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Tech ◎ 佛典电子化讨论 板主: HeavenChow |
阅读文章: 第 320/203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b83050@ccstudent.ee.ntu.edu.tw (Post Gateway), 信区: BudaTech 标 题: Re: 佛典新式分段之首行缩排问题 (fwd) 发信站: 由 狮子吼站 收信 (Sat Dec 21 10:08:33 1996) 以下是吴宝原居士的来信 (sorry, 小弟 delay 了..) ---------- Forwarded message ---------- Date: Fri, 13 Dec 1996 00:51:11 +0800 From: Maha Wu <maha@tpts1.seed.net.tw> To: David Chiou <b83050@ccsun6> Subject: Re: 佛典新式分段之首行缩排问题 > 以下是 abstsai 在 BudaTech 版的回信: > >综上所言,我建议:若是处理单纯的新式标点经文,还是以首行缩排为妥;若 > >是如《金刚经宗通》等结构较复杂的新式标点文字,可另外特别考虑;而旧式 > >分段标点者,则通以首行不缩排来处理。如何? > > 我看无论古今的流通文书,首行皆有缩排,的确有缩排的容易看下去,同 > 时也比较不会疲劳。除了 "保存原样版" 的学术用版之外,一般参考版(大众 > 读本) 应该加以缩排比较 "人道"。 > > 佛典读本要加以分段标点的 "标准化" 真的很难面面俱到,我个人认为只 > 要作到合理就可以了,例如:「阿难,於意云何?」和「阿难!於意云何?」 > 前者合理,因为惊叹号当初的用途设计,就是用在 "大声" 一点的场合,例如: > 「时外道师於座後唱言:『瞿昙!尔等言空,我亦有空..』」,这里 "唱言" > 时才需要用惊叹号。 对佛典做新式分段、标点,个人不敢存有任何「标准化」的想像,我觉得这个事情 因人人殊,蛮有弹性的。而之所以专注在这个题目上讨论,主要的用意是希望唤起 大家对於分段、标点不要太过掉以轻心,以为随便切切逗逗圈圈就可了事。蔡老师 前文所言极是----「只要作到合理就可以了」,关键就在於「合理」上头,若没有 经由不断的比较、缜密的思考以及经验的累积,是很难产生一个对自己或对他人适 用□围较广的「合理」模式。 蔡老师谨守新式标点符号当初的用途设计,这是相当好的原则。但是符号的意义是 活的,随著时代在变,随著所处理素材在变,也随著每个人的主观在变。以上例「 阿难,於意云何?」和「阿难!於意云何?」来说,我个人觉得惊叹号在这里比较 能够明显突出呼叫某人的感觉,尤其是下文接有逗号时,例如: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天雨曼陀罗华。」 这里如果改成逗号,就显得过於平板了: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天雨曼陀罗华。」 又,若是所呼叫之人名读者不识,很容易就把人名误当成其它东西瞎猜去了。 我的著眼点只在於呼叫,无关大、小声。大、小声等情态,交由前後文去负责,或 是你高兴造一个「!!」的新标点符号也可以(现在不是常看到「?!」嘛!)。 这个问题,可参考印顺法师所编《杂阿含经论会编》,看看他老人家是怎麽处理的。 ---------- 摩诃工作室 吴宝原 Tel:(02)6741715 E-mail:maha@tpts1.seed.net.tw |
阅读文章: 第 320/203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