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补充及心得分享] 《杂阿含》卷48,1267-1268经
#1
乌龟健走^^
先感谢melon的整理与导读,以及读经班同学们的分享!

[补充]

根据汉语大词典,

1267经【驶流】

1.急流,湍急的水流。
 《百喻经.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至洄□驶流之中,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
   船盘巡旋转,不能前进。”
   南朝  梁  庾肩吾 《舟中寒望》诗:“日暮敞凫舟,曾冰合驶流。”

2.疾速漂流。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事感》:“如河水色浑,驶流大木与纤芥,顷而千里矣。”

注:第一个解释所提供的第一个例句可用以区别「洄□」(也就是之前《杂阿含》卷
47,1248经的「洄□」)与「驶流」:前者应该是漩涡,後者是急流;也就是前者出
现在後者之中(急流中,有无数个漩涡;□围大小的差异),或碰到其中一者(碰到
漩涡,可能不见得是急流才会有)。


[个人读经心得]
1268经:「决定解脱、广解脱、极广解脱」
   感谢诸位同学提供了多个版本的解释,个人也分享自己的,提供同学参考。
   个人赞成巫同学说的,「解脱」,在阿罗汉、独觉,以及佛陀,应该是一样的,
   只是展现出来的形式(或者应该说依愿力)而有所不同。也就是,就个人来说,
   这三种身份都是已达到解脱的境界,只是表现出来的方式,(1)依愿力,所影响
   的众生□围的差异,或(2)从一般其他(未解脱)众生来看,这三者是有差别。

   其次,也提出一个问题供同学们思考:未达阿罗汉境界,可以算已经解脱吗?
   就所读得来的经典,初果应该还称不上解脱(只是不堕三恶趣)...也许,
   同学们可以帮忙找找经典中,世尊是否用过「解脱」一词来描述过初果?
   接著想到的问题是:「七往人天」後就解脱了吗?有否可能只是不会投生到
   娑婆世界,而去了其他佛土啊?想到在<<大般若经>>看过其他佛土的许多修行
   者(有各种身份)...

   至於「决定解脱」,我个人把「决定」当动词,也就是「决定【要】解脱」,
   而非把「决定解脱」当成一名词。自己想到的是《杂阿含》卷43,1177经的譬喻:

   a. 决心/定解脱
   譬如灰河。南岸极热。多诸利刺。在於□处。众多罪人在於河中随流[18]漂没。
   中有一人。不愚不痴。聪明黠慧。乐乐厌苦。乐生厌死。作如是念。我今何缘
   在此灰河。南岸极热。又多利刺。在□冥处随流漂没。我当以手足方便。逆流而上。

   而开始「精勤修学」,接著就会「渐见小明」...一路到成为「自恣坐卧者。谓如来.
   应.等正觉」(也就是所谓的「极广解脱」)。

   这两经如果对照读,自己感觉还蛮清楚的,唯一可以很明确标示出差异的是「决心」
   解脱这「起始点」(逆流),其馀学地阶段(逆流的过程 或 渡岸的过程)到解脱
  (度彼岸),应该就是类似这比喻。

   第三个理由是因为虽「证阿罗汉」後的境界是无记,不过,阿罗汉可能以某种机制,
   再迈向佛果,也就是回心阿罗汉(是这个名称吗?在站上看过,有点忘记了...)。
   加上,这一经天子问的「比丘」似乎不是称呼世尊(可对比1267经,还有之前天子对
   世尊的称呼)与之前有些经,天子来问世尊的问题类似,问的是「一般如法修行者」
  (比丘为四众弟子的代表)的程度或境界,世尊以自己为典□回答,是否也暗示了(1)
  「如法修行者」应该走的方向,或(2)如法修行者必走的道路?(这是依上面解脱而
   衍生出来的想法)

   个人心得,仅供参考。也欢迎各位师兄、同学不吝指教。
   再次感谢!
2009年 5月14日 20:48:38 星期四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补充及心得分享] 《杂阿含》卷48,1267-1268经
#2
乌龟健走^^
原po提的看法,仅供参考,因为那天po完後,又想到某些环节,觉得自己的理解又很不足...
想想,还是把那想法提出,也许师兄、同学们可以提供意见或看法。

先回到经文1268经
==============================================================

彼天子白佛言:「比丘知一切众生所著、所集,决定解脱&#9312;、广解脱&#9313;、极广解脱&#9314;耶?」

佛告天子:「我悉知一切众生所著、所集,决定解脱、广解脱、极广解脱。」天子白佛:「比
丘云何知一切众生所著、所集,决定解脱、广解脱、极广解脱?」

佛告天子:「爱喜灭尽,我心解脱;心解脱已,故知一切众生所著、所集,决定解脱、广解
脱、极广解脱。」

==============================================================

自己认为自己理解不足的是:

为什麽世尊是说「悉知一切众生所著、所集」,然後(才?)「决定解脱、广解脱、极广解脱」?

