时,也应当遵照这些仪式。 行事钞说:依照智论,受法者若受一日戒法,长跪合掌,应当这样的说「我某甲,归依佛 、归依法、归依僧,一日一夜,为净行优婆塞。(三说)我某甲,归依佛竟、归依法竟、 归依僧竟,一日一夜为净行优婆塞竟。(三结)」资持记解释分为四段:一、称自己名。 二、归依所对境。三、期限。依成论受戒期限通於长短,随受的人自己加改。四、立誓。 为净行优婆塞,就是立誓。 业疏的解释:所说净行,以在所受持的期间内奉持的九支戒,同诸佛戒,所以说「净」。 灵芝律祖对「净行」的意见是:五戒未能断除正□,今此八戒,复断正□,所以加「净行 」来简别五戒和八戒的不同。但为什麽不说「如来至真等正觉」了呢?因为受五戒是初离 邪缘,尚不殊胜,所以要拿正□来隔断;今受八戒,於五戒上重增胜行,所以不须要说。 那麽,如果不受五戒,而直接受八戒,不是重增,那照理要加唱正觉等啦。灵芝律祖的意 思:作法加的简别,不属於「正受词」,只要意义通达。这文中系根据先受五戒再进受八 戒的解释。 说相发愿 行事钞说:次为说戒相:「如诸佛尽寿不杀生,我某甲一日一夜不杀生亦如是。如诸佛尽 寿不盗,我某甲一日一夜不盗亦如是。如诸佛尽寿不□,我某甲一日一夜不□亦如是。如 诸佛尽寿不妄语,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妄语亦如是。不饮酒,不坐高大床上,不著华□璎珞 及香涂身熏衣,不自歌舞作乐及故往观听亦如是。已受八戒,如诸佛尽寿不过中食,我某 甲一日一夜不过中食亦如是。我某甲受行八戒,随学诸佛法,名为布萨。」 资持记的解释:正说戒相,完全依的大智度论。照文应该说九戒而说八戒的,萨婆多论说 :斋是以过了中午不食为体,以八戒照明□□防止过恶,显出持斋的清净□□就成功了斋 体,共同和互相支持,名八支斋,所以说八斋,而不说九戒。因此不过中午食,放在後面 单独说明。如果依羯磨疏说,把高床与歌舞合而为一,不过中午食为第八。又增一阿含经 ,不过中午食为第六,和不香涂身熏衣,伎乐故往观听并为一条。所说虽各有不同,只要 依据它的精神受持都是可以的。 行事钞教受戒的人发愿:「愿持是布萨福报,愿生生不堕三恶道八难。我亦不求转轮圣王 梵释天王世界之乐。愿诸烦恼尽,逮得萨云若,成就佛道。」资持记解释说:前面两句是 发愿离恶趣,我字以下,发愿不求世间福报;愿字以下,是所求的目的□□究竟成佛道。 萨云若。又叫萨婆若,是一切智的意思。 弘一律祖说:随机羯磨中「说相」与「发愿」都与事钞不同,今录在下面,随授受者的意 思,依那一种都可以。 羯磨疏说:「授戒相言:如诸佛尽形寿不杀生,某甲一日夜不杀生;能持否?答言能持。 如诸佛尽形寿不盗,某甲一日夜不盗;能持否?答言能持。如诸佛尽形寿不□,某甲一日 夜不□;能持否?答言能持。如诸佛尽形寿不妄语,某甲一日夜不妄语;能持否?答言能 持。如诸佛尽形寿不饮酒,某甲一日夜不饮酒;能持否?答言能持。如诸佛尽形寿离华香 璎珞香油涂身;某甲一日夜离华香璎珞香油涂身;能持否?答言能持。如诸佛尽形寿离高 胜床上坐及作倡伎乐故往观听,某甲一日夜离高胜床上坐及作倡伎乐故往观听;能持否? 答言能持,如诸佛尽形寿离非时食,某甲一日夜离非时食;能持否?答言能持。」羯磨疏 解释说:如诸佛至不杀生,是举出诸佛殊胜境界和所行的事。某甲以下,表示应向诸佛看 齐。通过这种问答,就成功了持戒的誓愿。有的本子□说:「我某甲一日夜不杀生亦尔」 的,那不假问答,直述自己应该与诸佛的行为相同,也是可以的。关於第三□戒,和五戒 相不同,五戒制止邪□,不戒正□;八戒正□邪□都要远离。第五种戒相(不饮酒),有 人加上「辛肴」两字,查正文并没有这样。既然受了清净的戒法,那□还有吃□臭的道理 。第六戒相的华璎珞油涂,这种装饰在印度以为美丽;和中国的衣服装饰,脂粉涂面来修 饰身体一样。像论中所说的离旧庄严,也是这个意思。第七戒相离高胜床及观听倡(女戏 子)伎(伎巧),把这散乱和我慢的行为合为一戒□□但必须知道,有教育意义的音乐, 不在这□围之内。 羯磨疏又说:阿含经□说:依照上面仪式做好以後,就应该要发愿说:「我今以此八关斋 功德,不堕恶趣八难边地。持此功德,摄取一切众生之恶。所有功德,回施彼人,使成无 上正真之道。亦使将来弥勒佛世三会,得度生老病死。」业疏解释说:愿中的意义是自他 两利。持斋的功德,可以对治恶趣,不堕三途,是灭除「受戒难」,因恶趣不能受戒。除 八难是灭除「障闻思难」,因八难不能听闻和思维佛法。这是自利一方面的。把一切众生 的罪恶摄归自己,自己的功德完全回向他人,这是行大道心的菩萨行;要成功正道,不是 从二乘权教的方便可得,只有一实佛乘法。将来龙华三会,随弥勒出世化度无量众生。南 山一宗的立教,用意都是在分别通往大乘,究竟成佛,那□仅仅是八戒而已。学者应当善 於体会这个意思。 6、料简 对简多宗 业疏引萨婆多论说:「受八戒人,在七众中,何众所摄?虽无终身戒而有日夜戒,应名优 婆塞。若得名者,又无终身戒,若言非者又有日夜戒。止得为中间人也,即七众之外更有 木叉八戒也。」济缘记解释这段文说:受八戒人在七众当中是属於那一众,这个问题。多 宗指出「五戒」必定要尽形寿受持为终身戒。所以说受八戒虽不是终身戒,而有日夜的八 戒,应当名为优婆塞。「若得名」以下,又反覆提出疑问来说,如果名为优婆塞,又没有 终身戒;汝果说不是,又有日夜戒。「止得」以下,再加以解释说:对不是终身戒,不应 当这样称呼;对有日夜戒,又不可没有名字;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叫做中间人了。五戒、 十戒、具足戒,是七众所属,都要尽形寿持戒,所以受一日夜的八戒,不在其数。那末, 受八戒的,究竟叫什麽名字呢?答:汝受法时所说「净行优婆塞」,这不是很确当的名字 麽! 上面根据多宗的主张,五戒八戒有这样的分别,所以八戒在七众以外;如依据成实宗,八 戒通收俗众,那就不在「七众」以外了。这是分别清楚受八戒的「众」。 行事钞引成实论说:「亦得随受一、二、三,及日月长短并成。」 羯磨注说:「多论云:若受八戒,应言一日一夜,莫使与终身戒相乱。成实云:五戒、八 戒,随日月长短,或一年一月乃至半日半夜,重受减受并得。」以上说的是受八戒的「渐 (分)顿(全)」,「延促」□□受时的长短。 羯磨注说:「论中,令五众受之。成实云:若无人时,但心念口言,乃至我持八戒,亦得 成受。」多论主张从弘法的人□□五众前受。成论的开许自受,是说无人(师)时,可以 自心念受,或者有师而因缘阻碍时也开许自己誓愿来受。□□这是分别清楚自己誓受问题 。 迟受开成 羯磨注说:「俱合论云:若先作意於斋日受者,虽食竟亦得。」这是说先已经作意要受戒 ,而到吃饭时才想起今天当受戒,这也得算是受戒的。灵芝律祖说,这由於先有作意,而 临时虽有其他因缘,但并没有起犯戒的心,所以能够算做受戒。 业疏说:「若将欲受,难事不得;待难解已,受者亦成。」灵芝律祖解释说:例如王难贼 难系缚关闭等恶缘阻止,心通於受戒而事上有阻碍,虽在早晨没有受,中午,中午以後再 受也可以得戒。 这都是说过有不可避免的因缘阻碍时,迟受了也「开许」受法的成就。 独受离过 行事钞引善生经文说:「受八戒不得多,唯独受。」资持记解释说:不得多,是恐怕人多 参杂混乱,心不容易专一。归、戒,都是独受为好;因受者一人心不向其他攀缘,作法的 意志也容易集中。现在许多人一齐的受,於情理上虽是通顺,但终究是不便当的。 现在,更有很多人一齐受的;所以弘一律祖提倡如果有很多的人受戒,可以在早上於佛前 自誓而受。 断恶摄净 业疏引善生经说:如果有人以前在行使职权时做过杀戮和鞭捶等事,现在来受八戒。必须 先忏悔杀戮等罪恶,然後受戒才能成就;如果不这样做,受戒就不能成就。成实论说:有 人依於官法,或被强力者所逼而杀害了众生,这样情形,自己也有杀罪,因为使杀缘具足 了。 业疏说:「若已受斋(斋,就是戒的意思),鞭打众生,虽即日不行,待明当作,皆斋不 净。以要言之,若身口作非威仪事,即名不净。若心起贪□害觉,虽不破戒,戒不清净。 若不修六念等,亦名不净。济缘记解释说:前面说明身口犯戒。待明当作,意思说今天因 为受过戒不好犯戒,期待明天或别的时日去做犯戒的事,这样也是恶业,持戒不净。若心 起贪以下说意业犯戒。违反自己的心愿就发□,起恼怒而有害人的心意,这也是持戒不净 。以上二种都是属於作犯。若不修六念是说明止犯,本来受戒者应当每日念佛、法、僧、 戒、施、天□□六念,如不每日念,也是持戒不净。作犯,就是做了犯戒的恶事就算犯戒 ;止犯,就是不做持戒的善行,此算犯戒。 戒体 戒体中分做:一、戒体相状,二、受随同异,三、缘境宽狭,四、发戒数量。分这样四章 来说明。灵芝律祖说:前面二章论体,但受随中也兼说戒行。三、四两章属於戒法,而发 戒数量中联系到戒相。弘一律祖说:标题为戒体,而又兼带说明戒法、戒行和戒相,这就 显示了四门的分不开来□□互相摄收。 南山律祖在行事钞中说:人们都知道受别解脱戒的,而真能懂得受戒意义的不过三五人而 已。都是由於事先不能做好准备,不多研究,以致在正受戒时,不知戒体、戒相,仅仅是 受过戒就算了。问他得戒了没有,还是茫然一无所知,所以要在这□(随相以前)分别详 细的解说,使受戒者根据它来衡量自己受了戒究竟得戒没有。这样,才可以谈到如何来持 戒和不犯戒,修行出离世间的道理。 一、戒体相□ 甲、能领心相 行事钞说:戒体,如果通途而论,是说受戒时所发的「业体」□□无作戒体,今先显明能 领受戒体的心的相状。 又说:十法界依正二报多如尘沙,而佛所立的空、有二谛等教法,都是发戒的境界。受者 当受戒时立下誓愿尽这个身体的寿命为期限,善於清净心的器量,屏绝一切妄念,必不为 恶;再加以礼敬、陈词,身、口二业的施设(授者作法的方便等),这样测度思量,是成 就业体的根本,得戒的正因。不许用颠倒思想攀缘现前的境界,须用明彻的智慧心反照心 境,使它符合理性。起心既然遍缘尘沙等境界,这从境而制立的戒法量也是同样周遍,心 从法生,法广心遍,心法相应了。把这个要约期望的心与那妙法相应,对那法来讲,有缘 起的意义(法随心的缘想而起),法是无情,由於心的缘想关系,就随於心,(所以三法 纳体的时候,初动於境,次集於空,後入於心,法依於心,所以名为法体。)领纳在心了 ,名为戒体。灵芝律祖的意思,如果根据当分小乘教义来说,体是非心,不显所依的,体 与心有分别;现在说在心,是取的圆教义理□□就是指藏识为所依的处所。 资持记问:何不就直接显示无作,而明心相?答:能领戒法的心相,是发戒体的正要;独 在这□详尽的指出了,别处没有这样说的文字。就从明晓不明晓这得法的元由,来决定所 受的戒成与不成,不明白这个旨趣是不成功的。假使不明白能领的心相,或无记心妄动攀 缘,或想浮泛的其他善事,都是耽误了受戒,使一生空过了的。佛说「无戒满阎浮洲」的 圣言就是这个意旨;所以在这□提出解说告示能领心相的道理,实在是有重要意义的。 