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untain ◎ 山 -- 世界之脊 板主: forjjlu |
阅读文章: 第 1080/141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berk.bbs@bbs.nsysu.edu.tw (君□□□□□), 看板: mountain 标 题: [新闻] 我们的岛》云豹的故乡「大武山」 发信站: 中山计中美丽之岛 (Sat Mar 6 21:42:22 2004) 转信站: Lion!cbs.ntu!news.nsysu!Formosa Origin: bbs.nsysu.edu.tw 【公共电视台记者张岱屏/报导】 http://www.wretch.twbbs.org/album/show.php?i=berk&b=1&f=1078579996.jpg 大武山南台湾第一高峰,是卑南、排湾、鲁凯三族的圣山,也是鲁凯 族祖灵的居住的所在。相传鲁凯族人是在云豹的带领之下,越过大武 山的东□,来到屏东的雾台乡。而大武山之中有一种神秘的动物,十 多年来没有人见过它的踪迹,但它的故事却始终存在於老人家的记忆 里---- 很久很久以前,黑熊跟云豹是一对很好的兄弟。原本他们的身体都是 白色的,有一天他们决定替彼此画花纹。黑熊先帮云豹画。黑熊很勤 快,把云豹画的很漂亮,後来换成云豹帮黑熊画,因为黑熊先帮云豹 画,画得很累,所以就睡著了。结果云豹偷懒,把熊整个涂黑就跑掉 了。但因为黑熊打瞌睡胸口没有被涂到,所以就留下一个白色V型的 花纹。从此以後,云豹跟黑熊就成了世仇… 民国75年,研究云豹的美国动物研究专家罗彬慈博士访问台湾,认为 大武山地区是台湾云豹最可能出现的地区。民国七十七年,在保育的 呼声下,农委会公告成立「大武山自然保留区」,面积广达47,000公 顷,是台湾地区面积最大的自然保留区。大武山自然保留区含括了台 东县五大水系:大南溪、知本溪、太麻里溪、金仑溪及大竹溪等上游 的原始森林,丰富的生态环境,吸引了生态研究者不畏艰苦,想要见 证南台湾这片野生动物的天堂。 民国九十年,农委会委托屏东科技大学在大武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云豹 调查计划。三年来,姜博仁与他的研究团队足迹踏遍了大小鬼湖、大 武山东□、知本溪流域与太麻里溪流域,至今虽然没有云豹的踪迹, 却累积了丰富的大武山动植物资料。今年二月十四日,我们与姜博仁 的团队进入大武山自然保护区,沿著太麻里溪流域而上,进行十一天 的勘查,希望能更了解云豹的故乡--大武山。 由於研究者没有办法长时间在山中纪录动物,而且大部分动物对於人 都极为敏感,因此自动照相机就成了极好用的工具,利用红外线感应 动物的体温,替研究者拍摄动物的一举一动。三年来拍摄到的保育动 物包括台湾猕猴、麝香猫、食蟹、穿山甲、水鹿、山羌、山羊、黑熊 、石虎,以及极为少见的黄喉貂等等。 除了架设相机之外,对於动物栖息环境的调查是研究团队在山上另一 项重要的工作。为了更精确掌握动物出没的环境,对於每一个样区附 近的植被密度、树种,都要做详尽的纪录。由於大武山自然保留区, 海拔高度从两百公尺到三千一百公尺,林相从低海拔的热带雨林、到 中海拔的亚热带阔叶林、到高海拔的温带针叶林,境内没有公路的切 割与人为的开发,植物林相保存得相当完整,也为境内的各种动物提 供了适合的生存环境。 从海拔200公尺一路往上攀爬到1400公尺,林相从热带森林转变为中海 拔的阔叶林。在这个区域,研究团队曾经见到极为稀少的保育类动物 --黄喉貂。姜博仁表示,黄喉貂是台湾四种貂科中之一,也是其中毛 色最漂亮的一种,多分布於中海拔区域,过去关於黄喉貂的生态纪录 与研究都极为缺乏。这三年来利用自动照相机得到的资料,在双鬼湖 与大武山自然保留区都还有它的踪影,显示在这一带区域黄喉貂仍然 有稳定的族群数量。姜博仁希望藉由大武山云豹调查计划,累积更多 关於黄喉貂的活动模式与栖地利用等基础资料。 大武山云豹的调查计划即将在今年告一段落,虽然至今尚未发现云豹 的踪迹,但是,姜博仁却意外地见证了大武山自然保护区的丰富与美 丽。有人说,大武山是台湾最重要的野生动物基因种源库、是中央山 脉南端野生动物迁徙繁衍的唯一廊道。其实,大武山不仅是云豹的故 乡,也是台湾每一个人心中不断追寻的故乡… -- 原po比较正 <(□)□)> http://wretch.twbbs.org/user/berk -- * Origin: 中山大学-美丽之岛BBS * From: 218.166.119.124 [已通过认证] |
阅读文章: 第 1080/141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