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Sitting ◎ 禅与静坐 板主: prajna |
阅读文章: 第 487/51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golzen (果任) 标题: Re: 大家会喜欢怎样方式的禅修? 时间: 2012年11月27日 14:11:55 星期二 ※ 引述《qazxcv (就是这样)》之铭言: > 坐禅吗? > 行禅吗? > 北传禅宗的禅修? > 南传止或观的禅修? > 为什麽? > 得到哪些受用呢? > 可否分享? 禅,原为 ( 巴利语:,jhāna,梵语:Dhyāna)翻译过来的,音译是禅那,意思是静虑:即 於一所缘境系念寂静、正审思。既是心定下来观察思维;也就是以所观的境,令心专注不散, 称为“定”;“观”既是作种种的观行。禅定包含“止”和“观”,“止”和“观”都是由梵 文翻译过来的。 站在汉传佛教立场解释禅为: "禅" 者 "佛之心". 当下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清楚 自己的每一个念头中所包含的贪、□、痴,当下就把它照破。所以,对外境不起攀缘染著,自 内照而不昏沉无记是也。 禅定并无一定之形式。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 然。」「十字街头好参禅。」「如来於二六时中常起观照。」只要念念觉照,当下「一念清净 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时时刻刻保任,修无修修,行无行 行,修一切善而不执著所修之善。 站在南传立场解释禅为:禅定包含“止”和“观”,“止”(Samatha)令心专注不散 和“观”(Vipasyana)作种种的观行。以持戒清净,修习培养正念来修习四念处的 正定,并以四念处的正定修依远离、而离欲,住灭,在行、住、座、卧皆保持正念修四念处而 修向於舍达於涅磐。 因此不管南传、北传的禅修,坐禅、行禅在修行上原则上是不偏废的。 但依个人根性、个性及喜好,是可选择适合者入门,亦无所谓定法。 但禅修结合在日常生活中,是禅修的整个根本、重点和目的。不要把修行与日常生活,放在两 个隔离的世界里。因此最後坐禅、行禅在修行上是一如的,坐与行皆在禅修。 佛教将禅定修行的姿势,分成行、住、坐、卧四者,以坐禅为修练的核心。 禅坐,又称坐禅、打坐、静坐或宴坐,以坐姿修习禅定的方法。也就是以坐姿行禅法为方便, 可以使人身心安顿,发定生解,现证本来。 行禅,也是佛教最广为流传的禅修形式之一。行禅的时候每一个动作都要非常地慢,很清楚的 感觉每一个动作的进行,每一步都要很清楚,每一步都很轻、很慢,不要让知觉迷糊,含糊笼 统的。 所以要禅坐或行禅就以自己适合作选择。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From: !111.251.148.225 |
阅读文章: 第 487/51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