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untain ◎ 山 -- 世界之脊 板主: forjjlu |
阅读文章: 第 764/141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tzou.bbs@bbs.csie.nctu.edu.tw (太极火种), 看板: mountain 标 题: Re: [转录] 奇莱事件 事实真相 发信站: 交大资工凤凰城资讯站 (Mon Feb 2 23:31:27 2004) 转信站: Lion!cbs.ntu!news.nsysu!news.civil.ncku!netnews.csie.nctu!bbs ※ 引述《Spiggy.bbs@bbs.tkumcc.idv.tw (史耀前)》之铭言: > ※ 本文转录自 [NCNU] 看板 > 作者: habas (在蓝天白云里) 看板: NCNU > 标题: 事实真相 > 时间: Sun Feb 1 14:08:10 2004 > 亲爱的大家 > 也许你们看见了这几天的头条新闻, > 有关水鹿研究人员受困奇莱的事, > 正彦是我上次上磐石帮忙做水鹿的朋友, > 看到有些新闻记者的采访让我忍不住想砸电视, > 所以一定要帮他把事实真相告诉大家. > 首先,他从头到尾都未曾求援, > 求援的是两位上山帮他补给的人在下山时受困 这个就更不应该了, 我说您不应该, 既然是在一起的, 何不当个生命共同体? 无须撇清什麽! 这不是比人气, 当初的决定会有怎样的果, 主导者或许本身知道, 虽然他人是无法马上评估的, 自己也是. > 他为了这次雪季的研究,准备了数月,各种装备跟讯练都很齐全 > 过去他通常都是一个人独行奇莱,也多半一个人待在盘石营地作研究。 > 二月还是他研究上的第12个月, > 如果我有他这样齐全的准备与能力,我也会赖在山上不下山 > 再者 > 此次正彦研究申请日期是1/15-2/15,一切都依法定办理,太管处也同意入山。 > 这季节谁不知道是台湾一年之中最冷的时候?谁又不知道台湾高山在这季节会下雪? > 太管处既同意了,事後又马後炮地在受困人员救出、安全无虞之际才说要封山、要罚钱, > 根本於法无据。 > 校方的立场本是完全尊重正彦的决定,想待与他确认下山的意愿後,再决定否出动 > 救援。真相是太管处处长一人独排众议,在未与正彦联络及确认前,也在明知正彦并 > 无立即危险时,即猴急地下令要封山、要强制彻离、要处罚,并勉强校方马上签字同意 描述事实时, 请用客观字眼, 不然跟先入为主的记者与期待舆论有何差别? > 出 动直升机□/font> > 太管处一厢情愿地以为正彦在山上会随时开机等待我们的讯息传达。事实上, > 山下吵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山上没电,收讯又不好--要离营地在雪中漫游一小时才能到达 > 可以打手机的地方,怎可能像平地人一样即时收到什麽封山、彻离的讯息与命令? > 当正彦在毫不知情 > 及无心理准备之下--甚至连其它两人已获救下山都不知情,看到一架直升机飞过来, > 机上人员高高地在机上比手画脚时,他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什麽事。是找不到另外两个人 > 还是怎样?他完全没料到人家是来载他的--事後他回电说的,当然他也还没有想到要打包。 > 返回营地,是直升机风太大,吹垮了营帐,他想听广播知道发生什麽事。因为他根本听不到 > 机上人员的话(飞机声音太大),更看不懂救援人员的手势, > 何来的「拒绝下山」与「苦劝无效」? 是不是遇人不淑? 这样感觉是把人拖下水让自己得救, 当事者无言, 旁人却反而这样, 这样好吗? > 太管处处长在正彦未如预期後下山所表现的愤怒,当可理解。 > 经过一番解释,她也终能接受事实上是误会一场。只是最後碍於颜面,不知如何下台阶。 > 正彦是一位热爱生命、热爱台湾的野生动物研究者, > 绝非如舆论所言,为了研究不要生命 > 了解正彦的人,包括他的父母,没人担心他目前的安危, 如果这点属实, 这就是准备工作, 这样是非常好的. > 只关心他受创的心情,心疼他所受的委曲。 > 他受了许多无枉的非难与委曲,打电话下山时,还激动落泪, > 做这种生态研究的辛苦绝非如我们平常不过是爬爬山那样轻松自在, > 需要具备超人的毅力与勇气, > 有谁愿意在冰天雪地里一坐就是好几天观察水鹿, > 重点是他有足够的能力懂得如何自保 > 说不定还能发现水鹿在雪季有不一样的行为模式 > 台湾这样肯吃苦耐劳到深山做研究人很少 > 做黑熊的黄美秀老师 > 做云豹的姜博仁师兄 > 做山猪的幸如学姐 > 在丹大做水鹿的林宗以 > 我都由衷的佩服这些人 > 但他们却也都承受了很多毋枉的非难及委屈 > 都是爬山的人, > 希望大家能把真相告诉大家, > 支持他们 > 肯定他们的坚持 能对研究领域坚持的人, 这是一定要支持的啦. 相对坚持也须付出的, 有时是难以预估的代价. 面对生命或许可以坦然处之, 但是有几个人能招架舆论与媒体? 即使发生事件後, 当事人经过沟通评估後仍想留守山区, 个人也是非常支持的. 只是大众可能认为: 要那些付出社会资源(不知几时惯用的)的人付出真实的代价吧?! 沉默也是一种作为; 反扑也是! > 以上一手消息节录至师大幸如学姐 -- 邹仔 业馀探访e报导(时空游移者) 栾树寒秋羽化落 芙蓉野地梳妆抹 油菜花田叭哩沙 葵花倚山争□卧 -- ※ Origin: 交大资工凤凰城资讯站 <bbs.csie.nctu.edu.tw> ◆ From: ms.ltsh.ilc.edu.tw |
阅读文章: 第 764/141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