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问题] 识、名色、六入三者的关系
#1
落叶烤地瓜
世尊讲十二因缘果然很活泼弹性,在不同地方会讲不同片段。比
如说第 45 经提到了 (4)~(7) 支,第 57 经提到了 (5)~(8) 支,
第 53 经则提到了 (8)~(12) 支 (← 偷 copy 写在第45经之前的
导读 :p)。然而大致上顺序不会变,比如说,触、受、爱、取,
并不会擅自变成取、爱、受、触之类的。

而世尊也常常只讲片段,对方就证悟了。如《杂阿含经》第37卷,
1025 经中对生病比丘的说法。

然而五蕴和十二因缘之间,由於很多名词重覆了,让小的一整个是
雾里看花,可是却又一直无法整理出自己到底哪里不懂。最近刚好
《杂阿含经》卷二从第 41 经开始,谈到五蕴和十二因缘的交互关
系,就试著把自己的一拖拉库问题整理一小部分出来 :Q

目前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识、名色、六入」三者的关系上,还请
各位师兄不吝点拨一二了!<(_ _)>

==========================================================


===== 识、名色、六入在十二因缘里的顺序 =====

识 → 名色 → 六入





===== 识、名色、六入在经典中的定义 =====

● 识:六识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 五蕴的「识」:
      六识身。眼、耳、鼻、舌、身、意识身。----<杂2、41-42>

   ◎ 十二因缘的「识」:
      六识身。眼、耳、鼻、舌、身、意识身。----<杂12、298>

      → 结论:五蕴的「识」 = 十二因缘的「识」



● 名色:

   (一) 名色 = 五蕴 ----<杂12、298经>

        名 = 受、想、行、识
        色 = 色 (含六入)


   (二) 名色 = 六入-----昨天 heaven 师兄的 Po 文
                       《[五受阴的集] <杂阿含、二、四二>》

        名 = 意
        色 = 眼、耳、鼻、舌、身



● 六入: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 想不通的 4 个问题 ===============

[Q1] 「识」与「名色」,谁先发生?

● 「识缘名色」,所以识 → 名色。----十二因缘中的一般顺序。

● 「名色集,是名识集。」,所以名色 → 识。----<杂2、41经>





[Q2] 「识」与「六入」,谁先发生?

● 识 → 名色 → 六入,所以识 → 六入。----十二因缘中的一般顺序。

● 「有眼故有眼识」,所以六入 → 识。-----<杂37、1025经>

==== 《杂阿含、卷37、1025 经》=====
(本经似是说,六入 → 识 → 触 → 受 )

[0267c26] 佛告比丘。我今问汝。随意答我。云何。比丘。有眼故有眼识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复问。比丘。於意云何。有眼识故有眼触.眼触因缘生内受。若苦.若乐.
不苦不乐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Q3] 承上,「识」与「六入」的关系是完全直接相对的,那为什麽中间
     还要夹一个「名色」?



[Q3]「名色」包含了「六入」,那为何要拆开讲?


===========================================================

Q1 呢,小的还能很勉强地自问自答如下------

[A1.1] 「识」与「名色」谁先谁後不重要,因为识、名、色辗转相
        依。----<杂12、298经>

[A1.2] 「识」与「名色」谁先谁後不重要,因为取阴俱识(「识」
         住在「色受想行」中)。----<杂2、39经>

可是 Q2-Q4,小的就完全搞不懂啦,还请师兄们指点了呢!感温感温!




melon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叶。
         昨天扫,今天扫,明天扫,香烤地瓜。
=================================================
2008年11月26日 11:32:10 星期三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 识、名色、六入三者的关系
#2
Heaven
> ● 名色:
>    (一) 名色 = 五蕴 ----<杂12、298经>
>         名 = 受、想、行、识
>         色 = 色 (含六入)

我印象中, 只有 "眼耳鼻舌身" 於 色蕴. "意" 不属色.
但相关经文要找一找.

>    (二) 名色 = 六入-----昨天 heaven 师兄的 Po 文
>                        《[五受阴的集] <杂阿含、二、四二>》
>         名 = 意
>         色 = 眼、耳、鼻、舌、身

不能说 名色 = 六入 , 尤其若六入只是指六根. 则□围很小.
但名色则几乎是全部法界了.

