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edicine ◎ 医疗保健 板主: dave5 |
阅读文章: 第 3648/427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bluemilk.bbs@redbbs.cc.ntut.edu.tw (平凡), 看板: medicine 标 题: 浅谈失智症及照顾的原则 发信站: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B (Fri Feb 2 00:01:49 2007) 转信站: Lion!news.nsysu!ctu-gate!news.nctu!news.ntu!news.ntut!redbbs Origin: redbbs.cc.ntut.edu.tw 环台医疗联盟 资料来源:台东马偕纪念医院 台东马偕纪念医院 神经内科 洪国华主任 随著年龄的老化,大部份人的记性或多或少都会衰退:有时你会忘了老同学的名字, 有时你会忘了钥匙放哪了。大多数人经提醒或过了不久就想得起来,也少有日渐严重 的情形。但有一些不幸的人,他(她)们的忘性除了越来越坏之外,还并有语言、认 知或判断能力之障碍,或并有个性上的改变,进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这种情形,我 们称之为失智症。 在台湾地区,六十五岁以上人口中约有百分之二点五的人有失智症。造成失智症最主 要的原因是阿兹海默症,又称老年失智症,是一种大脑的退化性疾病,约占六成。另 外三成主要是由脑中风或脑血管疾病造成,称为血管性失智症。最後一成则包括了忧 郁症、药物如镇定剂之副作用、酗酒、电解质不平衡、甲状腺功能不足、维生素(如 维生素B1,B12及叶酸)不足、硬脑膜下腔出血、脑瘤和感染症等。由於要考虑的因素 众多,所以在诊治失智患者时,常有赖家属提供详细的病史,由医师作必要的神经学 检查及简单的智力测验,并安排抽血及脑部电脑断层检查以找出病因。 失智症的早期诊断有时是很困难的,因为病人可能只是健忘,尚有能力处理事情。慢 慢的,病人可能无法记住刚刚才发生的事、说过的话,或刚吃过的东西(但年轻时的 记忆尚一清二楚)。有些病人发病初期很容易在不熟悉的环境中迷路,经过一段时日 後,去熟悉的地方也会迷路。另外有些病人在早期会搞不清楚日期和时间,渐渐的会 连身在何方也不知道。病程恶化後,病人会较常在入夜後变得迷糊或暴燥(称为”落 日症候群”);而自我照顾的能力也会或快或慢的流失。其脑中残存的往往是越来越 久远的记忆,回家的路找不到了,甚至连亲人也认不出来。那时的病人个性及行为多 会改变,可能会多疑、妄想(想法脱离现实)、有视幻觉(看到不存在的东西)、和 想像中的人说话等等。到极重度时,病人大小便会失禁,慢慢失去说话和走路的能力 ,最後卧床不起、不言不语、无法自己进食。 到疾病晚期,家属可依家庭及经济状况,聘请外□、申请居家看护、送安养或护理中 心。在疾病早期,则由亲人照顾为宜。以下是一般照顾的原则: (1) 在病人熟悉的地方,由他(她)所熟悉的人照料。 (2) 固定的作息时间及地点(三餐、服药、休息、散步、听音乐)。 (3) 鼓励未退化之生活功能(吃饭、洗澡、大小便、穿衣服)。 (4) 注意安全,避免病人误食、跌倒、受伤。 (5) 给病人带卡片或手链,以免走失。 (6) 不要直接指责病人之健忘、妄想及幻觉,他(她)是身不由己的。 (7) 病人虽然丧失智力,仍是成人,不能当小孩管教。 (8) 尝试用幽默感来看病人的行为举止。 (9) 善用非语言的沟通(亲切的笑容、触摸、引导)。 最後要强调的是:照顾者常常是失智病人身边的病人,因为他(她)们长期承受了体 力、精神及经济上的负担。希望政府机关、各公益机构能重视失智症照顾者的辛劳, 积极规划或提供部份补助;更希望照顾者能善用亲友、家属支持团体、长期照顾协会 、喘息服务、及其他现有的社会资源,作最好的调适。 -- ※来源 : 台北科大计中红楼资讯站 redbbs.cc.ntut.edu.tw ※FROM : 140.116.78.93 |
阅读文章: 第 3648/427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