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eligion ◎ 连线宗教版    板主: fox
阅读文章: 第 839/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发信人: pons0789@yahoo.com.tw (pons), 看板: religion
标  题: Re: 西方基督宗教逐渐没落
发信站: Yahoo!奇摩大摩域 (Mon Dec 18 03:59:02 2006)
转信站: Lion!news.nsysu!news.cis.nctu!netnews.kimo.com.tw!KimoWebBBS
Origin: w42.tpe.yahoo.com

※ 引述《smith540319@yahoo.com.tw (forest)》之铭言:
> ※ 引述《pons0789@yahoo.com.tw (pons)》之铭言:
> > ※ 引述《smith540319@yahoo.com.tw (forest)》之铭言:

>----不知道你懂不懂什麽叫做solidarity/solidaire/solidaritat? 什麽叫做commune? 这些都是福利国家的核心精神所在, 而它们的源头正是基督宗教的社会意识□博爱传统,1960年代福利国家的浪潮固然有其经济与社会外在因素,但是原始基督教的公社传统□互助意识却是此一社会政治体制内在精神的源头,旧教的堕落是一回事, 新教对这种原始精神的再发扬却是屡见不鲜. 对於资本主义的反抗□资本主义的壮大是同时并行的,福利国家的这些诉求早在一世纪以前的法国"巴黎公社"时代就已经沸沸扬扬了,不是突然蹦出来的东西, 虽然旧教的腐败令人厌恶, 但是督教的根本精神仍然是可取的,有待发扬的,一个人可能不信教, 但是可以接受这种源於宗教的理想与传统, 就像福利国家的理念禀承互助与公社的精神, 但却不一定由宗教来推动来发扬是一样的道理, 然而也有可能合流,例如波兰华勒沙1980年代的团结工联与天主教的关系密不可分,就是一个例子. 我说你们这类半调子, 看事情只看下半段, 人们不信教, 宗教就消失不见了? 形式的宗教固然可能不见了, 宗教的实质精神却可能用不同的方式延续下去, 福利国家正是宗教精神的社会化与政治化的结果. 我的意思是说, 请你往深层次一点看,不要只看到皮毛!
----------------------

我看了你这全调子的言谈就觉得好笑,早期基督教就像现在的共产□一样,是搞共产制度,结果呢,看看现代共产□国的人民感受就知了,如果共产□就是基督教福利国制度的施行者,那这种制度也只是加深人民的痛苦吧!伊索比亚、是基督教古国,你去看看,他们的福利国制度在那?
谈到基督教博爱?天天咒异教徒下火湖,骂外邦人是狗,要杀同性恋,烧杀强奸异教徒,让家人、国家互斗,这就是你口中的基督教博爱,
巴黎公社是马克斯起草章程,这些公社的人也不曾是好份子,烧杀的恶行,决不下於共产□、基督教,是不是也是源自基督教教训来的?。
现代的福利国?其博爱精神一定是来自基督教?博爱只有基督教有? 事实上比基督教早几千年在罗马流行的的太阳神教早就有了!福利国是搞基督教公社的吗?


>----巴哈的音乐将中世纪宗教的秩序和严谨同文艺复兴时期充满激情的个人主义相结合,对後世的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请问在希腊罗马的时代有这个东西吗?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这难道是屋大维说的吗? 在古希腊罗马的政治里,可有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哥德式教堂所反映的超越□绝对的意涵可曾在古希腊的神殿中出现?
Gregory Calendar是谁搞的?希腊宗教可有超越的人格神? 这里所说的发展内容, 除了西方文化,哪一个文化也是如此? 喂...你还醒著吗?
---------------------------------------

1.希腊的斯多葛主义就是主张人人平等,且要放奴隶自由,希腊罗马的万民法主张法律前人人平等,这些你都不知吧!基督教还用奴隶,耶稣还骂外邦人是狗,这叫平等??
2.文艺复兴运动就是回复学习希腊罗马时代的文艺风格,包含音乐在内,如果你不懂希腊罗马时代对西洋音乐重要性,上网查看看就知,别在这让人看可怜!
3.哥德式建□在结构上有三项特徵:尖拱[pointed arch]、拱肋[vault rib]和飞扶壁[flying buttress]。这三者都不是哥德时期的发明,就连前面所说的彩色玻璃窗户也不是,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累积,哥德式样建□师正好把这三项技术结合成一体,将以往罗马式建□的厚重、结实风格,转变为强调垂直向上、轻盈修长的独特形式;再加上彩色玻璃窗户,将光线在宗教上的神秘感表达出来,算来也只是改进建□而已。
4.Gregory Calendar与早期的凯撒历,误差也差不多,只是闰年放在不同处,也不算准确,你要说什麽呢?
5.古祆教、古太阳神教都有人格神,墨子也主张天就是人格神,你这些都不知吗,还要喂什麽喂!