色 = 色蕴 , 包含五根.
名 = 受想行识蕴, 在阿□达摩中, 识为意根, 受想行为法尘.

好像北传的论也是如此说, 我曾问过福严的法师, 但我没去查书.

但若谈 十二入 , 则□围比 名色 还大. 十二入为一切法.

> ● 六入: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 =============== 想不通的 4 个问题 ===============
> [Q1] 「识」与「名色」,谁先发生?
> ● 「识缘名色」,所以识 → 名色。----十二因缘中的一般顺序。
> ● 「名色集,是名识集。」,所以名色 → 识。----<杂2、41经>

名色 与 识 相依, 找不到谁先开始, 若真要表示, 可用 "无始无明" .

> [Q2] 「识」与「六入」,谁先发生?
> ● 识 → 名色 → 六入,所以识 → 六入。----十二因缘中的一般顺序。
> ● 「有眼故有眼识」,所以六入 → 识。-----<杂37、1025经>

这也很难说, 六入的角色和名色差不多, 就如 Q1.

> ==== 《杂阿含、卷37、1025 经》=====
> (本经似是说,六入 → 识 → 触 → 受 )
> [0267c26] 佛告比丘。我今问汝。随意答我。云何。比丘。有眼故有眼识耶。
>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 复问。比丘。於意云何。有眼识故有眼触.眼触因缘生内受。若苦.若乐.
> 不苦不乐耶。
>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 [Q3] 承上,「识」与「六入」的关系是完全直接相对的,那为什麽中间
>      还要夹一个「名色」?

六入 -> 六识 是蛮直接的, 但 "识" -> "六入" 就不直接了.

就以结生而言, 可能胚胎还没有六根具足, 此时或许只能说 "识" -> "名色"

> [Q4]「名色」包含了「六入」,那为何要拆开讲?

若不分析到 "六入" , 则由 "名色" -> "触" 比较不易理解.

不易了解是谁触谁, 但若六根, 六境, 与六识和合触, 就好懂多了.

如大刚师兄说的, 许多事可能只是为了分析或解释方便,
否则佛陀也可以将苦的缘起浓缩成 "无明" -> "生老病死"
但意义就不太大了. 懂的人懂, 不懂的还是不懂.

以上是个人粗浅的理解, 供参考!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Wed Nov 26 14:48:08 200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 识、名色、六入三者的关系
#3
一期一会
看了板上师兄姐的一系列讨论,自己刚刚也查了一下,
有一些问题想要请教师兄姐,还请不吝协助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 ● 名色:
> >    (一) 名色 = 五蕴 ----<杂12、298经>
> >         名 = 受、想、行、识
> >         色 = 色 (含六入)
> 我印象中, 只有 "眼耳鼻舌身" 於 色蕴. "意" 不属色.
> 但相关经文要找一找.

这里的名色包含"识蕴",而名色指的是"四大和四大的造作",
那这"识蕴"是四大和合的物质吗?
之前David师兄讲过这和十二因缘的"识"不同,
查了一下有些人叫它"结生识",想请问"结生识"一般公认的认知吗?
这里应该怎麽解释才好呢?
小弟的想法是,这里的"识"和"名色"辗转相依而生,
是否能看作为"分别四大和四大造作"的东西?

> >    (二) 名色 = 六入-----昨天 heaven 师兄的 Po 文
> >                        《[五受阴的集] <杂阿含、二、四二>》
> >         名 = 意
> >         色 = 眼、耳、鼻、舌、身
> 不能说 名色 = 六入 , 尤其若六入只是指六根. 则□围很小.
> 但名色则几乎是全部法界了.
> 色 = 色蕴 , 包含五根.
> 名 = 受想行识蕴, 在阿□达摩中, 识为意根, 受想行为法尘.
> 好像北传的论也是如此说, 我曾问过福严的法师, 但我没去查书.
> 但若谈 十二入 , 则□围比 名色 还大. 十二入为一切法.
> > ● 六入: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 > =============== 想不通的 4 个问题 ===============
> > [Q1] 「识」与「名色」,谁先发生?
> > ● 「识缘名色」,所以识 → 名色。----十二因缘中的一般顺序。
> > ● 「名色集,是名识集。」,所以名色 → 识。----<杂2、41经>
> 名色 与 识 相依, 找不到谁先开始, 若真要表示, 可用 "无始无明" .
> > [Q2] 「识」与「六入」,谁先发生?
> > ● 识 → 名色 → 六入,所以识 → 六入。----十二因缘中的一般顺序。
> > ● 「有眼故有眼识」,所以六入 → 识。-----<杂37、1025经>
> 这也很难说, 六入的角色和名色差不多, 就如 Q1.

