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ducation ◎ 教育 -- 百年大计    板主:
阅读文章: 第 6545/716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发信人: ltd@kkcity.com.tw ( ), 看板: education
标  题: 对[意愿先於学习]的争辩
发信站: KKCITY (Mon Feb  5 21:02:42 2007)
转信站: Lion!news.nsysu!ctu-gate!ctu-peer!news.nctu!netnews.chu!Leo.mi.chu!zoon

    本文摘录自[现代教学设计论]盛群力与李志强著

    近年来,由於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的兴起,「客观主义」教学或

「精密教学」受到了批评。有人认为学校应致力於创设一个学习者和受训者都能做出

选择即学习他们自己认为响学或愿意学的东西,不要事先期望或详细规定他们在一个单元

结束後,在一个学校毕业时应学会些什麽。兰达认为,算启教学论完全赞同学习不仅仅发

生在学校或有组织的培训环境中,青少年儿童或成人都能从无结构化的环境中,从生活中

学到很多东西∶同样也完全赞同学习环境应得到改善,使之更有利於学生的学习。

    然而,一个五岁的孩子怎麽会知道他能得以生存及做好上学准备必须知道些什麽;一

个中学生在教师教某一门学科之前他怎麽会知道自己必须掌握些什麽呢?一个受训者在接

受培训之前他怎麽会知道某个职业或职位要求他懂得些什麽?这里,问题的实质是对「学

习的意愿」究竟怎样看。

    如果有人想成为一名工程师,希望有所发明创造,但他却不喜欢几何,不想学习这门

学科,以前没学过,将来更不想学,那麽,一所工程技术学校会录取他入学吗?

    兰达认为,有人往往主张「意愿先於学习」,而实际的情况却是最初的意愿是学习的

结果。一个人没有品尝某种新水果,他怎麽会知道自己是否喜欢?只有介入了某种活动之

後,作为活动的结果,意愿才能领先於活动本身。

    如果我们赞同「学生只有再他们本身认为需要学和愿意学的情况下才会去学」这一假

设,兰达认为它将导致学习过程如同散沙一般,使得学习如同空中楼阁。

    为什麽这样说呢?这是因为∶知识单元和心理操作有其客观的逻辑,因而一个单元b是

建立在另一个单元基础a上的。由於这一客观逻辑决定了人们不能学完了b再去学a,a是b的

先决条件。

    学生不了解知识及知识单元之间联系的客观逻辑(甚至教学设计人员,教材编写人员

常常也不完全了解),因而,他们不可能就学什麽、以及以什麽顺序来学等作出决策。然

而,如果仅根据学生自己□感受到的需要和愿望对学习过程的每一步骤做出指导,那麽,

势必会发生与知识的客观逻辑冲突。即使该学生在以前有过相应的学习愿望,也会被接二

连三的挫折所泯没。

    学习困难是导致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教育工作者和公众舆论尚未充分意识

到。因此,声称学生只有在他们本身认为需要学和愿意学的情况下才会学习到的理论观点

,将会导致教育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带来灾难性的後果。

    更重要的是,生活本身及社会都要求人们不仅具备做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能力,还

要有做别人要求他做的事情的能力。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年轻一代意志力方面的惊人恶化。

意志力是一个人做他本身不想去做而又必须去做的事情的能力,他是战胜「不想做什麽」

的能力。除了在「我不想做什麽」方面加以训练之外,没有更好的途径去培养一个人的意

志力,这种训练当然离不开学习活动。

    当然,所有这些并不意味著学习不应当是有趣的,学习环境不应该得到改善,学生已

经感受到的需要和愿望不应该被考虑,情境性学习不应该受到重视等等。相反的,它意味

著所有事情都不应该绝对化,要力求平衡。有机体正常发挥作用离不开维生素,但决不能

光吃维生素。同样,结构化的学习环境和经验性的学习环境都应得到改善以便有利於学习

。不能只认为学习仅仅发生於经验性学习之中,对现有的结构化课堂教学体制所暴露的缺

陷进行批评,并不等於它应被情境性学习所取代。实际上,以上两类学习情境都有必要得

到改善。绝对化导致走向极端,同时也无助於问题解决。



--
┌—————KKCITY—————┐  找歌最方便 KKBOX 歌词搜寻!!
         bbs.kkcity.com.tw          \^_^ /  http://www.kkbox.com.tw
└——From:219.81.153.161     ——┘       唱片公司授权,音乐尽情下载
--
阅读文章: 第 6545/716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