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问题]六见处 <杂阿含、六、一三三>
#1
cathy
若复有见。非此我.非此我所.非当来我.
T02n0099_p0042a09(04)□非当来我所。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T02n0099_p0042a10(00)□若多闻圣弟子於此六见处观察非我.
                                       ^^^^^^
T02n0099_p0042a11(01)□非我所。如是观者。於佛所狐疑断。於法.
T02n0099_p0042a12(02)□於僧狐疑断。是名比丘。
T02n0099_p0042a13(09)□多闻圣弟子不复堪任作身.口.意业。趣三恶道。正使放逸。
T02n0099_p0042a14(03)□圣弟子决定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来。作苦边。
                                           ^^^^

请问何为六见处,何为七有?
Wed Aug 17 14:39:16 200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杂阿含, 卷六, 一三三
#2
lucien
初果须陀洹   最多七次天上人间     必入涅盘
所以是七有天人往来     「有」是存在的意思  指存在於三界轮回之中
另还有二果一往来    三果不来    四果此身尽後般涅盘

六见本以为是卷六的    见有我、有此世、有他世、常、恒、不变异
但卷七却又多了一个「有世间」    变成七个了
这我也不知道到底六见是什麽



※ 引述《cathykao24 (cathy)》之铭言:
> 若复有见。非此我.非此我所.非当来我.
> T02n0099_p0042a09(04)□非当来我所。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 T02n0099_p0042a10(00)□若多闻圣弟子於此六见处观察非我.
>                                        ^^^^^^
> T02n0099_p0042a11(01)□非我所。如是观者。於佛所狐疑断。於法.
> T02n0099_p0042a12(02)□於僧狐疑断。是名比丘。
> T02n0099_p0042a13(09)□多闻圣弟子不复堪任作身.口.意业。趣三恶道。正使放逸。
> T02n0099_p0042a14(03)□圣弟子决定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来。作苦边。
>                                            ^^^^
> 请问何为六见处,何为七有?
Fri Aug 19 13:34:29 200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六见处 <杂阿含、六、一三三>
#3
BBCALL
※ 引述《Hsiehlucien (lucien)》之铭言:
> 初果须陀洹   最多七次天上人间     必入涅盘
> 所以是七有天人往来     「有」是存在的意思  指存在於三界轮回之中
> 另还有二果一往来    三果不来    四果此身尽後般涅盘
> 六见本以为是卷六的    见有我、有此世、有他世、常、恒、不变异
> 但卷七却又多了一个「有世间」    变成七个了
> 这我也不知道到底六见是什麽


六见为「所见、所闻、所思、所知、所得及所求」
请参阅相应部,见相应,预流品等

举例巴利原文:

『所见、所闻、所思、所知、所得、所求下意之所伺是常耶?是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无常者,是苦耶?是乐耶?』

『大德!是苦。』

『不执取无常、苦变易之法,以起如是见:风不吹,河不流,怀妊而不生,日月出
而不没,如柱之立住耶?』

『大德!不也。』

『诸比丘!圣弟子於如是六处断疑惑,於苦断疑惑,於苦集断疑惑,於苦灭断疑
惑,於顺苦灭道断疑惑者,诸比丘!此圣弟子名为预流,有不堕法,决定,为趣三
菩提。』

--
∵☆.。∴★·.∴☆∵
∵.¨千尺鲸喷洪浪飞¨□∴
· 一声雷震清飙起.∵
□□□□ BBCALL □□□□ 
http://edharma.info/
2005年 8月22日 12:58:36 星期一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六见处 <杂阿含、六、一三三>
#4
BBCALL
※ 引述《bv4pr (BBCALL)》之铭言:
> 六见为「所见、所闻、所思、所知、所得及所求」
> 请参阅相应部,见相应,预流品等

补充:汉译杂阿含翻译为:「见,闻,觉,识,求,得」
--
∵☆.。∴★·.∴☆∵
∵.¨千尺鲸喷洪浪飞¨□∴
· 一声雷震清飙起.∵
□□□□ BBCALL □□□□ 
http://edharma.info/
2005年 8月22日 13:03:38 星期一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六见处 <杂阿含、六、一三三>
#5
caren
> > 这我也不知道到底六见是什麽

大正藏与佛光版的杂阿含注释都是写 < 见=根【明】>,一样,这边是说
"六见处",应是指六根入处,非只有"六见"喔~
是不是巴利文中有六处就对应到大正藏此经文,还是要详细研究一下罗?

