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 连线佛教版    板主: fox
阅读文章: 第 1153/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发信人: chuit@kkcity.com.tw ( ), 看板: Buddhism
标  题: Re: 何谓「八识」?
发信站: KKCITY (Mon Nov 13 22:16:36 2006)
转信站: Lion!news.nsysu!Spring!ctu-peer!news.nctu!netnews.chu!Leo.mi.chu!zoonew
Origin: bbs.kkcity.com.tw

※ 引述《woooooooolf@anet.net.tw (□□□●□□□)》之铭言:
> <chuit@kkcity.com.tw> 撰写於邮件新闻:4R7V6R$paZ@bbs.kkcity.com.tw...
> >     关於意识根的部分,最近经常流於大脑或是末那识讨论,
> >     想来也造成不少人的困扰。
> >     首先,会认为意识根即是大脑的一派,可能对於根一词有所误解
> >     以为所谓的根是器官或是神经系统。
> >     对於这一点,在巴利文上,根主要是指增上作用(同时也意味著器质性),
> >     但并不是单纯的指器官而言。
> 综观你这里所讲的话,
> (但并不是单纯的指器官而言) 这句最令人质疑。
> 因为你无法继续提供证据,来证明:(根)不只是(器质性)。
> 如果你无法继续提供证据,那只能表示:
> 巴利文的(根)字,就是指 (器质性) 的东西。
> 由此可见,不同意 (意根=脑) 的人,
> 是自己不明白 (根) 属 "器质性"  这件事

    根,巴利文作 indriya。

    单纯的把根作为"器质性"的解释是很愚笨的,
    就像有人愚笨的坚持认定只要不用大脑思考就是解脱。

    在《根相应》即可见二十二根:

    六根:1.眼根、2.耳根、3.鼻根、4.舌根、5.身根、6.意根
    三根:7.男根、8.女根、9.命根
    五受根:10.苦根、11.乐根、12.喜根、13.忧根、14.舍根
    五善根:15.信根、16.精进根、17.念根、18.定根、19.慧根
    三无漏根:20.未知当知根、21.已知根、22.具知根


    请教二十二根当中,全部都是 "器质性" 的吗?
    如果没有能力去阅读经典的话,相信字典当中也可以找到答案

    Indriya: with reference to sense-perceptibility "faculty, function",
    often wrongly interpreted as "organ".


    再者,坚持意根即是大脑的愚人啊!别老把唯识挂在嘴边,
    我们就来看唯识三论中对於意根的的增上作用的描述,看看愚人是多麽的不用功:


    《瑜伽师地论》52卷:若此六识为彼六识等无间缘;施设此名为意根。
                      亦名意处。亦名意界。

    《法蕴足论》9卷:何意根?谓意於法,已正当知,及彼同分;是名意根。
                     又意增上,发意识;於法已正当了别、及彼同分;
                     是名意根。又意於法,已正当碍,及彼同分;是名意根。
                     又意於法,已正当行,及彼同分;是名意根。如是过去未
                     来现在诸所有意、名为意根;亦名所知,乃至等所证。此
                     复云何?谓心意识,或地狱,乃至或中有,或修所成,所
                     有名号异语增语想等想施设言说,谓名意,名意处,名意
                     界,名意根,名知,名道路,乃至名此岸。如是意根,是
                     内处摄。


    《成唯识论》4卷:若此六识为彼六识等无间缘。即施设此名为意根。若五识
                     前後定唯有意识。彼论应言若此一识为彼六识等无间缘。
                     或彼应言若此六识为彼一识等无间缘。既不如是故知五识
                     有相续义。五识起时必有意识能引後念意识令起。



    最後与大众分享在《无碍解道》的一段文字,愿大众皆趣向预流道:

    在预流道的刹那,未知当知根有信根为信解眷属,
    有精进根为策励眷属,
    有念根为近住眷属,
    有定根为无散乱眷属,
    有慧根为见眷属,
    有意根为认识眷属,
    有喜根为欢喜眷属,
    有命根为转起相续增上眷属。
--
诸行无常 Anicca vata sankhara,
是生灭法 Uppada vaydhammino;
生灭灭己 Uppajjhitva nirujjhanti,
涅盘无我 Tesam vupasamo sukho.

从菩提树下走过 http://www.wretch.cc/blog/edharma
--
┌—————KKCITY—————┐  人人可架站,经营社群联谊天地  
         bbs.kkcity.com.tw           欢迎社团/班系/歌友/艺文创作/公益申请
└——From:59.112.165.37      ——┘KKCity 开设自己喜爱的主题BBS
--
阅读文章: 第 1153/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