乙、所发业体 1、辨体多少 行事钞上问:别解脱戒,有那几种?答:论它的体系和它的境界,实在是无量数。因戒本 是防止恶法的,恶的因缘很多,发戒也就随著而多。所以善生经说:众生无量,戒亦无量 。□□这是就境界的多而说戒也是无量的。现在拿这些义理来推求,主要只有二种:作戒 、无作戒。这两种戒,可以通统包括於一切境界的戒法了。 2、立两解名 立两名之所以 行事钞上问:为什麽不立一种名,或者立三种名,而只立作、无作两种名呢?资持记解释 说:为了显出二戒的需要,举出为什麽不废去一种名,而只立一种名;和为什麽不有「作 俱无作,二法同时,宜应更立一合」的名,连前二名为三名呢? 答:如果单立一作戒的名,那麽作戒休止以後,就不能防止非法了;又作不可能常作,心 思还有其他用处。所以必须要有无作,能长时期的防止过非。如果单立无作之名,那麽没 有作戒,无作就无所从起,也就是不能孤起,必定要依靠作戒体而生无作戒体。这二种法 是相互依藉的,不能只立一个名。 行事钞又说:为何不立第三名□□「作俱无作」呢?这因为作是动,无作是静,动静的性 质不同,又,作是有心,无作是非心;这心与非心的体相又是相违背的。所以在这两层道 理上说,二戒的性质不可合一,因此不能立个「作俱无作」的名,只好立两个名了。又因 为不许立第三种名,恐有人以为戒法只局限於二种了,所以又特别解释说:这二戒体,是 根据「能」防过非方面来说的;如果就「所」防的过非方面说,那戒法是随境而多得无量 了。 并解名义 行事钞问:既说二戒,请解释它的名字?资持记解释:结束前面的文义,生起後文的总问 :戒、作和无作戒的三名。弘一律祖说:戒是通名,作无作是别名,共为三名。 答:作,像作陶器家的「轮」,动转的时候叫作。杂心论说:「作者,身、动身方便」资 持记解释说:作,是方便构造的意义,造土器的陶家,做坯器的机车上的轮子,推动起来 就旋转,比喻为作。受戒者四大质体的报身,从受戒的缘,身口意上的动作为方便。报身 上起方便,方便依於报身,互相假借,报身与方便,不一样也不两样。不过说报身,不一 定是有方便;假若说方便,就一定包括了报身。轮木,此喻报身,轮动,比喻方便,就叫 这「动」为作。就杂心论举的例子来说,身,即报,动身,即方便了。 行事钞说:言无作者,一发续现,始末恒有;四心(受、想、行、识四阴)三性,(别指 行阴,行阴通三性□□善、恶、无记,馀三阴唯无记。)不藉缘办。故杂心论云:「身动 灭已,与馀识俱,是法随生,故名无作。」成实论无作品云:「因心生罪福,睡眠闷等是 时常生,故名无作。」 资持记解释「一发」:就是开始所发,说明业体初成,就是在三发完毕後第一刹那与作戒 俱圆成时,是体初发。作戒既然谢止了,无作戒体独存地相继不绝了,所以说「续现」。 「始」是上句的,发的时候,「末」即是终,命终才舍掉的。舍戒,虽然通常有四种□□ 一、作法舍,二、命终舍,三、二形生,四、断善根舍。这是说通途的道理,命终就舍掉 ,不谈其馀三种。「始末恒有」这一句,是说业体的久长。四心(通举四阴)三性(别示 行阴)是显「非心」的意思。「不藉缘办」,正是显示无作的意义。 如果对照前面作戒而解释「一发续现」相反於作戒的「有谢」;「始末恒有」,反作戒的 一念;「四心三性」,反作戒的「善行心」;「不藉缘办」,反显作戒的借缘构成。 故字以下,引证有二:杂心中,「身动灭已」,是前「作」已谢,生起「无作」。无作既 生,与馀(後心望前作心曰馀)识□□受、想、行、识四心同时(俱)而起。「是法」, 就是无作。「随生」,是说任运而起。成论中,是通说业体的道理,不是局限於「戒」。 「因心」说明从作而发;「生罪福」,生就是发,罪福,就是善、恶、无作。睡眠、闷, 等(馀心)都是无记。总的说,因作而生善、恶、无记三性的无作,与前杂心文是相通的 。 弘一律祖说:一发续现等文,初学的人难於了解;现在根据後面第五项先後相生的文义, 列一表在下面,作为参考。文□的无作,就是表□的「形俱无作」。 行事钞又说:戒,就是禁止作恶。涅盘经说:戒能禁制和断除一切恶法不做一切恶事就叫做 持戒。上面的二戒,都是能起断恶的作用。 3、依论出体 济缘记说:此处陈述戒体,是依据二宗□□多宗、成宗所说;至後面正义地辨明三宗的分 别,才是成宗师主张的「体相」。 行事钞说:多论、成论主张体相不同,今依成宗□□约成实论来解释。资持记说:钞中依 成宗说体,而文字引用多宗,恐怕学者遇到文义壅滞不能贯通,所以需要略为指示。羯磨 疏广列六位分别,现在不过拣紧要的部份来引述一下。 一、说明二戒都是有为,不是「三无为」。由於假缘来构造和四相□□生、住、异、灭所 为的原故。(三无为:虚空、择灭、(注一)非择灭。(注二)这第一是「有为」、「无 为」的分别。 二、一切有为的法总起来分为三聚:一色聚,二心聚,三非色心聚。作、无作戒都属色聚 ,不属於其馀二聚。这第二是有为中三聚的分别。 三、色有十一种,总括起来可分为三:一、可见有对色(色尘),二、不可见有对色(五 根、四尘),三、不可见无对色(法尘少分,法尘有二:一、心法,指诸心数法;二、非 心法,过去色法、无作就是此色所收。),这□的作,身作就是第一种色,口作是第二色 中的声尘。身口无作,都是第三色。这是色聚中的三色分别。 四、色中又有二种分别:一、本报色,指四大;二、方便色,指运动造作。作戒不属本报 色,是方便色。无作不属於二色。这是身口色中二色的分别。 五、作戒是善色、声,不是恶、无记;色无善恶,从方便缘而说善恶。无作戒体是善可以 知道了。无作通於二性,无记不是业、现在讨论禁警的义理,只在善性的□围。这是依方 便中的三性分别。 六、作业始终,皆得为戒,不同其馀的善;这是律仪所摄,善作名戒,其馀十业,但单称 善,不名为戒。无作当体是戒,不是这□所讨论的。这是善中唯约作戒始终分别。 以上六位,显示多宗主张二戒「俱色」。作戒是色、声两尘;无作色,法入中摄(是过去 色),名为假色□□与前五尘实碍的色对照,所以称做假色。 〔注一〕择灭:涅盘的异名。灭,灭尽一切诸相的无为法。涅盘,是由真智的拣择力所得 的灭法,叫择灭。俱舍论说:「择为拣择,即慧差别;各别拣择四圣谛故。择力所得之灭 ,名择灭。」 〔注二〕非择灭:灭,灭尽一切有为的法;灭尽了永远不再生起,叫无为。这灭有二种: 以智慧的拣择力断灭烦恼,不使它再生起来,叫择灭无为,就是涅盘。不依靠「择」力, 仅由缺有为法的自生缘,而永远不再生起,叫做非择灭无为。择灭,聚道所得;非择灭, 缘缺所得。 作戒体 行事钞说:「先明作戒体。论云:用身、口业思为体。论其身口,乃是造善恶之具。」资 持记解释说:作,从登坛场起,到三法完毕的第一刹那以前,身口意三业所有的营为方便 构造的事。引论文中,先正面显出它的体,「身口业思」,行来跪礼是身的「作」;陈词 、乞戒,是口的「作」,立志要期,希法、缘境,心思彻於始终地统理著身口,所以名身 口业思,这业思就是作戒的体。论其身口以下,说兼缘的意思。「造善恶之具」,显示了 身口本身没有什麽功用,把功用推归於心。如世间的制造物品,虽有种种工具设备,它不 能自己成就物品,必由人工的作用。问:业疏的解释以「色心为体」,此处为什麽不同? 答:身、口就是色;业思,就是心;并没有不同。钞是从显要地来说,使人容易了解。 行事钞说:为什麽以业思为体呢?譬如人无心的杀生了,不得杀罪;所以说以心为体。资 持记解释说:这用犯戒来推例和说明受戒,善(受戒)恶(犯戒)虽然不同,而发生业用 的意业却同。如律说:心疑、想差不到果本,就是说心□疑惑而想错的不能成为果罪。又 杀戒的不犯中,掷刀、杖、瓦、木,以致误伤别人而死或携扶病人在走路当中死了,这一 切都不是有心害人,所以都不算犯戒。这虽然是动色「身」,但由於出於无「心」,就不 得算做罪业。这就证明以心为体。 行事钞又说:「成论云:是三种业,皆但是心;离心无思,无身口业。」资持记解释说: 这是引成实论的文来证明。前面二句,是推末归本,说身、口、业思,都是一心。後面二 句,说明舍本无末的理由,如果离开了「心」,也就没有思、身、口业等。问:现在谈的 作体,是心王呢还是业思?答:前已说是业思,何必再疑惑是心王!假使依照论文的「三 业皆心,离心无思」的话,似乎又指心王而说。然而心王、心所,不过是体、用上的分析 不同。由体起用,用也就是体,现在讨论的作业,是就用的方面而说。所以业疏上说:「 言心未必是思,言思其必是心。」应仔细研究推详。 行事钞又说:「若指色为业体,是义不然;十四种色,悉是无记,非罪福性。」资持记解 释说:这是对有宗来破斥的。十四种色是:五根,五尘,四大。 无作戒体 行事钞说:「言无作戒者,以非色非心为体。」资持记解释说:非色非心,就是成实论的 第三聚名,又叫做不相应聚,这聚有十七种法,无作就是当中的一法。因为无作体是非色 非心,所以收入这类法数。这是把聚的名□□非色非心,作体的名。 业疏说:「言非色者,既为心起,岂尘大成,故言非色。五义来证:一、色有形相方所, 二、色有十四、二十种异,三、色可恼坏,四、色是质碍,五、色为五识心所得;无作俱 无此义,故不名色。」、济缘记解释说:解释非色分为二段:一、约能够造作方面来对照 简别。尘是五尘,大是四大。两种都是「色」,不是这两种所成,所以不叫做色。五义以 下,约色的义理方面来反证。就是说尘、大具足这五义,而无作就不是这样,一、非形方 ,二、无差异,三、不可恼坏,四、非碍,五、非对。下面解释:十四种,如前已说□□ 五根、五尘,四大。二十种,是:显色十二种□□青、黄、赤、白、光、影、明、暗、烟 、云、尘、雾,这局於无记性。形色有八种:长、短、高、下、方、圆、斜、正,这通於 三性。恼坏,论□说:「是色若坏,即生忧恼」,又云:「有情有恼,无情有坏」。五识 心,就是眼识、耳识等五识。所得,就是色、声等五尘。 业疏又说:「言非心者,体非缘知。五义来证:一、心是虑知,二、心有明暗,三、心通 三性,四、心有广略,五、心是报法。」济缘记解释说:解释非心分为二段:第一句,对 简。谓无作业的体,不是觉知,不能缘虑;与心体不同,故号「非心」。五义以下是反证 。心具有五义,而无作戒体则是相反。一、非虑知,就是前面所说的。二、无作戒体是顽 善的,没有愚、智、迷、悟的分别,所以没有明暗。三、无作戒体是「善」,不是恶和无 记,不通三性。四、无作戒体,惟是一定,所以没有广略。这是指意根为略,四心(受、 想、行、识、)六识(眼识等)乃至心所为广。五、无作戒体是三业造作而起,所以不是 「报法」。 业疏说:「故成实云,如经中说!『精进感寿长,福多受天乐』。若但善心,何能感多福 。何以故?不能常有善心故。」济缘记解释说:引成论的文,先证非心中分二段:引初段 中又二段,先造论的人自己引述经文。精进是作;寿长是现报;福多是无作增长;天乐是 生报。若但以下,是显示经的意义。说人心不可能一定,那□能有常善,这说明无作一经 发起以後,可以任其自然地增多,不须要靠心造作,这就是「非心」的意思。 业疏又说:「『又复意,无戒律仪,所以者何?若人在三性心时,亦名持戒;故知尔时无 有作也。』