可不可以请蔡老师讲解一下六见处呢? ^__^

> 六见为「所见、所闻、所思、所知、所得及所求」
> 请参阅相应部,见相应,预流品等
> 举例巴利原文:
2005年 8月23日 17:12:26 星期二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六见处 <杂阿含、六、一三三>
#6
白非白
※ 引述《caren (caren)》之铭言:
> > > 这我也不知道到底六见是什麽
> 大正藏与佛光版的杂阿含注释都是写 < 见=根【明】>,一样,这边是说
> "六见处",应是指六根入处,非只有"六见"喔~
> 是不是巴利文中有六处就对应到大正藏此经文,还是要详细研究一下罗?

    巴利文经藏的研究不在本版,所以最好不要东拉西扯
    把现代的巴利文汉译又扯进来,那只会更加令人不知
    所云。

    汉译经典是众多译经者严格治学下的产物,用字用词
    皆是相当严谨,尤其《阿含藏》古来即视为佛法正宗,
    因此读经应由此交叉比对入手。深入了解当时汉译用
    语才能得心应手。

> 可不可以请蔡老师讲解一下六见处呢? ^__^

    这要详说得另文再谈,目前得先把已经脱窗的《业报
    迷踪》快快补完,不然又要有人天天对老身的唉唉叫。

    简单的来说六见指的是“我(身)”的五见,加上边见,
    一共六个,叫六见。我身的“处”有五个,即是同学
    们如流倒背的色、受、想、行、识。边见的“处”即
    是“断、常”二处。

    我们现在的进度这里全是教我们如何观的原理,因此
    这地方的六见不会离开身见、边见的□围,有些学者
    对六见处会有不同的看法,不过我们综观此经,左翻
    右翻,皆是谈这个五阴六见。

    六见“处”的处字较少见,大多的时候是用“所”,
    例如“我【所】”意即“我所在之处”。处所、处所
    古来是通用的,只有现代人会争论“阿细处长卡大、
    呀细所长卡大捏..”。

    我用这样代入去读这经,并没有格格不入的感觉,请
    同学们参考看看。

--

~~~~~~~~~~~~~~~~
佛法一,一法佛,一法佛法法一佛。
真如一,一真如,一真如真真一如。
~~~~~~~~~~~~婴愚~~
Tue Aug 23 22:26:36 200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杂阿含, 卷六, 一三三
#7
台湾加油乐利安康
呃…请问,「我所」,是不是也可以视作为「我所有」的意思?

也就是我身上的地、水、火、风并不是整个我,只是我的一部分,
而这一部分,就是「我所」,但这「我所」,虽然是「我」,但
也并不是「我」。

因此,「我所」,是否是指一部分的我,但离开了我的身体就
不是完整的「我」的「我」?而「我」也不等於「我所」。

我的概念是从修行道地经来的,嗯…但忘了是在哪一品就是了,那
一品是以唾液比喻作说明,那一品是说,若「我」就是「唾液」(我
所),那麽,我们对吐出去的唾液打他、踩他,我应该会痛,但为
什麽我不会痛呢?因此,「我」并不是「我所」,也就是「我」并
不在我所在之处(我所)或者「我」并不是我所有。

不知这样解释是否可以?

--------------
注:对於唾液的比喻,我自己将之延伸为身体的地、水、火、风;我并
不是地水火风,地水火风也不是我,一切是因缘将之聚合为我。
--
明珠照彻天堂路,金锡振开地狱门。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人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摩诃萨。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佛教X档案 - 世界搜奇, □谈梦、奇谭、外星、新知                 BudaXfile
◆ 修改: 05/08/24  0:46:07 <222.250.168.40> 
◆ 修改: 05/08/24  0:46:44 <222.250.168.40> 
◆ 修改: 05/08/24  0:47:39 <222.250.168.40> 
Wed Aug 24 00:45:32 200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六见处 <杂阿含、六、一三三>
#8
白非白
※ 引述《images (台湾加油乐利安康)》之铭言:
> 呃…请问,「我所」,是不是也可以视作为「我所有」的意思?
> 也就是我身上的地、水、火、风并不是整个我,只是我的一部分,
> 而这一部分,就是「我所」,但这「我所」,虽然是「我」,但
> 也并不是「我」。

