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2n0099_p0096b25(00)□ (三四七) 如是我闻。 一时。
T02n0099_p0096b26(08)□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若王.大臣.婆罗门.长者.
T02n0099_p0096b27(06)□居士及馀世人所共恭敬.尊重.供养。
T02n0099_p0096b28(09)□佛及诸声闻众大得利养。衣被.饮食.卧具.汤药。都不恭敬
.尊重.
T02n0099_p0096b29(01)□供养众邪异道衣被.饮食.卧具.汤药。 尔时。
这儿说到了因为世尊来的关系,(众邪)外道没了供养。接著的经文就说道他们请
一个聪明也同样是外道的须深到世尊僧团里面『卧底』,偷学东西出来。
这儿我觉得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外道要须深假装在世尊僧团出家,其意义在於:
T02n0099_p0096c11(00)□听彼法已。来还宣说。 时。诸外道诣须深所。
T02n0099_p0096c12(00)□而作是言。我今日大众聚集未曾讲堂。
T02n0099_p0096c13(01)□作如是论。我等先来为诸国王.大臣.长者.
T02n0099_p0096c14(02)□居士及诸世人之所恭敬奉事。供养衣被.饮食.
T02n0099_p0096c15(01)□卧具.汤药。今悉断绝。国王.大臣.长者.
T02n0099_p0096c16(03)□居士及诸世间悉共奉事沙门瞿昙.声闻大众。
T02n0099_p0096c17(02)□我此众中。谁有聪明黠慧。
T02n0099_p0096c18(08)□堪能密往沙门瞿昙众中出家学道。闻彼法已。来还宣说。
T02n0099_p0096c19(02)□化诸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令我此众还得恭敬.
T02n0099_p0096c20(01)□尊重.供养。
换句话说,他们只是拷贝世尊所说得『法』照样对别人说来换取利养而已。
这才是所谓的盗法。
但有趣的是世尊心知肚明一样让他出家,且一视同仁的指导他。
经文中说到了其他比丘没有禅定,但一样能有解脱的信心。
T02n0099_p0097a19(01)□须深。 须深复问。云何。尊者所说不同。
T02n0099_p0097a20(02)□前後相违。云何不得禅定而复记说。 比丘答言。
T02n0099_p0097a21(00)□我是慧解脱也。 作是说已。
须深很疑惑就跑去问世尊,这时候世尊告诉须深,因为这些人的知见都很正确
,且不放逸并专心思维忆念世尊的教法。而世尊的教法为何?--> 经,律。这
些人虽然没有禅定的功夫,不过因为他们能得逢佛世,直接听到世尊第一手的
说法,有正知见,住不放逸行。自然有『准解脱者』的言行举止和心性。
而这些人的典□,就是阿难。阿难也是先知诸法,最後也是很快的就证阿罗汉
。不过我在想世尊所说得这些『慧解脱』的人,应该不一定得在死前证阿罗汉
。如果他们是有正知见且有戒行,自然心解脱。而心解脱的人也自然不著世间
的五欲,这样的人就算没有禅定功夫,在一个节点上也是可以入涅盘的。
也就是在『中阴身』的阶段,这也是涅盘经里面所说得『中阴入无馀涅盘』的
状况。
不过我想这样的人可能不多吧,因为禅定可以让人对於死後的状况有经验,要
在死前没有禅定功夫而让世尊记说『先知法住,後知涅盘』的人可能也要很有
本事。
我到是想起了以持律为主的『律宗』。
--
偶理想中的天堂: 1.每天晚上有小酒小酌一番 (换成红茶也可以)
2.每天晚上有两片烤鱼下巴 (换成腱子冬粉也可以)
3.每天晚上有奇怪内容的节目(换成鬼话连篇也可以 )
偶理想中的老年生活: 在河港旁摆热呼呼的黑轮摊,客人可以喝杯清酒
偶理想中变成老头子的模样: 就是樱桃爷爷那个样子, 有点呆呆的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