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读经小注记]-苦受,乐受...and? 本周(11/13~11/19)进度
#1
巫师
-------------------------------------------------
(三四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常行。云何为六。

若比丘眼见色。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

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

若比丘成就此六常行者。当知是舍利弗等。

舍利弗比丘眼  见色已。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耳声.鼻香.舌味.身触.
              意识法。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

舍利弗比丘成就此六常行故。世间难得。所应承事.恭敬.供养。则为世间无上福田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这儿世尊举例能达到本期上期进度中有六舍行和六常行的人,舍利弗就是一例。
    这其中讲到他对於六根所对六尘,不起苦受,不起乐受。

    我想到经文中所说的应该是较简约的说法,因为在其他说明的比较详细的经文还
    说道更精密的觉受分类,也就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换句话说
    这三种分类包含了所有的觉受□围。

-------------------------------------------------------------------------
「
阿难。彼见我者。言受是我。当语彼言。如来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中略]

阿难。

苦触缘生苦受。若苦触灭受亦灭。
不苦不乐触缘生不苦不乐受。若不苦不乐触灭受亦灭。

阿难。如两木相攒则有火生。各置异处则无有火。此亦如是。因乐触缘故生乐受
。若乐触灭受亦俱灭。因苦触缘故生苦受。若苦触灭受亦俱灭。因不苦不乐触缘
生不苦不乐受。若不苦不乐触灭受亦俱灭。

阿难。此三受有为无常。从因缘生。尽法.灭法。为朽坏法。彼非我有。我非彼有
。当以正智如实观之。」 《长阿含经》CBETA电子版 (T01, no. 1, p. 61, c11~21)
--------------------------------------------------

换句话说,连『不苦不乐受』也要观之为『无常法』。这真是... @_@||





--
    偶理想中的天堂:          1.每天晚上有小酒小酌一番  (换成红茶也可以)
                             2.每天晚上有两片烤鱼下巴  (换成腱子冬粉也可以)
                             3.每天晚上有奇怪内容的节目(换成鬼话连篇也可以 )
    偶理想中的老年生活:        在河港旁摆热呼呼的黑轮摊,客人可以喝杯清酒
    偶理想中变成老头子的模样:  就是樱桃爷爷那个样子, 有点呆呆的很可爱.
                             
Thu Nov 30 23:24:06 200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读经小注记]-苦受,乐受...and? 本周(11/13~11/19)进度
#2
火星的月亮比较圆
※ 引述《magelinus (巫师)》之铭言:
> 阿难。
> 苦触缘生苦受。若苦触灭受亦灭。
> 不苦不乐触缘生不苦不乐受。若不苦不乐触灭受亦灭。
> 阿难。如两木相攒则有火生。各置异处则无有火。此亦如是。因乐触缘故生乐> 。若乐触灭受亦俱灭。因苦触缘故生苦受。若苦触灭受亦俱灭。因不苦不乐触> 生不苦不乐受。若不苦不乐触灭受亦俱灭。
> 阿难。此三受有为无常。从因缘生。尽法.灭法。为朽坏法。彼非我有。我非
彼有
> 。当以正智如实观之。」 《长阿含经》CBETA电子版 (T01, no. 1, p. 61, 
c11~21)
> --------------------------------------------------
> 换句话说,连『不苦不乐受』也要观之为『无常法』。这真是... @_@||
以上文来看, 因为不苦不乐受 也是因缘和触觉两者相遇 而造成的结果
所以也归为无常.

只是 "不苦不乐受" 跟 "禅定" 两者 到底有什麽不一样?
禅定中的人 应该没有苦乐感受了吧 (我猜的 ~_~ 因为我自己没有到达过
所谓的"禅定")
禅定中的"没有苦乐感受" 跟文中的"不苦不乐受" 是一样的吗?

盼了解站友解惑一下 ^____^
2006年12月 2日 6:28:34 星期六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读经小注记]-苦受,乐受...and? 本周(11/13~11/19)进度
#3
巫师
※ 引述《jeroci (火星的月亮比较圆)》之铭言:
> 只是 "不苦不乐受" 跟 "禅定" 两者 到底有什麽不一样?
> 禅定中的人 应该没有苦乐感受了吧 (我猜的 ~_~ 因为我自己没有到达过
> 所谓的"禅定")
> 禅定中的"没有苦乐感受" 跟文中的"不苦不乐受" 是一样的吗?
> 盼了解站友解惑一下 ^____^

    不苦不乐受和禅定我想是两回事,例如我们呼吸,这就是一种不苦不乐受。但
    禅定中是有资讯在接收的(那是种"境"),而不是"没有苦乐感受(应该说是乐受吧)"
    ,只是不同於日常生活中的眼耳鼻舌身意产生的苦乐。

    「
    云何食念。谓五欲因缘生念。

    云何无食念。谓比丘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

    是名无食念。

    云何无食无食念。谓比丘有觉有观息。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第二禅
    具足住。是名无食无食念」

    《杂阿含经》CBETA电子版 (T02, no. 99, p. 123, a28~b4)



--
    偶理想中的天堂:          1.每天晚上有小酒小酌一番  (换成红茶也可以)
                             2.每天晚上有两片烤鱼下巴  (换成腱子冬粉也可以)
                             3.每天晚上有奇怪内容的节目(换成鬼话连篇也可以 )
    偶理想中的老年生活:        在河港旁摆热呼呼的黑轮摊,客人可以喝杯清酒
    偶理想中变成老头子的模样:  就是樱桃爷爷那个样子, 有点呆呆的很可爱.
                             
Sun Dec 10 15:12:05 200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