这里十二因缘的"识"和"眼识"应怎麽解释呢?
可以说"识"包含"识蕴"包含"眼识"吗?
所以因为已经有"六入"(缘於名色),所以"眼识"(识蕴之一,缘於名色)也是存在的?
自然而然  识 -> 名色 -> 眼根+眼识+色 -> 眼触 -> 受 ?
(感觉有点像首楞严经,到现在都还搞不清楚"心"在哪里?)
以上纯粹为推理的反推...

> > ==== 《杂阿含、卷37、1025 经》=====
> > (本经似是说,六入 → 识 → 触 → 受 )
> > [0267c26] 佛告比丘。我今问汝。随意答我。云何。比丘。有眼故有眼识耶。
> >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 > 复问。比丘。於意云何。有眼识故有眼触.眼触因缘生内受。若苦.若乐.
> > 不苦不乐耶。
> >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 > [Q3] 承上,「识」与「六入」的关系是完全直接相对的,那为什麽中间
> >      还要夹一个「名色」?
> 六入 -> 六识 是蛮直接的, 但 "识" -> "六入" 就不直接了.
> 就以结生而言, 可能胚胎还没有六根具足, 此时或许只能说 "识" -> "名色"
> > [Q4]「名色」包含了「六入」,那为何要拆开讲?
> 若不分析到 "六入" , 则由 "名色" -> "触" 比较不易理解.
> 不易了解是谁触谁, 但若六根, 六境, 与六识和合触, 就好懂多了.

这里六根.六境.六识都包含在"名色"中吗?
想成六根.六境.六识为独立事件,要和合触才会生出"受想行"的话,
那要怎麽解释"触"的意思呢?是名词还是动词呢?

> 如大刚师兄说的, 许多事可能只是为了分析或解释方便,
> 否则佛陀也可以将苦的缘起浓缩成 "无明" -> "生老病死"
> 但意义就不太大了. 懂的人懂, 不懂的还是不懂.
> 以上是个人粗浅的理解, 供参考!
Wed Nov 26 23:58:27 200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 识、名色、六入三者的关系
#4
Heaven
※ 引述《wucs (一期一会)》之铭言:
> 看了板上师兄姐的一系列讨论,自己刚刚也查了一下,
> 有一些问题想要请教师兄姐,还请不吝协助
>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 > ● 名色:
> > >    (一) 名色 = 五蕴 ----<杂12、298经>
> > >         名 = 受、想、行、识
> > >         色 = 色 (含六入)
> > 我印象中, 只有 "眼耳鼻舌身" 於 色蕴. "意" 不属色.
> > 但相关经文要找一找.
> 这里的名色包含"识蕴",而名色指的是"四大和四大的造作",

只有 "名色" 的 "色" 才是四大及四大所造色.

> 那这"识蕴"是四大和合的物质吗?

不是.

> 之前David师兄讲过这和十二因缘的"识"不同,
> 查了一下有些人叫它"结生识",想请问"结生识"一般公认的认知吗?

这我也不清楚... 我所知道的结生识, 是这一世生命中第一个 "识".
它是接续前一世最後一个识 -- "死亡心".

所以就算不叫它 "结生识" , 总是会有第一个识吧?
除非有其他的解释 "模型".

> 这里应该怎麽解释才好呢?
> 小弟的想法是,这里的"识"和"名色"辗转相依而生,
> 是否能看作为"分别四大和四大造作"的东西?

虽然 "识" 是与 "名色" 辗转相依, 但我想不适合称其实 "分别四大与四造作".
例如在无色界, 此界唯名无色, 就不能说其为分别四大了.
因为那里是无色界, 没有四大吧?!

