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Xfile ◎ 佛教 X-FILE    板主: root
阅读文章: 第 8495/8639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作者: root (root) 看板: BudaXfile
标题: Re: 为何李後主常念佛还亡国
时间: Thu May 12 00:53:21 2011

※ 引述《grace (善护念)》之铭言:
> ※ 引述《root (root)》之铭言:
> >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 > > 刚才读史读到关於南唐後主李煜的故事
> > > > http://www.8novel.com/readbook/10/106049/43587.html
> > > > 这里提到他也很努力念佛、拜佛、布施。
> > > > 我记得药师经有段经文说,
> > > > 「复次、阿难!若刹帝利、灌顶王等,灾难起时,所谓:人众疾疫难,
> > > > 他国侵逼难,自界叛逆难,星宿变怪难,日月薄蚀难,非时风雨难,
> > > > 过时不雨难。彼刹帝利灌顶王等,尔时应於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赦诸
> > > > 系闭。依前所说供养之法,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由此善根及
> > > > 彼如来本愿力故,令其国界即得安隐,风雨顺时,谷稼成熟,一切有
> > 来看看李煜他是如何治国的:
>   瞄到这个跟历史有关标题,引起了我的兴趣,
>   虽然前面的师兄们已有很好的回覆,
>   不过还是补充一些观点:
>   就历史的发展,事件的前因後果不是几句描述就可以断定的。
>   用几句史载的描述来评断一个人的功过恐怕过於简略。

    还好傻小子没有对李煜的功过作评论。
    评论功过是御用历史学者的事。

    之前的论述,引用的是《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所记载:
    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在还没发明多啦a梦的读心机与时光机之前,就先以此为参考。

    他的功过不是本讨论主题。原问者是问为何李後主念佛,还会亡国。
    李煜念佛仍亡国的原因。最直接的解释就是李煜不恤政事,对国家领导人来
    说,就是不关心政事,心不放在国事上,当然国家就拱手让人。
    这对一般人来说也是一样,没有心思工作,哪能做大事业。心中不关心国人之事,
    念佛以求不亡国自然难有灵光之处。

    这精彩的补充非常好。产出另一观点,就是李煜念佛是如何回向的。

>   当然,一个人所招致的善恶因果也不会是一条直线。
>   只要读了某经或诵念某佛、某菩萨名号、
>   或修什麽法就能如经上写的得到什麽吗?
>   相信很多接触过佛教的人都有经验,也知道不是那麽容易。
>   这中间的关键跟心念有关,要发出一念纯净的心并不容易,
>   一般人学佛还处在贪、嗔、疑等等障碍当中居多,感应也就没那麽大,
>   看看许多想消业祈福的人就知道,即使念了百千万佛号,
>   一边念一边存疑,或一边念一边想要求什麽、记挂著自己到底念到第几遍....
>   发不出清净心就算了,还不断随妄念、杂念转来转去,
>   结果不管念多少佛号、诵多少经、修多少法门还是老样子,
>   不但习气没有转变多少,周围的环境也改变不了。
>   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的确,要能得到这些,都得符合经中说的标准,得不到要怪自己,
    不能因此就说此法门不灵光。

    不过傻小子所见,只要是平常有念佛习惯的人,每年见其面容,
    都会增添许多和善之气。真是日起有功,值得赞叹。

>   同样,李後主虽然有心修佛,是否够诚心、够清净虽不得而知,
>   但是有没有感应却不一定如同世俗所认定的,
>   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种表象来看。

