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Magazine ◎ 期刊文章随缘张贴区    板主: grace
阅读文章: 第 368/39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作者: DharmaZen (达摩书院)
标题: Re: 《唯识三十颂》简述
时间: 2009年 9月12日 10:04:23 星期六

四、             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

接触唯识学,首先要把握住其总纲是什麽?要了解宇宙一切的存在,在那一种时间、空间和人
事物里面,它的存在过去、现在、未来之全体内内外外是什麽,用一个名词做表达,叫做「唯
识」,这点非常重要。不能把握住这点,就根本搞不进去佛法总纲的。说三界唯心,万法唯
识。什麽叫做「三界唯心」?三界就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唯识把一切的存在过去、现在、
未来,特别是自己的存在,把它叫做唯识。宇宙只有一个,绝对不会有两个宇宙。也就是说宇
宙的这些存在,过去、现在、未来,不管它的连续性、展化性是什麽,它在这个宇宙里面存在
著,我们自己也在这个宇宙里面存在著。为什麽讲「唯心」呢?难道「三界唯心」和「万法唯
识」两者所指的有不同吗?答案是:「没有不同」。但很多人被这两个名词困死了,好像两个
所指的不同,难道「心」和「识」不同?「心」所指的是一个宇宙、一个世界;「识」所指的
是另一个宇宙,另一个世界吗?不是的。既然不是,那为什麽又用一个「心」来解释我们的客
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呢?「心」是相对於我们主观的众生来说的,不是相对於客观世界来说的,
把这点特别搞清楚就好了。

「万法唯识」,「唯」就是遮、拣的意思、传统的理解,「唯」就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遮」就是把它一切都遮掉,不涉及其他的一切,「拣」就是在其他一切种种里面把它抽出
来,这个叫做「唯」。「识」即了别义。「了」就是明了,「别」就是分别。你明了了、分别
了,叫做「识」,这种解释实在说来只对一半。从唯识的观点来说,不明了,不在分别中,更
重要的是没有进到「清净圆明,了不可得」更是识。不是说「识」解释成「了别」是不对的,
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说不明了,没有分别更是「识」。那麽「不明了」、「不分别」有二层:
第一层、进到不可思议境界,清净圆明,了不可得,当然就遮掉分别心了,进到人无我、法无
我;彻底成就了人无我、法无我,才能进到清净圆明,了不可得。第二层、无明更是识。《大乘
起信论》把这个识叫做垢识,也叫不清净识。为什麽又说「万法唯识」呢?理由是客观的一切存
在,脱离不了四大--地、水、火、风、脱离不了基因。以植物茶花做例子,它是地水火风构成
的,当然有它的生长力。茶花的地水火风在成长很好的时候,靠著它的地水火风的平衡,在它
不多一点、不少一点盛开的时候,这时就是四大最平衡的时候,也就是净色根最平衡的时候,
是其存在的基因排列组合最平衡的时候。再往前开,就凋谢了。又如一个少男、一个少女他
(她)很健全,相对於物质性、地水火风四大、或净色根来讲,他在没有污染的时候盛开,他
的基因是最平衡的时候。在此谈到「净色根」,净色根是什麽呢?净色根是极微吗?在《金刚
经》里面说:「我说微尘即非微尘」。微尘即净色根,这是第一层。第二层、净色根会回到净色
根。茶花谢了,它会归到净色根本身不谢,也就是说茶花的净色根,归到宇宙一切存在的净色
根里面。一切物质存在的净色根是相通的,它又与人的心理有绝对关系。所以四大存在的基因
是互为转化、互为摄受、互为组合的,所以说法身同体。「法身」也者,是一切存在的本质
性,包括我们的存在。我们为什麽生病?就是四大不调。「万法唯识」就是说外在存在的净色
根跟我们相干也不相干。茶花净色根跟我们法上同体,你不看它,便跟我们毫无作用;你看
它,可以有看没有见,是由於我们的心理作用、认识力的接受。我们认识力的认识性,当然包
括感觉器官,感觉的认识力、理性的认识力和思辩的认识力,还有价值的判断力。我们主观的
心理作用,落到客观的存在上,产生了与我们相互、相应的一种认识作用,所以说万法唯识。
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的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并不是说客观的世界不存在。《楞伽经》里有一段
说明人的存在,既非唯心,也非唯物,它是亦心亦物的。原文是这样的:

「心意及与识 自性法有五 无我二种净 广说者所说 

长短有无等 展转互相生 以无故成有 以有故成无

微尘分别事 不起色妄想 心量安立处 恶见所不乐

觉想非境界 声闻亦复然 救世之所说 自觉之境界

」

因为我们的存在可以进到超唯识的境界里面,也就是我们的存在可以进到不可思议境界、可以
进到转识成智里面,所以我们的存在是非心非物、亦心亦物。我们的存在既然可以进到非心非
物,可以进到不可思议境界,可以超越「识」对我们的困绑,这个「识」是从那里来的呢?我
们当时没有转识成智以前,为什麽会生生世世自己困绑自己呢?千万注意这个问题,佛法找不
到答案,全世界文献也找不到答案。释迦牟尼佛只告诉我们两点:第一点、我们构成这种情
况,自己被自己的「识」困绑,生生世世不得解脱,是因为我们的业力。为什麽产生我们这个
业力呢?我们的业力在六道里面轮回,是因为我们的贪□痴,他把这个贪□痴叫做无明。无明
那里来的呢?完全没有答案。第二点、要就事论事,要就经验论经验。像西洋的哲学,搞直线
式因果思想,认为一切存在都有其原因,宇宙必有一个最初、最主要、最原始,是自己创造自
己又创造一切的因,一切都是第一因造成的。这个第一因一定是它自己造自己,那这个第一因
一定是神,释迦牟尼佛说不要在这个上面去做推论,最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对自己不骗自
己。你在贪□痴、在无明里面,就永远痛苦,要不要解决这个痛苦,自己做抉择;如果要解决
这个痛苦,解决生生世世被自己的贪□痴、业力所困绑的痛苦,他告诉我们种种的方法,就是
从罗汉道上去一步一步的修,然後菩萨五十二位,所以就非归到转识成智的唯识不可。

《百法明门论》、《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成唯识论》、《佛性论》、《胜□经》、《解深密
经》、《楞伽经》、《楞严经》、《圆觉经》、《法华经》和《华严经》……等等,必须融会贯通这些经典,
才有可能超越自己在无明中的情、意、欲,然後成佛。



五、             唯 识

   了解唯识一定要把大前提抓住,唯识是讲我们自己。唯识就是自己,自己即唯识;不仅自
己是唯识,而且是唯识的全部,不要跳出自己以外去了解唯识,这是第一点。

我们自己有几个问题:

一、我们的生理是什麽?

二、心理是什麽?

三、生理与心理合在一起是什麽?

四、与外界人事物的关系是什麽?

五、如何起用?

六、怎麽超越它?

这就是唯识,而且是唯识的全部,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也要把握住: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客观的存在与我们有二种关
系,第一种所谓「万法唯识」也者,客观的存在是透过净色根四大而存在的,净色根就是存在
的物质性、本质性,不是唯物论。我们肉体的存在和任何一切其他的存在之本质性和物质性是
一样的,比如花与茶杯完全一样,它少不了四大。在我们人体里面,地是骨头,水是种种液
体,火是动能,风是呼吸,其他一切的存在也在这个□畴里面,所以地归地,水归水,风归
风,火归於火。但在净色根四大里面,它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在整个宇宙里面,就是四
大净色根的互为转化,也就是说我们生生世世这个色身,为什麽是假的呢?答案是:「四大本
空。」四大地水火风净色根永远存在的,为什麽它是空的呢?因为四大永远相互转化。了解科
学、物理学,就知道空不是四大,净色根的本身是空的。佛法讲空,著重的意义还不在这方
面。四大本身是永远存在的,四大有多少?宇宙有多少,四大就有多少,它不会增加一点也不
会减少一点,所以佛经讲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有这一方面的意义。宇宙整个四大
本身的互相转化而多多少少,少少多多,增增减减,减减增增,是四大在宇宙的存在□围内互
相转化,变为一个增减,因为是这个情况,所以说无常。「无常」也者,是四大净色根转化存
在的无常。四大在现代的科学、特别是在生物学中,就人体来讲,它有基因(就是存在的本
身,从四大分化为更细密的部份),这个更细密的部份基因,构成了各种不同存在、不同形式
的排列组合。各种不同存在的基因,基因的多少,与排列形式的差异,就构成万类存在的同与
异。人的存在比猴子、猩猩、牛、马基因要多一些。蝴蝶各种不同的颜色,是它的基因排列组
合多少的不同。基因多少的不同和排列组合的排列形式不同,透过外在光的反应,产生了颜色
的不同,人也是如此。比如说黄种人有多少,其实仔细分析起来,透过仪器,我们每一个人的
脸色都不同。人的存在除了基因物质性的、四大净色根以外,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心理作用,唯
识的意义偏重在这个地方,心物是一元,佛法又是超越心物的。

我们这个心理是什麽心理呢?