以无作由作生;今行不善心,何得兼起作又发无作也。由此业体是非色心;故 虽行恶,本所作业无有漏失。」济缘记解释说:引後段中也分二段:一、引用论文。是说 意思中没有戒体,显明不是「非心」。人在三性心(馀善心、恶心及无记心)时,意入於 馀善,就是无有造作,而却名持戒,由此可以明白无作任运常存。尔时无有作也以下,是 疏家较详细的解释。又分二段:首先说明无作是由作而生,今已行不善心了,怎麽能兼起 作而且又发无作?由下,解释三性名持戒的意义。说:由於这业体是「非色非心」,所以 虽然做恶事,而本来所有的作业,没有漏失,无作还是任运常存。 业疏又说:「故彼问曰:若无作是色相有何咎?答:色等五尘,非罪福性,不以色性为无 作也。又如佛说色是恼坏相,无作非恼坏相,不可得故,不可名色。」济缘记解释说:第 二证非色也分二段:一、引前问答。问,很显然了。答:如果说无作为色有二种过:一、 色非罪福性;二、色是可恼坏,如五尘、四大,都有可恼害损坏的意义。 业疏又说:「问:无作为身口业;身口业性,即是色也。答:言无作者,但名身口业,实 非身口所作;以因身口意业生故,说为身口业性。又无作亦从意生,如何说为色性?如无 色界亦有无作,可名色耶?」济缘记解释说:证非色中第二段引後问答。问中:意思是说 :身口是色,身口的业性也应该是色。答中分二:一、正名义。说「无作」,不过是说身 口的业用,实不是身口所作,因为当三性时,身口无有作故。因身口意业所产生的原故, 就是从本所作,因此才称为身口业性。又下,二、彰非色也有二种解释:一、约能造诘其 所发。说无作也从意业(不但身口)而生,怎麽能说为色性?如下,二、约空报质其因业 。如生无色界的众生,必因戒定无作的业,这就显明了无作非色。 弘一律祖说,这□所引成论文四段是连续性的,科文不容易分别清楚,因此录了科表,以 备对照阅读。如有需要请查看南山律在家备览。 4、显立正义 弘一律祖说:显立正义是最为精要的义理,学者应该认真专致地研究。 资持记说:以上不过是依论文而解释的作、无作的体相,没有能够精详;在业疏中才陈述 说明正当义理,因此有三宗之分:一、实法宗,二、假名宗,三、圆教宗。 业疏云:「夫戒体者何耶?所谓纳圣法於心胸,即法是所纳之戒体。然後依体起用,防遏 缘非。今论此法,三宗分别。」济缘记解释说:先是约略说明体貌(相)。纳是能受的心 ;圣法是所受的戒;能、所互相冥契,心、法互相和合则就成功为「业」。揽收圣法为业 体,作为圣道的基本,所以名为戒体。体,充满正报的色身,而心是色身的总主,所以称 「心胸」。初受戒时,心是能纳,法是所纳;受戒以後,那就法是能依,心是所依。依体 而起用,就是随行□□依心体而起持戒的作用,叫随护於戒体的行为。今下,标明有三宗 的分别。 实法宗 业疏说:「如萨婆多二戒同色者。」、济缘记解释说:萨婆多部以所计有为、无为一切诸 法的实有为宗,所以叫实法。杂心、俱舍、毗昙和这些见解相同。 业疏又说:「彼宗明法各有系用,戒体所起依身口成,随具办业,通判为色。业即戒体能 持能损。既是善法分成记用;感生集业其行在随。论斯戒体愿讫形俱,相从说为善性记业 ,以能起随生後行故。」 济缘记解释说:初依宗示体中分四:一、至通判为色一段,叙彼所计。「各有系用」,就 是三界的系缚。欲界有粗段的四大;色界有清净的四大;所造的业,所系的果,都是色法 。无色界天不是四大所造,所以没有色;但是虽没有四大造色,不妨可以有果色。「随具 办业」,具就是身、口,能造的身口是色,所以办的业果也是色,作与无作二法同为一聚 ,所以说:「通判为色」。业即下二句,二、示色义。由无作体,能持戒就肥充,犯了就 羸损;有增、损的意义,所以便立为「色」。既下,三、明业性。本报色是无记性,能从 善恶缘的方便而转化变现的。而戒是善法,作、无作体都是善色,既不推於心造,所以说 「分成记用」。分成的力用既是微弱,不能感生後果,故推「随行能生集业」。这是说招 感生报的业用,当体是「集」的因,所以说「集业」。论下,四、结示体相。「愿讫」, 即作戒已谢了;「形俱」,是说无作至於终身,对受戒以後的「随行」来说叫它「善记」 ,所以说「相从」。这是由作生无作,由无作起随行,由随行能生集业,由集行而招来报 。 业疏又说:「如律明业,天眼所见善色恶色善趣恶趣,随所造行如实知之。以斯文证,正 明业体是色法也。」济缘记解释说:二、引生显正中分二:一、引文。四分律受戒犍度中 说:如来成道,得了宿命、天眼、漏尽三明。在天眼明中说:菩萨具备三昧定意清净,烦 恼结使已没有了,用清净的天眼观见众生的生生死死(果报)善色、恶色(业相),善趣 、恶趣(因中果相)......随众生所有的行为,都能知道。以下,二、取证,像这样的说 「色」,才是佛的本怀;许多论文的争论分别,由於没有能深刻明白这是义,著论的人尚 没有能彻底了解,弘扬这些论的人更不能推测和明白了。 业疏又说:「如上引色,或约诸尘,此从缘说;或约无对,此从对说。虽多引明,用显业 色;然此色体与中阴同,微细难知。惟天眼见,见有相貌善恶历然。岂约尘对,用通色性 。诸师横判分别所由,考其业量意言如此。」济缘记解释说:三、斥前诸说中三:一、牒 前所立。「或约诸尘」,是说无作假色,判归法入,就是法尘,这对作戒色、声二尘,所 以说「此从缘说」,缘就是作戒。无作戒是依靠作戒的色声二尘而生的。「或约无对」, 是说无作体是不可见的,是无对的,「此从对说」,是翻过说作戒的色、声二种有对。虽 下,二、斥其不达。所说虽然很多引例说明,用以显表业色,然而都是不达究实的义理。 这业色体与中阴相同,也像无色天报似的。只有用天眼才可看见它相貌的善恶。如来因此 说业为色,而诸师不晓得立义,以致有牵强的分判,所以说「岂约尘对」等。诸下,三、 结其妄判。指出上面六位分别的诸师,都是自己的意思与言论而已。 假名宗 业疏说:「二依成实当宗,分作与无作位体别者。」济缘记解释说:「当宗」,是对前面 的非正学的宗而说。「位体别」,是对前面的作无作二种「体同」说的。 业疏又说:「由此宗中,分通大乘,业由心起,故胜前计。分心成色,色是依报,心是正 因,故明作戒色心为体。是则兼缘显正相从明体。由作初起,必假色心,无作後发,异於 前缘,故强目之非色心耳。」济缘记解释说:初由宗通示中二:一、叙宗胜。这宗部份的 教理通於大乘,主张业体由心而起,胜於多宗所主张的但对诸尘而立作、无作同归色聚。 分下示体相分二;一、明作体。「分心成色」,如从「成法」方面来说,则内外的色报都 由心所造成的;如从「成业」方面来说,则身、口动作、都但是分出心力所成就的,所以 说分心成色。如果内外相对,则国土为依报,四生为正报,如以因果相望,则色报为依, 心识为正。所以说:「色是依报,心是正因」,而说作戒以色心为体。「兼缘」,是依报 的色:「显正」,是正因的心,这是说色心二法不相舍离,既显正而又兼缘□□正因与助 缘「相从」的说明作戒之体。由下,二、辨无作。由於作戒的初起,必借用於色心,待後 无作发起了,就不须色心的造作,所以说「异於前缘」。那麽,法体虽有,而非色非心, 没有办法说明它的相状,只好用二非(非色、心)来称呼它的体相(名),所以说「强目 」。 业疏又说:「考其业体,本由心生。还熏本心,有能有用。心道冥昧,止可名通,故约色 心穷出体性。各以五义求之不得,不知何目,强号非二。」济缘记解释说:二、约义考体 中二,初、正示体相分二:一、正示业体。前面二句推发生之始。考求业体,本由心(第 六识意思)所造而生。下二句示生已之功。六识又熏六识叫「还熏」;发体的心叫「本心 」。从始起时说,那末心是能生,戒体是所生,如从熏发来说,那末戒体是能熏,心是所 熏。心与戒体,互相做能所的。「有能有用」,能就是说发起了以後的持戒行为;用就是 防御和遏止去造罪过的业缘。心道以下,是推本所立。心是没有形貌的,所以说「冥昧」 只有名字,所以说「止可名通」。戒体,本来唯心所造,而「心」冥「色」显,所以兼而 说之。要彰显标明业体是心所造,所以说「穷出体性」。灵芝律祖特别指出:这就是显体 的要紧地方,希望学者多思考。比如前面(无作戒体中)色心各有五义,无作也没有,所 以说「非二」。这说明在小教上不可直示,只不过用权的意义来分别彰显这些异名,所以 说「强目」。 问:两次说强目,是什麽道理?答:如根据本教(假名宗),指出无作与作不同叫「强目 」。现在所取的意思,识达无作戒体的真貌,就知道是非色非心。依附於权教而立的异名 ,所以也说「强目」。 业疏又说:「问:如正义论,熏本识藏,此是种子能为後习。何得说为形终戒谢?答:种 由思生,要期是愿。愿约尽形,形终戒谢。行随愿起,功用超前,功由心生,随心无绝。 故偏就行,能起後习;不约虚愿,来招乐果。」济缘记解释说:二、问答释疑中,先说这 问题的由来,因在後面圆教中的抉择这二非以为识种,识既常存了,种子也就不灭,那就 与今宗命终而失的意义相违了。所以提出後文来问难,以显明前後的不相违背,起初四句 ,牒起後面主圆教的文。「此是」,指上面的二非,说二非是种子,种子能引生後习。「 何得说为......」是正面问难的说,不应形终而戒谢了。这虽只举出命终,义理也通於四 义舍戒。答中分三;一、总标。种子由思(缘境的心)而生;愿是克期的誓愿。「种」与 「愿」的定义先说明了。愿约下,二、别释。先解释下句的「愿」说:愿有始终,所以有 要期□□形终戒谢。行随下,解释上句的「种子」说:思(缘境的心)的□围没有一定的 界限,所以种子也跟著不亡失,行就是思心;行发起在愿的後面,所以说功用「超前」。 功由心而生,应该是随心思而不绝断的。故下,三、双结。前面二句□□「故偏就行,能 起後习」,总结上面的「种子是存」的义理;下面二句是从不约虚愿这一方面说来招乐果 ,所以才说「愿谢」。 问:这□的「後习」,和前面实法宗的集业有什麽不同?答:实法宗说明「业为集因」, 这□是显示「种能熏习」。 圆教宗 业疏说:「後约圆教明戒体者。」济缘记解释说:三圆教中,前二宗都是小乘教,这圆教 宗是大乘教。如果拿大乘义理来抉择小乘教,不待受大,就是「圆顿」的意义。前二宗都 是偏计「有」、「空」不能均衡,现在知道这都是教法上的权巧施设,名字虽不同而体是 一,色与非色,也是这样。这就是「圆融」的意义,前面既是从权地讨论一期(生)为限 ,这□来克实地究竟显示,这就是「圆满」的意义。具有「圆顿」、「圆融」、「圆满」 等意义,所以名圆。 问:二宗谈体的理论很够了,何必再立出圆教?答:两宗所谈的体,教义发挥界限各不相 同。如但依据这二宗,那末体就辨别不明白;如果不依这二宗,那末宗途就要紊乱。所以 依据法华、涅盘二经立出圆教,方可以穷理尽性,究竟决了。使学者修持有所依托,知道 怎样出发、趣向、归宿。就可以为诸有情的福田,绍续众圣的因种,兴隆佛法,超越生死 。这圆宗要义,万劫难闻的,而此生得以遇到了,除这一条道路,更没有别的路可走。如 果不研究这南山祖师建立的要义,就是无处可以用心了。那末,一生虚度,岂不耽误了自 己。灵芝律祖这段沉痛剀切的开示,我们必须切实记牢,照著去做! 