  也可以,因为“所”字是多义通用。不过如解成“所有”
  会有“拥有”的意思,较不易分辨经文这里的原意。我所
  有的,包括了五阴,这用“我所有”容易明白,但是毛笔、
  电脑也是我所有,因此会和身外物相混。


> 因此,「我所」,是否是指一部分的我,但离开了我的身体就
> 不是完整的「我」的「我」?而「我」也不等於「我所」。

  可以这麽解,作为“是我”来看。

> 我的概念是从修行道地经来的,嗯…但忘了是在哪一品就是了,那
> 一品是以唾液比喻作说明,那一品是说,若「我」就是「唾液」(我
> 所),那麽,我们对吐出去的唾液打他、踩他,我应该会痛,但为
> 什麽我不会痛呢?因此,「我」并不是「我所」,也就是「我」并
> 不在我所在之处(我所)或者「我」并不是我所有。

  手不代表我,我没手,我仍是存在有“我”,其它类推。因此
  就文义来看,重点是思考“我”的组成为何。文字上的定义应
  是容易界定和推确的。可是当手脚五阴一一去除後,我还在吗?

  唾液的比喻是要破“它是我”的谬思,也就是“我在那里”也
  就是“我所”的意思。【“我”不是“我所”】的说法像绕口
  令,学者容易因而掉入迷阵。

  一个脑死的植物人有没有“我”?五阴全然无任何相对於我的
  “作用”时,算不算我?五阴全然舍弃时还是我吗?那植物人
  是否证道者?那学者观五阴舍六见又如何能证道?这就是得亲
  自修习多修习的原因。

> --------------
> 注:对於唾液的比喻,我自己将之延伸为身体的地、水、火、风;我并
> 不是地水火风,地水火风也不是我,一切是因缘将之聚合为我。

  把地水火风加在一起却不会变出另一个 image 出来,那原因何
  在呢?

--

~~~~~~~~~~~~~~~~
佛法一,一法佛,一法佛法法一佛。
真如一,一真如,一真如真真一如。
~~~~~~~~~~~~婴愚~~
Wed Aug 24 01:46:52 200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杂阿含, 卷六, 一三三
#9
lucien
「我所」应该就是「我的」   也就是你所说的「我所有」
可以看一下这个有意义的法句经故事
http://nt.med.ncku.edu.tw/biochem/lsn/Dharmagupta/freeway/ego.htm
众生的一生都在「我」、「我的」上面打转
佛陀告诉我门    「我」尚且是虚妄    何况是「我的」

至於你举的口水例子   是破斥「即蕴计我」
色是我   那为何色掉在地上就不是我    可见蕴并非是我
另有人「离蕴计我」   他承认五蕴非我    但五蕴的後面有个我
五蕴是「我的」    真我、大我是在五蕴的背後
这也是佛陀所驳斥的    五蕴就是五蕴    五蕴没有背後
想离开五蕴再找一个我也是也是找不到的
所以佛说  无我   无我所


※ 引述《images (台湾加油乐利安康)》之铭言:
> 呃…请问,「我所」,是不是也可以视作为「我所有」的意思?
> 也就是我身上的地、水、火、风并不是整个我,只是我的一部分,
> 而这一部分,就是「我所」,但这「我所」,虽然是「我」,但
> 也并不是「我」。
> 因此,「我所」,是否是指一部分的我,但离开了我的身体就
> 不是完整的「我」的「我」?而「我」也不等於「我所」。
> 我的概念是从修行道地经来的,嗯…但忘了是在哪一品就是了,那
> 一品是以唾液比喻作说明,那一品是说,若「我」就是「唾液」(我
> 所),那麽,我们对吐出去的唾液打他、踩他,我应该会痛,但为
> 什麽我不会痛呢?因此,「我」并不是「我所」,也就是「我」并
> 不在我所在之处(我所)或者「我」并不是我所有。
> 不知这样解释是否可以?
> --------------
> 注:对於唾液的比喻,我自己将之延伸为身体的地、水、火、风;我并
> 不是地水火风,地水火风也不是我,一切是因缘将之聚合为我。
Wed Aug 24 12:13:53 200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杂阿含, 卷六, 一三三
#10
台湾加油乐利安康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铭言:
>   一个脑死的植物人有没有“我”?五阴全然无任何相对於我的
>   “作用”时,算不算我?五阴全然舍弃时还是我吗?那植物人
>   是否证道者?那学者观五阴舍六见又如何能证道?这就是得亲
>   自修习多修习的原因。

感谢解说 :)

这个植物人的比喻也一直是我的疑问,但我不是用植物人来想,
只是读到「五阴全然舍弃」这一类的观念时,总是会兴起一股断
灭的感觉,但世尊说,人死後就没有的想法是错的,但…五阴舍
弃後是什麽感觉呢?