第一、我们的存在本来是净的、本来是没有烦恼的。我们的存在本来与一切的存在是合而为一
的,用庄子的话来说,我们的存在本来道通为一,本来不多一点不少一点。也就是说我们本来
不需要什麽,我们本来自足富有。为什麽我们本来富有?因为我们本来不需要什麽,不需要任
何什麽才是最大的富有。因为你需要,不管需要什麽,只需要一点点,就是贫穷。阿罗汉是从
初果罗汉到四果罗汉一步一步上来的,最後在那边入定,什麽都不需要了,叫做罗汉入定。

  第二、为什麽我们本来净、本来富有、本来完全不动摇的,而产生变化呢?《楞严经》讲:
「觉明为咎」。佛经讲一念无明不觉,就是一念陷在无明中,为什麽产生变化?佛经没有解
释。佛法为什麽没有解释?佛法不是直线的因果论,不像西洋思想直线的因果论,最後推到上
帝。佛法是立体的、圆的因果论。立体的因果论,从三十三天(梵语,忉利天译作三十三天。
为欲界之第二天,在须弥山顶上,中央为帝释天,四方各有八天,故合成三十三天。《佛地经
论》五曰:「三十三天,谓此山顶四面各有八大天王,帝释居中,故有此数。」)来讲的;圆的
因果论,是从整个宇宙的存在互相含摄来讲的。佛法的因果论是就经验来谈经验,不是迷信,
不是主观的唯心论,也不是价值论,佛法是不说什麽目的的。因为佛法是从我们存在的经验来
谈经验,告诉我们,我们的存在就是这个样子。

我这一生在文化上、思想上,最大的努力在这个地方。我是经验主义者,在四十八岁以前,完
全是搞逻辑、西洋的经验哲学,但是喜欢东方的形而上哲学,却不懂东方形而上的哲学是什
麽?四十八岁以後,我进入到、证到不可思议境界,原来这样。把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配合起
来,东方和西方的道理、真理是一样的。

  第四点,唯识就我们本身存在的经验来做一个描述。描述的本身是语言文字,不是我们经
验的本身,以指指月,指不是月。抓住文字,只是在文字、语言里面打转,构成一个问题,这
正是无明和贪□痴。文字不能不透过概念,初步不丢掉语言、意识,就没有办法证到唯识的最
深层,非丢掉语言、文字不可。丢不掉文字、意识,意识的本身就是无明引起来的,就是阿赖
耶识五遍行里的第一个:「作意」。五遍行是:「作意、触、受、想、思。」比如说:回过头
来刚才的第二点,我们本来无事、本来清净,为什麽一念无明、觉明为咎呢?因为一念无明、
觉明为咎开始活动了,投胎了,无明开始行,就是贪□痴发生作用了。为什麽要这个?经验的
本身、存在的本身是如此,是没有任何理由的。一切众生存在的本身,经验的产生性、过程、
归结在烦恼里面,它是如此的,没有理由的,就产生问题了。它本来净的,现在产生垢了,也
就是透过在垢的里面发展,就永远在烦恼中、在贪□痴里面。

  第五点,经验的本身一方面涉及空间,一方面涉及时间。当自己在过去开始存在时,叫做
无始,佛法的无始不是指时间的本身,佛法没有时间的无始。佛法所讲的无始就是自己存在的
开始,所以佛法没有时间概念。因此释迦牟尼佛说法时都说「一时」,在那个时候,叫做「一
时」。什麽时候,他开始讲某部经典那个时候。佛法虽然没有时间概念,但比在西洋科学所展
示的时间概念更重要。「无始」就是说自己存在开始的时候,当存在开始的无始,一旦开始,
存在就开始烦恼了、就在一种烦恼的经验中了、就跟无明、贪□痴结合在一起了,这是自己存
在的一种经验。

