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alk ◎ 大家来灌水 板主: magelinus/Masakiko |
阅读文章: 第 9031/103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DavidChiou (邱大刚) 站内: talk 标题: Re: 门户之见 时间: Sun May 1 18:34:07 2011 > 有位朋友修行上遇到鬼神的问题,亲近的道场没有办法对治,而求助。 > 但是朋友竟然因为这些是所谓「大乘佛教」的法门,而他是修「南传 > 佛教」的,学的是根本的佛法,而不想碰所谓的大乘佛教,宁愿去打听泰 > 国民间的术法或偏方。 > Orz:有这麽大的仇吗? 有人问那就佛经的看法如何?若只从阿含经看呢? 其实在「大家来读经版」就讨论过了,转贴如下: 《杂阿含经》卷九第252经: 在佛世时,婆罗门教有许多的咒语,但是佛陀要弟子专心修习戒定慧(《长阿 含经》卷16),表示圣者不持咒外求离苦(《中阿含经》卷47〈3 心品〉), 并且禁止比丘以咒术求取名闻利养(《长阿含经》卷14等)。 然而为何佛教还是有咒语?举例而言,本经在南传《相应部尼柯耶》的对应经 文没有对蛇的护咒,因此有些人断言对蛇的护咒是北传《杂阿含经》所增添的 。殊不知此经护咒的部份,在南传是归类於律藏:【小品.5 小事犍度】 Vinaya. Cullavagga. V. No.6(对蛇之护咒)。也就是说这段经文并非北传所 增添,而是在南传中咒术章句被归入律藏中。这样的分类也是合理的,因为许 多遇到生活上的状况而有的律仪皆收於律藏。 原来,若是为了排除於世间修行的阻碍时,佛陀则允许使用咒语。南传《长部 尼柯耶》的《阿吒曩胝经》中毗沙门天王众即发愿守护四众排除恶鬼神造成的 障碍,有很多咒语的内容即是皈依三宝并召请护法龙天守护,如在《长阿含经 》卷12中佛陀曾为天龙八部结咒。在最早的十二分经中说明佛陀制戒缘由的「 目的迦」,例如《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即有四众使用咒语和跟天 神打交道的记录。南北传的律藏也都有咒语,例如《四分律》载「若诵治毒咒 ,以护身故,无犯。」若是为了护身的用途,则是允许的。 另外依律制,比丘在接受饮食供养後,要咒愿为施主祈福,说法後也要咒愿回 向(《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18)。这些咒愿传到外国就是咒语,而其原本 的梵语或巴利语都是有实际意涵的。佛陀本人在最初成道,接受商贾供养後, 即咒愿回向之:「所为布施者,必获其利义;若为乐故施,後必得安乐」(《 四分律》卷21)。佛陀并且说咒愿有六德(《增壹阿含经》卷29〈37 六重品〉 ),而且这些回向也确实能为施主带来利益(《杂阿含经》卷47第1241经), 「有咒说」是世间正见之一(《中阿含经》卷4〈2 业相应品〉、《中阿含经》 卷29〈1 大品〉等。) 实务上,除了北传有持咒的行法,南传常见的早晚课即有巴利文咒愿。南传《 弥兰陀王问经》有记载并认可防护咒的使用,显示了上座部佛教自初期即有咒 语的使用。『香光庄严』杂志第37期所翻译的「消灾佛教」一文,则学术性的 描述当今缅甸寺院持诵咒语的普遍情形。 诸天愿意帮忙四众排除障碍以利修行,但生老病死则必须由行者自己解决。如 同本经中所说,慈悲能化解诸恶,忆念三宝能化解三毒,善修八正道,才能得 到出世间的解脱。 原文及各经文连结可见 http://0rz.tw/c98eO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禅与静坐板 - 真心交谈的坐坐板 BudaSitting |
阅读文章: 第 9031/103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