我一直在想用正反合的辩证法来进行思考(注:正反合的「合」不
是一种折衷,而是指不落两边甚至是一种超越而言),但是那种
「超越」到底是什麽?

有大德指出,那叫作「真空妙有」,但什麽是「真空妙有」?却让
人很伤脑筋。

有一些师兄姐同学会建议,这不是用想的就可以想出来的,必须要
进行禅坐以入定才能体会,嗯……

>   把地水火风加在一起却不会变出另一个 image 出来,那原因何
>   在呢?

因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

那只手有人说是上帝,有人说是命运,有人说是业力,有人说是因缘
假合,有人说是「识」的流转不息…

但不管如何,真有一天真能见 image(相/想) 非 image(相/想)
,那麽,见如来应该也就不远了…

--
明珠照彻天堂路,金锡振开地狱门。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人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摩诃萨。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健康饮食 - 养生要诀, 素餐好康倒相报.                             BudaFood
◆ 修改: 05/08/25  2:31:44 <222.250.168.40> 
◆ 修改: 05/08/25  2:32:27 <222.250.168.40> 
Thu Aug 25 02:30:48 200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六见处 <杂阿含、六、一三三>
#11
caren
※ 引述《images (台湾加油乐利安康)》之铭言:
> 但不管如何,真有一天真能见 image(相/想) 非 image(相/想)
> ,那麽,见如来应该也就不远了…

呵呵,大家一起加加油罗 ^^
2005年 8月25日 18:28:01 星期四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六见处 <杂阿含、六、一三三>
#12
caren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铭言:
>     巴利文经藏的研究不在本版,所以最好不要东拉西扯
>     把现代的巴利文汉译又扯进来,那只会更加令人不知
>     所云。
>     汉译经典是众多译经者严格治学下的产物,用字用词
>     皆是相当严谨,尤其《阿含藏》古来即视为佛法正宗,
>     因此读经应由此交叉比对入手。深入了解当时汉译用
>     语才能得心应手。

谢谢老师噜,这以後也列入读经版的讨论原则好了。免得同学们的问题
越滚越大 ^^

> > 可不可以请蔡老师讲解一下六见处呢? ^__^
>     这要详说得另文再谈,目前得先把已经脱窗的《业报
>     迷踪》快快补完,不然又要有人天天对老身的唉唉叫。
>     简单的来说六见指的是“我(身)”的五见,加上边见,
>     一共六个,叫六见。我身的“处”有五个,即是同学
>     们如流倒背的色、受、想、行、识。边见的“处”即
>     是“断、常”二处。
>     我们现在的进度这里全是教我们如何观的原理,因此
>     这地方的六见不会离开身见、边见的□围,有些学者
>     对六见处会有不同的看法,不过我们综观此经,左翻
>     右翻,皆是谈这个五阴六见。
>     六见“处”的处字较少见,大多的时候是用“所”,
>     例如“我【所】”意即“我所在之处”。处所、处所
>     古来是通用的,只有现代人会争论“阿细处长卡大、
>     呀细所长卡大捏..”。
>     我用这样代入去读这经,并没有格格不入的感觉,请
>     同学们参考看看。

谢谢老师讲解,这样是读来较通了 ^_^

通常杂阿含对於各种现象或名相都是在上下经或上下句中解释,此经刚读
时是的确会让人有疑问,也难怪有同学会循著经文找六见。此经之後到第
六卷完都是在说於六见处中观非我.非我所…。不知是从前前前的大大学
长们编辑时遗漏了刚好说明的那一经 @@a
2005年 8月25日 18:48:16 星期四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六见处 <杂阿含、六、一三三>
#13
caren
※ 引述《Hsiehlucien (lucien)》之铭言:
> 另有人「离蕴计我」   他承认五蕴非我    但五蕴的後面有个我
> 五蕴是「我的」    真我、大我是在五蕴的背後
> 这也是佛陀所驳斥的    五蕴就是五蕴    五蕴没有背後
> 想离开五蕴再找一个我也是也是找不到的
> 所以佛说  无我   无我所

