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 连线佛教版    板主: fox
阅读文章: 第 4310/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作者: Heavenchow (Heaven) 站内: Buddhism
标题: Re: 阿罗汉不复受生
时间: Mon Sep 12 13:58:07 2011

※ 引述《rlai000 (rlai000)》之铭言:
> Heaven 师兄,小的没想起诤。您的知识渊博且深入经藏,小的非常尊敬。

"深入经藏" 真的是太夸张了, 我一直抱怨连四阿含都没能好好完整看一次,
却又常常把时间花时不太有意义的地方. :(

> 但小的想表达,有些时间,於理解经文时,可能受到既定思维或概念影响,经义可能有所忽略。
> 有时若把既定思维或概念掉下去,可能得出不一样的体会。

这个我很同意, 我也有过这种经验. 有时一直想不通或想错的事, 突然一转就通了.

> 如十二缘起,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 这里的「生」是否我们常常认识的「受生」(受胎而生的「出生」)呢?若是便不应理,因为在
> 十二缘起中,「生」之前前还有很多「支」或「因」或「缘」。试想想,已缘「名色」、「六
> 入」、「触」、「受」、「爱」、「取」,何来还未受胎而生?

若依此经文, "生" 的意义很明白, 得阴界入与命根, 就是指一般的出生.

《杂阿含经》卷12:「云何为生?若彼彼众生,彼彼身种类一生,
超越和合出生,得阴、得界、得入处、得命根,是名为生。」
(CBETA, T02, no. 99, p. 85, b11-13)

若要解释你的问题, 就是把 "生" 解释成未来世的出生.

所以此世我若依然有 "爱, 取" , 现在就会持续 "存有", 未来就还会 "有, 生".

所以十二缘起, 不是一条12个节点不变的直线, 经中也可以看到不同的组合,
因此 "十二缘起" 可以当成一个总集合的公式, 其中变化很多, 但不离这个模式.

> 同理,「有」是否如我们所理解「肉身」、「有身」的有?

我是这样理解的, 有就是 "三有". 欲有, 色有, 无色有.

> 若把巴利藏的【相应部】的译文再阅读一次(解脱时,解脱智生,他了知:「〔我〕生已尽,梵
> 行已立,应作皆作,不更受此有」),是否有新的理解?

我的理解还是一样. :)

不过很欢迎你把你的理解写出来.

> 是否当下已证知十二缘起中的「生」和「有」支而生解脱智?

这个我不太懂你的意思?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教育板, 关怀教人成人的百年志业 (本站精华区完备欢迎参阅)         Education
阅读文章: 第 4310/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