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 连线佛教版    板主: fox
阅读文章: 第 4309/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作者: Heavenchow (Heaven) 站内: Buddhism
标题: Re: 阿罗汉不复受生
时间: Mon Sep 12 13:41:40 2011

※ 引述《golzen (果任)》之铭言:
>      Heaven师兄引《杂阿含经》卷12:「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说明甚详,不错
> 〈不受後有〉也可说包含不再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这样好像在三界再也找不到阿
> 罗汉也好像阿罗汉没有了。如此解释,这也是为甚麽很多人不能相信大乘经典之所在。但我保
> 留一点文字解释空间,〈不受後有〉我认为具有选择性。〈不受後有〉具有不再接受三有的能
> 力,但未必然要不入三有。如能如此阿罗汉才有机缘再入世救度无边众生,舍利弗才能於未来

这样解释也会有问题, 阿罗汉圣者 "所作已办", 他们不会还有发愿要如何的问题.
舍利弗欲涅盘前, 佛陀请他住世, 他也反问佛陀为何不住世? 结果二位都没住世.

> 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若干千万亿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
> 佛,号曰华光如来,成就离垢佛国土。我如此说法,请Heaven师兄不要认为是在咬文嚼字强辩
> 才好,我只希望能以另一跳脱大家思考的方式看能否讨论出佛的真实义。我始终认为佛所说的

试想, 提婆达多未来被授成独觉佛, 其号 "南无", 这件事都被结集在阿含经中.
如果舍利弗真的曾经在法华会被授记成佛, 当世尊涅盘後, 阿罗汉们结集圣典,
为什麽没有记录此事, 反而记载舍利弗入般涅盘了?

我相信果任师兄不是要强词夺理, 我也不会认为我的理解一定无误.
大家都只是把观点摊开来检视而已, 大家就各自判断, 选择能接受的,
对於有疑的也保持尊重存疑, 以保留未来翻盘的空间. :)

在阿含经中, 我的印象都是指入般涅盘即不再受生, 没有再入世度众的说法,
根据以上的观点, 我比较难接受阿罗汉可再入世说.

>   下再引《杂阿含经》(一○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树给孤独园。尔时。有比丘
> 名焰摩迦。起恶邪见。作如是言。如我解佛所说法。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所有。时。有众
> 多比丘闻彼所说。往诣其所。语焰摩迦比丘言。汝实作是说。如我解佛所说法。漏尽阿罗汉身
> 坏命终更无所有耶。答言。实尔。诸尊。
>        ※这段指出比丘名焰摩迦。起恶邪见。认为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便一无所有。

我认同阿罗汉不受生, 也认同 "尽阿罗汉身坏命终便一无所有" 是邪见,
这二者并不矛盾. 如果认为有矛盾, 这一经 (104经) 就要好好研究才行了.

说真的, 我也认为 "阿罗汉死後会再受生" 也是邪见, 我没有要指责谁啦,
只是观点而已.

>      ※※可见不去空、舍、不著色.受.想.行.识五阴就不能出三界〈三有〉。但请注意
> 漏尽阿罗汉虽空舍、不著色.受.想.行.识五阴,但身坏命终不是便一无所有。这《不是便
> 一无所有》便值得好好去体悟是甚麽?

的确要好好体悟这里面的意思.

>      ※另引一段杂阿含经里记载一位阿罗汉自杀後,魔罗遍寻他的去处皆不可得。魔罗当然
> 不可能找得到这位比丘的踪迹,因为这位比丘已彻底断除对色、受、想、行、识的贪爱、追
> 求、抓取,已经不再有「集」,不再有「积聚」。而魔罗尚在五蕴当中,当然任凭魔罗神通广
> 大,又如何能发现及寻找到这位阿罗汉死後去了哪里?但如换佛陀寻他的去处,应可找得到。
>      ※※最後一句话,「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相不相信在个人,如果阿罗汉不是一无所
> 有,如阿罗汉还是有心〈觉〉,有何不能在幻化的三界救度众生。如此大、小乘有何相冲突。

若说佛能找到阿罗汉死後神识, 这也不是事实. 我引一些经文:

《增壹阿含经》卷19〈26 四意断品〉:
世尊告曰:「此弊魔波旬,欲得知婆迦梨神识所在。」
是时,尊者阿难白世尊曰:「唯愿世尊说婆迦梨比丘神识为何所在?」
世尊告曰:「婆迦梨比丘神识永无所著。彼族姓子以般涅盘,当作如是持。」

阿难尊者也想知道其神识在哪里?
佛陀的说法是其神识 "永无所著", 要用这种看法去理解 "般涅盘" 才对.

再看另一个版本:

《别译杂阿含经》卷2:
佛告比丘:「求[真/心]比丘以入涅盘,无有神识,无所至方。」
(CBETA, T02, no. 100, p. 383, a11-13)

这也是很明白的教导.

"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 暂时可以说没什麽问题(若不细究的话)
"阿罗汉身坏命终後便一无所有" 这是邪见.
但若说阿罗汉身坏命终後有神识, 佛陀也是否认的, 所以当然就没有再幻化三界之事.

要如何理解以上又不互斥, 这是很值得去深入的.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佛教X档案 - 世界搜奇, □谈梦、奇谭、外星、新知                 BudaXfile
阅读文章: 第 4309/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