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Sitting ◎ 禅与静坐 板主: prajna |
阅读文章: 第 421/51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Heavenchow (Heaven) 站内: BudaSitting 标题: Re: 请问寻伺和正念的关系(Re: [实验]系念在前) 时间: Sun Dec 12 03:44:07 2010 ※ 引述《evan (菩提子)》之铭言: > Heaven 师兄,又有问题来麻烦你了^_^ >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 我觉得「回到呼吸」是可以的,就是让心回到呼吸这个目标。 > 在练习安般时「回到呼吸」是利用寻伺的作用,让自己专注在呼吸 > 之上,这一点和大念处经所提到的「正念而出息」、「正念而入息」 > 似乎是有关系的: > <<<<<<<<<<<<<<<<<<<<<<<<<<<<<<<<<<<<<<<<<<<<<< > 於此,诸比丘!比丘前往森林、树下或空□处,结跏 趺坐,端正 > 身体,置念面前,正念而出息,正念而入息。出息长时,了知:我 > 出息长;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 > ;入息短时, 了知:我 入息短。修习:我当觉知(息之)全身而 > 出息;修习:我当觉知(息之)全身而入息。修习:我当寂静身行 > 而出息;修习:我当寂静身行而入息。 >>>>>>>>>>>>>>>>>>>>>>>>>>>>>>>>>>>>>>>>>>>>>>>> > 所以是「寻伺」将注意力投向修习所缘 == 「正念知之」? > 还是有其他的关系? 这个问题也很有意思,我还是得把阿□达摩中的定义节录出来才好讨论。 寻(vitakka):寻把心投向目标。其特相是把心投向或导向目标;作用是全面 地撞击目标;现起是把心导向目标。虽然注释里没有提及它的近因,但可知目标 即是它的近因。 念(sati):巴利文sati的词根意为「忆念」,然而作为心所,它是心於当下能 够清楚觉知(其目标),而不是纯粹只是回忆过去。其特相是对目标念念分明而 不流失;作用是不迷惑或不忘失;现起是守护或心面对目标的状态;近因是强而 有力的想(thirasabba)或四念处。 伺(vicara):其特相是重复地省察目标;作用是重复地把相应名法置於目标; 现起是把它们钩住目标;近因是目标。 以上三者是我认为合理的顺序。也就是心先投向目标,然後对目标清楚觉知, 伺则是重复省察目标。 这句话「置念面前,正念而出息,正念而入息。」细究来看,应该是指先把心拉 回当下,拉回到眼前的事物,拉回到呼吸上,这时主要是「伺」的作用。 当心的目标回到呼吸之後,就是要对目标清楚觉知,觉知现在是吸气,觉知现在 是呼气,觉知现在的气是长或短,或粗或细,我想这就是「念」的作用了。 「正念知之」应该就是要知道现在是「息入」、「息出」,正念应该是对当下的 事物觉知,而不要把自己各种想法与看法带入其中吧。 > 所以是「寻伺」将注意力投向修习所缘 == 「正念知之」? > 还是有其他的关系? 所以我觉得「寻伺念」三者各有其扮演的角色,寻伺大概是指心投向目标,但对 目标的觉知,则是念的作用,三者应该互有关系。 > > > 所以我最近忽然觉得,「寻」和「伺」在禅定中虽然是正念,但 > > > 其实从某个角度来看也有点类似杂念,因为似乎是有一个念头不 > > > 断在做寻、伺的动作? > 所以在比较深的禅定中,舍弃「寻」、「伺」之後,「正念知之」就 > 不需要再靠「寻」、「伺」的作用,自然就能「正念知之」吗?或是 > 有取而代之的力量,例如:「喜」、「乐」或「心一境」等禅支? > 先谢谢师兄罗!^_^ 因为这已经不是经验之谈,所以底下算是我个人的推论,还请师兄们多指教。 在初期,杂念与散乱严重,所以依靠寻伺的作用将心拉回目标,但在心已达到某 一种安止定之後,我想心即然能安止在目标,反而不需要寻伺的动作,寻伺本身 相较之下反而比较粗糙,舍去了寻伺,心能更进一步安止在目标上,应该就更能 清楚觉知目标--念。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佛教X档案 - 用科学的态度探索科学的死角 BudaXfile |
阅读文章: 第 421/51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