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vie ◎ 电影世界 板主: Tisrat |
阅读文章: 第 828/110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kaufman@kkcity.com.tw (你那边几点), 看板: movie 标 题: 纽约之王 A King in New York 发信站: KKCITY (Mon Jul 9 18:21:45 2007) 转信站: Lion!news.nsysu!news.cis.nctu!ctu-peer!news.nctu!netnews.chu!Leo.mi.chu 图文并茂版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kaufman/3/1290302742/20070709041340/ 卓别林饰演一个被革命摧毁的中欧小国的国王夏道夫,为了躲避暴民, 只好与妻子逃亡至纽约避风头,打算日後东山再起。不料他的总理大臣却 卷款而逃,於是身无分文的他,为了筹钱也只好接受身旁一堆想利用他名气 发财的广告商。此时国王遇到一个满脑子社会主义的逃家小男孩,在这个充 满虚伪的城市里,唯有这个小男孩与他是真心之交。在麦卡锡主义盛行的当时, 小男孩的父母被诬告为共产当员而加以政治迫害,国王为了搭救小男孩的双亲, 也被卷入其中.......... 卓别林在1955年开始拍摄他的新片<<纽约之王>>,此时的卓别林早已告别了 流浪汉查理的时代,并且走入有声电影的时期。当初<<维杜先生>>上映时, 许多观众一时无法接受那个杀人狂卓别林,他们只想看那位既令人发噱又令人 心碎的流浪汉查理,但是卓别林并非一成不变的人,在<<摩登时代>>後,卓别林 便再也不曾以流浪汉的形象出现在银幕上。放下招牌手杖,脱下破烂服装和那个 破洞的大皮鞋以及高帽後,卓别林毅然走进这个可怕的世界。在以前的默片中, 对於社会问题的批判总是以间接的隐喻来揭露,此时的卓别林已经毫不客气的 高分贝抨击问题的所在。 在<<纽约之王>>里,卓别林直接的嘲讽美国冷战时期猎女巫行动的偏执与不公, 早前的卓别林,在戏外就曾被质疑是共产党员而受到反美委员会的调查,对与这 个荒谬的指控,卓别林在<<纽约之王>>中,用尽夸张的嘲讽和戏谑来回应。理所当 然地,<<纽约之王>>顺利的於1957年在欧洲上映,而在美国上映却已经是20几年後 的事了。除了讽刺麦卡锡主义外,卓别林也对於当时美国的一堆不实广告,以及时 下流行的整形手术开了个玩笑。片尾多少也令人有些感伤,即便是强硬的的小男孩 ,在面对人性与道德的冲突时,终究也只能妥协,而卓别林对小男孩也无苛责之意 ,只是给了一个关怀的拥抱。对於政府,卓别林可以毫不留情的批,但是对於人性 ,卓别林却不以高道德标准来评判,只是伸开双手给了一个温暖的拥抱。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那位小男孩,正是卓别林的亲生儿子麦可卓别林(Michael Chaplin) ,片中与卓别林精采的对手戏,举手投足都似乎得到老爸的真传,可惜此片之後, 小卓别林就鲜少出现在电影中了。另外,一如往常,卓别林亲自为电影谱写配乐, 并且亲自指挥乐团演奏。从小无师自通的卓别林,靠著自学便学会了小提琴大提琴 以及钢琴等乐器,由於他天生就是左撇子,所以他在演奏提琴时便把琴弦反装,改 以左手持弓来演奏,这点多少也反映出卓别林独特的个性,他并非是受限於约定成 俗的人,而是打破框架的人(当然这点跟他无师自通或许有些关系),然而造就这种 独特的性格不仅需要勇气,可能还需要些幽默感来适应。 一直以来我总是觉的卓别林是当代最带种的,或许也是最具批判精神的艺术家之一。 他的喜剧本质都来自悲剧,从卓别林的眼睛来看,悲剧与喜剧本来就是一体两面, 端看你从什麽角度来看待,就如同维杜先生说的”杀一个人造就一个杀人犯,杀无数人 造就一个英雄,数量决定神圣与否!”。 -- 音乐电影□聊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kaufman/ -- ┌—————◆KKCITY◆—————┐ □□ 只要你通过身份认证 ~ □□ │ bbs.kkcity.com.tw │ □□— 免经验、五人连署即开班系板 □ └——《From:61.67.116.203 》——┘ □□ 赶快为班上设个秘密基地吧! □ -- |
阅读文章: 第 828/110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