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stronomy ◎ 天文知识 板主: vega1 |
阅读文章: 第 1995/25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hoho8.bbs@ptt.cc (hoho) 看板: astronomy 标 题: [新闻]IBEX探测器在太阳系外缘并没找到弓形冲击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2012/05/23 Wed 02:44:05) (作者:ASIAA)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以为,当整个太阳系穿过星际空间在其中移动时,太阳圈的前面, 就好像喷射机突破音障时形成音爆一样,最前端是由一层弓型冲击波打著头阵。 出人意料,NASA IBEX号探测卫星最新发现竟然是,太阳圈在星际空间的移动速度恐怕 是过慢了,导致弓形波并未形成,取而代之的倒不如说 - 比较像是幅度和力道较为 平缓许多的~尾流(wake)。 主持相关研究的研究员表示,过去在许多观测中我们看到恒星行进时,最前端都有弓型 冲击波,然而该团队最新的发现是,放在整个互动之下看来,太阳的速度并未达到形成 弓形冲击波所需的门槛临界值,因此,反倒像是滑行於水中的船在船头位置会形成 的尾流,似乎还能更加传神地描绘位於太阳圈前方所发生的情景! 从IBEX回传的资料有助於研究人员找到更多太阳系附近星际磁场的强度资料。 根据IBEX数据显示,太阳圈实际上是以大约83,000公里的时速移动通过本地星际云, 这比原先估计每小时慢了约有11,000公里,因为这样的速度和力道均不足堪称为 「弓形冲击波」,所以,换言之,弓形波失踪了。 另一方面,星际介质的磁性压也带来一些影响。无论IBEX资料或早期的探险家太空船, 两者的观测结果都表示,以附近星际介质的磁场强度来看,需要更快的速度才能产生 弓形冲击波。在两个因素相结合之下,结论是:弓型波极不可能形成。 这个观测结果,也和先前ESA的CLUSTER计画所得,认为弓型冲击波应该「相当浅薄」 的结论相符合 IBEX研究团队除了根据回传的观测资料加以分析计算以外,并也将这些 资料与模型和数值模拟结合,以推断得出一个弓型冲击波所需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目前,两组独立团队的球型模型分析结果,也是彼此一致。 这些新发现会使我们对太阳圈的认识带来什麽重大改观吗?IBEX人员表示,现在说 这些最新资料对於太阳系的太阳圈具有什麽意义还言之过早,长达数十年来, 科学家已经进行了含有弓型冲击波条件在内的各种假设场景的研究, 现在必须先将新资料套入、研究重做才行。截至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知道宇宙射线 如何包围太阳系、太阳系在星际宇宙间如何前进、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如何进行, 这对人类的太空旅行而言,都是至关紧要的知识讯息。(Lauren 译) http://asweb.asiaa.sinica.edu.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474 ------------------------------------------ 航海家1号应该飞比IBEX探测器还远了吧 是技术问题而没有资料吗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170.143.183 |
阅读文章: 第 1995/25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