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读经班公告】BudaDigest 讨论原则
#1
caren
「问者尽意发问,答者依法谨慎」是版工的管理原则。

有此读经讨论园地当然是希望同学们有大大小小的问题时都能尽意地发问,并能
得到最适切的答案,因此对於回答的处理是会较谨慎,还请同学们见谅噜 ^_^

虽然这种处理原则可能会减少回文,但读经班非一般宗教灌水版,应当避免讨论
失焦、沦为不依法义各自表述的咕噜咕噜、回答虽依佛法却答非所问…等情形而
影响同学的修习啦。

为免误会和秀秀同学们的面子,尔後版工会直接删文先私下与同学们讨论罗 :)

希望大家善用读经班多问多学,回文前也多想想! 一起加油吧 *\^^/*
2005年 8月 4日 19:44:54 星期四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读经班公告】BudaDigest 讨论原则
#2
白非白
※ 引述《caren (caren)》之铭言:
> 「问者尽意发问,答者依法谨慎」是版工的管理原则。
> 有此读经讨论园地当然是希望同学们有大大小小的问题时都能尽意地发问,并能
> 得到最适切的答案,因此对於回答的处理是会较谨慎,还请同学们见谅噜 ^_^

是的,没有白痴的问题,只有白痴的回答,因此任何对经文
有疑的问题都该发问,但是由经上交叉找到世尊的正法是这
个读经版(和本站)的站旨,因为佛法不是自由心证的想法,
而是要依经而行的经验累积。

学者先由理解而後行法,随後有任何行法上的疑问时必然要
找出正解才是,所以回文找到经文相佐是很严肃的事情,学
佛方法可以很轻松,由十念入手一样一样来就可,但是态度
要郑重其事,否则就沦入了媚俗的“弗法”去了。
Fri Aug 5 01:01:35 200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读经班公告】BudaDigest 讨论原则
#3
adelailly
※ 引述《caren (caren)》之铭言:
> 「问者尽意发问,答者依法谨慎」是版工的管理原则。
> 有此读经讨论园地当然是希望同学们有大大小小的问题时都能尽意地发问,并能
> 得到最适切的答案,因此对於回答的处理是会较谨慎,还请同学们见谅噜 ^_^
> 虽然这种处理原则可能会减少回文,但读经班非一般宗教灌水版,应当避免讨论
> 失焦、沦为不依法义各自表述的咕噜咕噜、回答虽依佛法却答非所问…等情形而
> 影响同学的修习啦。
> 为免误会和秀秀同学们的面子,尔後版工会直接删文先私下与同学们讨论罗 :)
> 希望大家善用读经班多问多学,回文前也多想想! 一起加油吧 *\^^/*

        请问版主ㄛ, 怎样的回文算不能通过的, 可不可以
      举例让末学完全了解, 必须删文私下讨论的. 是不是
      像 images 那样 ? 像他那样可不可以 ? □说应该没
      关系, 我暂时跟 images 画清界限, 只是想了解一下
      , 以免触法......谢谢ㄛ, 无上功德, 荣耀版主, 阿
      里阿兜.


--
                                                                    
             The way I choose, the way release from .....           □□
                                                 □  .     。          
                                   汲汲退退萦萦      扬风      .  ☆   
      ^^                         □  .     。    .    .   □   □—□ 
       □□□□□□□□□□□□                 苦 集 灭 道       □□
--
狮子吼站 相关资源:                             ◇ 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电子三藏结集中            http://www.cbeta.org
◆ 修改: 05/08/05 21:53:26 <61.67.128.249> 
Fri Aug 5 20:26:58 200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读经班公告】BudaDigest 讨论原则
#4
caren
>         请问版主ㄛ, 怎样的回文算不能通过的, 可不可以
>       举例让末学完全了解, 必须删文私下讨论的.

