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增一阿含惭愧品第十八的问题
#1
火星的月亮比较圆
(三)
T02n0125_p0587c19(03)□设贪利养者。
T02n0125_p0587c20(01)□则有大过於如来所。何以故。
T02n0125_p0587c21(06)□谓众生类不分别法。毁世尊教。已毁世尊教。
T02n0125_p0587c22(05)□後不复得至涅盘道。我便有耻
-->这里意思是说如果比丘贪於利养, 会造成众生类(?)不能分辨善法, 不遵从世尊所教的法, 不能得涅盘, 会让我
(世尊)羞耻?
(读起来怪怪的耶)

T02n0125_p0588a01(01)□何义而说此缘乎。 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
T02n0125_p0588a02(01)□唯愿世尊事事分别。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T02n0125_p0588a03(01)□昔有一人请吾供养。
....
这边讲了个故事, 说世尊过去的时候, 有一天手上有剩菜饭, 遇到两个从远方来的比丘, 看起来又累又饿的样子,
世尊便说他手边有剩菜饭, 需要的可以去吃. 第一位比丘的想法是:
T02n0125_p0588a12(02)□佛亦作是说。当行法施。莫行思欲之施。
T02n0125_p0588a13(02)□所以然者。施中之上无过财施。
T02n0125_p0588a14(06)□然复法施於中最尊。我今堪任竟日不食。犹得自济。
T02n0125_p0588a15(02)□不须受彼信施之福。尔时。
T02n0125_p0588a16(08)□彼比丘便自息意不取彼施。形体困笃。不自顾命。 
意思是说佛曾说过"莫行思欲之施", 因为法施才是最好的, 所以不顾自己身体的累与饿, 就没有接受
第二位比丘的想法是:
T02n0125_p0588a17(04)□第二比丘复作是念。世尊亦有遗馀之法而可除者。
T02n0125_p0588a18(00)□设我等不取食者。便当困笃。
T02n0125_p0588a19(05)□今以此食用充虚乏。加得气力。昼夜安宁。尔时。
T02n0125_p0588a20(04)□彼比丘便取食之。昼夜安隐。气力充足。
两个比丘的做法不一样, 世尊说第二位不如第ㄧ位可敬可贵.
我的问题是.....(好吧这问题有点怪): 有必要那麽拼吗? 肚子饿还不接受食施....还是说比丘程度的就是要这麽拼?
这个故事是最开头佛陀对弟子讲述食施不如法施的因缘, 我也不太了解为什麽这个故事可以看成"食施不如法施".

听了这个教法的比丘们, 似乎跟我一样听不太懂, 就跑去问舍利弗:

T02n0125_p0588b12(00)□舍利弗告曰。世尊弟子所学寂静念安。
T02n0125_p0588b13(02)□声闻弟子不如是学。世尊吐教所应灭法。
T02n0125_p0588b14(02)□而诸比丘亦不灭之。於中懈怠起诸乱想。
T02n0125_p0588b15(02)□所应为者而不肯行。所不应为者便修行之。
T02n0125_p0588b16(01)□尔时。诸贤长老比丘於三处便有羞耻。
T02n0125_p0588b17(02)□云何为三。世尊常乐寂静之处。
T02n0125_p0588b18(06)□尔时声闻不作是学。长老比丘便有羞耻。
T02n0125_p0588b19(06)□世尊教人当灭此法。然比丘不灭此法。
T02n0125_p0588b20(07)□长老比丘便有羞耻。於中起乱想之念。意不专一。
T02n0125_p0588b21(04)□长老比丘便有羞耻。
舍利弗说, 世尊教人"寂静<1>, 应灭<2>" 而弟子不学, 懈怠起诸乱想<3>, 该学的不学, 不该修的去修, 长老比丘
就在这三个地方有羞耻(会丢脸没教好?)
(我有没有理解错?)
2009年12月25日 22:05:07 星期五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一阿含惭愧品第十八的问题
#2
melon
※ 引述《jeroci (火星的月亮比较圆)》之铭言:

> 这边讲了个故事, 说世尊过去的时候, 有一天手上有剩菜饭, 遇到两个从远方来的比丘, 看起来
又累又饿的样子,
> 世尊便说他手边有剩菜饭, 需要的可以去吃. 第一位比丘的想法是:
> T02n0125_p0588a12(02)□佛亦作是说。当行法施。莫行思欲之施。
> T02n0125_p0588a13(02)□所以然者。施中之上无过财施。
> T02n0125_p0588a14(06)□然复法施於中最尊。我今堪任竟日不食。犹得自济。
> T02n0125_p0588a15(02)□不须受彼信施之福。尔时。
> T02n0125_p0588a16(08)□彼比丘便自息意不取彼施。形体困笃。不自顾命。 
> 意思是说佛曾说过"莫行思欲之施", 因为法施才是最好的, 所以不顾自己身体的累与饿, 就没有
接受


其实这一经我也读得卡卡的。因为照上下文来判断,「思欲之施」似乎是
一个名词,可是查一行  http://cbs.ntu.edu.tw/dict/index.php 、CBETA 都查不到,
也难猜到底是什麽意思。

食物也算是必须的吧,「一切众生皆由食而存其命,有食便存,无食便丧。」
(《增一、卷4、护心品》10、5)  受食施为什麽算是受「思欲之施」呢?

