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Sitting ◎ 禅与静坐    板主: prajna
阅读文章: 第 66/51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作者: meditator (出太阳了) 看板: BudaSitting
标题: 提起与放下(2)《禅修菁华集七、活用》
时间: Wed Dec  4 21:02:36 2002



三、禅修的立场

(一)放下散乱的心,提起专注的心

在没有修行禅法以前,心猿意马,无法作得自心的主人。修行是利用
数息、参话头等方法,让平时不受控制的心,逐渐调整成为专注的心
。未用禅修方法之前,尚不知我们的心念竟会如此的难以驾驭。唯有
开始修行之後,才会发现我们的心是极其脆弱、多变而又缺乏自主能
力。当你打坐的时候,便会发觉你的心念经常如野马奔腾,无法停止
。有些人,嘴巴虽在诵经念佛,头脑却在魂游太虚;也有些人,身体
虽在打坐修定,心念却在云霄之外。

我曾见有一位太太,正在家中敲木鱼诵经修行,中途却高声呼叫:「
儿子啊!把炉火关掉,锅子快烧焦啦!」照顾炉火是对的,但她为何
不在诵经之前先作交代,要在诵经做功课时心系两处?这便说明,很
多时候,不在乎有散乱心,也不知道那有什麽不好。心念很散乱,仍
然不自觉,如用禅修的方法,便可协助你,经常可以发现自己内心的
散乱,若能发现散乱便已经是在用功修行,心念便会渐渐专注集中。

(二)放下专注的心,提起统一的心

这是进一步的阶段。专注是以打坐、念佛等为方法,等到念头统一时
,协助你专注用功的方法也放下了。这时候,便可享受到天人合一的
无限之我的存在,感觉自己与宇宙合而为一,通常在哲学及宗教的领
域中,称之为「大我」或「神我」的境界。对於浅尝即止的禅修者,
并不容易达到这种程度,唯有锲而不舍的大哲学家、大宗教家、大修
行者,才能有这种将心内心外打成一片的体验。

(三)放下统一心,提起自在心

这便是从大我的层次,提升到体验无我、无人的解脱境界。犹如《金
刚经》中提到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没有
主观的自我,没有个别的客观对象,没有众多的客观对象,没有时间
的延续过程。一般哲学家、宗教家,把统一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即
认作自在解脱,其实那只是放下个别的小我,却抓住了全体的大我,
不是真自在。放下大我之後,便是超越到无我、无人、无众生的无相
及无心的层次,才是绝对的自在。

《金刚经》的「无我」是没有主观的自我;「无人」是并没有一定的
、单独的、客观的对象;「无众生」是没有许多客观的对象;「无寿
者」是指既无我、人、众生,也没有他们在时间中的活动过程。如果
对於空间的现象和时间的过程,都能心无挂碍,便是解脱自在的境界
。

(四)彻底放下,从头提起

放下成败得失,然後念念新生,从头提起。我们在劝勉进入禅修生活
的新人时,常常会提醒他们要「大死一番」,便是彻头彻尾地放下自
己的一切心理执著,才好重新开始作为一个尽责任、尽本分的修行人
。换言之,若要改头换面,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智者,必须先要放下
自以为是的自我,才能尊重他人,关怀他人。人在世间,只有身分和
立场,责任及义务,并没有特定不变的自我。责任是指著你的身分和
立场而言,有许多非做不可的事,否则,便是不负责任。义务则是除
了责任之外,仍可依你自己能力所及的□围内,去做额外的事,以帮
助别人。

(五)放松身心,提起正念

最近有一对年轻夫妇来探望我,我问候他们的近况时,太太便表示她
的先生最近由於修行太猛,导致身体不太舒服。其实,禅修的基本要
求,就是放松身心,如因求好心切而造成身心紧张,就容易发生身心
的毛病。不过,若要放松身心,必先试著把成败得失的念头放下,若
有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的态度,才能轻轻松松地练习禅修的方法。不断
地把注意放在方法上,便是正念相继,时时不离所用的方法,便是时
时不离正念。类似的心理状况,也可用於日常生活的起居作息,一面
保持身心愉快,一面保持身心平衡。


四、提放自在

有提有放的是普通人及修行人;提放自在的则是大成就者,甚至是圣
者或大菩萨了。现在用四点来说明:

(一)因果循环的信念必须提起,因缘聚散的现实必须放下

相信因果,我们便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因为种因虽不一定得果,
有果则肯定有因。用我们的身心每做一件事,便会相对地获得每种程
度的反应,不论是直接反应或间接反应,或者对外界没有发现反应,
对自我的身心也会产生反应,那便是因果的延续性,以及连锁性和循
环性。