一定要慎重声明的是删文先私下沟通,并不是表示同学有错,
要删掉,不准post出。不是这样的,这样连我都怕怕呀 @@;;

原本也是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观点,若有同学有不同的意见,
或明显偏题、没有依法而论,也是可以直接在版上讨论,那麽
大家在讨论中能更加□清观念,互相增益学习,当然更棒罗。

读经班原本是哈比读经的,若有不愉快,版工会觉得十分遗憾
与抱歉! 反省之馀,为避免历史重演,决定以後有明显违背讨
论原则的先私下讨论,待□清观念後再请同学发表。

因此还是鼓励同学能够尽量发表修习的看法,同学们也不用害
怕是否误解经文而不敢说话,因为我们会认真谨慎地看待同学
的文章,如果同学能够有开放学习的心来参与、以轻松但认真
的态度来互相交流,这样才能快快进步呀^^

(举例)================================================

举这次的例子,答的同学也觉得观一切和魔所作很难以接受,
原因可能是没有联贯前後经文,没有实际依经修习,了解比喻
,但是这无妨,大家可以再讨论。最主要的是不管意见如何,
,仍应就此主题讨论,不该偏向其他法门,如念佛法门。

为什麽呢? 原因是:
(1)影响同学修习
不管是发问的同学或是其他同学都也许正在修习五受阴观,这样
也许会打断同学们对此的学习,而对实相如实观察是最基本的修
习,尔後修习的各种法门中仍不脱止与观,不对实相如实观之所
认识的因缘法或无常变异都只是概念性的,无法真正心得解脱。
(当然有概念性的观念也已经很好噜,只是以解脱而言,仍需实际修习)。

(2)造成讨论失焦
版工有读过阿含经,当然知道杂阿含後面有念佛法门、增一阿含
经中的十念亦有念佛,我个人平时的修持中也包含忆念地藏王菩
萨名号,只是当讨论世尊某法时则该以此法为主,了解世尊教法
的缘由,世尊说法无量以应众生,法无高下,只是如果对於讨论
的法并没有修习就分享自己修习其他法门的心得,这显然是已是
讨论失焦。所以答文的同学并没有错,说的也是佛法,只是在这
个议题上并不适宜,很抱歉啦~

末法许多宗派系所之争也许就是这麽来的,大家只顾著说自己修
的法… ^^;;
========================================================

以上,不知这样的解释,同学清楚吗?这边没有所谓触不触法的问
题,没有这麽恐怖啦~ 版工的考量是希望大家在这边能真有所获,
难免得有所取舍。如果有冒犯到同学的地方,敬请原谅喔~

虽然版工会时时自省,但总是有自己看不到的死角,因此对於版
工的处理有任何意见,也欢迎随时提出指教。感恩呀~


--


                       ~ 但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
2005年 8月 6日 20:35:08 星期六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读经班公告】BudaDigest 讨论原则
#5
caren
> >         请问版主ㄛ, 怎样的回文算不能通过的, 可不可以
> >       举例让末学完全了解, 必须删文私下讨论的. 是不是

另一个例子,很抱歉,版工最近身体小虚,所以龟性大发,版务
的处理速度较慢,之前来不及即时处理,可能很多同学都看过了
,那还是在这边提一下,也请原发文同学能和我们一起想想 :)

就是同一主题的回文中,有一同学提到:
「佛法之中,有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也就是分为出家众与在家众

佛陀所说的律、所说的法 有的只适合出家众,有的只适合在家众

(以上我觉得您都说得很好)

佛陀对出家众会说,观五阴、六入,是病、刺、痈、杀、贼
应心生厌烦远离,净除喜贪之心
(嗯…这我有以下的补充给同学参考)」

我们刚读过的杂阿含第四卷就是世尊对许多婆罗门说法,讲得还是
对五受阴如实正观呀 ^^a 另外,我在 #1439 文讨论有提及一经文
[五受阴如真观照为四众说,非馀出家者说]<杂阿含、十七、四六一>
也可参考 ^_^
2005年 8月 6日 20:57:37 星期六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读经班公告】BudaDigest 讨论原则
#6
七月
※ 引述《caren (caren)》之铭言:
> 「问者尽意发问,答者依法谨慎」是版工的管理原则。
                  ^^^^^^^^^^^^
      虽然个人不清楚此站与台大佛学研究中心有何关系,
      不过,台大佛学研究中心的"老板"是严格且严肃的,
      态度很随合轻松,却又是十份慎重.....

> 有此读经讨论园地当然是希望同学们有大大小小的问题时都能尽意地发问,并能
> 得到最适切的答案,因此对於回答的处理是会较谨慎,还请同学们见谅噜 ^_^
提供参考
Sun Aug 7 13:03:10 200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