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edicine ◎ 医疗保健 板主: dave5 |
阅读文章: 第 3814/427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GTOovertime.bbs@bbs.thu.edu.tw (微风中,有惆怅的味道...), 看板: medicine 标 题: 情绪性进食 靠吃喝纾压 小心反效果 发信站: 东海大度山之恋 BBS 站 (Mon Apr 9 22:53:19 2007) 转信站: Lion!news.nsysu!news.iyard.org!iyardnews!news.ccu!ctu-peer!news.nctu!ne Origin: bbs.thu.edu.tw 情绪性进食 靠吃喝纾压 小心反效果 文/柯俊铭 自由时报2007/4/8 王小姐在某贸易公司上班,由於负责的业务繁琐,经常忙得不可开交。每当工作烦闷时, 特别嘴馋,总爱买零食大快朵颐一番,或呼朋引伴上馆子聚餐,事後虽心情好转,但想到 吃多了会发胖,让她不禁又懊悔起来。 您也有类似困扰吗?若答案属「是」,恐怕就有「情绪性进食」的问题,顾名思义就是以 吃喝来缓解愤怒、焦虑、寂寞、悲伤等负向情绪的坏习惯。 国外研究显示,大至失业、离婚、生病等生活事件,小至通勤塞车、气候恶劣、约会取消 等偶尔不顺,都可能引起情绪性进食。而造成该行为持续出现的主因,约略如下: ●负增强:进食所带来的饱足,一旦能抑制痛苦,产生欢愉感受,如此回馈会强化二者的 连结。往後只要心情不好,就下意识地想要吃东西,彷佛成瘾般。 ●转移注意:当担忧某件事情来临,或重复想起以往的不愉快时,进食的动作似乎能让人 暂时分心,将思绪转换至品□美味的各类感官享受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食过程中,当事人常不自觉地摄取过量食物,且成分多为高糖、高盐 、高油脂,长期下来除易导致肥胖,也提高罹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风险。 另外,进食带来的快乐、放松效果无法长久,待回归现实後,放纵饮食的罪恶感,与对身 材发福的担忧、嫌恶,反而成为更大的心理负担。 为了个人健康著想,兹提供几点建议,助您有效控制对食物的渴求,减少情绪性进食的发 生: ●懂得区别饥饿的真假:突然想吃东西时,先思索方才有无进食,若确定已用过餐,且此 刻肚子也非饥肠辘辘,请忍耐一下,等待这股想吃的冲动消失。 ●辨识引发食欲的陷阱:记录每天进食的内容、数量、当下饥饿的程度及吃东西时的感觉 等,从中找出可能的风险情境,并学习如何因应或尝试回避。 ●寻求其他的慰藉方式:培养正当的休□嗜好,如散步、看电影、听音乐、阅读或找人聊 天,藉以取代吃东西宣□压力的不良习惯。 ●远离垃圾食物:居住处、自用车上,或办公桌别存放糕饼、糖果。心情不好时,避免去 逛超市或大卖场或暂缓购物计画,以免情绪作祟影响决定。 ●慎选缓冲食物:若两餐间出现进食的冲动,且一时无法克制,可先以水果、生菜、优格 、高纤苏打等低卡路里食物来满足渴求。 ●饮食要正常:三餐应定时定量,且强调营养均衡。专家指出,忽略或特意某餐不吃,体 内热量无法应付日常所需,情绪性进食的机会较高。 ●规律运动与充分休息:锻□体能,保持身心最佳状态,才有本钱去对抗压力。 戒除情绪性进食并非一蹴可几,往往要有长期抗战的准备,若担心意志力不坚,不妨邀请 亲友、同事陪同进行,彼此互相督促与鼓励。若不幸仍故态复萌,也别贸然放弃,赶快重 新开始,多肯定自己的努力,相信成功还是指日可待。 (本文作者为公职临床心理师) -- 开始去做 总比什麽都不做好吧 ! 只要一投入 就会意外的有好事发生 例如在回家的途中 看见美丽的夕阳 ※ 来源:.大度山之恋 bbs.thu.edu.tw.[FROM: 61-228-164-225.] |
阅读文章: 第 3814/427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