> > > ● 识 → 名色 → 六入,所以识 → 六入。----十二因缘中的一般顺序。
> > > ● 「有眼故有眼识」,所以六入 → 识。-----<杂37、1025经>
> > 这也很难说, 六入的角色和名色差不多, 就如 Q1.
> 这里十二因缘的"识"和"眼识"应怎麽解释呢?
> 可以说"识"包含"识蕴"包含"眼识"吗?
> 所以因为已经有"六入"(缘於名色),所以"眼识"(识蕴之一,缘於名色)也是存在的?
> 自然而然  识 -> 名色 -> 眼根+眼识+色 -> 眼触 -> 受 ?
> (感觉有点像首楞严经,到现在都还搞不清楚"心"在哪里?)
> 以上纯粹为推理的反推...

若依阿□达摩的解释 , 识 = 识蕴 = 八十九心.
而眼识是属於识, 若依 "根" 来分类, 则有六识.
当然, 不同的分类法, 就有不同的差别了.

> > 六入 -> 六识 是蛮直接的, 但 "识" -> "六入" 就不直接了.
> > 就以结生而言, 可能胚胎还没有六根具足, 此时或许只能说 "识" -> "名色"
> > > [Q4]「名色」包含了「六入」,那为何要拆开讲?
> > 若不分析到 "六入" , 则由 "名色" -> "触" 比较不易理解.
> > 不易了解是谁触谁, 但若六根, 六境, 与六识和合触, 就好懂多了.
> 这里六根.六境.六识都包含在"名色"中吗?

理论上是如此.

> 想成六根.六境.六识为独立事件,要和合触才会生出"受想行"的话,
> 那要怎麽解释"触"的意思呢?是名词还是动词呢?

这我也不知如何清楚解释.

目前在经文是看到 : 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

若要参考阿□达摩, 我引用一下文字:

触(phassa):巴利文phassa(触)源自动词phussati,意为「去碰」,但不应把触
理解为只是色法在撞击身根。事实上它是一个心所,通过它心得以「接触」目标,而
启动了整个心路过程。对於诸巴利注疏所采用的四种□别法,触的特相是「接触」;
作用是撞击,即导致目标与识撞击;现起是识、依处与目标集合生起;近因是出现於
诸门之境。

我以前自己的解释是, 有许多识是 "识而不觉", 例如我眼睛随时都看到
许许多多的东西, 但大多是 "视而不见". 我想像这是没有 "触" 的作用.
而我注意到的东西, 会引发我的受想行, 这才是有 "触" 的作用.

不过, 在阿□达摩理论中, 每一个识都一定有 "触心所".
所以我上述的解释只是在巨观中或许可以理解, 微观或许就不成立了.

也是供参考而已.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Thu Nov 27 00:49:02 200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 识、名色、六入三者的关系
#5
邱大刚
    「触」又译为「更乐」,或许也是可参考的一点。以下经文
看有没有用:

《中阿含经》卷42〈2 根本分别品〉:「六更乐处当知内者。此何因说。
谓眼更乐为见色。耳更乐为闻声。鼻更乐为嗅香。舌更乐为尝味。身更乐
为觉触。意更乐为知法。六更乐处当知内者。因此故说。」
(CBETA, T01, no. 26, p. 692, c6-10)

Have a nice day!

--

悠哉贤故友, 抱道乐林泉, 坐到无疑地, 参穷有象天.
胸中消块垒, 笔底走云烟, 更笑忘机鸟, 常窥定後禅.
                                    ~访古月师.娥嵋道人

☆欢迎光临:
Thu Nov 27 16:07:00 200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 识、名色、六入三者的关系
#6
邱大刚
Hello wucs,

※ 引述《wucs (一期一会)》之铭言:
> 看了板上师兄姐的一系列讨论,自己刚刚也查了一下,
> 有一些问题想要请教师兄姐,还请不吝协助
>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 > ● 名色:
> > >    (一) 名色 = 五蕴 ----<杂12、298经>
> > >         名 = 受、想、行、识
> > >         色 = 色 (含六入)
> > 我印象中, 只有 "眼耳鼻舌身" 於 色蕴. "意" 不属色.
> > 但相关经文要找一找.
> 这里的名色包含"识蕴",而名色指的是"四大和四大的造作",

    好像没有定义说:名色指的是"四大和四大的造作"
这方面可能你可以确认一下。

> 之前David师兄讲过这和十二因缘的"识"不同,

    ㄟ... 我不记得耶,不知道是指哪边说过的话 :p

> 查了一下有些人叫它"结生识",想请问"结生识"一般公认的认知吗?
> 这里应该怎麽解释才好呢?