的确世人对五蕴不知不明,产生各种非正见。同学们有兴趣可参考佛学辞典
中的"见"中对各种断见、边见等非正见的解释 :)

所以杂阿含一开头就说:对於五蕴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则不能断苦。也一直在
反覆教导如何正观。透过实观中的解析观察才能真的理解佛陀所说的非我、非
异我、不相在。

当我们从正观中所得到的大小领悟,使得日常生活中也渐次有「欲贪断者、说
心解脱」这样的心得时,就是一大进步了。

参与读经班的"读"经之外,依经而行,则收获会更多喔!和同学们一起共勉 ^^
2005年 8月25日 19:13:38 星期四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六见处 <杂阿含、六、一三三>
#14
白非白
※ 引述《caren (caren)》之铭言:
> 通常杂阿含对於各种现象或名相都是在上下经或上下句中解释,此经刚读
> 时是的确会让人有疑问,也难怪有同学会循著经文找六见。此经之後到第
> 六卷完都是在说於六见处中观非我.非我所…。不知是从前前前的大大学
> 长们编辑时遗漏了刚好说明的那一经 @@a

    推测可能《阿含藏》也不是一时一人所辑所译,
所以前後有些用语稍有不同即可能的。最主要是经
文的主旨、主题捉住,然後从头吃起,不要从尾巴
吃起就比较不会有失误。

    不过这又有一个问题出来:阿含也是见尾不见
头。:P
--

~~~~~~~~~~~~~~~~
佛法一,一法佛,一法佛法法一佛。
真如一,一真如,一真如真真一如。
~~~~~~~~~~~~婴愚~~
Fri Aug 26 00:07:01 200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六见处 <杂阿含、六、一三三>
#15
cathy
※ 引述《caren (caren)》之铭言:
> ※ 引述《Hsiehlucien (lucien)》之铭言:
> > 另有人「离蕴计我」   他承认五蕴非我    但五蕴的後面有个我
> > 五蕴是「我的」    真我、大我是在五蕴的背後
> > 这也是佛陀所驳斥的    五蕴就是五蕴    五蕴没有背後
> > 想离开五蕴再找一个我也是也是找不到的
> > 所以佛说  无我   无我所
> 的确世人对五蕴不知不明,产生各种非正见。同学们有兴趣可参考佛学辞典
> 中的"见"中对各种断见、边见等非正见的解释 :)
> 所以杂阿含一开头就说:对於五蕴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则不能断苦。也一直在
> 反覆教导如何正观。透过实观中的解析观察才能真的理解佛陀所说的非我、非
> 异我、不相在。
> 当我们从正观中所得到的大小领悟,使得日常生活中也渐次有「欲贪断者、说
> 心解脱」这样的心得时,就是一大进步了。
> 参与读经班的"读"经之外,依经而行,则收获会更多喔!和同学们一起共勉 ^^

看各位师兄们的讨论, 给了我很多思考的方各及不同思考方式
嗯...我一直不大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因为总认为自己说出来的一定是可笑的"童语" (羞~)
我个人的认知是, 五蕴就好像是我们身上穿的衣服一样
而我们习惯了, 以为衣服就是我的一部份, 认为人就是一定要穿衣...
但衣不是我, 等我想清楚, 没穿衣服不会死人,
一件一件脱去後, 那时才了解, 原来这才是我...
请各位师兄指教
Wed Aug 31 19:54:56 200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六见处 <杂阿含、六、一三三>
#16
lucien
这种想法也很合理    其实观五蕴本就含有次第
先观色   再受、想、行、识
其实我们是讨论的有点快    但思惟法义总是好的

虽说止观是相辅相成的    但慧要成就还是要修定
定要成就要持戒    持戒的基础是三皈依
你应该皈依了吧

※ 引述《cathykao24 (cathy)》之铭言:
> 看各位师兄们的讨论, 给了我很多思考的方各及不同思考方式
> 嗯...我一直不大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 因为总认为自己说出来的一定是可笑的"童语" (羞~)
> 我个人的认知是, 五蕴就好像是我们身上穿的衣服一样
> 而我们习惯了, 以为衣服就是我的一部份, 认为人就是一定要穿衣...
> 但衣不是我, 等我想清楚, 没穿衣服不会死人,
> 一件一件脱去後, 那时才了解, 原来这才是我...
> 请各位师兄指教
Thu Sep 1 19:55:47 200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六见处 <杂阿含、六、一三三>
#17
cathy
※ 引述《Hsiehlucien (lucien)》之铭言:
> 这种想法也很合理    其实观五蕴本就含有次第
> 先观色   再受、想、行、识
> 其实我们是讨论的有点快    但思惟法义总是好的
> 虽说止观是相辅相成的    但慧要成就还是要修定
> 定要成就要持戒    持戒的基础是三皈依
> 你应该皈依了吧