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一切人、事及物,都是因缘聚散的现象。因缘聚
则有种种现象突显、延续;因缘散则使现实环境变迁、消失。世事变
幻,风云莫测,起灭无常,出没不定,因此,我们毋须对现实的环境
看得太实在、太认真。从因果看是有的,从因缘看是空的。由於有因
有果,所以要负责任尽义务;由於因缘是空,所以失败不必伤心,成
功毋须骄傲。

(二)因有慈悲心,所以提得起;因有智慧心,故能放得下

慈悲心是以一切众生为救苦救难的对象,以至一肩承担一切众生的苦
难。智慧心是从不考虑自己的利害得失,也不在乎众生会不会感恩图
报。

我曾有极少数学生及弟子,或随我学佛学,或跟我修禅修,数年後离
开我,并且到处批评我。几年後,有的倦鸟知返巢,有的一去不回头
。有人问我的感受如何?感想如何?我说我只知道尽心尽力把师父做
好,把老师做好,至於弟子及学生的动作,是他们自己的事。作为师
父与老师的我,虽然不得不面对不仁不义的学生及弟子,我可不能没
有智慧,去做一个没有慈悲的长辈。

(三)因果不可思议,因缘不可思议,当提即提,当放即放

很多人无法了解因果与因缘,不了解为何有些人时常获得照顾,有些
人却总得不到照顾。有时候,当你准备照顾某人,他却已经离开;相
对地,有些人虽然你从未预料到要照顾他,他却适时出现在你面前。
这都是不可思议的因果及因缘所致。

在台湾有一位男居士,期望我能为他举行皈依三宝的仪式,前後等待
了三年时间,总是因为我们相遇的时间不恰当,地方不合适,因果未
到时,因缘不成熟,迄今仍无法使他达成愿望。

(四)众生的业报不可思议,诸佛的悲智不可思议----提放自在

众生的业报与诸佛的悲智难以想像。能否获得救济,一切都得看因缘
是否具足。诸佛以平等的大慈悲心普度一切众生,没有特定的被度对
象。例如:地藏菩萨曾说:「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
菩提。」他将所有的众生均看成是他要度的对象,却有许多众生并不
领情,并未打算要让地藏菩萨来度,地藏菩萨却永远很有耐心,永远
在度众生,所以他是「提得自在」。

曾有一位先生,我一再劝他早日学佛,他却应道:「不急啦!现在的
我还不想学佛,反正你们有一位地藏菩萨,总有一天会来度我。」事
实上,地藏菩萨当然会等待此人,不过此人若不早日求度,仍然由於
业力而处身於烦恼的苦海之中,毫不轻松。地藏菩萨则是以愿力度众
生,虽然同样是处身於三界的火宅,却是自由自在,千万不要误解。
《华严经》内提到:「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意思是说,
当释迦牟尼佛初成佛时,看到一切众生都具备了佛一般的智慧、福报
。在佛眼所见的众生都跟佛相等,因此对佛而言,并没有众生可度。
但是,这并不等於放弃众生、不再度众生。所以《金刚经》中便说:
「灭度一切众生已,实无一众生得灭度者。」这说明了在众生的立场
,尚需佛度,不过佛度众生乃至度尽之际,终不以为佛已度了众生。
既不抱著一种救世者的心态来度众生,也不执著这广度众生是做的什
麽功德。所以,在度了一切众生後,也没有认为自己在度众生,或有
任何一众生被他度了,这便是「放得自在」。彻底放下,但又全部提
起。


五、禅宗的提放不二

(一)《维摩经》云:「善不善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无相际而通
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这是讲善恶平等。

(二)《六祖坛经》云:「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馀。」「邪正尽打
却,菩提性宛然。」这是度自心中的无边众生,断自心中的无边烦恼
,学自性中的无尽法门,成自性中的无上佛道。也就是说,虽然忙碌
,其实无事,是放得下。

(三)《六祖坛经》又云:「不思善、不思恶。」这是心中无物的智
慧境界,也是放得下。

(四)虚云和尚云:「空花佛事时时要做,水月道场处处要建。」这
是表现出无尽的悲愿,所以在放下之後必当提起。


(选自《禅的世界》)

====================================================================

     本系列电子文件由法鼓文化(http://www.ddc.com.tw/)授权於
     台大狮子吼站上刊登,以兹佛子精进禅修。为尊重智慧财产,
     并避免未授权之盗用,不论是书面、电子、或网路等任何型式
     的转出版、部份引用、摘录行为,皆必须经法鼓文化之书面同
     意授权方可,违法者将予以追究。

     关於本著作权声明若有语意不明、或有其馀未竟事宜,请联络
     台北市北投区大业路260号6楼 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或 E-mail: idpt315@tpts1.seed.net.tw

====================================================================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WWW:                             http://cbs.ntu.edu.tw
阅读文章: 第 66/51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