问:依什麽教义立这一教?答:下面引用法华、涅盘二经为证。法华经开许声闻可以成佛 ;涅盘经扶助戒律,说佛性常住的教法。除此二经,其馀没有这些教义。 芝苑遗编中问:这和天台圆教相同还是不同?答:理同说异。理同,像下面疏中引法华的 文句,用法华意义,立此圆体。但天台圆教是统摄性的;这□是局限於一事,将这教入它 那教,就是它妙行中的戒圣行了。说异,现在这圆教宗为了显明戒体,直接采取佛意,融 会前面二宗,系得自佛意而谈这圆宗,不是取它那圆教,看起来圆名相同而实质是不相同 的。 业疏又说:「戒是警意之缘也。以凡夫无始随妄兴业,动与妄会,无思返本,是以大圣树 戒警心;不得堕妄,还沦生死。」济缘记解释说:初叙立教本致中分二:第一句标示。「 警意之缘」,是说一切诸戒,都是我的心业;世尊不过是根据这些业制出了戒法,以警惕 和觉悟造业的众生,不是另外有的戒。众生的「业」无量的多,所以戒也就无量;业无尽 ,戒也就无尽。要晓得二百五十、三千、八万以及无量的律、仪,都是依业而制的警戒, 不是别的「法」啊!以下,正释。心被境界所转,所以说「随妄」,心境相合了所以就「 兴业」,习妄既然长久了,往往随著尘境而转,所以就与「妄会」,会,就是会合。沦历 长远的时劫,以致忘记了根本□□自心,所以说「无思返本」。如果不是佛的教诲□□设 戒作警,怎麽能思想到回复本心。这是说众生的妄业无有穷尽。是以下,叙述如来因业立 戒,令息妄源。妄业已息,那末苦果自然可以消除,就不致沦落於生死,因此能够近本归 源,悟明心地。 业疏又说:「愚人谓异,就之起著,或依色心,及非色心。智知境缘,本是心作。不妄缘 境,但唯一识,随缘转变,有彼有此。」济缘记解释说:二、根器差殊中分二:初叙钝者 妄计。推详这□的文,正是抉择当今所受的戒体。前假宗已经说明细色(论心业),是已 破斥实法宗的假色(对诸尘)。现在这□只是抉择四分律的作、无作体。作戒是心造,说 它兼色,无作是心种,说它非色非心。这是由於佛世的机悟有所不同,致使佛灭度以後的 分宗各计。所以涅盘经说:「我於经中或说为色,诸比丘便说为色;或说非色,诸比丘便 云非色;皆由不解我意。」□□不知道佛是方便的说法。智以下,再叙利根易悟二:一、 明因教悟解。有智的人知道随著情与非情二谛等境的缘,才制定了尘沙等戒法,这境与缘 ,都是心的造作,所谓「一切唯心」。不下,二、明思惟观察。既通达唯有心识的道理, 那就随所动作,不随外面境界所转,摄收心思,反观内照,只看见这一「识」。识就是心 体,心体不守自性,随著染、净的缘而造作黑、白的业,结成善、恶的果报,所以就有佛 菩萨、......众生等十法界的差别,所以说「有彼有此」。众生由於无始以来,不能了解 这个道理,就随了遍法界境,造了虚妄的业,出没於生死轮回,受种种苦难。所以世尊就 依法界境的□围,而制定了无边的戒法;戒没有别体,就是虚妄的业,如□、盗等事。如 果放纵妄心去做就是业,能够禁制妄业就是戒。所以行事钞说:未受戒以前,罪恶遍於法 界,现在要发心受戒,翻前恶境,而起善心,所以戒发所因也就还遍於法界。又善生经说 :众生界没有边际,大地没有边际,草木没有限量,海水没有边际,虚空也没有边际,戒 也是这样。这两段文都是这个意思。 业疏又说;「欲了妄情。须知妄业。故作法受,还熏妄心。於本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 也。」济缘记解释说:三、所受体中分三:初约圆义以示体相。前面说明假使利根在未受 戒以前,已经发起大解,这□要说修证必先禀戒。文中分三:第一句,希求脱离。欲了妄 情的「了」,是「尽」的意思,「妄情」包含见惑、思惑及无明等情见。第二句「须知妄 业」,是反观往业。由於无始的惯习,积恶的时间已经深长。现在虽然知道了一切妄业都 是唯识,而终於难以调制;如没有戒法,净业便不能成就。所以说;佛所制的戒,像猿猴 著上了锁,野马勒上了辔,盗贼被捉住了,截断生死的河流,发生定慧的功力。这是成菩 提道的基本,是入涅盘城的门户,所以三乘圣人都由这条道路前进,如果舍了这戒法而去 修道,那是枉费时功的。也如同向後退步而却想要前进,那是不能达到目的地的。故下, 三、如缘纳法又分二:「故作法受。还熏妄心」两句,是示作业。「作法」,通收始终方 便及正受。「熏妄心」,假当前的胜境,来发动胜心,胜心相反於妄心,也就是真心。将 真熏妄,使妄心不起。正如行事钞所说:「以己要期,施造方便,善净心器,必不为恶, 测思明慧,冥会前法。」这就是能熏,妄心是所熏,所以说「作法受,还熏妄心」。譬如 烧香,能够熏除污秽气氛。「於本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也」三句,正明无作。由熏而 成功一种业用(力量),业用圆成了就是种子。这种子发生力用,能不假施设造作,任运 自然地恒常生起熏习作用,由这熏习的力量,使妄种冥伏了,妄念不能兴起。这无作善种 的熏,犹如香燃烧完了,它的香气还是存在。再来细细分析一下这三句文,第一句□□「 本藏识」,是所依处。也就是所熏□□为善种所熏。第二句□□「成善种子」显能依体, 也就是能熏的。「善」,表示与恶不同,「种子」是譬喻;譬如世间谷果都有种子,种子 略说有十个条件构成:一、从众缘生,二、体性各异,三、生性长存,四、任运滋长,五 、含畜根条华叶等物,六、虽复含畜相不可得,七、遇时开绽,八、子果不差,九、展转 相续,十、出生倍多。无作戒体就具足这十项,所以比作种子。然而种子的名是通用的, 必须仔细简辨它的义理。一、约十界,四趣(三途修罗)是恶,其馀六界是善。二、就善 中,人、天是有漏的善,四圣是无漏的善。三、再就圣中,三乘是偏是权,只有佛是圆是 实,现在这戒种,文中只简别於恶,如对人、天,是指无漏种,如对偏小及权位菩萨,那 就是圆实的种子,行者应当知道,所受的戒体,就是「一体三佛」(後文解释)的种子。 所以萨遮尼犍说:「如来功德庄严之身,以受戒为本,持戒为始。」又法华经说的:「佛 种从缘起」,也是这个意思。最後「此戒体也」一句,结示正义所立唯此。 问:既发这个体,以後还要受菩萨戒吗?如不须受,就应该约大判持犯?如果须受,那末 无作业是不是重发?这些都必须细细推求,不可以混滥不清。 芝苑遗编说:天台菩萨戒疏说:「不起而已,起则性无作假色」。南山律说:「熏本藏识 ,成善种子,此为戒体」。天台「性」的这一字,就是能起的「因」,无作假色,就是所 发的「体」。南山所谓藏识,是所依「处」,善种子,是能依「体」。能起与所依,都是 本有的「性」;所发与能依,都是当前所受的「体」。这样的指出体,文据很为明了,能 所历然,体性不相混滥。那末受纳就没有疑虑,修持就有可靠的依托。 芝苑遗编又说:经论所说菩萨戒有二种体:一、当体的体,就是戒体,和这圆宗的善种没 有两样。二、所依的体,就是心性。然而心性不过是戒体所依,并不是戒体。□□这些文 义,展转地解除了我们的疑问。 业疏又说:「由有本种熏心。故力有常。能牵後习。起功用故,於诸过境,能忆、能持、 能防,随心动用,还熏本识,如是展转能净妄源。若不勤察,微纵妄心,还熏本妄,更增 深重。」济缘记解释说:二、约随行以明持犯中分二:初明谨奉又分二:第一句蹑前受体 。由於有本受善种的戒体,熏习妄心。故下正叙随行三:第一句明力。「故力有常」,有 常,是运运不息,生生常住的。第二句□「能牵後习」是明能。後习有二种:一、习的因 贯彻到未来,二、习的果就是後来的三佛。现在是说明起後的功用,所以只依据习因而论 。起下的几句是明用。於种种过患的境界上,「能忆」,是一切时中不忘失;「能持」, 是执持守护戒法不失;「能防」,是使客尘烦恼的缘不能侵害。能忆就能持,能持就能防 一心三用,没有前後□□言说虽有次第,力用则是融通的。「随心动用」,都就「还熏本 识」;熏本识,是随行中的熏,通於作无作的。「展转」有四种:一、对境的差别,二、 起心的前後,三、来报的相续,四、入位的阶次。在这四种事中,都有展转的意义。「静 妄源」,包括因静果静;如果照修显圆证三身来说,那就是究竟永尽的果静了。若下次明 慢犯分二:前面二句反上三用。如不精勤加以觉察,「微纵」(瞥尔念)了这妄心,那就 统统失掉上面说的有常的动力,不能起後习的能忆能持能防的作用了。下面二句反上戒熏 。妄心放纵起来,还去熏习妄心,使妄「更增深重」,就失掉了上面静妄源的戒熏功用了 。 问:熏有几种?答:一、受「作戒熏」,熏成无作。二、受「无作熏」,熏起随行。三、 受「随中作无作熏」,还资本体。如果谈到所熏,那都是熏於「心识」。 业疏又说:「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摄律仪;用为法佛清净心也,以妄覆真,不令明净 。故须修显,名法身佛。」济缘记解释说:三、举因果以细劝分三:一、摄律仪戒,二、 摄善法戒,三、摄众生戒。先说明来意:众生的识体,是本来清净而没有尘垢与污染的, 由於妄想,就变成了烦恼。又识体本来是自在而具足方便、智慧、威神德用的,由於妄想 ,就变成了结业。又识体本来是平等没有彼此、爱憎的差别,由於妄想就变成了生死。现 在,要反本归元,所以立出三誓:一、断恶誓,受摄律仪戒,修行「离染行」,趣向无作 解脱门,还复本来清净,证法身佛,名叫断德。二、立修善誓,受摄善法戒,修行「方便 行」,趣向空解脱门,还复本来自在,证报身佛,名叫智德。三、立度众生誓,受摄众生 戒,修行「慈悲行」,趣向无相解脱门,还复本来平等,证应身佛,名叫恩德。然而这三 誓、三戒、三行、三脱、三佛、三德,随便举出那一誓,那三誓可就具足,以至三身,三 德,一一都是如此。言说虽有前後次第,理性上是没有分别而互相圆融的。能以这样的心 受戒,就是发圆体,能以这样的心持戒,就能成圆行。华严经说:「戒为无上菩提本」, 净名经说:「能如此者,是名奉律」。涅盘经说:「欲见佛性,证大涅盘,当须持戒」, 都是这个意思。初释律仪戒又分二:初标因果。「是故行人」,指现在的受戒者。「常思 此行」,是劝告思惟起修的意思,这二句赅括下面三聚戒。「即摄律仪」,即字,点出这 小乘律就是大乘的摄律仪戒,是圆宗融会的意思,能够明白这意思,自然会通达了。智论 以八十诵律就是尸罗波罗蜜,胜□说毗尼就是大乘学的意旨。「律仪」,可以禁恶,可以 止业(不正行为),还可以破惑(不正思想)。用律仪就能够彻底究竟止恶破惑,可以学 修到佛的清净心(法身体)。以下,次明所以分二、前二句叙昔迷。行者从往昔来被妄想 盖覆了真心,以致被贪染所障,失却了本来清净□□不令明净。後二句显今悟。「故须修 显,名法身佛」。修显是禀受戒法,破除惑障的意思,就是能显的因;法身,就是所显的 果。 业疏又说:「以妄覆真,绝於智用。故勤观察,大智由生,即摄善法,名报身佛。」济缘 记解释说:二、摄善法戒分二:初二句叙迷。「绝智用」,是说因愚痴所障,遗失了本具 光明。故下,显悟。劝行人精勤观察,修善、破障,这就是因;报佛,这就是果。 