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板: BudaTech ◎ 佛典电子化讨论 板主: HeavenChow |
| 阅读文章: 第 851/203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曼殊裟华." <kftseng@cc.nsysu.edu.tw>, 信区: BudaTech
标 题: Re: 佛教大藏经目录的□□D
发信站: 国立中山大学网路组 Mailing List (Mon Jul 28 20:55:25 1997)
转信站: Lion!ccnews.nsysu!news.nsysu!buda-tech@sccid.nsysu
来 源: sccid.nsysu.edu.tw
At 11:48 AM 1997/7/28 GMT, Heaven wrote:
> 问题不只是在《论部十四》《论部十五》, 以下我只是将标题列出来,
> 全型中括号【】应是总分类, 之前讨论过可能会将某一部经切开, 这点
> 没问题.但在【小乘论】之後, 就没有分类了, 当时我是直觉应在《论部十四》
> 之前结束. 而结果就如兄所说之看法.但之後之杂部, 密教部... 都没有分类了.
> 只有一个【忏悔部】, 如兄所言应改为《忏悔部》, 梵网也是这样分类, 但没
> 有大项的分类资料, 故《论部十五》以下的分类呢? 是之前 讨论的该封信漏
> 写, 亦或真的就是如此?
分法有问题...
严格来说, 这是经部而已, 而我个人完全废除大小乘之分, 我认定那是旧
时代派别问题造成的, 在经文整理上不该延续下去. 所以变成:
【经部】
《华严部一》 《华严部二》 《方等部一》
《方等部二》 《方等部三》 《方等部四》
《方等部五》 《方等部六》 《方等部七》
《方等部八》 《方等部九》 《方等部十》
《般若部一》 《般若部二》 《般若部三》
《般若部四》 《般若部五》 《般若部六》
《般若部七》 《般若部八》 《法华部全》
《涅盘部全》
《阿含部一》 《阿含部二》 《阿含部三》
《阿含部四》 《经集部一》 《经集部二》
【律部】
《律部一》 《律部二》 《律部三》
《律部四》 《律部五》 《律部六》
【论部】
《论部一》 《论部二》 《论部三》
《论部四》 《论部五》 《论部六》
《论部七》 《论部八》 《论部九》
《论部十》 《论部十一》 《论部十二》
《论部十三》 《论部十四》 《论部十五》
【杂部】
《杂部一》 《杂部二》
【密教部】
《密教部一》 《密教部二》 《密教部三》
《密教部四》 《密教部五》 《密教部六》
《密教部七》
【经疏部】
《经疏部一》 《经疏部二》 《经疏部三》
《经疏部四》 《经疏部五》 《经疏部六》
《经疏部七》
【律疏部】
【论疏部】
【忏悔部】
【诸宗部】
《诸宗部一》 《诸宗部二》 《诸宗部三》
《诸宗部四》 《诸宗部五》 《诸宗部六》
【史传部】
《史传部一》 《史传部二》
【纂集部】
《纂集部一》 《纂集部二》 《纂集部三》
【护教部】
《护教部一》 《护教部二》
【目录部】
《目录部一》 《目录部二》
【音义部】
【序赞诗歌部】
【撰述部】
=================================================================
但在梵网上, 因为不受一册大小的限制, 除了在档名上要标出是那些册中
所取出而有册的列示, 以便进一步校正以外, 看不出任何分册. 所以目录
就更简化为:
【经部】
《华严部》 《方等部》 《般若部》
《法华部》 《涅盘部》 《阿含部》
《经集部》
【律部】
【论部】
【杂部】
【密教部】
【经疏部】
【律疏部】
【论疏部】
【忏悔部】
【诸宗部】
【史传部】
【纂集部】
【护教部】
【目录部】
【音义部】
【序赞诗歌部】
【撰述部】
====================================================================
至於大正藏有, 而佛教大藏中没有的, 我是想依大正藏分类在那就归到那去,
若佛教大藏中分类所没有的, 再想办法看怎样塞进佛教大藏中. 这边比较麻烦.
不过连佛教大藏我都还没弄好, 现在还有时间可以慢慢想, 或谁有建议, 只是
另设「佛教藏补阙」一类, 这根本没解决问题, 不予考虑.
|
| 阅读文章: 第 851/203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