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eligion ◎ 连线宗教版    板主: fox
阅读文章: 第 1132/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发信人: "□□□●□□□" <woooooooolf@anet.net.tw>, 看板: Buddhism
标  题: Re: □ 第五章 五蕴(人类到底粘缚著什麽?)
发信站: Read Free News (Sun Feb 11 22:00:45 2007)
转信站: Lion!news.nsysu!ctu-gate!news.nctu!newsfeed.stanford.edu!postnews.googl

依照你的解释,请问一下: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

十二缘起中的(识),是否不是指(阿赖耶)?
而是指(第六识)。


"净心" <purify.bbs@cbs.ntu.edu.tw> 撰写於邮件新闻
:4ST2dF$MzZ@cbs.ntu.edu.tw...
>       识蕴属於最後一个心法,也是名法的第四种积聚,「识」的任务即是对眼
>   、耳、鼻、舌、身、意六根的知觉。「识」可简单译为「清楚的了别」(察觉
>   )。但它的真正含义是依照自然的本能去了别,但不可译为正确认识的了别,
>   因为它只是一种知觉。当有外缘和眼根在一刹那间相碰,而去领接这外境,察
>   觉出它是某一种色尘;一旦有外缘和耳根相碰,即能察觉出那是一种声尘;而
>   鼻根一碰到外缘,也能立刻察觉出那是一种什麽样的气味,当心去执行在眼、
>   耳、鼻、舌、身、意外境的知觉时,就称为「识」。
>
>   (五)识蕴
>
>       「识」是最後的积聚,意为识别、能知所知;执行著眼耳鼻身的「了别」
>   (知觉) 作用,同样是没有自我的。它为生理上的器官或佛法语言的内境,「
>   根」即是眼识和视觉神经,耳识和听觉神经,鼻识和嗅觉神经,舌识和辨味神
>   经,体内的各种神经以及表皮的触觉神经。全身的功能时时存在著,随时领纳
>   色、声、香、味、触的「尘」 (外境) 。当根和尘刹那一碰时,「名法」 (心)
>   的「识」同时在这一刻产生,这第三者将会在根境上生起知觉、了别作用。
>   比如在眼根就产生眼识的知觉,了别色是什麽形状,是人、是兽、长、短、黑
>   、白等。这生起的知觉就像机器一样自然运作,佛教将「识」比喻为一台自动
>   运作的机械,同时它必定是基於眼耳鼻舌身而形成「了别」 (知觉) 。因此就
>   有人执取它为灵魂、神识,从内心驾御出来领纳来自眼耳鼻舌的「尘」 (外境)
>   ,执取为「我」。但在佛教的原则中,它是自然的,如色尘和眼根加上眼识
>   神经,一碰即产生了别「知觉」,也可称为「识蕴」;同时随著那根境的领纳
>   而安立其名,如眼识、耳识、鼻识等,其间只有了别、知觉,无论在那里都没
>   有自我。
阅读文章: 第 1132/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