不过这位比丘真是为法忘躯,不惜身命,太强了!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叶。
         昨天扫,今天扫,明天扫,香烤地瓜。
=================================================
2009年12月26日 12:04:08 星期六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一阿含惭愧品第十八的问题
#3
Heaven
※ 引述《jeroci (火星的月亮比较圆)》之铭言:

可以参考中阿含经卷二十二
(八八)中阿含秽品求法经第二

应该就会比较好理解.

> (三)
> T02n0125_p0587c19(03)□设贪利养者。
> T02n0125_p0587c20(01)□则有大过於如来所。何以故。
> T02n0125_p0587c21(06)□谓众生类不分别法。毁世尊教。已毁世尊教。
> T02n0125_p0587c22(05)□後不复得至涅盘道。我便有耻
> -->这里意思是说如果比丘贪於利养, 会造成众生类(?)不能分辨善法,
> 不遵从世尊所教的法, 不能得涅盘, 会让我
> (世尊)羞耻?
> (读起来怪怪的耶)

可以理解成若比丘贪著利养, 就无法给众生正确的教导与榜样.
另一种解释将 "译众生类不分别法" 解释成这一类(贪著利养的)众生不知分别善恶法..

至於 "我便有耻" ... 应该是说佛弟子不当的行为, 会让佛陀及佛法因此蒙羞.
并不是佛陀会感到差耻.

> 两个比丘的做法不一样, 世尊说第二位不如第ㄧ位可敬可贵.
> 我的问题是.....(好吧这问题有点怪): 有必要那麽拼吗? 肚子饿还不接受食施....还是说比丘程度的就是要这麽拼?

我想这大概是比较的关系. 正如我也会觉得一天吃三餐很正常, 何必日中一食?
但到了某个程度, 可能就觉得三餐太多了, 修行不应吃那麽多.

而且刻苦一点, 的确比较受人敬重, 更容易摄受他人来学习佛法吧.

> T02n0125_p0588b21(04)□长老比丘便有羞耻。
> 舍利弗说, 世尊教人"寂静<1>, 应灭<2>" 而弟子不学, 懈怠起诸乱想<3>, 该学的不学, 不该修的去修, 长老比丘
> 就在这三个地方有羞耻(会丢脸没教好?)
> (我有没有理解错?)

如上, 大概是指会让长老与佛法本身蒙羞.
不是长老会觉得丢脸.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Sat Dec 26 13:21:41 2009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一阿含惭愧品第十八的问题
#4
邱大刚
    苦行不是必须的,不过「不著利养」则是好的,因此佛陀
主要是在称叹不著利养。

    举例来说,大迦叶尊者的苦行远超过佛陀对僧众的要求,
佛陀也不认为僧众都必须苦行,但是佛陀仍然称赞大迦叶尊者
的「不著利养」,表示由於有人像大迦叶尊者一样不著利养的
话,佛法才能久住。

    这在团体的管理也很常见。像有些人就是苦劳比较多,其
他有的人可能不须要那麽苦劳就能完成事情,但是就老板的角
度不能完全不看苦劳。

    相对的,有些人天生聪明,花很短的时间就做完事情回家,
完成的事情是一样的,但在公开场合老板就不适合太过称赞这
样的人,因为一般人会没看到这人的聪明是自己没有的,只见
到这人提早下班,若只公开称赞这样的人,有时会引起其他人
心生不满,好的没学(学不来)反而学坏的。

    因此就个人自修而言,苦不苦行不是重点,苦行也只是一
种方法。但在团体的鼓励下,对於苦行的人自然会加以称赞,
尤其是真正发心「不著利养」而苦行、而且又利根的人,自然
值得作为榜样。

Have a nice day!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Wed Dec 30 12:37:44 2009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一阿含惭愧品第十八的问题
#5
sici1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相对的,有些人天生聪明,花很短的时间就做完事情回家,
> 完成的事情是一样的,但在公开场合老板就不适合太过称赞这
> 样的人,因为一般人会没看到这人的聪明是自己没有的,只见
> 到这人提早下班,老板若公开称赞这样的人,有时会引起其他
> 人心生不满,好的没学(学不来)反而学坏的。

      这是责任制才这样,如果是时薪制,老板的做法是不会让
      员工知道彼此的时薪是多少,......

      员工会因为时数多少而斤斤计较,.......老板就沈默不语
      让员工误以为时数做得多,钱就赚得多,而实际情况并非
      如此。老板的智慧就是得这样训练出来的.......

      同样的道理,......著不著利养,一般也无法从表面上看
      出,就像时薪制,时数并不能反应薪水真实情况......

      就像三毒(贪□痴)游戏规则一样,贪的果报是什麽就是什麽,
      不会因为现不现出家相而有所不同。
Wed Dec 30 13:48:40 2009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一阿含惭愧品第十八的问题
#6
sici1
             个人小小看法,重要的是灭贪,而不是在吃得多,吃得少

             我也会觉得吃得少的人,让人感觉很有修行,

             但重点应该不是在谁吃得多谁吃得少......

             该灭的「贪」不去灭,而去分别谁吃得多谁吃得少,好像

             是一般人不自觉就会去这样分别......然後就开始赞叹吃

             少的人,贬低吃多的人,......重点的「贪」就变成不是

             重点了......

             这样的称赞行为(名闻利养),真的让人觉得很丢脸.......
Wed Dec 30 15:46:18 2009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