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读经小注记]世尊的清静禅法和外道禅法的差别
#1
巫师
    这次进度的经文是满有意思的,因为刚好和ab桑前几篇所提的似乎有点关系,
    也就是光『调伏三毒』和『三毒永灭』的差别。

T02n0099_p0128b01(00)□   (四九二) 如是我闻。 一时。
T02n0099_p0128b02(08)□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舍利弗亦在彼住。 时。
T02n0099_p0128b03(03)□尊者舍利弗语诸比丘。若有比丘得无量三昧。
T02n0099_p0128b04(01)□身作证具足住。於(有身灭.涅盘)心不乐著。
T02n0099_p0128b05(01)□顾念有身。譬如士夫胶著於手。以执树枝。
T02n0099_p0128b06(01)□手即著树。不能得离。所以者何。胶著手故。
T02n0099_p0128b07(01)□比丘。无量三摩提身作证。心不乐著(有身灭.
T02n0099_p0128b08(01)□涅盘)。顾念有身。终不得离。

    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有点不顺利,所以用"()"小加工了一下比较容易理解。
    这里舍利弗说到如果比丘有很深的禅定功夫,但依然不求(或是不了解)
    解脱的方法,这样就算有很深的禅定(得到无量三□,也就是能入很多种三昧境)
    也无法解脱。

    解脱的人世尊说是"不受後有",这个"有"字指的是造生死相续的因。经文中
    的『顾念"有"身』跟这是有关系的。很多原因会让行者不得解脱,例如最基
    本对於五欲的贪欲,而能入禅定的行者如果无法对於定境如如不动,世尊就
    说过就算能入到外道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禅定,感觉上好像什麽都没有了很
    像解脱,但其实生死轮回的根本还在,也就是阿赖耶识还存在,只是赖爷他
    老冬眠了而已,就算往生此四空天一样还没有解脱。

    而无论是基本的五欲或是禅定中的觉受,都一样还在六识的□围内。

    能入到非想非非想处天者,此时行者的阿赖耶是不动,所以理论上应该是处於
    "三毒不起",但是和世尊所赞叹的阿罗汉解脱(三毒永灭)是不一样的。这儿
    阿含所说的和解深密经对於阿赖耶识所说的看来是一贯的,解深密经里也认为
    无法灭阿赖耶人不能称为『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只是解深密经说的更详细,
    有兴趣者请参阅help版精华区(心,识,如来藏->赖耶迷踪)或是直接去读该经,
    会更能理解为何世尊会说就算能够得到无量的三昧境,如果不知入涅盘的方法,
    就如同手黏搭搭的碰啥就黏住,终究不得解脱。


T02n0099_p0128b14(06)□ 若有比丘得无量三昧。身作证具足住。於有身灭.
T02n0099_p0128b15(03)□涅盘心生信乐。不念有身。
T02n0099_p0128b16(08)□譬如士夫以乾净手执持树枝。手不著树。所以者何。
T02n0099_p0128b17(03)□以手净故。如是。比丘。得无量三昧。身作证具足住。
T02n0099_p0128b18(00)□於(有识灭.涅盘)心生信乐。不念有身。
T02n0099_p0128b19(02)□现法随顺法教。乃至命终。不复来还生於此界。

    这儿有句我觉得很key point的经文,那就是『於有识灭』。以生命的型态来
讲既然是生命就会有知觉,所以就算是四空天的生命一样也会有"识"(如最高非想非
非想天留有阿赖耶识),而经文中的"有识灭"就连最基本的阿赖耶也灭掉了,这就达
到解脱(涅盘)程度了。

    阿含经中对於五根以上的统称『意』,而世尊也教导比丘观察六根连同『意根』
    都要观它为无常变异法,应厌应离,对照上述的『於有识灭』是一样的。再对照
    大乘经典中世尊提到(应灭阿赖耶,如实不见阿赖耶)的说法,世尊说法还真是
    初善中善後善前後一贯。

