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 连线佛教版 板主: fox |
阅读文章: 第 3804/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clearbook@kkcity.com.tw ( ) 看板: Buddhism 标 题: 评印顺导师「回中国佛教会函」 发信站: KKCITY (2009/07/07 Tue 18:10:27) 净心法师法鉴: 来信收悉,「八敬法」引起问题,可说事出意外,八敬法是佛制。如因时、地不适而应有 所变易,亦应徵得多数长老同意,然後集大会通过。 印顺衰老,几乎不能执笔,因事关重要,略述以贡参考,专□,即请 法安 印顺 合十 民国九十年六月三日於屏东法云精舍 网址:http://www.awker.com/hongshi/mag/52-1.htm ****************************************************************************** 个人以为: 根据中本起经瞿昙弥来作比丘尼品第九经文:「久修梵行。且已见谛」的大爱道比丘尼, 透过阿难尊者请示佛陀:「云何当使为新受大戒幼小比丘僧作礼。」佛陀回答:「当慎此 言勿得说也。但汝所知。不如我知。」 如果,以「时、地不适」等理由,去请示佛陀八敬法是否该有所变易?佛陀会不会回答: 「当慎此言勿得说也。但汝所知。不如我知。」 从佛陀另一个称号「正遍知」的观点来看:当尚未成为「正遍知」以前:「我们所知,确 实不如佛陀所知。」我们要如何去判断佛制的八敬法「确实」已发生「时、地不适」状况 呢? 所以,除了制订八敬法那位「正遍知」以外,理应没有人有能力去断定「正遍知」所制订 的八敬法已发生时、地不适的状况,除非提出此说的大德就是「当代的正遍知」。 另外,如果八敬法真的应该有所变易,制订八敬法那位「天人师」会不会以「徵得多数长 老同意,然後集大会通过」来解决八敬法因时、地不适所带来的问题?或许,提出此解决 方案的大德就是「当代的天人师」。 所幸,在导师的回函中,用了一个相当关键的字:「如」,即是以「假设性」的状况来回 应净心长老:「『如』因时、地不适而应有所变易,亦应徵得多数长老同意,然後集大会 通过。」所以,导师既没有以「当代正遍知」的身份断定佛制的八敬法「确已」发生时、 地不适的状况,更遑论以「当代的天人师」的身份去提出解决方案了。 -- ┌—————◆KKCITY◆—————┐ KK免/费/拨/接 □ │ bbs.kkcity.com.tw │□电话(1):449□1999 电话(2):4058-6000 └——《From:61.224.98.67 》——┘□帐号:kkcity 密码:kkcity -- |
阅读文章: 第 3804/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