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stronomy ◎ 天文知识 板主: vega1 |
阅读文章: 第 1853/25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lovefordidi.bbs@ptt.cc (恶.即斩) 看板: astronomy 标 题: [新闻] 黑洞好黑!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2012/03/08 Thu 22:49:41) 黑洞好黑! http://goo.gl/WmELh 越黑越神秘的黑洞,永远对好奇的人们有著致命的吸引力。这次关於「超大质量黑洞」的 最新研究,到底有著什麽样的科学意涵? 重点提要 ■黑洞的理论研究已有成果,然而科学家至今还是只能以间接的方法观测。 ■最近登上《自然》的超大质量黑洞观测成果,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与社会大众的好奇。 ■这项研究探讨的是黑洞质量估算法的修正,以及黑洞形成与星系演化之间的关联。 每每提到黑洞,无论是专家或一般民众,总是会眼睛一亮,因为,它很「黑」!在精神层 面,它的黑让好莱坞成就了无数佳作,满足了人们的心灵,却仍让人意犹未尽;在科学层 面,它的黑则让科学家费尽了无穷心力,却仍难掌其边,空留馀叹。既然如此空黑,那它 会不会其实是空谈一场,是否将成为科学史上,另一则科学家押错宝、行错路的故事呢? 黑洞一词及概念虽然由来已久,但其科学内涵却直到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後,才得以落实 。近一个世纪以来,黑洞的理论探究早已开花结果,最有名的成果之一,便是主张「黑洞 会发光」的霍金辐射理论,这是一个将相对论与量子论整合应用成功的例子。然而在观测 方面,却仍无可拍板之铁证,每每有人问及「黑洞是否真的存在」,我总是回以「目前尚 无定论」,接著便须面对种种黑洞观测报导的挑战,而我只提醒:目前为止,尚无科学家 因「发现」黑洞而获得诺贝尔奖。何故?因为黑洞之所以名「黑」,是由於它原则上不发 光,所以看不到,而霍金辐射理论所预测的黑洞光线,至今也仍未得到观测证实,否则霍 金早就获得诺贝尔奖了。 这样的论点固然扫兴,但科学家毕竟就是有过人的毅力,能将这股永不放弃的精神,转化 为人类文明演进的原动力!史上有数不清的重大发现与突破,都是在歪打正著的情况下发 生的,而若不一直「打」的话,就永远不会「著」。因此,黑洞的研究,尤其是观测上的 验证,应该要继续下去,也会不停继续下去,直到我们获得令人信服的结果为止,无论是 肯定或是否定的。 近年的黑洞观测,最具新闻性的莫过於2011年底刊登在著名国际期刊《自然》上的一项成 果:〈在两个巨型椭圆星系中各发现一个约百亿太阳质量的黑洞〉(Two ten-billion-solar-mass black holes at the centres of giant elliptical galaxies )。此文引起许多媒体的报导,因为这两个黑洞约莫是文献中已发现黑洞中的最大者,质 量皆约为太阳的100亿倍!这项研究是由来自台湾、目前任教於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 的马中佩所领导的团队,经过长达四年的探索完成的。 各媒体的报导中,在在强调这是目前史上所见「最大」黑洞,然而这并不是该论文所要强 调的重点,也不是其主要的科学贡献,这点可由论文标题及全文中皆未见「最大黑洞」字 眼看出。再者,在科学观测上要主张是最大并不容易,因为每项量测数据中都潜藏著误差 ,而作者们也都很负责地指出了这点,只是媒体为了提升该报导的新闻性,大多选择视而 不见。以下就让我们还原一下该论文的原貌,并看清其中真正的科学价值吧! 超大质量黑洞真正的科学意涵 黑洞目前在观测上皆不可见,所以其存在及质量都得仰赖间接的方法来估算。这些间接方 法中最直接的,是利用绕行於黑洞附近的恒星或星际云气团轨迹,来推测出黑洞的存在、 位置以及质量,就好比我们可以利用太阳系里各行星的绕日运动,来推算太阳的质量,而 在黑洞的情况,常是看到数个恒星绕著一个看不见的中心运行。 用该方法推估出来的黑洞质量,在学理上被公认是较准确的,但要看到恒星绕行黑洞的现 象,必须要累积多年的观测资料、黑洞质量要很大、且该黑洞距离我们够近等条件同时成 立,才有可能,否则根本看不出其周围的恒星有在移动。最有名的案例便是利用近20年的 观测资料,估算出在银河系中心的人马座A*位置上,有一质量约为400万太阳质量的黑洞 。 然而一般臆测,质量很大的黑洞大多存在於星系的中心,所以上述的人马座A*黑洞大概是 我们在自身所处的银河系中所能见到的唯一案例,其他的大黑洞就只能往遥远的外星系去 寻找了。 由於距离遥远,通常已无法观测到这些外星系核心处的单独恒星轨迹,但可藉由光谱仪, 透过都卜勒效应,来观测核心处不同区域的恒星群和我们之间的相对运动,也就是在观测 核心处不同区域的光谱时,会看到混杂的红移与蓝移现象,进而推估出该区域中各恒星速 率相对於总体平均速率的分散□围(velocity dispersion)。这个速率分散□围和这些 星光的光度,都会随著中心黑洞的质量以及恒星的质光比(mass-to-light ratio)而改 变,所以只要利用电脑事先模拟,产生出一个恒星群速率分散□围及其光度随黑洞质量及 恒星群质光比改变的模拟资料库,便可将观测到的资料拿来比对,推估出黑洞的质量,和 其周围恒星群的质光比。 马中佩的团队便是使用这个方法来估算黑洞的质量,得到的结果是:NGC3842星系核心的 黑洞质量在72~127亿太阳质量之间(中心值约为97亿),而NGC4889星系(即离我们很近 、著名的后发座星系团中最亮的星系)核心的黑洞质量为60~370亿太阳质量之间(中心值 约为210亿)。以上的误差□围具有68%的统计重要性(统计上称为68%的信心水准),也 就是科学家有68%的信心认为黑洞的质量是介於上述的□围内。而这些□围的下限,并没 有远大於2011年另一团队在M87星系中量测到的63亿太阳质量黑洞。 【欲阅读完整的丰富内容,请参阅科学人2012年第121期3月号】 -- 你知道每年全球有多少人死於饥饿吗?美国的「The Hunger site」 http://www.thehungersite.com/clickToGive/home.faces?siteId=1 网站上只要网友 每天上网按一次,他们就会联合世界企业家,捐给世界各地□民一碗食物, 光是去年一整年,「The Hunger site」就送出了4,800万碗食物给世界各地需要的 □民.只要连上网路,动动你的滑鼠,加入首页,每天击点一次就可以帮助一个人,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61.222.20.163 |
阅读文章: 第 1853/25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