    手净故指的就是『有识灭』的人。

    而这种解脱的人,当然命终就不来生於此界了。

T02n0099_p0128b20(00)□是故。比丘。当勤方便。破坏无明。
T02n0099_p0128b21(04)□譬如聚落傍有泥池。四方流水及数天雨。水常入池。
T02n0099_p0128b22(01)□其水盈溢。秽恶流出。其池清净。
T02n0099_p0128b23(05)□如是皆得现法随顺法教。乃至命终。不复还生此界。
T02n0099_p0128b24(01)□是故。比丘。当勤方便。破坏无明。
T02n0099_p0128b25(05)□ 尊者舍利弗说此经已。诸比丘闻其所说。欢喜奉行。


--
    偶理想中的天堂:          1.每天晚上有小酒小酌一番  (换成红茶也可以)
                             2.每天晚上有两片烤鱼下巴  (换成腱子冬粉也可以)
                             3.每天晚上有奇怪内容的节目(换成鬼话连篇也可以 )
    偶理想中的老年生活:        在河港旁摆热呼呼的黑轮摊,客人可以喝杯清酒
    偶理想中变成老头子的模样:  就是樱桃爷爷那个样子, 有点呆呆的很可爱.
                             
Fri Aug 31 21:48:11 200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读经小注记]世尊的清静禅法和外道禅法的差别
#2
Heaven
※ 引述《magelinus (巫师)》之铭言:
> T02n0099_p0128b01(00)□   (四九二) 如是我闻。 一时。
> T02n0099_p0128b02(08)□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舍利弗亦在彼住。 时。
> T02n0099_p0128b03(03)□尊者舍利弗语诸比丘。若有比丘得无量三昧。
> T02n0099_p0128b04(01)□身作证具足住。於(有身灭.涅盘)心不乐著。
> T02n0099_p0128b05(01)□顾念有身。譬如士夫胶著於手。以执树枝。
> T02n0099_p0128b06(01)□手即著树。不能得离。所以者何。胶著手故。
> T02n0099_p0128b07(01)□比丘。无量三摩提身作证。心不乐著(有身灭.
> T02n0099_p0128b08(01)□涅盘)。顾念有身。终不得离。
>     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有点不顺利,所以用"()"小加工了一下比较容易理解。
>     这里舍利弗说到如果比丘有很深的禅定功夫,但依然不求(或是不了解)
>     解脱的方法,这样就算有很深的禅定(得到无量三□,也就是能入很多种三昧境)
>     也无法解脱。

看到巫师的贴文, 又忍不住要碎碎念一下, 我实在不是想针对谁啊...

之前有类似贴文, 说实在的, 我看了那个片断, 心中的想法就是
得无量三昧的比丘, 如何...如何... 所以得以解脱.
心里的结论就是 "得无量三昧者最後会解脱".

但看了巫师的贴文, 才知道我完全误解了, 该经根本不是那个重点,
重点反而是得无量三昧行者, 若无出离心, 终究不得解脱.

可见断章取义是很容易造成误会, 贴经或读经都要小心才是.

  heaven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Sat Sep 1 00:43:42 200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读经小注记]世尊的清静禅法和外道禅法的差别
#3
白非白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看到巫师的贴文, 又忍不住要碎碎念一下, 我实在不是想针对谁啊...
> 之前有类似贴文, 说实在的, 我看了那个片断, 心中的想法就是
> 得无量三昧的比丘, 如何...如何... 所以得以解脱.
> 心里的结论就是 "得无量三昧者最後会解脱".
> 但看了巫师的贴文, 才知道我完全误解了, 该经根本不是那个重点,
> 重点反而是得无量三昧行者, 若无出离心, 终究不得解脱.
> 可见断章取义是很容易造成误会, 贴经或读经都要小心才是.