有, 我是皈依了, 至少照著蔡老师在站上提供的方法
自誓皈依过了 :)

另外有个好玩的"皈依", 我们到help那去谈去 :P
Thu Sep 1 21:59:17 200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六见处 <杂阿含、六、一三三>
#18
caren
※ 引述《cathykao24 (cathy)》之铭言:
> 我个人的认知是, 五蕴就好像是我们身上穿的衣服一样
> 而我们习惯了, 以为衣服就是我的一部份, 认为人就是一定要穿衣...
> 但衣不是我, 等我想清楚, 没穿衣服不会死人,
> 一件一件脱去後, 那时才了解, 原来这才是我...
> 请各位师兄指教

嗯~~还是有个"我",不晓得最後这个"我"指的"真如"…之类的吗 ^^a

不确定你最後说的"我"是指什麽,我就不敢乱回了…所以我其实是有认真
在思考□的心得喔 ^^y
2005年 9月 3日 10:06:28 星期六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六见处 <杂阿含、六、一三三>
#19
cathy
※ 引述《caren (caren)》之铭言:
> 嗯~~还是有个"我",不晓得最後这个"我"指的"真如"…之类的吗 ^^a
-_-...光这句, "最後这个"我"指的"真如"…之类的吗"
又可以把我打回去再想想了
首先....我要去了解"真如"是什麽...好像精华区有....

不过我在想这个的时候是没有想到如不如的问题啦...
所以....再回去抱头烧 XD


> 不确定你最後说的"我"是指什麽,我就不敢乱回了…所以我其实是有认真
> 在思考□的心得喔 ^^y

3q3q...希望我的幼幼班心得不会让众师兄们喷饭
不过喷饭也好, 多点生活乐趣....
Sat Sep 3 14:12:51 200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六见处 <杂阿含、六、一三三>
#20
等价交换
※ 引述《caren (caren)》之铭言:
> 嗯~~还是有个"我",不晓得最後这个"我"指的"真如"…之类的吗 ^^a

说不定这个”我”只是一个假我,但是藉由这样子的思考,这样可以帮助
□清一些思考也说不定?

有的时候其实自己也跳脱不了”我”的限制,有的时候以为自己有所得,
但是想一想其实发觉还是会陷入我执,说起来实在有点惭愧。

看到诸位同学讨论的这麽起劲,真是深感自己的肤浅,也随喜赞叹大家的精进。

--
这一阵子男友入院开刀,虽然只是个不大的手术,但是看到许多其他的病患,
真的是感到人生无常。
--

                        对酒    白居易
                        蜗牛角上争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生
                        随富随贫且欢喜
                        不开口笑是痴人
Sat Sep 3 15:42:49 200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六见处 <杂阿含、六、一三三>
#21
caren
※ 引述《cathykao24 (cathy)》之铭言:
> 首先....我要去了解"真如"是什麽...好像精华区有....
> 不过我在想这个的时候是没有想到如不如的问题啦...
> 所以....再回去抱头烧 XD

喔~ 没有啦,我是想到"常净我乐"也说"我",不知□指的"我"是啥米而已啦…
这个…嗯…我觉得…用想得很好,可是还是要听世尊大大的话,实际去观喔 ^^

很多东东用想得会得到概念性的理解,是不错,但佛法不用当佛学,世尊所的
有许多要实践操作才能了解。像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喝喝看,怎麽描述
都难彻底呗~

如果要想的话,那就请先想想,世尊大大一直教正观到底是要我们看到啥米东
东? 经上是有很多答案呀,老老师兄们老实做了就喜贪尽、说心解脱…
为什麽呢? 是看到什麽呢? 是不是我们看到了也会跟老老师兄一样呢?

我这样有没有挑起□好奇的神经? XD
我当初读杂阿含时,好奇心就是被经中世尊反覆讲得东东挑起的…呵呵

> > 不确定你最後说的"我"是指什麽,我就不敢乱回了…所以我其实是有认真
> > 在思考□的心得喔 ^^y
> 3q3q...希望我的幼幼班心得不会让众师兄们喷饭
> 不过喷饭也好, 多点生活乐趣....