    佛经共认的应该就是「识」,而识的堆积到最後也有三世轮回的
现象。只不过下手处当然只有目前即在刹那变化的识。

Have a nice day!

--

悠哉贤故友, 抱道乐林泉, 坐到无疑地, 参穷有象天.
胸中消块垒, 笔底走云烟, 更笑忘机鸟, 常窥定後禅.
                                    ~访古月师.娥嵋道人

☆欢迎光临:
Thu Nov 27 20:38:41 200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 识、名色、六入三者的关系
#7
一期一会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Hello wucs,
> ※ 引述《wucs (一期一会)》之铭言:
> > 看了板上师兄姐的一系列讨论,自己刚刚也查了一下,
> > 有一些问题想要请教师兄姐,还请不吝协助
> >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 > > ● 名色:
> > > >    (一) 名色 = 五蕴 ----<杂12、298经>
> > > >         名 = 受、想、行、识
> > > >         色 = 色 (含六入)
> > > 我印象中, 只有 "眼耳鼻舌身" 於 色蕴. "意" 不属色.
> > > 但相关经文要找一找.
> > 这里的名色包含"识蕴",而名色指的是"四大和四大的造作",
>     好像没有定义说:名色指的是"四大和四大的造作"
> 这方面可能你可以确认一下。

  可能是我会错意了,这边是参考BudaXfile第7862篇的最後
  刚刚查了一下,有人把"名色"和"识"分开(根据十二因缘,名色不包含识,
  经典中也无名色包含识的说法),而也有人认为"名色"包含"识"
  (这里是指名色当作"整个个人"时,便於修观),各种的解释其实只是目的不同

> > 之前David师兄讲过这和十二因缘的"识"不同,
>     ㄟ... 我不记得耶,不知道是指哪边说过的话 :p

  这边是参考第1577篇中後段,是说六识不同於十二因缘的识

> > 查了一下有些人叫它"结生识",想请问"结生识"一般公认的认知吗?
> > 这里应该怎麽解释才好呢?
>     佛经共认的应该就是「识」,而识的堆积到最後也有三世轮回的
> 现象。只不过下手处当然只有目前即在刹那变化的那个识。
> Have a nice day!
Thu Nov 27 21:18:47 200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 识、名色、六入三者的关系
#8
邱大刚
※ 引述《wucs (一期一会)》之铭言:
> > > 看了板上师兄姐的一系列讨论,自己刚刚也查了一下,
> > > 有一些问题想要请教师兄姐,还请不吝协助
> > >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 > > 我印象中, 只有 "眼耳鼻舌身" 於 色蕴. "意" 不属色.
> > > > 但相关经文要找一找.
> > > 这里的名色包含"识蕴",而名色指的是"四大和四大的造作",
> >     好像没有定义说:名色指的是"四大和四大的造作"
> > 这方面可能你可以确认一下。
>   可能是我会错意了,这边是参考BudaXfile第7862篇的最後

    嗯,该篇应该只是概说,不是要定义用的 :p 打个譬喻,「色不异空」
不是把「色」定义为「空」,而是在阐释一个概念 :p

>   刚刚查了一下,有人把"名色"和"识"分开(根据十二因缘,名色不包含识,
>   经典中也无名色包含识的说法),而也有人认为"名色"包含"识"
>   (这里是指名色当作"整个个人"时,便於修观),各种的解释其实只是目的不同

    我查过了,经中所有能查到的,「名色」是「受想行识」,
可用 CBETA 查「云何名色」之类的关键字 :)

    有另一种说法是「名色」是「分别色」的功能,这说法是
否合理,还在查证中。

> > > 之前David师兄讲过这和十二因缘的"识"不同,
> >     ㄟ... 我不记得耶,不知道是指哪边说过的话 :p
>   这边是参考第1577篇中後段,是说六识不同於十二因缘的识

    啊,这我要抱歉,是我没讲清楚,我其实是指「这边的识的集
和十二因缘的识的集不太一样... 不过其实在另一经有解释了。」
这是过程,不是结果 :p 个人後来的结论是识是一样的。

    造成 wucs 的误解真抱歉,我去修一下原文 :Q

    没关系,这方面等我们有结论时,会标注在印赠的杂阿含经内,
希望会有较确实清楚的定义,比较不会像在讨论□面容易误解。

Have a nice day!