  是的,得三昧不是重点,提婆也有四禅的能力,不是吗?
Sat Sep 1 00:51:02 200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读经小注记]世尊的清静禅法和外道禅法的差别
#4
爱做梦的小孩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铭言:
>   是的,得三昧不是重点,提婆也有四禅的能力,不是吗?
          ^^^^^^^^^^^^^^

          得三昧真的不是重点,有人看错,那得明说才能明白~~~
Mon Sep 3 08:05:59 200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读经小注记]世尊的清静禅法和外道禅法的差别
#5
乌龟慢走
※ 引述《sici1 (爱做梦的小孩)》之铭言:
>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铭言:
> >   是的,得三昧不是重点,提婆也有四禅的能力,不是吗?
>           ^^^^^^^^^^^^^^
>           得三昧真的不是重点,有人看错,那得明说才能明白~~~

  不好意思,个人觉得□定标题可能会令人觉得整个重点在谈「得无量三昧」:)
  可能得小心 ^_^

  恩,本来不是很懂这个比喻的,谢谢magelinus同学的□清:)
Mon Sep 3 18:01:23 200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读经小注记]世尊的清静禅法和外道禅法的差别
#6
爱做梦的小孩
※ 引述《belleyyc (乌龟慢走)》之铭言:
> ※ 引述《sici1 (爱做梦的小孩)》之铭言:
> >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铭言:
> > >   是的,得三昧不是重点,提婆也有四禅的能力,不是吗?
> >           ^^^^^^^^^^^^^^
> >           得三昧真的不是重点,有人看错,那得明说才能明白~~~
>   不好意思,个人觉得□定标题可能会令人觉得整个重点在谈「得无量三昧」:)

          看不懂是正常的,因为,里面"确定"不是在讲得无量三昧的事,
          我是把它当笔记做,记下来免得以後忘了,因为这段说法对我很
          重要。

>   可能得小心 ^_^

        所以,已经改标题了,......

        其实,我蛮喜欢用《诗经》的标题方式,......就是用前面几个字
        的......省略:p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佛典电子化讨论板 - 三藏十二部经, 部部电子见真迹                  BudaTech
◆ 修改: 07/09/03 18:37:25 <192.192.12.76> 
Mon Sep 3 18:32:17 200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读经小注记]世尊的清静禅法和外道禅法的差别
#7
台湾加油乐利安康
※ 引述《sici1 (爱做梦的小孩)》之铭言:
>         所以,已经改标题了,......
>         其实,我蛮喜欢用《诗经》的标题方式,......就是用前面几个字
>         的......省略:p

题外话,有一本书很重要。叫作《如何阅读一本书》,商务出版。
是一本在西方几十年的好书。

我认为,只要你还在念书,不论是大学、研究所或博士班,这本书对於如何
写笔记、如何摘要会对你的学习生涯会有很大的帮助,包括运用在佛经摘要上。

心得,是这样的。

心得是一种自我和经文与经文之间的对话,在笔记上,只有自己看得懂。

但是,若要发表於公开园地,就必须转换成大家都能懂的文字,并不能以你们
都看不懂,我说的全部都是对的来回应,学术讨论也不是这样的。相反的,学术
界检验一个人所发表的paper,都是很严苛的,不然,南韩的干细胞研究造假也不
会曝光。

真金不怕火□,我觉得。

至於直接PO自己看得懂的笔记,那麽,造成所谓的误解、质疑在所难免。

为避免这种私有化的笔记所造成的误解,尽量以直接、逻辑一贯来说明。

如果你所强调是直观、新诗式的文章,恐怕没有几个人会进入你想要表达状态中
,这样传播效果等於零,也枉费你这麽辛苦的摘要笔记。

所以,若问我什麽是慈悲喜舍,写正解又能让大家不会造成误解,又可接受他人批评、
质疑,最後让人对此经文若有所思、若有所得,而能步上正道迈向解脱之路,这
就是慈悲喜舍。

--
佛光注照本命元辰,灾星退度,福星临;九曜保长生,运限和平,福寿永康宁。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明珠照彻天堂路,金锡振开地狱门。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人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WWW:                             http://cbs.ntu.edu.tw
◆ 修改: 07/09/03 20:59:30 <59.125.220.211> 
◆ 修改: 07/09/03 21:00:13 <59.125.220.211> 
Mon Sep 3 20:58:13 200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