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我..我有问题
#1
清明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修四无量心的最高境界] <杂阿含、二十七、七四三>
> <<<<<<<<<<<<<<<<<<<<<<<<<<<<<<<<<<<<<<<<<<<<<<<<<<<<<<<<
> 修习慈心,为何所胜?修习悲、喜、舍心,为何所胜?
> [... ...]
> 心与慈俱多修习,於净最胜;
> 悲心修习多修习,空入处最胜;
> 喜心修习多修习,识入处最胜;
> 舍心修习多修习,无所有入处最胜。

请问
如果依我的幼稚园程度解法
四无量心的「慈」是「予乐」
世尊所言的「净最胜」
可解为「予而无求不染著」吗?

「悲」解为「拔苦」
那麽「空入处最胜」
可解为「救助他人不执著成果」吗?

又,离苦得乐为「喜」
「识入处最胜」
可解为「法喜盈心识」吗?

「舍」无量现平等心
「无所有入处最胜」
可解为「舍到一无所有最厉害」吗?

我本来以为我能了解慈悲喜舍之义
一看经文又有点??
看来我跟那些自以为也会解说四无量心的外道程度差不多
让大家见笑了:p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我..我有问题
#2
邱大刚
※ 引述《chao (清明)》之铭言:
> > [修四无量心的最高境界] <杂阿含、二十七、七四三>

    这□指的是修习四无量心到入定的境界,而最高
所能达成的定境。

    因此就深度而言,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慈悲喜舍
不太相同。日常生活中是试著有慈、有悲、有喜、有
舍,而定中是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没
有任何杂念,是真的入定。

> > 心与慈俱多修习,於净最胜;
> > 悲心修习多修习,空入处最胜;
> > 喜心修习多修习,识入处最胜;
> > 舍心修习多修习,无所有入处最胜。

    这些是四禅及四空天的定境。也就是说,只修习
慈悲喜舍的定,是可能进入很高级的定的。不过仍未
出三界,要能修习无我才能彻底解脱。

> 可解为「舍到一无所有最厉害」吗?
> 我本来以为我能了解慈悲喜舍之义
> 一看经文又有点??
> 看来我跟那些自以为也会解说四无量心的外道程度差不多

    四无量心本来就是印度古代就有的修法,因此不
必怕和外道一样 :)

    我了解的也很有限,还请多多指教,谢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Sun Dec 4 13:43:46 200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我..我有问题
#3
清明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这□指的是修习四无量心到入定的境界,而最高
> 所能达成的定境。
>     因此就深度而言,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慈悲喜舍
> 不太相同。日常生活中是试著有慈、有悲、有喜、有
> 舍,而定中是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没
> 有任何杂念,是真的入定。
>     这些是四禅及四空天的定境。也就是说,只修习
> 慈悲喜舍的定,是可能进入很高级的定的。不过仍未
> 出三界,要能修习无我才能彻底解脱。
>     四无量心本来就是印度古代就有的修法,因此不
> 必怕和外道一样 :)

原来是印度古代即有的修法
难怪此段前文会有外道吐槽
说「我们也会宣讲四无量心的修法」
感谢感谢

四禅,四空天...
希望有一天能体会那样的禅定
继续朝信解行证努力~~ :)
2005年12月 4日 14:56:34 星期日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我..我有问题
#4
caren
※ 引述《chao (清明)》之铭言:
>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     这□指的是修习四无量心到入定的境界,而最高
> > 所能达成的定境。

是的,禅修中最有修四无量的修法,实修上可以参考相关
的论典,有较详细的说明。

> >     因此就深度而言,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慈悲喜舍
> > 不太相同。日常生活中是试著有慈、有悲、有喜、有
> > 舍,而定中是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没
> > 有任何杂念,是真的入定。
> >     这些是四禅及四空天的定境。也就是说,只修习
> > 慈悲喜舍的定,是可能进入很高级的定的。不过仍未
> > 出三界,要能修习无我才能彻底解脱。
> >     四无量心本来就是印度古代就有的修法,因此不
> > 必怕和外道一样 :)

的确,慈悲喜舍原本就是人性中性善的表面,在各宗教
或伦常学理中讲求道德的臻善自然也会强调,也是维护
人类社会秩序与进步的重要力量呢 ^^

佛法的不共法在於无我观,才能行善法而又无染自在。
佛子在日常生活中行能以清净心行慈悲喜舍自是上法,
建议可与金刚经一同思维。


> 原来是印度古代即有的修法
> 难怪此段前文会有外道吐槽
> 说「我们也会宣讲四无量心的修法」
> 感谢感谢
> 四禅,四空天...
> 希望有一天能体会那样的禅定
> 继续朝信解行证努力~~ :)

随喜赞叹,也向您看齐 ^^
--


                       ~ 但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
Thu Dec 8 04:23:22 200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