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stronomy ◎ 天文知识 板主: vega1 |
阅读文章: 第 1763/25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SSR2000.bbs@bbs.cs.nctu.edu.tw (在家大修中) 看板: astronomy 标 题: [新闻] 探索太空/探测小行星 挖矿寻资源 发信站: 交大资讯次世代BS2 (2011/12/19 Mon 06:57:26)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61364 探索太空/探测小行星 挖矿寻资源 2011/12/19【联合报□本报记者蔡永彬】 http://mag.udn.com/magimages/4/PROJ_ARTICLE/0_0/f_361364_1.jpg 美国将造价达25亿美元、高20层楼的火星探测车,由「擎天神五号」送上 太空,预定9个月後降落火星,探索这个「红色行星」过去或现在是否适合 存在生物。 (路透) 人类探测火星的历史,几乎就是整个人类太空史。台湾联合大学系统副校 长、中央大学天文研究所教授叶永□指出,探测火星,甚至「行星科学」 的主要目的,就是「探究现在、过去有无生物存在」。 叶永□表示,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往火星发射过30枚以上探测器,然而 ,前三分之二的探测器几乎都失败;最近的便是俄罗斯和中国大陆合作的 「火卫一登陆计画」,因为太空船推进器发生问题也泡汤了。但是探测火 星有「近水楼台」之便,科学家们还是不断努力。 叶永□说,2004年欧洲太空总署(ESA)的火星快车号(Mars Express) 确定火星极冠有85%的乾冰、15%的水冰,後来又在火星大气层内发现甲 烷。甲烷的来源可能是微生物,但也可能是由於地质作用而来,ESA和美 国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都很希望能找到甲烷来源的答案。 除了火星之外,叶永□说ESA的「金星快车」进行顺利;但日本在2010年5 月发射的金星太空船,没有成功进入绕著金星的轨道,宣告任务失败。目 前尚待努力;还有国家想跑到天王星去,但是太远了,所需要的时间长, 费用也很高,所以有些国家把脑筋动到小行星和卫星上。 叶永□指出,某些小行星上有稀土金属等宝贵资源,而且相对来说抵达太 阳系中的小行星「相对容易」,所以很多国家都想到小行星上「挖矿」。 另外,某些小行星上可能有「氦-3」(氦的一种同位素),可能是未来 清洁能源之一;某些小行星可能碰撞地球,精确研究它的动态也很重要。 美国和欧洲的科学家都曾到木星和土星的卫星探勘。叶永□说,科学家们 已经发现土星最大的卫星「泰坦」上「有山有水」;木星的第二大卫星「 欧罗巴」表面完全平滑,有科学家认为它很早以前可能是颗「水球」,现 在可能还有「地下海洋」甚至生物圈。 太阳系外 可能有另一个地球? 「地球的生物起源和环境是不是很独特?会有下一个地球吗?」美国航空 暨太空总署(NASA)月初证实,在太阳系之外、距离地球大约600光年处有 一颗克卜勒22b(Kepler-22b)行星,表面温度约22℃,而且上面可能有 水、陆地和大气,可能可以让生物存活。 Kepler-22b体积约为地球的2.4倍,每290天绕其恒星一周。 台湾联合大学系统副校长、中央大学天文研究所教授叶永□指出,地球位 於太阳系中的「幸运位置」(habitable zone):水能以液态存在,大气 温度也适中(金星太热、火星太冷)。 叶永□指出,太空环境是非常「恶毒」的,例如辐射就会影响人体的DNA ,若长期曝露,人们可能已经突变成其他样子。但他认为「天外有天」, 生物圈无所不在,只要有「好运气」,生物圈就可能形成。 他推测,如果要研究某些星体上是否也有生命,有一项依据是「大气成份 」,因为大气中的某些成份只会在生命世界上出现。 有些科学家正思考「行星工程」(Planet Engineering)的可能性,也就 是「自己创造一个新地球」。叶永□举例,我们可以在太空中放许多镜片 、反射阳光,获取能量来源;如果「暖化过头」,或许能在极区展开薄膜 挡住阳光,稍微减缓影响。 叶永□说,依目前的科技发展,人类可能在30年内有一个「小殖民星球」 ,但第一批移民者也可能是「敢死队」,无论是否成功,去了可能就回不 来了。 英国物理学家Stephen Hawking曾经表示「地球可能在100年内『完蛋』, 届时人类只能往太空移民。」叶永□认为,Hawking的说法应该只是希望 人们不要把地球「弄得不可收拾」,因为目前地球还是我们唯一的答案。 -- 本文「不接受」转至该死的批踢踢八卦版! -- ※ Origin: 交大次世代(bs2.to) ◆ From: 71-223-225-52.phnx.qwest.net |
阅读文章: 第 1763/25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