  第六点,要不要一直在这种存在的烦恼中痛苦永远轮回下去呢?要有认识。谁去认识?自
己去认识自己的存在,体会到存在原来是这样,原来众生是这麽可怜,原来同是天涯沦落人。
於是作选择了;选择了以後,不要再在无始的存在里面、在贪□痴烦恼里面转下去了。选择
了,要作决定。认识这种的过程,也是很难的,选择更难,决定又比认识、选择还要难,理由
是:人生既在贪□痴中,什麽时候会认识自己呢?什麽时候会作选择呢?什麽时候会作决定
呢?这要告诉自己:我绝不动摇。一句话,非自己打掉自己不可。打的死去活来,在死也死不
得,活也活不成,上天无路,下地无门情况下,非超越无明不可,所以说若要人不死,除非死
个人;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还不死心,虽然到了黄河还不死心,最後非得连黄河都没有
不可。存在原来如此,非选择和决定不可,我们的存在就这麽个样子。

  第七点,我们一层一层推论,从本来无事、本来清净、本来自足,因一念无明、觉明为
咎,开始落到「行」里面,然後生生世世在六道里面轮回,也就是说在烦恼的世界里面轮回,
最後连黄河都没有了,自己觉悟了,觉悟非解决不可。作决定了,要超越轮回、超越烦恼。怎
麽超越轮回?佛法说要历劫修行。为什麽要历劫修行呢?为什麽要三大阿僧□劫呢?答案是:
「色身难了。」色身是物质性和化学性,佛法用四个字--生、老、病、死难了。自己作不了
主,生生世世被业力牵著走,你糊里糊涂投胎。在各种存在的过程里面,投胎、存在、活著
了,在无常中一定老化,也就是说一定要死亡。世界上没有什麽事是公平的,唯独死亡最公
平。不管活多少年,最後是死亡,然後在十二因缘里面转,这是涉及到物质性这一方面的生老
病死。为什麽色身难了呢?

1、我们存在的本身是物质性和化学性,它是与整个宇宙的存在互为牵扯,与整个存在的化学
和物质互为涵摄,也就是说有形的物质、化学存在,是自己作不了主的。我们的肉体,自己了
不掉的,非受苦不可。当然有一段时间基因平衡,在平衡的过程里面,透过你的觉受,产生了
偶然的欲界定,这个欲界定也有它层次的高低;

2、心理的贪□痴和你的物理化学的存在生生世世嵌在里面。小乘佛法把我们肉体的存在分成
二部份:一是分段生死,一段一段的,要成大阿罗汉才能了掉分段生死,可以不来人间,不在
人世投胎。二是变易生死(诸无漏之善业,依所知障助缘所感之界外净土果报也。为断见思惑
之阿罗汉以上圣者之生死。),大菩萨了掉变易生死。在宇宙的存在和你的心理贪□痴里面跳
出来,叫做了掉变易生死。因为很难了,所以要到大阿罗汉才能了掉分段生死,这个要一大阿
僧□劫,一大阿僧□劫多久呢?好多好多亿万年;然後第二大阿僧□劫,才成菩萨,又是好多
好多亿万年;最後成佛,又是好多好多亿万年,所以叫做三大阿僧□劫。也就是说我们生理和
心理二者都是非常难了的。在难了的里面,佛法把它分成二部份的烦恼,一是烦恼障的烦恼,
就是贪□痴难了。再是所知障的烦恼。你成了菩萨,要无我度众,你的智慧、你的差别的知识
不够,所以要道种智、一切智、一切智智,因此要三大阿僧□劫。

  人生易了心难了,心法难了也。人世没有谁对谁错,同在烦恼和罪恶中。什麽叫做「同是
天涯沦落人」?大家都在烦恼、痛苦的层面中,互相纠结,无一例外,所以弥勒菩萨说亲朋、
戚友、家都是邪门,没有哪一个对、哪一个错。因为是这样,佛法便做出一个结论:彻底放弃
自己,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众生,就没有问题了,这个叫做当下即是。唯识就是讲上面所说的这
些,叫做唯识。



六、             唯识三十颂

  《唯识三十颂》是唯识的基本,世亲菩萨把上面所说的问题用极少的文字将它总结起来,透
过意识语言做一个文字语句的说明,也是在做大纲式总结性的说明。他了解了整个存在的问
题,作一个很简短的、但内容极丰富的小书,叫做颂。什麽叫做「颂」?就是章节义。我们整
个存在上面所说的内容把它分段、分门别类的说出来,分成三十个部份,叫做颂。



              二○○一年二月讲於达摩书院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From: !220.141.6.193
阅读文章: 第 368/39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