--

悠哉贤故友, 抱道乐林泉, 坐到无疑地, 参穷有象天.
胸中消块垒, 笔底走云烟, 更笑忘机鸟, 常窥定後禅.
                                    ~访古月师.娥嵋道人

☆欢迎光临:
Thu Nov 27 22:44:54 200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 识、名色、六入三者的关系
#9
乌龟慢走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略)

> 若要参考阿□达摩, 我引用一下文字:
> 触(phassa):巴利文phassa(触)源自动词phussati,意为「去碰」,但不应把触
> 理解为只是色法在撞击身根。事实上它是一个心所,通过它心得以「接触」目标,而
> 启动了整个心路过程。对於诸巴利注疏所采用的四种□别法,触的特相是「接触」;
> 作用是撞击,即导致目标与识撞击;现起是识、依处与目标集合生起;近因是出现於
> 诸门之境。

 师兄,不知你是否方便贴出「取」是如何被定义的?
 感谢:)

> 我以前自己的解释是, 有许多识是 "识而不觉", 例如我眼睛随时都看到
> 许许多多的东西, 但大多是 "视而不见". 我想像这是没有 "触" 的作用.
> 而我注意到的东西, 会引发我的受想行, 这才是有 "触" 的作用.

 这边,想提供二个例子...视/听而不见,可能不是没有触的作用,或者说,
 没有运用注意力,进入意识可察觉的□围,可能不见没有触喔..

 例子一:
 在幼稚园,有一个二岁八个月的小孩,因为刚近来,又没有群体观念,
 所以,无法跟著其他小朋友一起活动。老师为了教学,就让她一个人
 在角落边玩...她自己也自得其乐,哼哼唱唱的。
 後来(约一个多月吧),她突然在一次玩乐时,哼唱出那次老师教唱的
 歌曲...虽然英文许多字,唱不太出来,可是曲调对了!

 例子二:
 我学弟有一次做梦,在梦中,有一段话一直一直的反覆。他後来醒来,
 一直努力回想,这段话是什麽时候听到的? 因为那段话跟他一点关系都
 没有...他想了很久,後来想起,他有一次走出校门的过程,有听到旁边
 有人在说话,可是他并没有仔细听别人说什麽...没想到,那些话,後来
 成为他梦中的主角...


> 不过, 在阿□达摩理论中, 每一个识都一定有 "触心所".
> 所以我上述的解释只是在巨观中或许可以理解, 微观或许就不成立了.
> 也是供参考而已.
2008年11月29日 0:08:53 星期六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 识、名色、六入三者的关系
#10
Heaven
※ 引述《belleyyc (乌龟慢走)》之铭言:
>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略)
> > 若要参考阿□达摩, 我引用一下文字:
> > 触(phassa):巴利文phassa(触)源自动词phussati,意为「去碰」,但不应把触
> > 理解为只是色法在撞击身根。事实上它是一个心所,通过它心得以「接触」目标,而
> > 启动了整个心路过程。对於诸巴利注疏所采用的四种□别法,触的特相是「接触」;
> > 作用是撞击,即导致目标与识撞击;现起是识、依处与目标集合生起;近因是出现於
> > 诸门之境。
>  师兄,不知你是否方便贴出「取」是如何被定义的?
>  感谢:)

《杂阿含经》卷12:「云何为取。四取。欲取.见取.戒取.我取。」
(CBETA, T02, no. 99, p. 85, b9)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四种取:一、欲取;二、邪见取;三、戒禁取;四、我论取。