"oh~ come on, baby。我们都是同学呀"(花轮口语 ^^)
看□说的我都是很认真在思考喔,怎麽会喷饭呢? 顶多是喷喷脑汁,让我们更
慎重地思维经义! 这也是法施呀,是我该3q3q,喔,不,是30000q30000q ^_^
2005年 9月 4日 7:19:22 星期日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六见处 <杂阿含、六、一三三>
#22
caren
※ 引述《Misty (等价交换)》之铭言:
>  看到诸位同学讨论的这麽起劲,真是深感自己的肤浅,也随喜赞叹大家的精
进。

Misty 客气了。欢迎□随时归来 ^^
也祝福□男友早日康复!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2005年 9月 4日 7:22:52 星期日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六见处 <杂阿含、六、一三三>
#23
cathy
※ 引述《caren (caren)》之铭言:
> 喔~ 没有啦,我是想到"常净我乐"也说"我",不知□指的"我"是啥米而已啦…
> 这个…嗯…我觉得…用想得很好,可是还是要听世尊大大的话,实际去观喔 ^^
> 很多东东用想得会得到概念性的理解,是不错,但佛法不用当佛学,世尊所的
> 有许多要实践操作才能了解。像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喝喝看,怎麽描述
> 都难彻底呗~
> 如果要想的话,那就请先想想,世尊大大一直教正观到底是要我们看到啥米东
> 东? 经上是有很多答案呀,老老师兄们老实做了就喜贪尽、说心解脱…
> 为什麽呢? 是看到什麽呢? 是不是我们看到了也会跟老老师兄一样呢?
> 我这样有没有挑起□好奇的神经? XD

有啊有啊~~我也是类似被吸引进来, 好想知道, 真的酱子做就可以到彼岸啊~
最大的好奇就是, 好想去彼岸看看, 更想了解, 这世间的实相是如何哩??

呃...说到如实正观及实修, 我眉头就要打结了, 像包子一样
我可不可以小小声的问, 到底要如何正观及实修哩? /_\~~
观苦....观无常? 观身不净?? 用什麽观? 眼睛?耳朵?鼻子?脚指头?
怎麽观? 什麽时候观? 拜托, 告诉我门在那?怎麽开?

喔..对了, 不知道问到实修要不要去别板谈?
Sun Sep 4 08:13:51 200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六见处 <杂阿含、六、一三三>
#24
caren
※ 引述《cathykao24 (cathy)》之铭言:
> > 如果要想的话,那就请先想想,世尊大大一直教正观到底是要我们看到啥米东
> > 东? 经上是有很多答案呀,老老师兄们老实做了就喜贪尽、说心解脱…
> > 为什麽呢? 是看到什麽呢? 是不是我们看到了也会跟老老师兄一样呢?
> > 我这样有没有挑起□好奇的神经? XD
> 有啊有啊~~我也是类似被吸引进来, 好想知道, 真的酱子做就可以到彼岸啊~
> 最大的好奇就是, 好想去彼岸看看, 更想了解, 这世间的实相是如何哩??
                                            ^^^^^^^^^^^^^^^^^
                                            这就是"真如"了啦,
  这样□了真如不是用想出来的了吧 ^^

  耶,give me five! 我也是,很好奇世尊说得东东耶 ^^
  虽然从小的疑问是为啥有生命,接触佛法後,问题扩大到六道 @@;
  不过是觉得越来越好奇 :D

> 呃...说到如实正观及实修, 我眉头就要打结了, 像包子一样
> 我可不可以小小声的问, 到底要如何正观及实修哩? /_\~~
> 观苦....观无常? 观身不净?? 用什麽观? 眼睛?耳朵?鼻子?脚指头?
> 怎麽观? 什麽时候观? 拜托, 告诉我门在那?怎麽开?

就是照著经上讲得啊观啊 ^^
□先把经文从头再读一次,看有没有真正做到?

加油! cathy! □快把门打开了,真是太开心了 ^____^

> 喔..对了, 不知道问到实修要不要去别板谈?

喔~我不是一直说,参与读经版,不要光是"读",这里是"闻思修"的园地,
嗯,下次改个版名好噜…不要光是"读经"版…我来想想…^^a
2005年 9月 4日 8:26:01 星期日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