业疏又说:「以妄覆真,妄缘憎爱,故有彼我生死轮转。今返妄源,知生心起,不妄违恼 ,将护前生,是则名为摄众生戒。生通无量,心护亦尔。能熏藏本,为化身佛。随彼心起 ,无往不应,犹如水月,任机大小。」济缘记解释说:三摄众生戒分二:初叙迷。「憎爱 」,就是障,忘失了本来平等。由於有「彼我」的分别,就要受「生死」的杂报。今下显 悟二:初修因三:前二句:开平等解。知道众生的心情生起,完全是唯识所变,别人和我 同是一体,没有高下,这是已经开了平等的知解。「不妄违恼,将护前生」二句,修平等 行,由前面的平等见解,支配了行动□□不狂妄地违逆和恼害一切众生,而能更积极的将 护□□帮助一切众生。将护的□围很广,包括四弘誓,四等心,四摄行等。「是则名为摄 众生戒」,结名。说这样的知解、行为,叫做摄众生戒。生通下次感果分三:前二句心境 相应。众生是无量的多,将护的心也是一样的多,这就是护心与生境相应。当中二句慈熏 成果。用慈悲护生的戒行熏习藏识,利益众生的功德圆满,便感得了化身佛的佛果。後四 句明随缘起应。能起随顺众生的心,无往不应的去利益众生,就好比水中的月影,随任众 生的机感而见大小。水,譬喻机感,月,譬喻能应;月亮不入水中,水也不能污秽月亮, 随著容器的大小,波澄,月亮影子就可出现。用这来比喻佛的慈悲力,与众生诚感力的感 应难思。 以上引述业疏的文,由「戒是警意之缘」起到此段为止,共有七段连续,科判比较繁杂, 弘一律祖曾经别录科表,需要者可检阅在家备览,这□不刊出了。 弘祖又按:三、举因果以细劝中,济缘记於释文之前,先明来意,今依其文 济缘记问:三聚三身是同还是不同?答:名词虽然不同而义理则是一样。随举一戒,就具 足三聚戒。随举一聚,互具也是这样。因此知道:初受戒时,圆发三誓,随中奉持,则圆 修三行;成因感果,则圆证三身,三誓就是三聚、三身;三聚也就是三身、三誓;三身也 就是三誓、三聚;心、佛没有差别,因果没有二致。能够这样的,才可称为「圆戒」。是 波罗蜜,就是究竟木叉。因此知道修行的人,如果发了这种心,获得了这个体,要晓得这 就是三佛种子。怎麽可以自己轻视,不加以珍惜尊敬!然这三种戒,互相具备,至於修持 奉行仍要不离摄生的戒,那麽就能够任运含摄一切,那□可以不注意其馀二聚呢! 问:教已经有了义理的分齐,何必再来谈这些呢?答:为了述成本宗「分通」的意义。怎 麽知道是这样的呢?像善戒经的五戒十戒具足戒等,设立种种方便。所以受五戒的要习学 十戒;受十戒的要习学具足戒;受具足戒的要习学大乘戒。这五戒十戒具足戒都可叫做方 便。假名宗虽知道这权巧方便,而不停留在这方便上,这才符合通深的意义,作为大乘戒 的「先容」。所以行事钞中叙述发心为成三聚,这□(业疏)说明随行次对三身。是愿行 互相扶持,彼此交相映彻。那是期心後受,这□是随行的前修,於此可以看出圆宗是有很 深刻的意义的。 如果这样,既然显明分通,何必别立圆宗?答:「义理」虽然通於大乘,而「教」还是局 限於小乘,不可以混滥笼统的。所以要别立圆宗,随意而尽理,又不致紊乱宗途。请看一 看:前面说的实法宗,没有一个心字;假名宗,没有一个种字;由此可见南山圣师,是深 深体会了「权」、「实」的教理与分齐(界限)了。 业疏说:「此门略辨三宗戒体少异,由来涉言语矣。」济缘记解释说:「略辨」表示不能 穷尽;「少异」,从教宗来说:名义上不能混滥,如从业体来说,毕竟是常同的。要知道 「细色」和「二非」,无不是「种子」,不过是如来随著机宜而说有不同罢了。「涉言语 」,是说费了许多文字。 弘一律祖说:由第四项显立正义的开始,业疏说:「夫戒体者何耶?」到这「由来涉言语 矣」一段为止,乃是业疏历示三宗的文,这是南山撰述中最精湛的部分,古今中外的学者 ,都非常重视和传诵它。不过因为记文和疏会合在一起,有些分割间隔,以致使疏文散碎 ,不能融合贯通。希望读者另外钞出这文,合成一卷,时时可以诵持。就可以窥见它的精 妙所在,那才不辜负律祖示导的圣意。 业疏说:「今识前缘,终归大乘。故须域心於处矣。故经云:十方佛土唯有一乘,除佛方 便假名字说。既知此意,当护如命、如浮囊也。故文云:我为弟子结戒已,宁死不犯。又 如涅盘中罗刹之喻。」济缘记解释说:初示所归。「识前缘」如尘沙般的境界和无边量的 制法;众生从无始来颠倒妄想,昏迷当作外物,因此就受轮转的苦恼。现在知道万境与制 法,都是唯识,没有外尘,当正受戒时,遍缘法界情非情境,勇猛地发出三誓,翻过往昔 的三障,由心的业力,结成了善种子以为戒体。应该知道能缘(心思)、所缘(万境), 能发(心)、所发(誓),能熏(善种)、所熏(藏识),无不是心性;心性无边,所以 体也无边;心无有尽,所以体也无尽。应当知道:这就是发菩提心,修大慈行,求无上佛 果。这就叫真实道,就是大乘。三世的如来,十方的诸佛,示现著出生,唱说著入灭,顿 然地开示,渐次地化诱,设百千种的方便,说无量数的法门,种种的施为、设立,都是为 的要众生发心、修行、成果,走这大乘的真实道路的。所以说:「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佛 乘」。这就是修行人的域心处所了。然而,浊恶的环境,加著业障深重,长久的惯习,一 时难断。初发心的又惧怕没有大力量,容易退失菩提心和菩萨行,所以希望生到弥陀净土 去,那是最究竟的办法。况且圆宗的三聚,就是上品的三心。律仪断恶,是至诚心;摄善 修智,是深心;摄生利物,是回向发愿心。既然具足了这三心,必登净土的上品,证得无 生法忍,可以不待多生,成佛菩提一定没有退屈。这又是修行人的究竟域心处所了。故下 引证。就是法华经开权显实的文。经中说: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十 二部中,九部属小乘,同归一佛乘故。)又说: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於一偈, 皆成佛无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十方皆尔,不独释迦)。无二亦无三(大小相对 为二,三乘相对为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於众生,说佛智慧故(馀乘修证 因果、色非色等,皆是方便假名)。既下劝修分二:第一句蹑上开悟。由於已识前缘,如 果起了毁犯,就是毁犯自心,增加自心上的妄业,便沦落於生死,污佛种性,退失菩提, 失大功德利益。大小乘经论中很多劝说和鼓励奉持戒法的地方,释尊的慈意,就都在「既 知此意」一句中表露出来了。我们假使不知道这个道理,得失倒还小;现已知道了这个道 理,就可依照修学,所获的利益也深远广大,相反地如不依教奉持的损失也是最大。所以 必须恭谨摄持,随时警惕,不可微纵思想,使得妄念兴波作浪。当下,结劝奉持。命与浮 囊,是人所最注重的,因此拿它来做比喻。那经论中所说鹅珠、草系、海板比丘等,他们 都是忘了生命而护持戒体的典型人物,在这些人的观点,寿命、浮囊都是不足为重的。「 文云」,就是本律文。「宁死不犯」,是重於守戒而轻於生命。涅盘经中说罗刹乞浮囊, 以至少到微尘许,菩萨也不准许给他。拿这来比喻护持小罪和轻戒、威仪等,也不能轻易 毁犯的。 芝苑遗编说:戒体,是律学的枢要,是持犯的基本,是返流的源始,是发行的先导,但由 於诸教的沈隐,道理的深邃,因此几代(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的传教 者,有许多英贤,唯各有发挥不同的见解,而戒体的旨趣终是不能抉明,到了唐代,独我 南山祖师穷究幽隐的义理,极尽如实的法性,反覆前人的所说,贬出浮伪的议论;剖判宗 旨,斟酌义理,开列了三宗,实在是会合如来一代法化的教源,发启群迷照破昏蒙的慧日 。初、多宗,作、无作二种戒体都是「色」,容易知道了。二、成宗,作戒色心为体,也 易明白。无作以非色非心为体,这非色、非心,只不过是摄法的聚名,实不是体状,以致 使历世的学者,议说非一了。现在依疏文来考体,也就是密谈善种。但因为小宗,不能直 接显示出种子,所以另外立了「非色非心」的名。所以疏说:「考其业体,本由心生,还 熏本心,有能有用。」和「不知何目,强号非二。」细细推详这段文意,虽没有直接地说 出善种,而说「熏心有用」,这密谈的用意,已灼然可见。应当知道,这就是考出非色非 心的体。三、圆教,是说:融合前宗,的指实义。前宗两体就是善种子(境本从末);这 善种子,就是前二体(摄末归本)。如果根据圆意而谈,任何地论说名义都是圆融的。所 以疏说:「於此一法,三宗分别,故知分别有三,体实不二。」问:如果说体只有一,分 别有三;那末前二宗中但有虚名,难道没有实体吗?答:宗,虽各各计较不同,而体实在 没有乖殊。由於前二宗以为是「异」,所以也勉强立了另外的名。应当知道:多宗计种为 色,成宗计种为非色心,直到後面的圆教才指出前二家的「所计」,所以疏说:「愚人谓 异,就之起著」等。如果再拿比喻来说明,那就更容易懂了。如世间的美玉,有人不识, 说它是「石」,这固然不能显出玉的体,或者说它「非石」,也不能显出玉的体,另外有 人知道它的实在,才指破前二人的错识。可是如果没有「玉体」,也就没有前二人的「不 识」,□□这可以作为这三宗的相似比喻。问:有什麽因缘,名为善种?答:善可说是法 体,种是譬喻。这是说:尘沙般戒法,纳於本藏识之中,相续生起随行,行能够牵生未来 的善果,这就如谷物的种子,投入田中,芽生、苗长,结实、成穗,相对的没有差别,所 以叫善种。 芝苑遗编又说:所受法体,依羯磨疏三宗的分别:一多宗,作、无作二体俱是色,身口方 便相续的善色声,是作戒的体,法入假色,是无作戒的体。现在祖师研究这体,就说:善 恶的业性,由天眼来看,历然可以分别。这与中阴相同,微细难於了知,不是肉眼所能看 见的粗色,所以说细色。二、成宗,作与无作,二体有所不同。身口业思,能造色心,是 作戒的体;非色非心,五义互求了不可得,是无作戒的体。祖师考体,就这心的造业,熏 习有用,能起後习;而心本不可以形状,必须假色以显。可发的业量,异於前面的作戒, 与心与色两不相应,勉强叫做二非作为戒体。三、约圆教宗以明体,由於两宗各随所计, 而说动说静,终都不是究竟。所以跨取大乘圆成实义,点示那体是梨耶藏识随缘的流变, 而造成业种;前六识能造,就是作戒;作成的业,梨耶识所执持,就叫无作。所蕴藏的业 因,名善种子。业虽由心造,一成以後,与其馀的识一起,性没有对、碍。又是四大所造 ,体有损益,天眼所见,善恶可以分明。因此如来随机赴物,或说非色非心,或说为色。 而小机不通达这宗旨,计著为色,则不许空宗;执非色非心,则斥他有部。如涅盘经中所 说,这都由於不了解我的意思,引起争论而不能同一道路。然而现在的所宗,都是用涅盘 终穷的说法,统会种种不同见解,使它们归於一致;这可以说:体会了如来一代教化的始 终要义,撕裂了後人的疑网。