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 连线佛教版 板主: fox |
阅读文章: 第 1154/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notself@kkcity.com.tw ( ), 看板: Buddhism 标 题: Re: 何谓「八识」? 发信站: KKCITY (Mon Nov 13 22:18:44 2006) 转信站: Lion!news.nsysu!Spring!news.nctu!feeder.seed.net.tw!news.ntu!news.au!zo Origin: bbs.kkcity.com.tw ※ 引述《chuit ( )》之铭言: > ※ 引述《notself ( )》之铭言: > 对於这一点,在巴利文上,根主要是指增上作用(同时也意味著器质性), > 但并不是单纯的指器官而言。 > 这一部分,可能要请notself帮忙补充。 (笑) 在佛教有二根、三根、六根、五受根、五善根、十四根、二十二根、 三无漏根等等说法,然如追溯原始圣典以来的根说,除了二根、十四 根、二十二根外,则皆有谈到。事实上,原始圣典的「根相应」(In driya-samyutta)中,几乎是围绕在五善根,并以此为主题。 由於佛教哲学的畸形发展,导致纠於结根( Indriya)一字是属於色 法或名法的问题,到了摩诃衍时代更有所谓无明根一词的出现,然而 ,根( Indriya)这一汉译字,於圣典时代的含意到底为何呢?以下 详细说明。 巴利文 Indriya: (中性词) [出於梨俱吠陀哲学,作为形容词或属性时,是形容最高神 〈 Indra:帝释天〉自在能力的特性,中性词时,是力量、能力。在 巴利文方面,为感官有主导的、支配的,中性时,是管理、统治或控 制的原则〕 本字有五大类型用法,见下: A.专业术语中: 在依其控制的原则或管理的力量,有以下之应用: (a) 涉及感官方面的注解 -- 可感知的才能或功能,一般错认为单纯 的「器官」、或是相对的「精神对象」,这也是最多人所犯的错误, 而导致意根属色或属名的争论。事实上,此处主要是指「能力」。 (b) 涉及色与物质客观方面的注解 -- 特质、特徵、性能、必然的根 源或本能、记号、特性。 (c) 涉及知觉的情绪及 (d) 对道德上的力量或克制动机作用来说是原则、控制的力量。 (e) 知识与洞察的□畴。 B.indriyani的群组和分类中:Indriya 的变化,约有22种,略。 C.物质的细述中: (a) 知觉器官的:特别与官能的克制及控制有关,如以下的片语-- driyani sanvutani。 (b) 肉体的、身体上。 (c) 感觉的、知觉的。 (d) 道德上的。 (e) 认知、知识。 (f) 总之,两或者更多种类 -- ,也是各式各样的独特用途∶个人; 特别身体的才能。 D. 与其它字所构成,而含有未分类的物质。 E. 如形容词( --?)形容持有人之感官、精神或心灵的如 S i.138 经 文中所出现的tikkh? & mud?。 F. 一些混合句: -- gutta 抑制与留意他的感官。-- gutti 看管感 觉。-- sanvara 感官的克制与征服。-- bhavan&amacr 道德品质的 培养。 现在,了解根( Indriya)这一汉译字後,便会了解,此字可概分两 大类,一大类主要是指能力,尤其是指关於人类的生命力、体力、性 力、感觉力、动作力等,而这也是经文中,所表达最多的意义与内涵 ,譬如,信、精进、念、定、慧等五根。另一大类,则多与物质有关 ,但非指物质本身,而是指物质的特质或特徵。 无论如何,根( Indriya)这一字,在佛教原本的立场,只与人有关 ,并不同正统派婆罗门教,是指全知全能者的力量,另外,在根本教 义中,它也与色或名的类别无关。 -- Imasmim sati, idam hoti; imass'uppada idam upajjati. imasmimasati, idam na hotil;imassanirodha imam nirujjhati ti. -- ┌—————◆KKCITY◆—————┐ □ □ 找歌最方便 KKBOX 歌词搜寻!! │ bbs.kkcity.com.tw │ \^_^ / ★http://www.kkbox.com.tw★ └——《From:218.162.140.196 》——┘ □ 唱片公司授权,音乐尽情下载 -- |
阅读文章: 第 1154/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