>基督教的音乐艺术建□当然沿用了某些希腊罗马时代的技术, 但是要看到的是它的独特性,而非仅是它的继承, 另外, 正是融合了基督教的一神论, 希腊的科学□罗马的法律, 才有我们今天所说的现代西方文化.这种独特的历史发展,除此一家别无分号, 别的文化如中国, 印度,是完全不同的情形, 我所要强调的是基督教文明的独特性,而非其於人类文化发展中的一般性.对於问题的深入来说, 必须针对前者加以说明,而非後者.而你根本没看清楚我的重点!
--------------------
1.既然是学自人家文化後才改进,青出於蓝而胜
,那有何好跨大什麽独特性

--------------------------------
>基督教在历史上打压过许许多多的科学与文化,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麽现代科学的革命与启蒙运动还是发生在广义的基督化的国家,而不是其他地区? 光是这点就很可以突出问题的重点,问题是,你看到了吗?看得出关键是什麽吗? 另外基督教对於科学知识的态度是很复杂的一个问题,不是"打压"这个词可以说明一切, "奥坎剃刀"你听过没? 阿奎那斯所谓知识与信仰的关系,不知道你是否曾经耳闻? 基督教历史上对於知识的态度容或曾经有人为的扭曲, 但是真知灼见也不少, 别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1.奥坎剃刀这理论又不是他发明的,只是这个人常引用在哲学上,而著名吧!
2.阿奎那斯所谓知识与信仰的关系是真知灼见??
我们看他对动物的看法,当然就知是不是真知!
摘贴:
阿奎那斯谈到道德的界线把动物排除在外,认为侵害它们无足以构成一个罪的□畴。
  即使对人以外的动物残酷不能算犯罪,可是善待它们或许可以算是慈善吧!不,阿奎那斯明确排除了这种可能性。他表示,慈善无法延伸到非理性的动物身上,原因有三:动物“严格说来没有能力拥有有价值之事物,这类事物对有理性的生命才成立”;我们与它们没有同类与共之感;最後,“慈善的基础在於共用永恒的幸福,非理性的动物却无法奢谈永恒幸福。
  “他告诉我们,对动物要有爱可言,唯一途径是“如果我们把这些动物看成我们希望他人享用的有价值之物”,也就是说“为了神的荣耀和人的使用”。换言之,我们喂火鸡的时候要有爱心可言,条件就是我们要想到火鸡乃是某人的耶诞节大餐,而不是因为它们饿了。

  我们不免就此猜想,看来阿奎那斯根本不相信人以外的动物可能感受到痛苦。别的哲学家提出过这种主张,而无论这个主张看起来有多麽荒谬,把它安到阿奎那斯身上,至少可以证明他并不是对动物的痛苦完全不在意。可是阿奎那斯自己否定了这个诠释。在讨论《旧约》□一些反对残虐动物的宽松禁令时,阿奎那斯建议我们要在理性与情欲之间有所区别。他告诉我们,就理性而言,人如何对待动物无关紧要,因为神将万物放在人的权柄之下,而在这个意义下,使徒说过神不在意牛,因为神并没有要求人如何对待牛或者其他动物。

  在另一方面,就情欲来说,动物会引起我们的怜悯,因为“即使是无理性的动物也会感受到疼痛”;虽然如此,阿奎那斯认为动物受到的痛苦,尚不足以证明《旧约》的禁令理由充分,因此他补充道:

  毋庸赘言,一个人若对动物有怜悯之情,他会更加对人类有怜悯心,因此有言道“义人顾惜他牲畜的命”(《箴言》十二章10节)。如此,阿奎那斯得出了一个後世经常有人重复的观点:反对残虐动物的惟一理由,在於对动物残酷会导致对人也残酷。物种歧视的本质,在这个论证□一览无遗。

  阿奎那斯的影响力延续了下来。直到19世纪中叶,教宗庇护九世(Pius IX,1792□□1878)禁止在罗马成立“保护动物协会”,理由即是成立这样的团体会表示人类对动物有义务存在。我们可以把这段历史一直延伸到20世纪後半叶,在罗马天主教的正式立场□仍然见不到任何重要的改变。下面一段取自一份美国天主教文献的引文,拿来与前面所引一段700年前阿奎那斯的话对照,格外有启发性:

  按照自然界的秩序,较不完美者为了完美者而存在,无理性者为有理性者服务。人身为理性的动物,可以为了他的真正需要,使用在这套秩序□低於他的事物。为了生命与气力,人需要吃植物与动物。为了吃植物与动物,就必须先将它们杀死。因此,宰杀本身并不是不道德或者不正义的举动。

  这段文字□应该注意的是,作者紧随阿奎那斯,甚至重复了人类不得不食用植物以及动物的说法。阿奎那斯在这方面的无知虽然意外,不过有鉴於他那个时代的科学知识有限,仍然可以原谅;可是到了营养学者著作充斥、素食者好端端地活著的今天,仍有人继续同样的错误,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你这位法学家的人文主义,请问是哪一种人文主义? 说明一下他所认为的人的终极价值立基於何处?亦即请你说明一下它的绝对前提?我们再来讨论....
-------------------
1.他讲的是人道主义不是人文主义
2.谈死刑的禁用与终极价值立基於何处有关吗?

>本人是个史宾诺沙式的无神论者, 对形式的宗教毫无兴趣, 但是这不代表我否定基督教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以及仍然延续的重要影响力,你引的这篇文章说实话很不营养, 即无对基督教精神与教义的深刻理解, 也无对西方历史的足够视野, 不知道想说明什麽? 挖苦基督教吗? 很对不起, 我认为适得其反,你这里所显示的各方面知识程度远不足以扛起这个远超过你力所能及的负荷, 鼓励无神论吗? 不如早点洗洗睡了吧---mission imopssible!

-------------
我不是说过吗,如果你认为有问题你可去找译者谈谈,基督教在历史有其功过,你也不用与他一样一面倒!我也不认为你的知识能高明到那去!

>信徒的人数对宗教来说从来不是一个大问题, 等你了解这点, 你就知道那些调查根本是隔靴搔□, 怎麽搔也搔不到□处!不过我估计你是做不到了......

-------------
你既不是信徒,你怎会让人觉得你很像一般信徒,看到调查就那麽不自在很想抓□呢?


--
※ Origin: 奇摩 大摩域 <http://bbs.kimo.com.tw/> 
◆ From: 61.231.159.54
阅读文章: 第 839/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