於四取当中,第一种可以是对欲乐强烈的渴爱,但诸注疏指出此取可以更广泛地
包括对一切世间之物的渴爱。邪见取是执取任何在道德上是属於邪恶之见,例如
无作见、断见等,或是执取任何有关「世界是永恒的还是不永恒的」等的忆测之
见。戒禁取是认为实行仪式或修苦行及其种种戒禁能够导向解脱。我论取即是执
著「身见」(sakkayaditthi),即认为五蕴的任何一个是「我」或「我所有」。
经典里提出了二十种身见。对五蕴的每一个可有四种观念,例如:「认为色蕴是
我,或我拥有色蕴,或色蕴是在我里面,或我在色蕴里面」,对於受蕴、想蕴、
行蕴与识蕴也是如此,所以共得二十种身见(见《中部》经四十四等)。欲取是
贪的一种呈现方式,其他三种取则是邪见心所的呈现方式。

上面的巴利文有点失真.

> > 我以前自己的解释是, 有许多识是 "识而不觉", 例如我眼睛随时都看到
> > 许许多多的东西, 但大多是 "视而不见". 我想像这是没有 "触" 的作用.
> > 而我注意到的东西, 会引发我的受想行, 这才是有 "触" 的作用.
>  这边,想提供二个例子...视/听而不见,可能不是没有触的作用,或者说,
>  没有运用注意力,进入意识可察觉的□围,可能不见没有触喔..

我突然想到身边也很多这种例子.

例如出门去, 回家才发现被蚊子咬了... 迟到的身触. :)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Sat Nov 29 01:35:40 200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 识、名色、六入三者的关系
#11
乌龟慢走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杂阿含经》卷12:「云何为取。四取。欲取.见取.戒取.我取。」
> (CBETA, T02, no. 99, p. 85, b9)
>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 四种取:一、欲取;二、邪见取;三、戒禁取;四、我论取。
> 於四取当中,第一种可以是对欲乐强烈的渴爱,但诸注疏指出此取可以更广泛地
> 包括对一切世间之物的渴爱。邪见取是执取任何在道德上是属於邪恶之见,例如
> 无作见、断见等,或是执取任何有关「世界是永恒的还是不永恒的」等的忆测之
> 见。戒禁取是认为实行仪式或修苦行及其种种戒禁能够导向解脱。我论取即是执
> 著「身见」(sakkayaditthi),即认为五蕴的任何一个是「我」或「我所有」。
> 经典里提出了二十种身见。对五蕴的每一个可有四种观念,例如:「认为色蕴是
> 我,或我拥有色蕴,或色蕴是在我里面,或我在色蕴里面」,对於受蕴、想蕴、
> 行蕴与识蕴也是如此,所以共得二十种身见(见《中部》经四十四等)。欲取是
> 贪的一种呈现方式,其他三种取则是邪见心所的呈现方式。
> 上面的巴利文有点失真.

  师兄,谢谢。不过,是否有像前面解释「触」一样,单独解释「取」字的定义?
  感谢:)

> >  这边,想提供二个例子...视/听而不见,可能不是没有触的作用,或者说,
> >  没有运用注意力,进入意识可察觉的□围,可能不见没有触喔..
> 我突然想到身边也很多这种例子.
> 例如出门去, 回家才发现被蚊子咬了... 迟到的身触. :)
2008年11月30日 0:08:19 星期日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 识、名色、六入三者的关系
#12
Heaven
>   师兄,谢谢。不过,是否有像前面解释「触」一样,单独解释「取」字的定义?

"取" 不像 "触" 是一个心所, 也没看到特别的解释.

我想就是单纯的 "捉取" 或 "执取" 的意思.
佛陀解释十二缘起的 "取" , 就是谈到 "四取".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Sun Nov 30 00:27:52 200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 识、名色、六入三者的关系
#13
乌龟慢走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   师兄,谢谢。不过,是否有像前面解释「触」一样,单独解释「取」字的定义?
> "取" 不像 "触" 是一个心所, 也没看到特别的解释.
> 我想就是单纯的 "捉取" 或 "执取" 的意思.
> 佛陀解释十二缘起的 "取" , 就是谈到 "四取".

 谢谢师兄解说,了解了:)
2008年12月 1日 18:48:00 星期一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