    这是很典型的记载手法,以显胜者为正义之师。

    有个题外话。
    阳明山原名草山。民国39年,某人为纪念明代学者王阳明,
    遂改名为阳明山。据说另一有趣原因是有一"落草为寇"的成语。

>   依照记载,李後主个性宽厚、没有野心也不善领导,
>   要不是他的兄长一个一个早死,本来也轮不到他继位。
>   他笃信佛教,但也不是盲信,佛学素养并非泛泛之辈,
>   也不是一个整天只会风花雪月,不管政事的昏君。
>   照历史来看,在五代十国这种弱肉强食的纷乱时代,
>   当赵匡胤雄心统一天下之际,剩下的南唐必然不可幸免於被吞并的命运。
>   而後主从父亲那里接手来的南唐正好是屡次败战、割地求和、称臣纳贡的
>   弱势国家。处於这种劣势,如果後主顽强抵抗,只会造成死伤无数、
>   家破人亡,顶多再苟延几年的国势,最终还是会被吞并。
>   反之,如果无血开城,让比自己有能力的君王来统治南唐子民,
>   对深具慈心的後主来说,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   所以,南唐的归顺没有经历战争的残酷跟血腥,城池、百姓没被烧杀掳掠,
>   生活在北宋治下的日子相对安定许多。
>   虽然北宋仍有辽、金、西夏、蒙古等外患,
>   但是打起仗来都在北方,还不到南唐的地理位置。
>   而且几代北宋皇帝如太祖、太宗、仁宗等等也都有所作为,
>   还出了不少著名的良臣良将,如寇准、包拯、狄青、范仲淹、韩琦、富弼、
>   欧阳修、司马光……等这些社稷佐辅。
>   比较起来,生活在南唐的人民比较幸福,还是北宋治下的生活比较幸福?
>   自不待分说。
>   因此,李後主的努力不但保全了南唐百姓的身家安全,
>   也让百姓往後得以过著比较安稳的生活。
>   这不正是经上所说的「令其国界即得安隐,风雨顺时,谷稼成熟,
>   一切有情,无病欢乐。」的感应吗?

    这里可以这样讲,
    如果李煜念佛等佛事是作以上所补充的内容来回向,那就不能说念佛没感应。
    不过李煜是否如此回向,不得而知。所以只能说 if ...then....。

>   佛、菩萨助人是以长远的角度来帮,而非一味顺应众生一时的愿望,
>   也就是说,不是众生认为的成功才叫作有感应,
>   也不是众生以为的失败就是没感应。
>   这个道理,就是「能许则许」!
>   至於纵情声色,在古代富贵人家是家常便饭(其实现代也一样)。
>   不过学佛的李後主并非天天如此,他也有持戒的时候。
>   从记载得知,後主只先後娶过大小周后两个老婆,
>   立过一个地位不高(因为很少理她)的嫔妃而已。
>   这跟古代后宫佳丽三千的君王比起来算是不好色了。

    据我所知,世尊的法,标准应该只有一套,不会因为国王或平民的身份不同而不同。

>   此外,後主让人产生纵情声色的印象,
>   有部分原因可能是为了降低敌人对自己的敌视和迫害。
>   古代在斗争环境中的人为了自保,有时就会用这种方式来让敌人以为自己
>   只是个会享受、没有作为------即威胁性比较小的人。
>   例如南唐的韩熙载(也是个学佛人)也是极其奢靡的人,
>   由於才气纵横、孤傲不群,受到不少人的嫉妒和排挤。
>   据记载,韩熙载的奢靡也跟避祸有关。
>   这也就是为什麽李後主要派人去韩熙载家刺探的原因。
>    (我曾经在talk版介绍过这幅情报画)
>   不过,不管李後主是真的纵情声色还是为了掩人耳目,
>   宋太宗(赵匡胤的弟弟)这个性格猜忌又心胸狭窄的人对他来说都是很大的威胁。
>   宋太宗的继位在史上始终是个谜,由於太祖赵匡胤的死因迷离,
>   加上太宗继位後的一些掩饰行为,使後人推测太宗可能谋权篡位。
>   宋太宗在治国上确实有所建树,但为了保住皇位,
>   逼得弟弟和太祖的儿子自杀,连带自己的儿子也疯掉。
>   对亲人尚且如此,对李後主这种亡国之君自然也不会手软。
>   李後主不管如何洁身自爱,都很可能被以任何理由消灭掉。
>   我们也可以发现学佛的李後主处於左右为难的处境,
>   一般来说,亡国君和眷属们很难保全性命和清白,所以很多末代帝王都会自杀。
>   但後主因为懂得戒律所以不能自杀,也不能叫自己的眷属自杀。
>   虽然後来被赐与毒药毒杀掉,不过这种结果跟他身为君王所造的杀业
>   及跟许多落难的亡国君臣比起来算是重罪轻受了。
>   因此,因果、感应,怎能用几句记录或世间的成败标准来看待呢?

    原提问者以为念佛就不会亡国,但那是不一定的。因为我们无法得知
    李後主作课完後回向的内容,所以无法多作评论。
    只能说,此王不恤政事,若这样来求不亡国很难。
    不过以上的补充,也提供了另一种角度的思考。

    回向就像是想达成的目标,所以一般作课完的大回向都是教人回向法界众生
    或上求佛道等等。

    曾在cbeta见过记载,有人出家後求做龙王,後来仗著出家的善业,果然作了大龙王。
    一般是不鼓励作此种回向。

>   以上提供参考
>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阅读文章: 第 8495/8639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