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alk ◎ 大家来灌水 板主: magelinus/Masakiko |
阅读文章: 第 10072/103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Moya Tseng 标题: 透过四正勤的增上意乐 时间: Mon Oct 02 08:42:52 2017 透过四正勤的增上意乐,发起智慧之後,这个慧本身就能够发起「觉观」;而这样的 觉观就可以「止息恶的增长」。所以接下来「止观」就可以更进一步,也就是四如意 足;不需要再特别去作意,因为除恶已经变成「戒体」的存在,恶既然已经不会升起 ,就是善的增上。 这边强调的是,透过四正勤,就足以发起相当於修禅定,具备相同的止恶生善的定力 的功能,而在定力充盈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可以进阶到四如意足;也就是提示,这「 四种定力」不是特别修禅定而得的,而是修四正勤的果;而这些果就成为之後进修四 如意足的因。 一、欲如意足:谓修道趣果的欲望增进。 欲者,希向慕乐,庄严彼法,故名为欲。谓凡所修习一切诸法,若无乐欲之心,事必 不遂若能乐欲,所愿皆得,是为欲如意足。(庄严彼法者,谓修希即心,令四念处身 受心法之观成就也。) 二、念如意足:谓念念一心,住於正理。 念者,专注彼境,一心正住,故名念。谓若非一心,观法断绝若能一心,所愿皆得, 是为念如意足。 三、精进如意足:谓精进直前,功无间断。 精进者,无杂曰精,无间曰进。谓惟专观理,使无间杂,故曰精进。凡所修习一切诸 法,若无精进,事必不成若能精进,所愿皆得,是为精进如意足。 四、思惟如意足:谓真照离妄,心不散乱。 思惟者,思惟彼理,心不驰散也。谓凡所修习,若能思惟,所愿皆得,是为思惟如意 足。 也就是用前面四正勤的结果,可以自然的摄住心念,从「止」发「觉」,过度到由「 觉」引领「止」。这边就是四正勤和四如意足的关键差异。到了这个阶段之後,「觉 观」会有能力「使定慧均等」,这边的定不是强压、强迫出来、求证来的一种行为, 他是自然呈现出来的一种状态,能够神力充沛,所愿所修皆能得果,已无障碍,故名 如意足。 如意者如意而得也。是资粮道。作为真正入门「转识成智」的「立足」点。作为之後 发起菩提心的「五根、五力」的根本。 > -------------------------------------------------------------------------- < From: Russ Wang Time: Tue Oct 03 14:49:41 2017 多谢师兄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10072/103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