最早,自己想到的是四种入流分:「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
可是,回头一想,觉得不太对,因为「世尊是自己悟道」的(并不像我们现在可以
亲近善男子、听正法...)。

如果这样,那麽世尊是「悟了道後」才「决定(要)解脱、广解脱...」(如果是把
决定当动词)?又如果是这样,那麽,「悟道」不等於「解脱」?那麽,这「解脱」
指的又是? 如果是把「决定解脱」当成名词,那麽似乎是说的通。不过,这似乎又
回到原po提的问题,初果可以算是解脱吗?

不管如何,这突来的一想後,可以很确定的是:根据世尊在这经的说法,先了解
「苦、集」是相当重要的(这是就我们目前有限的能力来说)。

一点想法,欢迎师兄、同学们不吝指教。
感谢。
2009年 5月17日 2:37:17 星期日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补充及心得分享] 《杂阿含》卷48,1267-1268经
#3
乌龟健走^^
> 先回到经文1268经
> ==============================================================
> 彼天子白佛言:「比丘知一切众生所著、所集,决定解脱&#9312;、广解脱&#9313;、极广解脱&#9314;耶?」
> 佛告天子:「我悉知一切众生所著、所集,决定解脱、广解脱、极广解脱。」天子白佛:「比
> 丘云何知一切众生所著、所集,决定解脱、广解脱、极广解脱?」
> 佛告天子:「爱喜灭尽,我心解脱;心解脱已,故知一切众生所著、所集,决定解脱、广解
> 脱、极广解脱。」 
> ==============================================================

又闪过 2 个可能...

1.「我悉知一切众生所著、所集,决定【了】解脱、广解脱、极广解脱。」

 决定还是动词,也就是,逗号的前面构成了解脱的条件。
 这应该就与四圣谛「苦、集、灭、道」相应。

2. 世尊以自己为例所展示的修习过程,可能也是所有如法修行者的道路。

 这是昨天回应牧牛十一法後突然冒出的想法。昨天回应时提到,个人觉得
 世尊的教法都是同时兼顾「自」与「他」,只是随著说法对象的差异,而
 有不同的强调重点或角度。

 举例来说,以「布施」为例,世尊鼓励个人布施,就会强调布施的功德。
 其中,个人可能因为听到或知道布施的功德,而升起布施的心。也有个人
 可能因为单纯护持修行者而供养,也有个人可能见到他人苦痛,而升起布
 施心等(这些可能是我们个人,随著情境差异,而在布施时可能产生的心态)。

 不管是哪一种,总的来说,个人因布施而获得功德(随心态,果报又有差异),
 更重要的是,『他人因此受益』,不管这他人是贫苦、缺乏众生、心苦众生,
 或如法修行者等,他们都得到了协助,可以好好过生活或道业有成。

 换句话说,可能因为我们的「我执重」,世尊就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
 因为自己可能获得利益,所以我们就愿意去做(这也意味著,我们可能相当
 自我中心)。

 不过,就因为有对他人的善心行,世尊同时又教导我们,在这过程中,不能
 执著功德、施者、受者;也就是,在对他人的善心行中,如果依行世尊的教法,
 这也是在实践并成就我们自己的道业。简单说,我们所起的善心行,不但我们
 自己可能因此获得福报(物质方面?),很重要的是,他人当下可能也获得了
 他最需要的协助,更重要的,我们也因为他人,而得以修习并成就道业。

 持戒也是同理。守护自己的根门,某种程度上或面向来看,也是守护他人。

 因此,若以「自」、「他」其实是一体两面的角度,再回头看这句说法,整句
 可能是从考虑「自己」转换到「他人」(这还是放在「广解脱」是「成佛」的
 解释脉络下看);当然,虽有这样的转换,然真正解脱的行者,早已跳脱这样
 的思考。

 以上,也仅供参考,欢迎指教。
2009年 5月18日 3:55:36 星期一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