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Study ◎ 大家来读经 - 进度外经文摘要讨论区    板主: Naxos
阅读文章: 第 231/24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作者: golzen (果任)
标题: Re: [读经] 杂阿含445经 常与界俱,与界和合
时间: 2012年 5月18日 10:47:54 星期五

※ 引述《Samus (阿建)》之铭言:
> > 我也是觉得就是在谈物以类聚, 所以要多亲善知识.
> 回golzen (果任)师兄:师兄我上一经真的看不懂XD,後来才慢慢懂的
> 界的解释http://agamatime.blogspot.com/2011/09/dhatu.html
> 此经感觉雷同 孔子:我欲仁,仁来矣  老子:无心,道方近
> 甚至更发扬一点,我觉得此经甚至是肯定净土存在或依据(诸上善人共俱一处)
> 想到弥勒净土

此经`虽不尽然此意,但三界唯心、万法为识。
所以孔子说:我欲仁,仁来矣。也就是我们常存仁义善之心而作为,必然招来善之回应。心常
念西方净土、弥勒净土当然必现相应净土。

> 也回答了我长久以来的疑问,以前未学佛时,看到 不公义 黑暗的东西总想去打
> 击它
> 但在打击时,自己的心也染污了
> 但也一直不能接受「好人为甚麽会遇到坏事?」难道自己也要变凶、变坏来捍卫
> 吗?
> 此经给我的概念,如果我们的心一直往善处,虽然遇到坏事,但持续往善
> 善总是会来的(我欲仁,仁来矣)

但老子说:「无心,道方近」。是说要以无为、无我、无住之心,这才能与自然之道契合。
所以看到 不公义 黑暗的东西为何要想去打回击它?然而就你本自清净的觉,也觉知到「打击
时,自己的心也染了」。

况且依道德经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也就是说:天下都知道所以称美为美,这是因为有丑或厌恶的存在;天下都知道所以称善为
善,这是因为有不好或恶的存在。
所以有和无是互相生成的,难和易是相对而成,长和短是相比较成,高和下是相倾而成,五音
音声是相应和而成,前与後是相随而成。
如此圣人是以无为而处事〈无住生心〉,默默行不言的教化〈行无言之教〉,随顺因缘造化万
物而不疲〈随缘教化〉,生化万物而不据自有〈非我所〉,为化万物而不自恃己能〈非我〉,
功而有所成而不自居功劳〈不相在〉。因唯有不自居功劳与自傲〈无我〉,这样才是不离此真
道〈自然的法则、涅磐道、中道〉。

世间法都在二元对立中思考,唯有在「无我」下才能看出世间的真相。

这里虽是佛法专区,但您既然引论语与道家经论,所以以个人看法作此道德经之注,谨此供参
考。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From: !111.240.215.157
阅读文章: 第 231/24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