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stronomy ◎ 天文知识 板主: vega1 |
阅读文章: 第 133/25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Admiral.bbs@bbs.kimo.com.tw (悼!哥伦比亚号), 看板: astronomy 标 题: 转贴: 科学家宣称侦测到最小的天体结构 发信站: Yahoo!奇摩大摩域 (Mon Mar 17 20:45:43 2003) 转信站: Lion!news.nsysu!news.civil.ncku!netnews.csie.nctu!news.cs.nthu!netnews. Origin: k4.kimo.com.tw 北天文馆天文新闻2003-03-15-02 科学家宣称侦测到最小的天体结构 美国新墨西哥州采矿技术研究所(Institute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的Tim Hankins等人宣称:他们利用位在波多黎各的Arecibo电波望远镜研究蟹状星云 脉冲星(Crab Pulsar)所发出的电波辐射时,发现了到目前为止最小的深太空天体结 构,这个发现或许可以帮助天文学家解开脉冲星为何会产生强大的电波爆发之谜。 蟹状星云脉冲星位在蟹状星云(Crab Nebula, M1)中,蟹状星云则位在金牛座中, 距离地球约6000光年远。所谓的的「脉冲星」,是恒星经超新星爆炸後的残骸□中子 星,由於自转速率非常快,且自转轴与磁轴不重合,因此随中子星旋转时,从磁轴两 端放出的讯号便如同灯塔一般,固定时间扫过地球,地球上便接收到类似脉冲的讯号 。蟹状星云脉冲星的自转速率约为每秒33圈,也就是说它自转一圈仅需0.03秒,根据 推测,造成蟹状星云及其中的中子星的超新星爆炸约在西元1054年发生。 由於Arecibo电波望远镜口径高达300公尺,且Tim Hankins等人利用非常精密而灵敏的 仪器测量蟹状星云脉冲星,因此可以量到时间间隔非常短的讯号。从这些时间间隔非 常短的讯号中,Tim Hankins等人发现所谓的「次脉冲(subpulse) 」,每个次脉冲 延续的时间不超过2奈秒(nanosecond,又译为毫微秒,1奈秒=十亿分之一秒)。这些 科学家从2奈秒的时间推测:产生次脉冲的区域面积应不超过半径61公分的地方,这是 比脉冲星附近磁场结构更精细的构造。 由於在现行理论中,天文学家认为脉冲星所发出的电波脉冲,应是中子星表面的带电 粒子(电浆),在磁南北极受到超强的电磁场加速及加热,因而放出无线电波。因此, 若要造成像2奈秒这麽短的次脉冲,极有可能是电磁场与电浆流动所产生的密度 (density waves)波之 间有交互作用,造成密度愈来愈密,直到达到一个所谓的「引爆性崩溃(collapse explosively)」的临界点为止。Tim Hankins等人认为所有的电波脉冲星的情况都 应如此;但其他学者则认为是否真是如此,还需多加考证。Tim Hankins等人的论文将 发表在3月13日的自然(Nature)期刊中。 参考资料来源: http://www.space.com/scienceastronomy/pulsar_beachball_030312.html PS.本天文快报会不定期寄出,欢迎转寄或转贴,但请注明出处。如您不愿再继续收 到天文馆相关讯息,请回信至kl@tam.gov.tw,我会立刻将您从新闻名单中移除。 -- ※ Origin: Yahoo!奇摩 大摩域 <telnet://bbs.kimo.com.tw> ◆ From: 167.c210-85-60.ethome.net.tw |
阅读文章: 第 133/25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