所以业疏说:「终归大乘,故须域心於处」,这样的明训, 广在业疏全文。今人所受的正当成实假宗,非色非心就是法体;如果约圆教宗,就是善种 子。然而虽这样解说,不过略为知道些大的头绪,至於「业理」是极为深细的,如不是有 很大学问的,深恐就要茫然不知纲领。难免像盲人摸象般的争论纷纭了。□□这是北宋时 的说话,摸象的多;如果到了现在,那就怕能够摸象的人也不多了。现在各位莲友有系统 、有计划的钻研,真是难能可贵呢! 5、先後相生 资持记说:如果说作戒,那倒没有先後;而无作戒却有很多解释,所以必须辨定一下。 行事钞说:初步解释:作戒和无作戒,犹如牛的两角,生的时候同时的生。多论说:「初 一念戒俱有二教,第二念中惟有无教。」俱有,就是一齐生起的意思。 行事钞中後一种解释,说前後而生。所以善生经说:世间的一切法(由缘构成)有因就有 果,譬如有了水、镜,就能看见面像。所以说作戒前生,无作後起。论中说作时具有作、 无作的,那是「作俱无作」,也是戒的「因」。等到三法完毕,业体满足了,才是二戒俱 圆,所以说「具作无作」。因此,不妨说是「形俱无作」仍在後生。也是当一念竟时,二 戒谢後,无作才生。 弘一律祖说:作俱无作和形俱无作的区别,可参观前面「立两解名」中的表。 资持记说,以前二种解释,都是古义,如对照业疏,是采取的前初步解释。但发展地说以 「三时」为更完备。 业疏说:这□解释,作、无作戒是同时生起,没有先後。那有作戒谢绝了无作才生的道理 。从本登坛时候的愿心以尽形为限,就是「形俱无作」的因成了。到後一刹那□□三法完 毕的第一念,二戒俱已圆满,所以说作时具足无作。灵芝律祖说:二戒满足,就是作戒与 形俱无作。 业疏又说:「且约一受,三时无作。」(三时,是前多论的初、二两念,和初念中取其尔 前为因时。)一、因时无作,这时「作俱无作」,随「作」而生,尚「未竟」止。「形俱 无作」的因已成,不过尚未显现,正在潜发罢了。二、果时无作。有二:一、还是「作俱 无作」,究竟圆满,同上所明。二、「形俱无作」,方才是本体,因三法已经完毕,「示 现」的时候□□二种无作都究竟了。三、果後无作,就是三法完毕第二念已去,作俱无作 随著谢灭,只有「形俱无作」,一直通於形寿的终了。 6、无作多少 业疏说:总明一切作、无作戒,依多论中大纲有八。 一者作俱无作:随著「作」的善恶,起於身、口的时候,就有「业相」随作而同时生起; 在作休业止的时候,这业相有牵引後果的功力。也不由於起心动念,这业相可以任运地相 感动,这业相是由作而起,所以叫做「作俱无作」。以下七种无作名义,也是这样。济缘 记中问:既随作有,那可不由心呢?答:这是「正宗」无作的意义。如果起心,就属於「 作」了!这是「业力任运」不由於作,故说「不由心」。 二者形俱无作:如今所受的善恶律仪,必限於受者的一生中,长时不绝□□由本来的誓愿 ,尽此一期形寿。就有业量随心任运的□□形俱无作□□戒体。 济缘记解释说:这□是说明受体,正用这前二种,後面的都是「类引」了。 三者要期无作:如胜□经的十大愿受戒,和受八戒,都是要心所期,如誓而起的「要期无 作」戒体。这也叫「愿」,所以那多论也说:又这无作,也从愿生,如人发愿,设会施衣 ,无作常生,就靠愿力的扶助。 四者异缘无作:如身造口业□□现相的妄语,发口无作;口造身业□□深河诳杀,发身无 作;虽假异缘,还发本业。因多宗七支不互,所以有异缘。而成宗随具发业,所以没有异 缘。 五者助缘无作:如成实论无作品说:教人杀生,成功了杀业,教的人就可获罪。虽然事是 所教的人所作,而教的人有助成的罪。文□所说关於造罪方面,做善事也是同样道理。 六者事在无作:成实论说:布施的东西不坏,无作便能常随。多论说:如果造作僧坊和塔 像扩(大)路桥井等,功德常生。除非有这三种因缘:一、前事毁坏,二、造者命终,三 、起大邪见,便善业断。(这应有四句:初、人物俱在,功德不失;二、物坏人在;三、 物在人丧;四、人物俱丧,三句并失。)翻善例恶,可以明白。如蓄藏鞭杖弓刀等致苦的 工具,这些事物存在,那恶业就一直相续。 这□有个微细的问题,就是济缘记问:假如这样□□事坏、命终,应该没有福报了!答: 下面说「便善业断」,不是说「永无」。以前的善业还是存在,不过不能相续。 七者从用无作:成实论说:「著施主衣,入(四)无量定,更令本主得无量福。」这样, 无论是善是恶,发生作用都是如此。 八者随心无作:多论主张:入定慧心,无作常起。是说入定发慧无作就随心常有,出定就 都没有。成实论则说:出入常有,常不做恶事,善心就能转胜。虽然在事乱当中,无作是 不会丧失的。说随心,是不随定慧,随「生死心」而恒有无作。济缘记解释说:「出入常 有」,不局限於入定、入道;「随生死」,死此地生别处,没有错失。二宗主张不同,所 以把它都举出来。 业疏问:这□的从用业,和前面的「作俱」有什麽不同?答:业相是虚通的(动念成业, 业体皆心故),不相障碍。因为是瞥然而起不定,所以它的相间、相杂是同时的,是随仪 表而分别的。譬如:持著鞭子常想加苦於人,既没有时间的限期,就是不律仪,是「形俱 」业;要誓常在进行著,就叫做「愿」;口中教打、扑等,就是「异缘」;受教的人,依 著作了,又是「助业」;随动作而起了业,就是「作俱」;鞭子等工具没有亡失,就叫「 事在」;随所作而感生了业,岂不是「从用」;恶念未能断绝,又是「心俱」□□「随心 」。所以举一缘,便通於八业,而业理随念不定,其馀就可以例推而知道有无了。济缘记 说;这不过举一缘来说明间、杂;如果明白心念是随缘起灭,动变不常,那末善恶邪正, 或离或合,刹那万变,不止如此而已。 现今的受体,当具足了「作俱」、「形俱」就同时而起,也有「要期」,必须有师秉法, 就是「助缘」;能牵後习,也就是「随心」。如果说随行,「作俱」定有,互造是「异缘 」,教他是「助缘」,衣钵资具是「事在」、「从用」,功成不灭是「随心」,这样类举 起来,不难知道无作的多少了。 资持记说:根据这些说明,或单或具,间杂不定,「精穷业理」,在於这些文义中了! 二、受随同异 甲、释两名 业疏问:什麽叫受、随?答:受戒,首先受戒人的发愿,加上授、受的缘境□□各种条件 ,纳法在心(心境相应)叫受。就这受得的无作戒体,能够防止过失,所以叫做戒。这是 说在坛场上发起了愿心,愿意摄持戒法,尚没有去实际行动。 业疏又说:既然发了愿心,那就要尽形寿以来,随著有戒的境界上,都警察(能防)护持 (能持),不能妄有毁失。□□这是戒义。使行动与愿心相齐等,这是随义。因此所行的 叫随戒,□□这是合名。受是局限于清净的,如果兼了染、那就不成事;而随是通于持犯 的,持犯都依于受□□这是双判通局。 业疏问:愿行相依,犹如车轮和鸟翅的不可缺一,持是可以顺于受的,犯怎麽可以叫随? 答:随有两种,是持犯的不同,都从受後而生的。行包括善恶,都由于受的原故,持犯相 从,因此名叫随戒。 业疏问:无作,是戒的□围所收;「随作」,是属于後时的缘护,只应该叫做「善」,怎 麽可以叫戒?答:戒是警心,受的作与无作,随的作与无作,都无不是警心。得始终随缘 具足的摄护,愿行相资的成就,使得方便圆满□□该周法界的戒德,不容有一些欠缺。□ □这是通示戒的意义。要从初心的「受作」,到最後以行副愿的「随作」,都符合戒禁, 顺于本受,所以叫戒。随作,由于境界周遍法界,不名独善。□□这是正答所问。 乙、辨同异 1、解二作 先释二名 业疏说:什麽叫二作?一、受中作戒;例如当迎请戒师和三法未曾完毕以前,运动的方便 ,就叫做「作」。这正作的时候,就是心防於过境,就叫做「戒」。二、随中作戒;已受 戒後,依境起行,为护摄本受的原故,名叫随。於一切境上,起了护持,顺於本受的心愿 ,名叫「作」;因为不作不有,要由作才能生起随行,正对境而护持摄受。所以叫「戒」 。济缘记的解释。特别精要易记,受作:运动叫「作」,防过叫「戒」。随作:起护叫「 作」,对持叫「戒」。 正辨同异 业疏说:前面所说的二作□□受作、随作,有五同,四异。五同是:一、名同,都名叫作 戒。二、义同,都在防止过失。三、体同,都是以色心为体。四、短同,只局限于色心运 动的时间,不通其馀时间,是说时短相同。五、狭同,只就善性方面。 业疏又说:四异:一、总别异:受作能「总断」过失罪恶,由心起愿,遍一切境界,普愿 遮止防□。随作「别断」过失罪恶,因随行随境而生。境通於色心,色通於情非情境,心 则局限於有情,这样,不能尽缘,就是心所及的地方,方才有行生;这行就叫随作。因为 心是不能两缘,境是不能顿现的。二、根条异:受是行的根本;随在受後而生,是受的枝 条。三、悬对异:悬指受体,受作是开始登临坛场,尚没有罪过,但可以「悬」远地预为 遮止约束。随作,是对境起「对」治力,严加防止,由於有了现防的对治力才不毁犯。四 、一多异:受作,以一品为定。因发的那一品心,就定於那一品戒。上中下品,义理上不 可同时。随作可以多品。因境有优劣,心有浓淡,所以随境对之而起心的有轻有重。 资持记说:第四种所说受一品,可能产生这样问题:多宗是可以如此,成宗戒能够重受, 那□可以说一品为定呢?答:虽然开许重受,而三品不能俱受。又问:如果这样,无作为 什麽受分三品?答:无作不是色心的原故;虽有三品,增还是一体。作是色心,纵然增为 三品,前後还是各异,所以说没有多品。 弘一律祖引拾□尼义钞中二作五同四异的文,列表很简明,请参阅备览。 2、解二无作 先释二名 业疏说:什麽叫做受无作,就是行者愿于惑、业有了断其相续的意思。因为无始的妄习, 随念会起,难以隔断;所以对著受戒时的强胜因缘□□人法等境,发心受戒、护戒,自发 地说出求戒的言词,这是主因。行三法的时候,动发了戒业的作用,业力成就了在受者身 心中从来没有的力量,这是助缘,这些缘、业,就是行愿的根本,叫受无作。随无作,三 法受过的一刹那以後,能随境起对治防护作用叫作戒;等到作戒息止,而也就成就了另一 种作用的力量,这种业用就叫随无作。 正辨同异 业疏说:现在来详细分析二业□□受无作,随无作的五同:一、名同:同称无作,都是「 业」的任运而起。二、义同:都是防止身口七支的过失。三、体同:前面说过的三宗,如实法 宗,二种无作都是色;如假名宗,二种都是非色非心;如圆教宗,二种都是心种。四、敌 对同;受体,尽形寿为期的注意过恶的防止(即随行),保护受体,就是本体有防止过恶 的功能;这功能能够充实随行,随行又能护本体,这是互相依持的。灵芝律祖说:受体的 本身没有自防过失和错误的功能,所以要靠随行。譬如戈矛虽然锋利,要有持用的人才可 起临阵陷敌的作用,所以说受无作和随行是互相依持的。随无作,对过失的对治方面,和 作有齐等的功能。这无作,不是作俱的无作。是说起了对防,就有善行随体而并生,作的 功用已经谢灭,这善行常住,所以称此业(善行)叫「随无作」。它与过非相敬对,所以 和受无作相同。灵芝律祖说:依照这样,可以知道,对治和防止过失,同时有多种「业」 :一、本受无作,二、随中作俱,三、随行无作,都是与过恶敌对的。五、多品同:依据 成论受体可以重发,一体有三品,初受如果是下品,再增就是中品,也可增为上品。如果 是一增,则有二品:如若本不增,只有一品。如依多论,受无作只可一品,随无作可以多 品。那多宗不通重发,只约随行有优有劣,不论受体。资持记说:四敌对同,由于有了本 体方起防护,就称本体能防过非。五多品同:受体有三品,随体也有三品;因业随心发, 受、随二戒各有三心,所以形成无作各有三品。 业疏又说:第二说明四异。一、总别异:受无作,有总的愿心打算於万境上不造恶;以法 界为量,可以一念缘想,所以名总发。随无作,约实行,不是顿、总,而是渐、别,所以 是别发。二、长短异:受无作,以尽形寿为期,悬拟预防,所以说长。随无作,从行善生 ,与方便俱有的,以与体同,心止则住,所以名短。济缘记设问:如果这样,为什麽前说 此善常在?答:这是对不复对防,所以说心止则住;前面是依据已作不失而说「此善常在 」。既不能防,就不是随戒了,只可称为善;不同受体的终身能防,由本心而约期。三、 宽狭异:受无作体相续,一直到命终为止,善、恶、无记□□三性,虽然间起,而本戒不 失,所以名宽,随无作,只局限於善性,防非护本;那恶、无记不顺于受,于义非有,所 以名为狭。四、根条异:受无作是根,随无作是条,与二作相同。 关于第二长短异中的随无作,资持记的解释可以助于理解,它说:「事止则无者,非无无 作,但由随戒,随作防非,作谢善在,无防非能,不名随戒,故云无耳。前疏云『此善常 在』,文证明矣。」 弘一律祖有无作、五同、四异表,特别明了,且便於记忆,请查阅在家备览。 三、缘境宽狭 1、列释 行事钞说:就中有四:「一、能缘心,现在相续心中缘。二、所缘境,境通三世。如怨家 ,境虽过去,得起恶心斩截死□。现在怨家子,有可坏义;未来诸境,可以准知。故缘三 世而发戒也。三、发戒,现在相续心中得。四、防非者,但防过去未来非,现在无非可防 。」 资持记解释说:本说所缘,而分这四科的,因为心随境起,所以先说明能缘心;心境相应 ,就能发受体,所以第三明发戒。戒必定有作用,所以最後说明防非。四义相连,不可孤 立的。一、能缘心中,「现在」,简别不是过去,「相续」,简别不是一念。业疏说:「 念念虽谢,不无续起,即以此心为戒因本。」二、所缘境中又分二:初示境,境通于过去、 现在、未来的三世。如下,举事显相。例如与己有怨的人,有怨已死,就是过去。有怨或 者有子女,就是现在。他的孙子虽然没有出生,如果生出来也必定有雠,这就是未来。在 这三境界上,都能生起危害。欲成净戒,必息恶心,所以所缘的境,是遍赅三世的。三、 发戒。问:与上面的能缘有什麽不同?答:前是能缘的心,这是所发的戒;由于受体无可 表示,还约能缘以彰显所发,又这四中,前二是作戒的□围,後二是无作的所属。又前三 □□心、境、戒,都是受体;第四防非乃属于随行。四、防非,「现在无非」,是约对治 心行以论三世;防是预防,不使它起过失。对治现前,即是防未来非;才失正念,就落于 过去非,所以说现在,没有防义。 济缘记对第三发戒「现在相续心中得」,有一补充说明。就是:若论发戒体本是通于未来 的。依据初得戒时说,所以局于现在;说现在,是约能缘心以彰明分齐。 2、别简 行事钞说:「然则缘境三世,得罪现在,过未二境唯可起心,说言三世发也。若据得戒, 唯在现在一念。」资持记解释说:前简别所缘。「得罪现在」,是随中持犯,必对实际环 境。「过未唯起心」,是没有境界可对,只可以心去攀缘。「说言」,显明不完全真实, 就著重的一边而说罢了。若下,次简所发。「一念」,是局限于三法完毕的一刹那间。因 前所明缘,说境通三世;而发戒中则现在相续,所以须要重新简别其分齐。 事钞问:戒从三世发,而唯防二世非,是什麽原因?答:若论受体,独不能防,只不过是 防具,还在於行者的秉持,以随行资助於受体,才能成防非的作用。不防现在,因现在无 非。但如果没有持心,便成罪业;如果有了正念,过失就不生起,所以不防现在。然而又 因随行资助受体,使未来过失应起而不能起,所以防未非;如没有受体,随行无所从生。 既起的恶业,就叫过去非,为了护持受体,不使它沾染尘垢,忏除往业,叫它防过非。□ □对受体而说是防过未非。 事钞又说:如果这样,戒必能防非,非又怎麽起?答:必须行者随中的方便,秉持戒法, 对恶法制止并和它对抗,才算防非。譬如用城池弓刀,抵抗敌人的一样。资持记解释说: 上面所问说明受体能防过未非。现在要推其能防的功归於随行,所以提出这一问题。城、 池、刀、弓譬喻受体;抵抗敌人譬喻随行,业疏说:「戒实能防,遮断不起;常须随行, 策持临抗,方游尘境不为陵侵;如世弓刀深能御敌,终须执持,乃陷前阵。」 四、发戒数量 1、明境遍一切 行事钞说:「俱舍云:戒从一切众生得定,『分』『因』不定。何以故?不得从一种众生 得故。」资持记解释说:初总标。学者多有不明白这义理,先约略地说明。分就是支□□ 杀、盗、□、妄言、两舌、恶口、绮语七支业。因就是戒因,是说能受的心,没有贪、□、 痴的三善心,和上、中、下三品发心。这段文打算说明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四位戒 ,都是遍於众生境界,所以举出戒支受心两相比较。又戒支、受心有尽有不尽,那还可以 得戒;如果众生境不遍,就决定不发戒。又五、八、十的三位戒,只发前四支,具足戒全 发七支;这说明七支多少都是得戒,就是「分不定」。又如果约三善,那就三心同时;如 约三品,那就随得一品,这说明三心是全缺都可发戒,就是「因不定」。惟独是众生境, 不可以不尽。所以说「定」的。何以故下,徵释定义。「不得从一种」,是说必须「遍」 的意思。 弘一律祖依据上段记文和下段钞记文而立出这表,更帮助习学上的理解了! 事钞又说:「分不定者,有人从一切分得戒,谓受比丘戒。有人从四分得,谓受所馀诸戒 ,即五、八、十戒也。因不定者有二义:若立无贪□痴为戒生因,从一切得,以不相离故 。若立上中下品意为戒生因,则不从一切得。」资持记解释说:二别释分二:初释不定又 分二:一、分不定中,「一切」,是七支,俱舍,就是有部所计,说比丘戒方得七支,是 具足戒,其馀三戒只得四支,因不具足;依照成宗主张:四戒都发七支,就是可以从一切 得定。现在依成宗引文,而宗计必须知道。二、因不定中二、先明三善。「一切」,是三 心俱时;若起三毒,那就有单、具的不同;若起三善必不相离。次明三品。「不从一切」 ,是三心不能俱有。 事钞又说:「若不从一切众生得,戒则无也。何以故?由遍众生起善方得,异此不得。云 何如此。恶意不死故。」资持记解释说:二、释定中:比前分、因不从一切皆发得戒,缘 境恰恰相反。所以说「若不从」等。何下,解释无戒所以。云下转释不得之意。死,是息 止的意思。 事钞又说:「若人不作五种分别,得木叉戒。一、於某众生我离杀等。二、於某分我持。 三、於某处能持。四、某时能持。五、某缘不持,除斗战事。如此受者,得善不得戒。」 资持记解释说:「五种分别」,初受时发心断恶,於这五事有能不能,所以就生取舍。第 一,简别生类有能不能。二、简戒支,多宗五、八局于定数,如果受了一二支只得善行。 成论就不是这样,分受满受都能得戒。三、空间。四、时间。多宗:五戒须尽形寿。八戒 日夜为定。成宗:五、八二种戒尽形寿或半日受持,随机长短。五中,除斗战,是说遇了 这些缘,便不能持。如下是通结。由此可知:戒、善就在遍与不遍的分别。 业疏说:「夫论戒者,普遍生境俱无害心,方成大慈行,群行之首。岂随分学,望成大善 。义不可也。」济缘记解释说:「大慈」,是佛行,「群行首」,是发趣义,「分学」, 是说持少分而不遍境,「大善」就是上面的大慈与行首。 资持记说:由此可知:得戒的心,不容许有毫发的恶意存在;戒的所以高超万善,轨道五 乘,众圣称扬,实在都是由于这个理由。 2、明发戒多少 业疏和济缘记的意思:先就在家男女五戒所获多少来研究。如多论说:五戒相,先说有情 境,於一切众生可杀不可杀,乃至可欺不可欺(或约境强如佛圣人等,或是境弱如蠕动微 物不可□妄等),一切众生下至阿鼻上至非想,傍及三千大千世界(阿鼻、非想,从竖的 方面说;傍及大千,从横的方面说;小乘教的境量,齐此而已。),乃至如来有命之类, 皆得四戒(即前四支)。以三因缘(贪□痴三毒)单历,得十二戒。再说非情境,都以尽 形寿为期,三千界内一切酒上以三毒历之咽咽三戒,兼前共发十五戒,以初受时,一切是 酒皆不饮故。纵使入般涅盘,或者酒尽,戒常成就而亦不失。这就是说境灭而戒犹存在。 入般涅盘,对情境说;酒尽,是非情境。弘一律祖说:盗妄亦兼非情,如前发戒境量中的说明。 业疏又说:现在以义理推断,贪、□、痴毒是间杂不定的,三单(贪、□、痴)、三双( 贪□、贪痴、□痴)。一合(三毒并起)共为七毒。用历过境约戒文为五戒,对境为七( 五中□开三境),就业有非情,七支以外加酒为八,开□为十。且以七毒,就戒文历之, 随一一境得三十五戒(有情境有四,四七、二十八,非情境一,七毒成七戒)。 业疏说:第二明八戒。有情境同上面五戒中的前四支,非情境得五(八戒实为九,因合数 如文□□「八」。),以七毒历缘,一一境上得六十三戒(情境四支得二十八戒,非情境 五支,得三十五戒)。 弘一律祖说:上面所说五戒、八戒依论与义准二数不相同,现在综合疏记的文,列表在下 面。又事钞义准的文,与业疏也不同,现在也综合了钞记的文,列表在後面,作为参考。 八戒依论没有明文,现在准照五戒例推,并根据资持记的总数 下面依行事钞列二表,在义准中,以三毒配者是行事钞本文;以七毒配者,是资持记私约 准开的文。 上面所列这些表,是依据多宗的,五、八戒只有四支计数;如果依照成宗,五、八戒都有 七支,可以准照这例子而增加它的数字。 戒行 一、正明随行 行事钞和资持记解释戒行说:戒行,是既然受得此戒,就必须秉持在心,并广修方便。在 教理方面,依师学习律藏的理论与行事的规律。在行的方面,主要是对治烦恼。还要检察 思想、言论、行为□□不违犯律的行为和不失威仪的行为。坚志远离「止犯」、「作犯」 的一切事项,更积极地成就了「止持」、「作持」的一切行事。定下志愿,尊重戒律,仰 慕古来的圣贤,发起向他们习学的精进行,这样,持戒的心生起了,三业合乎律仪,就是 「戒行」。 但是受体是要期尽形断恶修善的誓愿与缘境周遍慈愍的心,混合而成为一个伟大愿力,这 就是受体。随行,是随著所受时的思愿,而修止恶生善的事行,就是随顺本体的善良行为 。这是对受体所说的随行。譬如建□宅院,必先建立周围的院墙(坛场受体),然後在院 的界限内建立房屋(受後随行)。 如果只有受没有随,那就成了空愿的院子,不免要有寒露(无善盖覆)的弊端(堕落恶道 )。如果只有随没有受,这随行可能随于生死,或者只是些世善,局狭不能周遍。譬如无 院的屋宇,难免贼盗偷窃(虽修善行还为尘扰丧失善根)的危险。所以必须「受」、「随 」互相资助,才能达到离苦得乐的目的。 行事钞问:「今受具戒,招生乐果,为受为随?」资持记解释说:前说受随相资,其功相 等,可是招生感果的因缘上,必须要有亲疏的分别,所以设问显示。 行事钞答:「受是助缘未有行功。必须因随对境防拟,以此随行至得圣果,不亲受体。故 知一受已後,尽寿已来,方便正念,护本所受,流入行心,三善为体,则明戒行随相可修 。若但有受无随行者,反为戒欺,流入苦海,不如不受,无戒可违。是故行者明须善识, 业性灼然,非为滥述,」资持记解释说:答中分二:初对显亲疏又分二:最初二句□「受 是助缘、未有行功」,明受疏。必下,明随亲。从坛场初受戒时,顿然发起虚愿,对境能防 止约束,渐修实行,行即成因,因能感果。所以业疏说:偏就「行」说,能起後习,不约 虚愿来招乐果的。然而受随二法义必相须,但从牵生後果的功力强弱方面说,随虽能感果 ,而随从受而生;受虽是虚愿,而是随的根本。那麽悬防、发行,是受胜而随微;起习、 招生,是随强而受弱。教文的用与□著重那一方面说,学者必须知道。「故知一受」以下 ,别彰行相又三:初成随之相。「一受」指开始登坛场以至三法完毕,受戒以後到尽形寿 为止,须有对治的「方便」,有摄伏妄缘的「正念」,以「护本所受」□□就是随顺的意 义。有了护顺的力量,那止持、作持所成的业力便「流入行心」,以「三善为体」性,就 知道「戒行随相可修」,感果的功力在於「随」,如果虽然受了戒,而不持戒(无随行) 那是没有益处的。若下,明无随之失。「有受无随行者」,反而被戒欺骗,因为持戒的功 业非常深重,违犯的罪过也就重大□□「流入苦海,不如不受,无戒可违」。这可见激励 的恳切,并不是抑退的说法。是故下结诰,叮嘱行者必须精学:一、须识教,教有开制, 二、须识行,行有顺违,三、须识业,业有善恶,四、须识果,果有苦乐。必明了这四件 事,才可摄修。「业性」,上述的顺持、违犯、善恶、因果,皆如业理,不是可以妄加抑 扬的,因此说「业性灼然」,使我们生起信心。 资持记说:如果依圆修,既然明白了受体,当初发心时,就成就了三聚:於随行中,随持 一戒,禁恶不起,就是摄律仪;用智慧观察,就是摄善法,于一切情非情境无非将护,就 是摄众生。在因,成三聚行;在果,成三佛。就是由受起随,从因到果的。所以业疏说: 「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三聚」等。又说:「终归大乘,故须域心处」。又说:「既知此意 ,当护如命如浮囊,略提大纲,馀广如彼。咨尔後学,微细研详。且五浊深缠,四蛇未脱 ,与鬼畜而同处,为苦恼之交煎,岂得不念清升,坐守涂炭。纵有修奉,不得其门,徒务 勤劬,终无所诣。若乃尽无穷之生死,截无边之业非,破无始之昏惑,证无上之法身者, 唯戒一门,最为要术。诸佛称叹,遍在群经,诸祖弘持,盛於前代。当须深信,勿自迟疑 。固当以受体为双眸,以随行为两足;受随相副,虽万行而可成,目足更资,虽千里而必 至。自非同道,夫复何言,悲夫。」这一段话,对我们多麽有警惕性啊!我们要坚决地目 足双运地在现实生活中改造三业。 芝苑遗编中灵芝律祖又剀切沈痛地说:应该常常开导後学两个要点:一、入道必有始。就 是要受戒,并要专志奉持,在一切时中,对种种尘境,常常忆念受体。不论著衣吃饭、行 住坐卧,语默动静,都不可暂忘了这受体。二、期心必有终。就是要归心净土,决誓往生 。因为末法时代,惑业深缠,惯习难断;自己道力微薄,怎能修证。所以释迦出世在五十 馀年中说无量法门,应该可以度脱的众生都已度脱,对那些尚未度脱的也都作了得度的因 缘;因缘虽多,难以入门。只有净土法门,是修行捷径,所以许多经论,偏赞净土;佛法 灭尽,惟无量寿佛经留後一百年在世间。十方诸佛的劝赞,实在不是没有原因的。 二、因示舍戒 戒本疏说:经论中所列的舍戒法不同,如杂心论:「若舍,命终,断善,二形生也。」善 生经则加受恶戒时舍善戒。俱舍论:八戒期心,尽夜分终故舍。且列如此。 行宗记解释说:杂心四种舍。「若舍」,就是「作法舍」,「断善」,就是起邪见。善生 经的恶戒,就是恶律仪。上面所说五种舍□□作法,命终,断善,二形生,受恶律仪,通 于五、八、十、具四位戒。俱舍论的期心,唯局八戒,义兼五戒。「且列」,表示未尽的 意思。 弘一律祖说,断善就是起邪见的话,那是属于通泛的说法,不能确切指定。考据行宗记别 处的文说:「断善失戒,四舍之一、即生邪见远舍三宝」□□戒疏记卷五。这明显地指出 了起邪见就是远舍三宝。也就是远舍了三宝,才是起邪见。 戒本疏问:舍戒,是舍已生随行为因的业,还是舍初愿本受的无作体呢?答:已生随为因 ,结业在心,行功不灭,所以不可舍;必须证到初果,有了无漏智的力量,明达了罪福本 性,漏业才可倾尽。这□所说的舍,只是舍「本体」,更不相续了。也就是舍了无作戒体 ,失去了未生的善。所以杂心论说:「言舍戒者,戒身、种类灭也」。行宗记解释说:「 戒身」,就是受体无作;「种类」,就是相续的善行;这可为疏文的证明了。 戒本疏说:作法舍中,具有五缘:一、住自性者□□即具有本受体。二、对人境:如多论 说:「若无出家人,随得白衣外道相解者成。」三、有舍心。四、心境相当;如律:如果 言语不通,前人不能解会,都不成舍。五、一说便成。 戒本疏说:所以开此舍戒的原因,在凡夫地位都有退菩提心的可能,一失了道心,还有什 麽事做不出来。如果带戒犯了过恶,那业果就难以救拔了。因此开舍戒的方便,舍戒去了 ,再来受戒就没有障碍了。这是释尊的善巧方便和通达机缘的设教;也充分地说明了信仰 的自由。 戒相 行事钞说:戒相,就是威仪行成就了随所施为、造作、动静,都能称合於法纪,持戒的美 德充分地显露出来,所以叫戒相。 资持记问:事钞「随戒释相篇」中以戒本为相,为什麽与这□所说不同?答:这□是约「 行」而说明的,事钞是就「法」而辨别的。行也必须循顺於法,法就是行的轨律;钞文说 :「动则称法」就是一切时一切处随所施造,都合於「法」,这不是很明显地说明了法、 行的关系了麽! 弘一律祖说:戒相有二种意义:一、约行为相,二、以法为相,行事钞标宗显德篇中,约 行为相,就是这□引的略文。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中,以法为相,「南山律在家备览」的持 犯篇就是引据它而阐述。 忏悔要义 一、总说忏悔 印度语「忏摩」,义译「悔往」。忏悔,是华梵双举。它的意义是:不造新罪。忏是止断 未来的过恶,悔是羞耻已往的错误。 做一个人总难免错误,已结成罪过,就应当忏除。忏除後,身心就能够清净,使自己和集 体都得到愉快安乐。萨婆多论问:「何法重於地?何法高於空?何法多於草?何法疾於风 ?」答:「戒德重於地,我慢高於空,烦恼多於草,心念疾於风。」这说明从前造罪过, 由於心念;而用心念追悔,翻成自新;因为罪果假因缘而生,在忏悔中如能认识到妄念本 无自体,缘生也无有自性,那麽犯相便成无据,罪根也就掘出了。所以,如果能追思所犯 ,深悔前非,面对诸佛菩萨或清净大众僧团的胜缘、披尽肝胆地忏悔,必能消灭或净化了 罪因,不使结成後果。 如果犯了过失,不知追悔,若果是无法逃避;所谓有智慧的人,他是不隐覆自己错失而能 对人坦白。涅盘经说:「犯四重者,生报即受。若披法服犹未舍远,常怀惭愧,恐怖自责 ,其心改悔,生护法心,建立正法,为人分别、我说是人,不为破戒。若犯四重,心无怖 畏惭愧发露。於彼正法,永无护惜建立之心,毁□轻贱,言多过咎,若复说言,无佛法僧 ,并名趣向一阐提道。云何是业能得现报,不未来受?请忏悔发露,供养三宝,常自呵责 ;以是善业,今世头目等痛,横罹死殃鞭打□饿。若不观身无常,名不修身;不观戒是善 法梯嶝,名不修戒;不观心躁动制伏,名不修心;不观智慧有力能断(惑业)名不修慧。 不观身戒、心、慧,增长地狱......」即生报、後报。这是忏悔的与不忏悔的对比说明, 真能忏悔就是犯了四重都不名破戒,不忏悔是趣向一阐提;并说明了忏悔能够转重报为轻 受的。 二、忏悔化制二教的通局 佛教导全体佛教徒的法门叫「化教」,如经论等。化教中的忏法:一、通於理忏与事忏二 种;二、通被在家出家教徒;三、通大小乘;四、忏所犯罪通三世;五、忏所犯罪时总牒 出身三、口四、意三的十业;这是化教的忏法的五种通义。 佛指导出家教徒的生活规律叫做制教;即所制的各种戒律。制教的忏法:一、若论律藏, 局於小宗;二、局於出家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尼、沙弥、沙弥尼五众;三、因由犯於 所受的某一戒,所以忏的行事,局於违犯所受的某一戒;四、受戒时过去所犯的一般错误 已忏悔清净,所以现时忏悔也只局於受戒以後的「现犯」;五、受的一一戒都具有名、种 、相,忏悔时也局於某戒的名种相,不比化教的忏法通牒十业;这是制教忏法的五种局义 。 上面简略举出五通、五局的意义,说明了化教与制教的业法是大有不同的。 三、别说理事二忏 化教通忏的理忏与事忏也有所区别。一、理忏是智慧锐利的人,观察罪性本空,念念之间 遣除虚妄的业因、业果。这是用观照的智慧,推穷起惑造业的本性,明见真理,罪因、罪 果因此得以伏止与息灭,智生妄净,称为理忏悔。二、事忏是智力钝的众生,由於执著颠 倒,妄念翳覆本心,随境缠缚,动则易起妄行,必须在另一环境下如法忏悔。就是安处严 净道场中,通过各种仪式,称叹虔仰三宝,或用礼拜,或借诵持旋绕,竭诚缘想三宝胜境 的种种力量,涕泣陈情,忏悔所犯的罪。这样忏悔,随业的轻重、定不定的区别,以忏悔 的功德,使受报方面得以减轻或消灭。 现时造业既有轻重、定不定的区别,经过忏悔,就发生一种在受报上能够转重为轻,转轻 为无的作用。 问:修理忏人,还须要礼拜诵经吗?答:事忏理忏有四种料拣如下:一、得理失事,谓一 心禅观,外缺庄严,如有目无足,不能前进。二、逐事迷理,谓计功分课,不了真理,如 有足无目,不知所从。三、事理双运,谓目足相资、万行圆修,必至解脱彼岸。四、理事 俱昧,谓盲而无足,愚痴惰慢,终无出离时期。 理忏、事忏,虽然各立,但修者不能偏弃;空有双融,是真修习。所谓「实际理地,不受 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诸佛菩萨累劫的熏修,历代祖师终身的净行,不是没有理 论和依据的。佛说世间有二健儿,一谓惭愧,一即忏悔。唯有惭愧的人才能真正忏悔;唯 有成了佛的人才不犯罪,此外只有轻重之分,不论任何人都应当每日检点自己的生活,惭 愧与忏悔。唯有忏悔,才能使我们个人的生活在日新进益中,才能使我们的集体生活恒常 保持清新愉快的活力。 □□完□□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健康饮食 - 养生要诀, 素餐好康倒相报. BudaFood ◆ 修改: 05/10/26 16:30:46 <218.162.69.210> ◆ 修改: 05/10/27 0:27:59 <218.162.69.210> ◆ 修改: 05/10/27 1:02:35 <218.162.69.210> |
阅读文章: 第 335/39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